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關於佛教果位的知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一般學佛的行人,從努力修行,至因緣成熟時,就可覺悟證果。在佛教的證悟中,可分為小乘的果位與大乘的佛果。

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薩的果位稱為"地",菩薩十個果位稱為十地,真正圓滿菩薩六度萬行,完成的證悟果位,稱為佛果。


一、聲聞四果:


  小乘又稱為聲聞乘,既是聽聞佛法而覺悟的人。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小乘人,是因為他們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脫。佛教的主要目標,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脫證果外,還要引導其他眾生解脫生死輪回,走上涅盤之道。根據《俱捨論》中說:在小乘的聲聞四果中,修行者因為根器與因緣的不同,快者三生,慢者則六十劫方可覺悟證阿羅漢果,證悟的果位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


一、初果


  梵文稱為須陀洹果,譯為預流果,即初見真理,得入聖者之流。依論師說:"初果聖人是以智慧覺悟,見惑斷除。"他們不為知見上的煩惱所迷惑,對佛法有絕對的信心。經中說初果聖人斷除了我見結、戒禁取見結及疑結--三結。所謂"結"就是束縛的意思。有時候"結"又稱為煩惱,斷三結既是斷除此三種煩惱。


  ①、我見結:執著五蘊身心有一個我,認為這個我是真實的,稱為我見。

  ②、戒禁取見結:執著各種不正確的戒律來修行,而證初果的聖人就不會做這種事情了。比如有些人持牛戒、狗戒、羊戒……,這些都是邪行。

  ③、疑結:對三寶,戒律,過去未來的因果,以及對十二因緣產生懷疑,證初果者無此煩惱。根據經典上說:初果聖者得到四不壞信:即佛不壞信;法不壞信;僧不壞信;戒不壞信。對此四不壞信的信心很強,任何人都不可毀壞。假如一個人對佛、法、僧以及戒有絕對的信心,一點兒也不懷疑,那他就是斷了疑結,意經典說他已經證悟到初果了。

  學佛者在修學的過程中,如果對佛、法、僧,以及戒律還會有懷疑,既是說他還沒證悟到初果;如果他對佛、法、僧以及戒律絕對沒懷疑時,那肯定可以證得初果了。證初果者又稱為見道,既是見到解脫之道。他很清楚的確認八正道、四念處、三十七道品等是解脫之道,而且真正體驗到此修行方法,才是真正解脫生死之道。我們沒證悟初果的學佛者是憑著聽聞佛法,分析、了解、推理、相信這些道理,但對於初果聖者來說,是真正的領悟和感覺到。比如有人從聽講中學習到一些游泳的技術,當他有機會跳進水中,就可體驗到游泳只不過是如此罷了。
雖是如此,然而他的游泳技術未必熟練。同樣的,初果聖者雖然是見道,但他還
有很多業習,故他需要繼續修行。初果聖人由於斷三結,絕對不會輪回到惡道去,
並且最多天上人間來回七次生死,最後一生必證阿羅漢果。既是說,有些初果聖
人的因緣好,煩惱薄,今生就可證悟阿羅漢果,未必一定要修行七世後才證得阿
羅漢果。那些至第七次返回人間逢無佛法,居於家中也能證阿羅漢果,證果後必
出家自然的比丘形相。


二、二果


  梵文稱為斯陀含果。證初果聖者斷除三結後,必須繼續修行,到另一階段,
貪瞋癡減薄,便證得斯陀含果,此果又稱為"一來果"因為對欲界煩惱未完全斷
除,還必須在欲界的人間天上來往一次。在這往返生死中,他必定能繼續修行而
證阿羅漢果,但是有些修行者不必證悟初果,可以直接證悟斯陀含果,那是因為
各人因緣不一樣,煩惱輕重不同之緣故。果位越高,煩惱就越輕。故證果並非得
到什麼,而是把煩惱放下。


三、三果


  梵文稱為阿那含果,譯為不來果,三果聖人斷除欲界所有的煩惱,故在欲界
死後,生色界五淨居天,永不來欲界受生,故名為不來果。在彼天繼續修行,證
阿羅漢果。三果聖人斷除欲界的貪與瞋;欲界中有瞋,進入色界後就沒有了。三
果聖人斷除欲界的貪,但還有色界與無色界的貪。因為有色界的貪,故今生捨報
之後,就生在色界。

 

【備注】

佛教把世界分成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是沒有擺脫世俗的七情六欲的眾生所處境界,即指人間

欲指財、色、名、食、睡五欲。主要指男女色欲。

 

色界位於欲界之上。

相傳生於此界之諸天,遠離食、色之欲,但還未脫離質礙之身。

所謂色即有質礙之意。

由於此界眾生沒有食色之欲,所以也沒有男女之別,生於此界之眾生都由化生

依各自修習禅定之力而分為四層,分別是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

 

【色界】分四禅十八天:


一、梵眾天、
二、梵輔天、

三、大梵天(初禅三天);

四、少光天、

五、無量光天、

六、光音天(二禅三天);

七、少淨天、

八、無量淨天、

九、偏淨天(三禅三天);

十、福生天、

十一、福愛天、

十二、廣果天、

十三、無想天、

十四、無煩天、

十五、無熱天、

十六、善見天、

十七、善現天、

十八、色究竟天(四禅九天)。

大凡生到這色界十八層天的天人,只有男性沒有女性。

自然沒有男女情欲的存在。不過那些人的身體顏色和形狀仍然可以看得見。

【無色界】

無色界為三界之一,又稱無色天。

“色”是質礙的意思,無色就是沒有質礙,即指超越了物質世界的束縛,所得到的自由狀態

是通過修習厭離物質的四無色定,或稱四空處定而獲得的天界果報。

無色界中,也因修行的深淺而分四種差別,即一空無邊處,二識無邊處,三無所有處,四非想非非想處

此四處稱為四空處,四空天,或四無色處、四無色天等。


  三果聖人斷除五下分結,既是我見、戒禁取見(邪行)、疑、欲界的貪以及瞋心。我們可試探證果的聖者,如果還有瞋(怒)心,那肯定他不是三果聖人。依經上說在家居士可證得三果,證果後自必絕男女之欲。證悟初果、二果、三果的聖人,他們雖然斷除了一些煩惱,但還必須繼續修學聖道,故稱為有學聖人。


(四)、四果


  梵文稱為阿羅漢果。阿羅漢譯義有三:一者、殺賊;二者、應供;三者、無生。

    意思是阿羅漢殺盡了一切煩惱賊,不再有生死業之生起,是應當受人天供養的聖者。由於已斷煩惱和證得涅盤果,在修道上已無可修學,故阿羅漢稱為無學聖人。此聖者斷除的煩惱有


  ⑴、色界取:色界的貪。


  ⑵、無色界取:無色界的貪。


  我們凡夫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貪,稱為三有的貪。三果聖者斷除欲界的貪,初果與二果的聖者都還沒斷除它;阿羅漢卻完全斷除了這三界的貪。


  ⑶、我慢:阿羅漢斷除了我慢,既是我們凡夫在心、境對立時,會認為外面所知的是境,能夠知道的是我,這跟身心無關,這是一種知覺上面的執著,這個"我"稱為我慢。


  ⑷、掉悔:阿羅漢斷除了不安--掉悔。學佛者在修行過程當中,每當他進入某個境界時,要把那個境界捨掉,才可以進入另外更高的境界。比如修禅定,進入初禅者,要捨掉初禅的境界後,繼續修行,才可進入二禅。如果不放棄,他就會執著初禅的境界。在修行的過程中,當他放棄初禅,要進入二禅時,心退回初禅去的心理,稱為"掉";另一方面,因為他放棄初禅想要進入二禅,當他還沒進入二禅時,他很後悔放棄初禅,稱為"悔",這兩種心理合稱為掉悔。同樣的,我們世間人作了一件事情,過後一直懷念那件事情,也是掉悔的心理。


  ⑸、癡:阿羅漢斷除了癡的煩惱,所謂癡是無知的意思,既是不能明辨是非以及不明白事理。既是不知道因果,不能明辨是非稱為癡


  阿羅漢斷除色界的貪、無色界的貪、我慢、掉悔以及癡五種煩惱,它們稱為五上分結。阿羅漢是在佛住世,有佛法的時候,聽聞佛法而悟道的,有些甚至之聽聞一句佛法就覺悟,故稱為聲聞。阿羅漢種類很多,普通可分為兩大種類:


  ⑴、慧解脫阿羅漢:依智慧永斷一切有漏煩惱的阿羅漢,然而未能證得滅盡定乃至二禅,由於不能解脫定障,所以有些阿羅漢沒有五通,只有漏盡通


  ⑵、俱解脫阿羅漢:能證得滅盡定的阿羅漢,於定、慧都究竟解脫,故能得"三明六通"。


  不是所有的阿羅漢都有神通,在經典上記載:有一個阿羅漢比丘尼,她在睡覺時,有一個惡人進入她的房裡,把她奸污了,同時把她囚困起來,她沒有神通,逃不出去。蓮華色比丘尼以神通去搭救她,並且教導她修神通,結果那個阿羅漢比丘尼修成神通後逃去見佛陀。佛陀告訴她並沒有破戒,因為她當時並沒有YIN欲心。解脫是依智慧,並非依神通,也非依禅定。但是要有一定的定力,智慧才會生起,所以一般上阿羅漢都能夠進入初禅,有些阿羅漢沒辦法進入滅盡定,他們被稱為慧解脫羅漢。阿羅漢斷除所有的煩惱,無需再修學,所做已辦,故稱為無學。在經典中又說阿羅漢不受後有,既是他再也不需要來這世間受果報了。


三、辟支佛


  譯為獨覺;也作緣覺,此類聖者在修行過程是"不由他覺",多生於無佛、無佛法的時期,獨自修行,因其根器很利,不必聽聞佛法,只是觀無常悟入緣起的寂滅(涅盤),既是觀十二因緣而證得聖果。因其觀因緣而覺悟,故稱為緣覺。
  辟支佛之所以稱為獨覺,是因為在沒有佛法的時候,眾生的根器很差,在當時能覺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證果後的辟支佛必定自發過頭陀生活,由於沒有同等根器的眾生,所以辟支佛沒有師長、沒有同學、也沒有弟子,故稱為獨覺。此類的聖者不需要佛陀的教導,就可以覺悟,故他的智慧比聲聞果位的聖者更高一籌。辟支佛過去世有修學的因緣,他們多數是佛陀住世時的初果或二果聖人,這些聖者投升天上,再回來人間時,多數佛法已經滅了。因為他們過去證果的善根,最後一生在人間,雖然沒有佛法,然而會自動自發去修道,自發的覺悟,所以被稱為緣覺。


四、三藐三佛陀


   
既是,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所謂無上正等正覺既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前面所講的四果聖者,斷除煩惱證果,只是自己覺悟;而佛陀不但自己覺悟,而且也能令他人覺悟,不但如此,他的覺行最圓滿。


  一、自覺:佛陀自己覺悟,他覺悟一切法苦、空、無常、無我,覺悟萬法皆空,故成為正覺。佛陀不只是智慧上覺悟而已,而且德行也圓滿。


  二、覺他:佛陀不但能自己覺悟,而且能令他人覺悟。比如證阿羅漢果的聖人,證果之後,知道覺悟是怎麼一回事,但很多時候卻不懂得教導人,使他人覺悟;而佛陀是具有智慧的覺者,能運用各種善巧方便,度化眾生,令他人也覺悟,所以佛陀是自覺覺他的聖者。


  三、覺行圓滿:"覺"是智慧;"行"是德行。佛陀的覺行圓滿,既是斷除煩惱,智慧圓滿,佛陀的眾德具備,所以稱為德行圓滿。佛陀覺行圓滿的果報是擁有一個佛土;有他所救度的眾生;以及佛身相好莊嚴佛陀能夠令見到他的眾生生歡喜心與尊敬心,這是因為佛陀具有世間人最圓滿的三十二種好相,八十種
隨形好
佛陀的德行可分為智德、斷德與恩德三種:


  ⑴、智德:佛陀覺悟到一切法的法性與道理,並且能夠毫無差錯的隨著眾生的根器而說法。


  ⑵、斷德:佛陀斷除一切煩惱,自由自在


  此兩種德行阿羅漢也具有,但是不如佛。


  ⑶、恩德:佛陀具有大慈大悲的願力,誓願度一切眾生,對一切眾生皆有恩德,而阿羅漢卻沒有,故說佛陀的覺行圓滿。


  佛陀有一切智智,既是世間一切無所不知。但是我們不要誤會把佛陀當成上帝,佛陀是覺悟者,他無所不知,但佛陀不是無所不能

佛陀有三不能

 

一者、眾生度不盡;

二者、無緣不能度;

三者、定業不能轉。

 

既是說佛陀不能違背世間的因果,佛陀成佛也是順著世間的因果,所以佛陀是一位覺悟者,並非是主宰者


佛陀不是萬能,不能使我們成佛,他只能慈悲的把覺悟的道理開示出來,教導依據佛法去實行,精進不懈,那我們就能與佛一樣證悟涅盤,解脫生死--成佛。


  五、證悟者的能力:


  六通、三明與十八不共法。


  一、六通:既是六種神通。


  ①、神境通:能變多為一,一為多;大為小,小為大;入水入地不為山河石壁所障礙,且能凌空飛行自在,來去無礙


  ②、天耳通:能於近處、遠處聽聞與明白六道眾生所說的言語。


  ③、他心通:知道其他眾生心之所想、所念。


  ④、天眼通:能見遠處、近處一切事物不被隔障,粗細表裡皆能見,有能見眾生的業,知道來世生在何處。


  ⑤、宿命通:"宿"既是過去的意思。知道自己與眾生過去世的業報,從何處來。


  ⑥、漏盡通:"漏"既是還有煩惱的意思;"漏盡"既是斷除所有的煩惱。漏盡通是知道自己與他人內心解脫生死煩惱的情形。


  前五通外道也能修獲,漏盡通是佛陀與一切阿羅漢必有;六神通有深淺不同,唯有佛陀才能究竟圓滿。


  二、三明:


  宿命、天眼與漏盡三通在斷除煩惱的阿羅漢才可稱為三明。此三明是以智慧證得徹底究竟,清楚的知道是怎麼一回事;而"通"只不過有此種能力罷了。


  ①、宿命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羅漢,他的宿命通不但很清楚的知道過去世的事,也能知其前因後果。


  ②、天眼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羅漢,他的天眼清淨,他能夠看到未來一切世的前因後果,稱為天眼明。


  ③、漏盡明:阿羅漢聖者知道自己斷除所有的煩惱,同時也知道他人的煩惱斷除了。有漏盡通一定有漏盡明。


  經典上常說,證悟阿羅漢的聖者有三明六通,但是慧解脫阿羅漢沒有具足三明六通,他只有漏盡明,因為他沒有宿命通與天眼通,只有漏盡通。凡夫也可從修學禅定中得到前五種神通。佛陀也有三明六通,與阿羅漢相比,佛陀的三明六通比較高明。另一方面,佛陀還有十八不共法,既是說佛陀成道,他所具有的能力與阿羅漢、凡夫是不一樣的。


  三、十八不共法:


  ⑴、身無失:佛陀自無量劫以來,常用戒定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圓滿之故,一切煩惱皆盡,是名身無失。


  ⑵、口無失:佛陀具無量之智慧辯才,所說之法雖眾生之機宜而使他們皆得證悟,是名口無失。


  ⑶、念無失:佛陀修諸甚深之禅定,心不散亂,於諸法之中心無所著,得第一一義之安穩,故名念無失。


  佛陀身、口、意三業皆無過失;在日常生活中,佛陀的身口意行為一點也沒有過失;阿羅漢的行為就沒有那麼清淨。經上記載:有一個阿羅漢,他每天過一條河,河中有一位女河神,他每次要過河就說:"小婢,請讓開,我要過河。"女河神以為這個阿羅漢輕視她,就去找佛陀論理。佛陀就問阿羅漢有說此話否?阿羅漢承認有,佛陀就叫他向女河神道歉。阿羅漢對女河神道歉說:"小婢,對不起。"原來這位阿羅漢前五百世都是婆羅門出身,因為種姓高貴,故有傲慢的業習。雖然今世證悟了阿羅漢果,他沒有此煩惱,但業習尚存,這不妨礙他證悟,但口業還有過失。


  ⑷、無異想:佛陀對眾生一視同仁,沒有所謂的這個好,那個不好,平等普度,心無簡擇,是名無異想。阿羅漢還有分別,佛經上有記載:佛陀的弟子須菩提尊者認為:窮苦的人家,生活難以維持,沒有多余的飲食供養出家人,所以尊者專門乞富不乞貧,以免增加貧窮人家的負擔;反觀大迦葉尊者卻認為:出家的沙門,守道行法,是人間的福田,受人間的供養,是給他們增長福慧的機會,故尊者專門向貧窮人家化緣,免除他們將來貧困。須菩提與大迦葉尊者有分別眾生的因緣而度生,生起不平等之心。


   
⑸、無不定心:佛陀沒有出定或入定,行、往、坐、臥常在甚深的禅定中,是名無不定心。阿羅漢就有出定或是入定,他們入滅盡定或出滅盡定。


  ⑹、無不知己捨:佛陀念念知道自己對一切法已經沒有執著,是名無不知己捨。


  ⑺、欲無減:佛陀具眾善,常欲度諸眾生,心無厭足,是名欲無減。


  ⑻、精進無減:佛陀之身心,精進滿足,常度一切眾生,無有休息,是名精進無減。


  ⑼、念無減:佛陀時時刻刻都在正念中,是名念無減。


  ⑽、慧無減:佛陀具一切智慧,無時無刻不再觀照智慧中,是名慧無減。


  ⑾、解脫無減:佛陀時時刻刻都處在解脫之中,是名解脫無減。阿羅漢有時還會生起"苦"的感受。


  ⑿、解脫知見無減:知道一切修行解脫之方法與道理,是名解脫知見無減。


  ⒀、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佛陀現三十二種好相,八十隨形好,調伏眾生,以智慧演說一切諸法,教化眾生使其解脫證果,是名一切身業隨智慧行。


  ⒁、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佛陀以微妙清淨之語隨智而轉,化導利益一切眾生,是名一切口業隨智慧行。


  ⒂、一切意業隨智慧行:佛陀以清淨之意業,隨智慧說種種法,滅除眾生的無名迷惑,是名一切意業隨智慧行。佛陀無時無刻都用智慧度化眾生;阿羅漢進入滅盡定後就沒用智慧度化眾生了。


  ⒃、智慧知過去世無礙佛陀以智慧照知過去所有一切法,悉能遍知而無礙,是名智慧知過去世無礙。


  ⒄、智慧知未來世無礙:佛陀以智慧照知未來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無礙,是名智慧知未來世無礙。


  ⒅、智慧知現在世無礙:佛陀以智慧照知現在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無礙,是名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此三種智慧稱為正遍知,既是一切無所不知;阿羅漢未必無所不知,而佛陀是無所不知,稱為一切智智。


五、總結:


  一切法都是因緣生滅,世間的一切都在因果之中,佛陀成佛也不離因果。我們凡夫要修行也和證果的聖人--初果、二果、三果及四果一樣,都在因緣之中。所謂覺悟解脫生死就是覺悟因緣法性本空,沒有自性,沒有我們所執著的自體。


當我們發現到一切法沒有自性時,就會發現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涅盤,所以說覺悟就是證悟到涅盤,並不是說有一個涅盤的境界可進入,而是要發現到這世間的萬法本來就是涅盤相,這才是真正的覺悟。有很多人聽聞佛法後,認為這個世間很苦惱,他想要到個沒有苦惱的地方去,就往此志向去追求,這是一種錯誤。


真正的覺悟者,是要在世間的因緣法中去觀察,緣起性空,萬法無自性。因其本無自性,故無生滅可得,此就是所謂的涅盤。證果者涅盤之後,並沒有到另一個地方去,也沒有離開這個地方。他證悟到現前本來不生不滅--涅盤。修行者證悟涅盤後,就有所謂的果位。果位的圓滿與否,那要視其修行、利益眾生之行為、與他的福德圓滿程度來決定。覺悟到不生不滅的境界是一樣的,但是他的智慧與德行就不同。也因為如此,在小乘佛教的國度裡認為佛陀與阿羅漢是一樣的,他們把佛陀稱為大阿羅漢。其實佛陀的智慧和德行與阿羅漢是決然不同的,這其中包括了十八不共法。

 

 

上一篇:太上感應篇新證 第四章 積善 (7)
下一篇:太上感應篇新證 第四章 積善 (8)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