普賢行願品大意 (第四集) 1988/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4-04
請掀開經本,一四0八頁倒數第三行:
【復次善男子。言請佛住世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將欲示現般涅盤者。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識。我悉勸請莫入涅盤。經於一切佛剎極微塵數劫。為欲利樂一切眾生。】
從這裡看起。這是第七願,十大願裡面第七願。前面一願說請轉法輪,就是請佛講經,這個功德非常之大。要曉得我們這個世界,經上常講娑婆世界,這個世界眾生耳根最利。你教他看,他不見得能看得明了;他聽,他能夠聽得明了,所以說耳根利。因此佛要教化眾生,眾生要得到佛法的利益,多半都是從聽經而開悟的,自古以來這個例子非常之多。聽經能開悟,當然需要講經的人,沒有講經的人,我們到哪裡去聽?講經的人就不多了。現在佛不在世,我們請佛來跟我們講經,這是辦不到的。
還有一類,現在也很流行的,就是駕乩扶鸾,說是什麼佛、菩薩再來,也給我們講經說法。給諸位說,那是妖言惑眾,決定不是事實。諸位要曉得,扶鸾確實是有,什麼人在那個地方作怪?多半都是靈鬼,靈鬼他有小神通。我們常講五通,他除了沒有漏盡通之外,其余五通他都有。但是他的能力不大,雖有通,能力有限。因此小的事情往往他講得很靈驗,他要不靈驗哪有那麼多人去相信他?所以小事情很靈驗,大的事情,或者是時間久的事情,他就胡說八道了。反正到時候不兌現,你也找不到他,他也不負責任。這個事情我們要曉得,不要上他的當,不要受他的騙。
在現前這個階段,決定沒有佛菩薩出世,這是大家要記住的,凡是有人說什麼佛菩薩降世,那都不可以相信。因此我們要求『善知識』,善知識有在家的、有出家的,只要他對於佛法有修、有學,今天講證,在末法時期找不到。真正有學、有修的,他所說出來的這些道理,或者教給我們這些修行的方法,必定是有經論做依據的;不是他自己造謠言的,一定有依據這就可以聽。如果我們聽了有懷疑,我們可以問,像我過去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的時候,他有的時候講些東西,我們心裡有疑。我們就去問老師,老師所說的有沒有經典的依據?我們要請教他。他說有依據,是哪部經裡面所講的,他一定說得出來;如果沒有經典做依據的,那他的話我們就不能相信。
佛在涅盤之前,交代我們四依法,如果遵守四依法,佛雖不在世,等於佛在世間沒有兩樣。第一個就是「依法不依人」,法是經典,所以字字句句都要有經典的依據;教我們「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這都是非常重要的開示。我們遇到善知識,一定要請他來給我們講經說法。誰去請?當然是內行的人去請,不懂佛法的人他不會去請。凡是去請,都是對佛法很內行的,真正發菩提心的,請這些人來為我們說法,說法大家得利益。不但與會的大眾得利益,而且我們肉眼看不到的,講堂裡面有許多的鬼神,他們的人數超過我們,他們也在聽,也得利益,所以這個功德非常之大。
講經的時間短,所謂「一日暴之,十日寒之」,這很困難,不容易得到利益。所以進一步就要求什麼?要求佛住世,不要走,真正遇到善知識,要請他常住在我們這裡,不要讓他走,我們得佛法的薰習,時間就可以久遠了。久遠的薰習才能夠改變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習氣,我們才能夠有個成就。所以今天『請佛住世』這一段,非常的重要。
佛菩薩住世不住世,他沒有這個念頭,並不想「我想在這裡多住幾年」。他如果要有這念頭,他就是凡夫,所以諸佛菩薩是無住無不住。怎樣才能叫他住世?我們要了解,諸佛菩薩為什麼出現在世間?為什麼他又不出現在世間?你明白這個道理,「請佛住世」就不難。諸佛菩薩是教化眾生的,這個地方有很多人願意接受他的教化,很聽話,各個都是好學生,佛一定就來,所謂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感應道交。如果我們對於佛法看得很輕,沒有把它看重,我們怎樣求佛菩薩住世也求不到的。由此可知,佛菩薩住不住世,實在講那個問題不重要,我們自己想不想求佛菩薩住世,這才是重要的;換句話說,我們肯不肯依教奉行,肯依教奉行自然有佛菩薩出現。這是這段文裡面,非常重要的一點意思。
底下這個境界裡面講,境界是非常廣大,但是這裡面說了三種人。第一個是「佛」,第二是「菩薩」,佛不住世了,你遇到菩薩也不錯,也很幸運。菩薩沒有,遇到阿羅漢也不錯,都是正知正見,跟他學決定不會走錯路,『有學無學』前面講過。這三類都是聖人,聖人實在遇不到,底下還有凡夫,凡夫就是『一切諸善知識』。我們真正要遇到善知識,也得要求他住世。他有沒有能力?確實有能力。請,不是口頭上的請,剛才說過,口頭上請沒用處,要真正肯發心依教奉行,你口頭上不說出來,他也住世,為什麼?叫「意請」。我口裡沒有說出來,我心裡有這個念頭,佛菩薩知道,所以你不說話,他也願意住世。如果不能依教奉行,表面上怎麼客氣,怎麼恭敬,都沒有用處。所以在人上說了四種,三種聖人,一種凡夫。
善知識簡單的說,就是個好的老師,好的老師是我們這個地方上之寶。這個人常住在這個地方教化一方,移風易俗,能感化這一方人斷惡修善,這才是真正之寶。古時候對於善知識非常重視,真正是衷心的渴求,不像現在。現在人說老實話,對於正法看得很輕,而把世間的名利看得很重,就是功利的社會。在這種情形之下,這諸佛菩薩、聖人他怎麼不般涅盤?都走了。
我聽說李老師往生之前不久,他還跟學生說了一句話,說這個世界愈來愈亂,大難要來了,唯一的一條生路,就是自己趕緊求生淨土。他說過這麼一句話。他本來是可以還多住幾年的,他不肯住了,當然這裡面有許多的原因,如果對於李老師那邊了解一點,自己都知道。所以這條我們要學,我們要真正發心依教奉行。遇到善知識,不但要請他說法,要請他住世。遇到年輕的真正好學的,我們要盡心盡力的幫助他、成就他,培養繼起的弘法人才,這也是請佛住世。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勸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是總結這個意願是無盡的,就看有沒有緣分,有緣分,他一定是要來禮請的。向下這三願都是屬於回向,所以十大願王,真正講願只有七條,只有七願,後面三願回向。回向就是上求下化,所以第八「常隨佛學」這是上求,「恆順眾生」是下化。我們學佛了,佛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我們要依照這個榜樣來塑造自己。佛的心是清淨的,我們要學心清淨;佛的心是平等的,我們要學平等;佛心是慈悲的,我們要學慈悲。樣樣都要拿佛做為我們的標准,使我們學了像一尊佛,學得很像,就真的成佛了;就看你思想、言行像不像佛,這才叫上求。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像《十六觀經》就很著重這點,教我們觀想,常常想佛;常常想佛,我們心就變成佛,它是用這個方法,所以叫「觀想念佛」。
我們現在大多數同修都用「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心裡頭還是要想佛,不過不是像《十六觀經》那麼樣的仔細,那個太微細了,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我們念佛、想佛,善導大師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叫我們身要禮佛,就是要拜佛,口要念佛,心要想佛;身口意三業念佛,這樣念佛決定成就,所以這是我們必須要修的。各人自己在家裡可以修,依照這個方法修,我們在道場大家共修,也應該提倡這個方法來修。我在前面跟大家說得很多,我們修行是愈修愈歡喜,這個功夫就得力;如果修行愈修愈苦惱,這個錯了,決定有偏差、有錯誤。真正修行人是非常的自在快樂。因此我們對於理論、方法一定要講求,這些理論跟方法,必須跟我們實際的生活能夠融成一片,我們才會得自在。請看下面經文:
【復次善男子。言常隨佛學者。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域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余種種難行苦行。】
這是『常隨佛學』,首先普賢菩薩就舉了個例子。『毗盧遮那如來』是華嚴會上的法身佛,我們講華嚴三聖,他代表的是法身理體。像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盧捨那佛的化身,三身是一體。因為在華嚴會上,這部經是《華嚴經》,《華嚴經》的當機者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證得法身的人,所以舉例子一定是舉毗盧遮那如來。我們學佛,佛『從初發心』就『精進不退』,我們要學他的發心,要學不退。發心不容易,不退轉就更難,多少人剛剛發心,古人講「初發心成佛有余」,可是他這個心不長久,幾天就退了,所以他不能成就。
《智度論》裡面,講如來發心有十種相,我們在這裡可以略說一說。第一個是「親近善友」,實在講這都是我們要學的。什麼叫善友?正知正見,這是善友。善惡的區別我們一定要清楚,依照佛法講世間善,貪瞋癡比較上少一點,這就是善。貪瞋癡都沒有,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也不要想這個,不可能。就是貪瞋癡他比起別人,分量要少很多,這就是善人。對於佛法有信心,相信、理解,能夠依照經典的方法去修行,這就是善人。如果以戒律的標准,就更明顯了,一個修五戒十善的人就不錯了。比丘戒跟菩薩戒,給諸位說,那都是有名無實。我們去受個戒,掛名的比丘,掛個名,掛名的菩薩。能做得到嗎?做不到,決定做不到。
所以過去蕅益大師,你看他受了比丘戒之後,他退戒。退了戒之後他做沙彌,他一生做沙彌,他說菩薩戒沙彌。他的徒弟看看師父是沙彌,他不敢跟師父比,那怎麼辦?你看他著作裡頭寫的,出家優婆塞,他的徒弟稱出家優婆塞,沙彌也不敢稱。在近代,我想很多同學都知道弘一法師,是近代了不起的一個人。他老人家一生自己也是稱出家優婆塞,他也是這個稱法,就是出家的居士。出家人能把五戒做好,真正做到了,在現在講就不得了。說老實話,現代沙彌戒都做不到,沙彌戒裡面有一條,身上不能放錢,你身上裝了錢,就破戒了,戒就破掉了。所以是沒有法子做到的,真的做不到。我們能夠老實把五戒做好就行了,真正能夠受持五戒,就是我們的善友,正知正見。
第二,「供養諸佛」,諸佛在哪裡?前面不是說過「禮敬諸佛,廣修供養」嗎?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所以我們對於每個眾生都要像對佛那樣恭敬,拿恭敬心來待人,這就是供養諸佛。我們用心供養,前頭說過一切供養當中法供養最,我們對人有禮貌,禮敬、稱贊、供養,在事上我們要這樣修法。
第三要「修習善根」,修是修正,把我們的錯誤修正。什麼錯誤?貪瞋癡慢。修正過來就是不貪、不瞋、不癡、謙虛、恭敬,我們要修這個,非常的重要,這前面都跟諸位說過了。習是要練習,不斷的練習,就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把它做到。
第四要「志求聖法」。我們要立個志,求什麼法?要求最殊勝之法。什麼法最殊勝?一生成佛的法,才叫殊勝法;換句話說,就是教給我們要修念佛法門,求生淨土,這是無比殊勝之法。
第五「心常柔和」,就是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要忍耐、要柔和,柔和忍辱。
第六「遭苦能忍」。在生活當中,在修行菩薩道裡面,挫折、苦難是免不了的。不要說我們沒有辦法免除,我們看看過去諸佛如來,他們修行也免不了苦難。我們要能夠忍受得住,所謂是「小不忍則亂大謀」,一定要忍耐。
第七「慈悲深厚」,培養自己大慈悲心。第八「深心平等」。第九「愛樂大乘」,對於大乘法非常的歡喜。大乘法裡面,尤其是念佛法門,古德講淨土法門是一乘了義,究竟了義。所以能夠對這個法門真正理解,真正的愛好。末後「求佛智慧」,一定要求無上正等正覺。
這是舉出如來初發心的形相,就是他的心裡行為的樣子,我們要努力來學習,要精進不退。為了學佛,什麼都可以犧牲,什麼都可以放下,我們才能真正得到我們所期望的無上菩提。如果你於世緣放不下,那都是障礙,統統是障礙,所以對於世緣一切要放下。這個地方舉出的例子,經裡面講的,這是舉個例,就是為了布施佛法,犧牲身命都在所不惜。
在從前,找不到筆墨文具,肯捨自己的身命,把自己的骨頭抽出來做筆,皮膚割下來當紙,流出來的血當墨,這個樣子來寫經,真正是『難行能行』。哪一尊諸佛如來像這樣的苦行,不是修一次、兩次,生生世世當中不知道做了多少次。我們現代印刷術發達,你可別學這個樣子,你要學這個樣子叫愚癡。這是有個故事,深山裡頭,菩薩遇到個羅剎鬼,羅剎鬼要吃人的,他跟他說法,說了兩句,後兩句就不說了,就談條件,菩薩才捨身。現在我們這裡,文具得來很容易,就用不著了,這是諸位要明了的。再看底下一段,先舉的是本師:
【乃至樹下成大菩提。】
前面是初發心,初發心是尊重法故,『乃至樹下成大菩提』,就是八相成道裡面的示現成佛。
【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或處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眾會道場。或處剎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眾會道場。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眾會道場。處於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乃至示現入於涅盤。如是一切。我皆隨學。】
這是非常具體的給我們說出來,學佛是什麼?學佛的八相成道。八相成道裡頭特別重視的,就是學佛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特別強調這一點。這個『眾會』就是像我們現在,我們講經的講堂,大家聚會在這一處,這叫眾會。大眾聚會在一處,聚在這一處干什麼?討論佛法、研究佛法,是來干這個的。實在講,佛法要真正得受用,一定是要研究、討論,不是完全聽講。完全聽講,我在台上講,你們在下面聽,你究竟聽了多少,我也不曉得,我也不考你們。甚至於你還聽錯了的,錯解了的,有!好多。好多聽的時候,把意思聽錯了,他就錯了,就錯到底了,他也沒法子更正。所以實在講,真正想在佛法裡面成就,必須是研究、討論。
所以我想我在過了年,又要出國去一趟,去一趟我想把國外那些道場安排安排,給他們說幾句好話,下次我就少去了。不去恐怕還是不行,再把時間縮短,我們自己這邊時間長一點。同時,講經的方式我覺得要改變,怎麼改變法?因為明年過了年,我們有很多的經書、注解都印出來了。我想用個方式,就是大家要報名參加,不報名我們這裡不准進來。而且報了名我們還排座位,座位編號一號、二號,一看哪個沒來我們都知道,要報名參加。書發給你,注解發給你,自己回家一定要看,我們一個星期兩次,你一定要看。我們指定一個進度,譬如說看十頁或者看二十頁,我們聚會,大家在一起的時候,我講半個小時,就把這個裡面重要的東西提出來講一講。另外一個小時,我們還是一個半鐘頭,另外一個小時,由你們同修們提出問題,我們來討論。這個效果就比我單單在台上講收到效果要大得多,我們改用一個辦法,這真正能成就。
像現在這種方式,這是宣傳,是宣傳佛教,讓大家對佛教的認識,衷心的贊美,還沒有入門。我們改變這個方法,就入門了,這是研究、討論,這入門了。所以我們學佛也要升級,不能老停留在宣傳這個階段當中,我們要升級;我們念佛也有方法,都要把它帶上軌道。所以大家如果想參加,心裡上要有個准備,我們要報名參加,到這裡來領書。所以,它特別強調就是為眾生說法。如果這樣經過認真的研究、討論,確實將來這一條我們就能學得到。
現在弘法的人太少了,希望大家真正的發心,你們現在發的心都不真,都是假的。怎麼是假的?我聽說我每次回來講經,我看都坐得滿滿的,換個人我們同學來講經,聽說最多也不過二、三十個,少的時候就兩、三個,這就是沒有發心。如果真正發心,只要我們這邊道場,凡是在我這裡講經的,都經過我同意的。換句話說,我對大家負責任,他是正知正見,不是胡說八道的,大家都應該要來聽。尤其是你們真正想常隨佛學,那你就一定要發心來聽。為什麼?結法緣。否則的話,發心出來講經你們都不愛來聽,將來你發心到外面講經,也沒有人聽,因果報應!初發心出來講經的人,你歡喜去聽他,將來你到哪個地方講經,聽眾很多,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輕視了,我們要捧初學的場。尤其是初學,你聽講經之後最好能提出問題,這是什麼?彼此有很大的利益,教學相長,是真正幫助他、成就他。他能夠答得出來,換句話說,他准備得很充分。再看下面經文:
【如今世尊毗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
這是由一尊佛列一切諸佛,一切諸佛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不再說了,這是總結。我們再看底下第九段,「恆順眾生」。這條很難做到,但是一定要做,這在我們做人修養上來講,也非常的重要。
【復次善男子。言恆順眾生者。】
這個『順眾生』是有原則的,是有智慧的,不是盲目,不是感情的,這一點要知道。經上這樣的提倡,來教導我們,可是我們佛門當中有個俗話常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佛門標榜的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就說明,佛法裡面講慈悲、講方便,都是以般若智慧為基礎;如果慈悲與方便是感情用事的話,那就是禍害,就是下流了。所以「恆順眾生」也是這個道理,要用理智、智慧為基礎,不是感情的隨順,不是盲目的隨順。隨順裡面必定叫他得利益,這是菩薩恆順眾生的大原則。底下是講恆順哪些眾生?
【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這是講四種生類,胎卵濕化,把一切眾生生態都包括盡了。
【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
這是講居住的所在,以『地水火風』也統統包括了。
【或有依空。】
像空居天人,他們就是依空的,欲界第三層以上的天人都是空居天。
【及諸卉木。而生住者。】
卉是花卉,草木,這就是我們俗話講的樹神、花神一類的。樹跟花哪來的神?是鬼神依附這個地方,把它當作房子,他住在那個地方。佛經上講樹木高度超過一個人,就有鬼神依附在這個樹木上。所以戒經裡面教比丘,從前比丘都住在山林裡面,搭個茅蓬,總得要砍樹。砍樹的頭一天要在樹前祭祀,要給他念咒、念經、誦經,誦完之後,要給他回向,就是勸他請他搬家,明天我要來砍這個樹。如果你不祭祀他、不通知他;換句話說,你很沒有禮貌。你把他房子拆掉,他對你無可奈何,但是人家心裡面總是懷恨在心,這小小的恨意將來都會有果報的。所以砍伐樹木,高度超過一個人的,都要給它念經,或者我們給它念佛回向。
現在人他不講求這些,我們這樣做,他會笑話我們,說我們是迷信。所以這世界愈來愈亂,災難愈來愈多,種種怪病出現,從前沒有的,這都是與這些鬼神結的怨結得太多了。佛法的正理很少人相信,很少人相信,實在話就是很少人宣傳,很少人講解。如果宣傳的人多,講解的人多,我相信社會上相信的人還是會很多。你不信,不信的話,你看許多人信外道,信的都入迷了,可見得他還是相信。很可惜的他沒有遇到正法,今天信邪道、信外道的太多了。這是講住處的。底下講:
【種種生類。種種色身。】
六道裡面的這一切眾生,他的身體、形狀都不相同,色身不相同。
【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
壽量就是壽命長短。
【種種族類。】
他的種族不相同。
【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
欲是欲望,樂是享受。
【種種意行。】
意行是講心,心有定、有散亂。
【種種威儀。】
威儀,我們今天講風度儀表。
【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
村營是屬於村莊。
【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
包括了六道的眾生。
【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
這就包括四空天,從畜生道一直到天道,可以說六道裡頭種種眾生統統說盡了,一個修普賢行的人都要隨喜。
【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
這就正式說到『隨順』的意思了。
【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這是把隨順的事相舉出幾個例子,這幾個例子裡面的意義很深。第一要修恭敬心。世間法跟出世間法,都是把禮敬擺在第一位,我們在前面跟諸位說過。你看十願裡頭,第一個是禮敬諸佛,這是佛法;世間法裡面,你看儒家所講的,我們展開《禮記》第一句話,「曲禮曰,毋不敬」。學佛從哪裡學起?從恭敬學起。所以從前,善知識接引一個人,他看什麼?就看這個人的恭敬心。印光大師都講過「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你要沒有恭敬心,老師就是把心肝挖出來給他也沒有用。為什麼?他不能接受,接受就是恭敬心才能接受。
我們在古來像《高僧傳》、古大德的語錄,乃至於名山山志裡面,我們看到很多的例子。一個學人到他那裡去參學,跟這個老和尚問答了幾句,那個老和尚說,你的緣分不在我這裡,你到某個地方去,去找某個法師,你去找他。他到那裡去,沒有幾年,果然成就了。難道這個和尚不如那個人,他不如那個人,他怎麼曉得他到那裡會有成就?可見得他不在那個人之下!不在那人之下,他為什麼不教他?理由很簡單,他對他的恭敬心不足。
像我們常常遇到初學的人,一定會問他,你學佛多少年?你讀過哪些經?聽過哪些法師講經?你對哪個人最佩服?他對哪個人最佩服的,他到那裡去決定成就。他要說到別人,沒有說到我,當然就不行了,在我這裡沒有用處,是不是?所以我們就要鼓勵他,你要從最佩服的那個人,你到他那裡去。所以說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就是這麼個道理,沒有什麼別的神通,都是看恭敬心。你要是沒有那點誠意,遇到善知識人家不教你,不是他不慈悲,是他怎麼盡心教你,你得不到受用。所以諸位無論在世出世間法裡,要真正想得到善知識、好老師垂青,誠心誠意教你,沒有別的秘訣,就是一個恭敬心而已,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所以尊師重道,師資道合就從這個地方來承傳。
我自己在台灣求學,得到幾個好老師的指導,也沒有別的秘訣。我的學歷也不如人,經歷也非常的平淡,可是我遇到幾個好老師單獨教我,憑什麼?就是憑恭敬心,這點諸位一定要知道。此地給我們說的,我們對於任何一個人、對於任何一物、任何一樁事情都要存恭敬心。要盡心去做,盡心就不會有懈怠,不會有傲慢。底下舉出幾樁事情。
『於諸病苦,為作良醫』,一切眾生有什麼病苦?有煩惱的病苦,有業障的病苦,這個病苦可大了!所以他生生世世六道輪回,這個苦大了!我們要幫助他,我們用佛法來幫助他,使他覺悟、使他解脫,使他真正能夠離苦得樂。這一切眾生各個都是這樣的,這個病苦不是講身病,身病他會找醫生,我們對他沒有法子;是心病、煩惱病、業障病,這些病。
『於失道者,示其正路』,失道者,他是已經修道,已經學佛了,但是他路走錯了。或者是說他所走的路的確是佛教的道路,可是他自己根性、能力、環境都不適合。修那條路、修那個道吃力不討好,耗費了精力與時間,後來得不到結果,這個叫失道。我們要幫助他,幫助他希望他能夠走一條最近的路,對他自己的根性、生活環境都沒有障礙,而且短時期能夠成功的,我們可以把這個道路介紹給他。像這部經到末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那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所修的道都是難行道;嚴格的講,道是沒錯,要是跟念佛求生淨土這個道比,他們那個道統統錯了。所以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勸他們念佛求生淨土。
但是這樁事情,我們隨喜的人有心、有願,還要看緣分。看到那個路走錯了的人,我們要勸他,我們不勸他,我們對不起他。我們可以勸一遍、可以勸兩遍、可以勸三遍,不能勸第四遍,三遍不回頭,沒緣!勸太多就變成仇人,不能勸了,所以勸人要有技巧。凡是這種不聽勸的人,你都要曉得,他都是貢高我慢,自以為了不起。所以我們對他們說話要謙虛、要尊重他,他才會接受。你要是以一種教訓的口吻的話,那決定起反感,收不到效果,所以這個裡頭一定要有技巧。所謂善巧方便,以至誠善巧方便能感動別人,幫助他走上一條正路。『暗夜』是代表無明,我們說人糊塗沒有智慧,我們要幫助他開智慧,『為作光明』就是幫助他開智慧。
『於貧窮者』,這個貧窮不是我們今天財富上的貧窮,是智慧、道業上的貧窮;他沒有智慧、他沒有道力,這是貧窮,所以我們要幫助他。『令得伏藏』,伏藏是他自性裡頭本來有如來一樣的智慧、德相,自己真性裡頭有。我們勸他、幫助他明心見性,他自性裡頭的寶藏統統出來了,所以這個寶藏不是從外面來的,人人都有的。用什麼方法來開發?要用定,甚深的定功;換句話說,清淨心。心愈清淨,你本性裡面寶藏就往外露,煩惱輕了,智慧增長,福報也現前。福德都現前,沒有一樣不稱性,幫助他開發自性。
『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菩薩對一切眾生,心決定是平等的,所以剛才講慈悲、清淨、平等。在一切境界裡面,我們自己修的,就修這個東西,慈悲、清淨、平等,就修這三樣,這是自利;種種善巧方便幫別人是利他,自行化他。這段經文長一點,再往下看。
【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這段經文是說出我們為什麼要修恆順眾生。上求佛道,還有得說,我們佛道沒有成就,巴結佛,求求他。眾生與我們有什麼關系?為什麼要隨順他?這所以然的道理說出來了。其實我們眾生之迷,就是迷在不知道眾生跟我們自己是一體,迷在這裡,所以不能成就,所以我們修行的功夫不得力。佛菩薩悟,悟什麼?他悟到一切眾生與自己是一體,他悟的是這個。因此,我們自己要想破迷開悟,恆順眾生這條就非常的重要,諸位要細細去想想這個道理。佛愛護一切眾生,佛慈悲一切眾生,我們要對眾生輕慢,拿世間人情來說也講不通。我們雖然沒有得罪佛菩薩,可是得罪佛菩薩心愛之人,這講不過去!佛菩薩對一切眾生平等慈悲,我們對這些眾生輕慢,瞧不起他,甚至於殺害他,這樣學佛怎麼能學得成功?此地這個道理相當之深,諸位要細細去體會。我們再看底下解釋。
【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佛是這麼成佛的,我們就想想,我們修行為什麼成就不了?我們心行跟這裡完全相反,這樣才發現我們為什麼功夫不得力,為什麼在短時間當中沒有成就,這是值得我們檢討的。佛是怎麼成佛的?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成佛的。佛的菩提心從哪裡發的?從悲心,憐憫一切眾生心發的菩提心。憐憫心從哪裡生?因為看到一切眾生,一切眾生與自己是一體,看到眾生可憐,就是自己悲傷;看到眾生快樂,就是自己快樂。我們不能夠恆順眾生,我們菩提道就不能成就,這是要知道的。底下再用比喻給我們說。
【譬如曠野沙碛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
這是用樹來做個比喻。曠野當中有樹,樹要長得好,一定要有充分的水分,它才會長得好;如果它要是沒有水分,它就會枯死了。底下就是把說法跟比喻配起來看。
【生死曠野。】
曠野比喻什麼?我們六道生死輪回。生死曠野裡面:
【菩提樹王亦復如是。】
我們今天,『菩提樹王』就是菩提心,也像前面這個比喻一樣。
【一切眾生而為樹根。】
樹根比喻什麼?比喻眾生。
【諸佛菩薩而為華果。】
華果很茂盛,人看了很喜歡;眾生是什麼?埋在土底下沒有人知道的,根埋在下面。
【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這個跟比喻一合,意思非常的明顯。眾生比作樹根,一切諸佛無不是從迷而悟,從妄而真。佛菩薩是眾生成的,怎麼能夠忘記眾生?所以《維摩經》裡面講「煩惱即菩提」,《法句經》裡面講「塵勞諸佛種」。由此可知,恆順眾生我們是必定要修的,要認真去修習。再往下看經文。
【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
這個『大悲水』,諸位要記住,不是叫你天天盛一碗水去念大悲咒,不是這個。這個「大悲水」就是大慈悲心對一切眾生,是這個意思。『饒益眾生』,益是利益,饒是最豐饒的利益,我們盡心盡力去幫助別人,使別人得到最豐饒的利益,這叫做大悲水。
【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能成就自己的無上正等正覺。我們要是不肯幫助別人,我們的正等正覺永遠不會現前。什麼原因?迷、惑、自私自利,把我們自己真如本性障礙住,蓋覆住了。如果我們念念都是為別人,念念為一切眾生,我執不要去破,漸漸就沒有了。起心動念都想眾生,都想別人,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我執不破自然就破了。法執漸漸也沒有了,因為利益一切眾生,不執著利益眾生的相,這樣漸漸連法執也沒有了,無上正等正覺才能現前。所以經上字字句句利益誰?利益我們自己。拿世間法來說,也是如此,因果報應。你對別人好,別人對你就好;你對於別人不好,想別人對你好,這是辦不到的,不可能的事情。所謂是「敬人者,人恆敬之」,一個道理。
【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所以修行,到哪裡修行?不能離開人群,離開人群沒得修,離開人群想修菩提,沒這個事情。小乘阿羅漢離開人群,他可以得九次第定,他得不到菩提。所以這三德密藏,小乘人得不到法身,小乘人得不到般若;小乘人沒有般若,沒有證得法身,只可以說他有點小小的解脫,不是真正的究竟的解脫。因為他有定,定裡頭有自在,定是伏煩惱不能斷煩惱。所以菩薩,就是大乘人修行,他不是離開社會,不是離開人群。他的六波羅蜜,或者是我們《華嚴經》上十波羅蜜,都是在人群裡面修的。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裡面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精進、修禅定、修智慧,他要離開社會人群,他什麼都修不到。所以,菩薩修行跟二乘人完全不相同,因此他的成就絕對不是二乘人所能夠比擬的,這是諸位要知道的。
我們在五十三參裡面看到許多的善知識,你看他們修行在哪裡?沒有一個是脫離了社會,到個深山,找個人跡不到的地方修行,沒有,那五十三位善知識一個也找不到。我們在裡面看到修禅定的,像鬻香長者他修禅定,禅定在哪裡修?在最熱鬧的市場裡面修,經上講市廛;市廛就是我們今天講最熱鬧、最繁華的市場,他到那裡修禅定。你們聽到修禅定,他不是到那個地方,找個地方去盤腿面壁,不是的,不是那個。就是哪個地方熱鬧,到哪裡去逛,到哪裡去玩,這就修禅定。他怎麼修法?他看到琳琅滿目,他不動心,不動心就是定。實在講他是定慧同時修,他看到那些東西,看得樣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智慧。雖然看到,自己心裡如如不動,絕對不會受外面境界誘惑,那是他的禅定,他的禅定是這樣修法。
所以你真正功夫到家了,修禅定是到跳舞廳裡也修禅定,電影院裡面修禅定,那是功夫;不是盤腿面壁,那是小乘人的禅定,那個定沒有用處。為什麼?你叫他一進入社會他心就亂了,又被外面誘惑了,那有什麼用處!所以《華嚴經》裡面的修學,絕不離開社會大眾,這就是恆順眾生裡面最重要的意義。
【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
特別叫著善財童子告訴他,你要像前面所說的這樣理解。
【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
所以在大眾裡面,修自己的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這是佛菩薩所修的。
【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
在廣義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我們拿這個心對待一切眾生,就是供養。狹義裡面講,是供養已經成佛的那些如來,這些如來都是希望我們自己快成佛,我們這樣做法就是「依教修行供養」。在前面我們講的法供養,它舉的七個例子,第一個例子就是依教修行供養,我們能夠這樣做就是供養諸佛如來。
【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是總結無盡,意思跟前面一樣,我們就不說了。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這個十願講了九願,我們趕一趕進度,看看後頭能不能趕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