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而我們都在談,人生追求幸福快樂。什麼是苦?什麼是樂?這個要分清楚。我們先回到剛剛最後我們講的,“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其實前面三個都是以利欲為人生的追求。所以其實這個價值觀不復雜,就是,我們是利欲的人生價值,還是道義的人生的經營?道義就是為家、為社會、為民族、為世界的行為。從小就培養他善良的心地,他從小懂得孝養父母,懂得為別人著想,他的心念念在積他的福。有這樣的思想態度,他一出社會,他就懂得造福。他的人生越晚越有福報,越晚越有智慧,他享受人生啊。在家庭,孩子孝養他,感激他;在社會,很多年輕人向他請教,很多年輕人愛戴他,因為他真正為社會,為他人著想、造福,最後是享福。這個是道義的人生經營。

    而事實上,人在小時候都是念念為人著想,其實他從小就在造福了。我感覺很多思想啊,在近代都覺得二十歲以前不能貢獻社會,五、六十歲以後呢,沒有能力奉獻社會,這個說法對不對?這個說法無形當中把人當什麼?當工具。舊了不能用了,太小了還不夠。所以整個那種功利主義社會裡面,好像就是那種工廠的思考。反正你就是給我工作,你就是給我做好那個事情。人是有血、有肉、有靈魂的,你得關注到他心靈的發展。不是他來了,做、做、做,做到累得不行了,好了,就把他甩到旁邊去了,再換一個進來做。那就只有想著我的業績,我的錢,有沒有關心到自己的這個員工、同仁,他的健康、他的家庭,這個才是人性啊。所以整個功利主義好像老板的腦袋裡只有報表、只有業績,其他東西不見了。

    那我們曾經,好像是在河南的地方,有一個孩子才六歲,有一天坐公交車,剛好有個老太太上來了。他本來坐在位子當中,看到老奶奶上來了,他馬上從位子上起來,“老奶奶,這裡讓你坐。”全車的人都看到了這個孩子這種對老人的恭敬。這個老奶奶很高興過來坐下來,“啊呀,小朋友,怎麼這麼乖。”可能接著會問,“誰教你的?”小朋友說,“我在學校學《弟子規》了。”是不?哇,這個老奶奶回去就開始,“《弟子規》好哦,很好哦!”

    對人心的影響,它是動態的,我們要能感覺得到。而且那個孩子讓座以後,這一台公交車往後只要有老人上來了,馬上就有人讓座。為什麼?“哎呀,不讓坐比不上一個六歲的孩子。”人的那種恭敬心、慚愧心都被這個孩子給喚醒了。而且這一車上看到這一幕的人,這一幕他可能會記一輩子哦。以後他坐在公交車上,一看到老人,哇,那個小孩就浮現出來了,還不讓座,欸,跳起來了。所以大家看,這個孩子給了社會這麼好的影響,請問他有沒有在造福?

    所以啊,孩子從小接受聖賢教育,念念為家庭、為他人著想,恭敬他人,他已經從小就在造福了,在給家庭好的影響,在給社會好的影響。您現在孩子生出來您就好好教他,結果他開口第一句話就是“弟子規,聖人訓”,哦,那你這個孩子會給社會大眾很大的信心。那也在造福哦,好榜樣。

    所以,有善心的人從小就在利益家庭跟社會,不是說他二十歲以後才有能力,這個邏輯不客觀。

    再來,一個人真正念念為人著想,他會提升他的智慧,他會積累他的經驗,所以是年紀越大越有價值才對啊。怎麼會說五、六十歲以後不能用了呢,這是錯誤的。所以我們看師長,八十四歲了,假如在他們的邏輯,應該是怎麼樣?可是老人家積累了這麼高度的智慧,走到哪裡,國家的元首、社會大眾都非常需要他的教誨。這個才是我們應該帶領我們的孩子走的一條人生有價值、有道義的路啊。

    而假如把人生的幸福定位在享樂,那這時候,小時候是“天堂”。小孩嘛,讓他高興就好了,他要什麼都給他。可是小時候什麼都順著他了,他的欲望就形成了。中年的時候,因為小時候享樂,所以由奢入儉難。已經奢侈習慣了,要再節儉不容易了,可是又花了那麼多錢,得賺啊。賺錢啊,我要趕快賺很多錢,就跟人競爭、跟人斗爭都有了。自己為了能夠要升遷,嫉妒那有能力的、有德行的人,說他的壞話、毀謗他,這個都是把整個團體、把整個社會都帶動了這種競爭、斗爭的風氣了。

    而我們現在看,確確實實,大學生還沒有走上社會,還沒有賺錢,他就已經花錢花得很凶了。大家有機會可以到大學去做抽樣調查,你就問,“這位同學,請問你有幾張信用卡?”信用卡刷,刷,年輕人還沒賺錢,知不知道錢難賺?不知道哦。不知道難賺,刷得都很輕松,賺得可不容易。可是他吃啊、穿啊就奢侈了。所以現在年輕人有好幾個族群出現了,叫“月光女神”,每個月都花光光。不只花光光,哪有算這麼准的,前面就花得快沒錢了,後面吃泡面,吃生力面是吧,熬啊熬啊,熬到最後還是熬不下去,回去對他爸說,“爸,我沒錢了。”他爸說,“氣死我了,我給你講多少次了,都不聽話——要多少錢啊?”這個叫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養成孩子這種奢侈的習慣。另外還有叫“啃老族”,啃父母老本、退休金,啃老族。還有叫“白領一族”,白白領父母的薪水。對啊,這個都是人奢侈、放逸了,他干什麼事業能干得成?

    所以花了很多錢,又得還貸款,“戰爭”,中年的時候,停不下來。為什麼,一停下來,貸款付不了,車子被收回去怎麼辦?房子被收回去怎麼辦?高度那個緊張的狀態。

    最後,老了,年輕的時候為人父母統統花在賺錢當中,忽略了下一代的教育。晚年,孩子不孝,就痛苦了。而且大家想,享樂,天堂,就是以自我為中心。所以這個戰場不只跟同事是戰場,連跟另外一半也是戰場,計較嘛。最後就很多人晚年,孩子沒教好,常常要煩惱,然後在老人院裡面,那哪是人生的幸福?這個住在老人院,名字都不見了,人家都不叫名字了,因為人太多了,記不起來了。所以都變成“二十一號”,“三十五號”。你說,人老了,最後變成一個號碼,很不舒服啊。而老人卻用了一生奉獻了家庭跟社會,最後是這個結果。所以人老了要幸福,最重要的,能享天倫之樂。

    在西方曾經就有一個真實的例子,可以讓我們感覺,這個人生的幸福跟孩子孝不孝順很有關系。這個西方的這一位老太太,她要去世以前寫了一個遺囑,就是她死後能把她的骨灰倒在她們家對面的超級市場屋頂。人家就覺得很奇怪了,當然,超級市場的老板一定不肯的了。為什麼她要這麼做呢?因為她有四個孩子,常常都到超級市場買東西,就是不願意到對面去看看老母親。哇,那生不如死啊,每一次看到自己孩子的身影,就在那兒走來走去的,就不願意進來。那是一種折磨,一種掙扎。所以你看晚年,“墳墓”啊。好,所以這個是我們人生的價值,不同的兩個方向,我們當父母的要很清楚。

    那人生的苦、樂,其實現在一般大眾的樂,其實是暫時把苦忘掉了,叫做苦中作樂。諸位學長,大家想一想,現在所謂的那去快樂一下,去放松一下,回來之後,煩惱在不在?甚至去快樂一下,又造了一些孽啊,煩惱更多。只要是放縱了,最後問題都會再出來了。所以我們要引導孩子真正的樂在哪裡。

    來,我們想一想,什麼是人生的快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為善最樂,還有沒有?孟子有三樂,來,我們一起背一下,“父母俱存,兄弟無故”,天倫之樂。“得天下英才”,這個是胸懷天下的人,他看到有人才起來了,可以為團體、為國家服務了,他高興啊。盧叔叔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提攜我們這一些晚輩。所以不是當老師的才有這個樂,君、親、師,它精神是完全相通的。為人父母者教出一個范仲淹來,那真是人生痛快的事情。為人領導,你真正教出一個在企業界的頂梁之才,能夠把倫理道德完全表演出來,是你栽培出來的員工、後生,那你真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對社會貢獻非常大。所以這一句,其實君、親、師都能夠做得到。第三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俯仰無愧。每一天躺下去,五分鐘就睡著了。為什麼?都盡力了,無愧於天地,這是快樂。人只要違背良心,他再有錢、再有地位,可能還得吃安眠藥睡覺,很難是真正的痛快、快樂。好,這個是我們對苦樂要清楚。

    再來,什麼是福?什麼是禍?禍福相倚。一般人覺得是禍,你把他當作人生的挑戰、歷練、提升自己的機會,禍就變福了。可是福氣來了,非常地放縱、貪欲,那福中禍就也跟著來了。所以我們父母要對什麼是福(清楚)。能付出是福,能讀聖賢書,是人生真正的大福。

    好,那這個福跟禍當中,我們這個當父母的要很冷靜。有一句話講到,“勿以嗜欲殺身,勿以財貨殺子孫”。我們看,一個人能放縱他的欲望,鐵定他是有錢的人才行。所以一般社會上有講,男人沒錢的時候還挺好,有錢了反而會染上很多壞習慣。所以人在福中要有德行的基礎,不然這個福也是禍。不要放縱這些欲望了,傷害了自己的身體。不要留財物,這些很昂貴的貨物,反而,這個“殺子孫”,就是讓子孫去爭這些財產,去染上很多的欲望,這是“殺子孫”。

    所以司馬光先生講了,“以金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以書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於冥冥中積陰德,以為子孫長久之計”。而且那個積陰德,不只有福,還把犧牲、奉獻的道義,深植在孩子的心中,這才是真正長久的福。為什麼?福田心耕。

    范仲淹先生,他的子孫裡面都有一個人生態度:“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請問大家,范仲淹這一個榜樣給他後代子孫積了多少福?算都算不清啊。

    所以有一句格言講的,“善為玉寶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後面這一句,自己的榜樣、存心,讓後世子子孫孫效法,來耕耘,這個就真的是這一生沒空過,“留取丹心照汗青”,後世子孫都以他為榜樣。這個是跟大家談的,我們長輩對福禍、苦樂、富貴、貧賤、愛欲,是利欲的人生還是道義的人生,這些思想觀念我們都要很清楚,所以《中庸》裡面講的,要慎思,要明辨,很重要。
 

上一篇:蔡禮旭:以色交者,花落而愛渝
下一篇:痛苦的人,邪YIN的人一定要看,感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