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古晉《弟子規》2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古晉《弟子規》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集)  2005/10/16  馬來西亞古晉  檔名:52-140-02

  諸位老師,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早上我們最後是提到白居易問鳥窠禅師的這個例子,其實這個例子代表著我們對學問的一種態度,當一開始態度錯了,就會錯到底。所謂態度決定成功,而不是成功以後才來改變態度。古代人講「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個先後順序沒有搞清楚,叫本末倒置。知道了先後,才有可能把事情辦好,才有可能把家業、把事業經營好。常常很多朋友提到,我很想做好事,很想做善事,等我賺夠了錢以後,我再來做善事。當他是這樣的觀念的時候,請問他這輩子會不會有錢?這是一個情況。再來他要經營好他的事業,也要知道先後順序在哪,所謂本末先後,而一個事業的根基在哪?看諸位朋友的面相,這裡坐了不少老板,像我看起來就絕對不像老板,本在哪?當我們掌握不到本,就只是掌握枝末的時候,那本末倒置,這個事業會相當的危險。

  很多人生的思考其實並不復雜,你靜下來,答案就會出來。問題是,我們現在容不容易靜下來?不容易。為什麼不容易靜下來?煩惱太多,而又急於求成,很多事都想趕快可以辦好,趕快我的孩子馬上變好,這些心態會讓自己的心搞得很紛亂。夫子有一句話「勿欲速,勿見小利」,不要求趕快達到目標、目的,不要見到小小的利益,自己就沒辦法為大局著想。夫子接著說「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只會看到眼前小利沒有大格局的人,他的事業早晚會敗下來。很多家長都問,有沒有比較快的方法能夠把孩子教好?當我們是這樣的心態,其實敗相已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假如求快,往後的流弊相當、相當得大。說實在話,教育也能很快,但是要循著理智、智慧去做也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我們在很多地方開了教師課,許多老師持續每個禮拜來聽一次課程,他們在幾個月當中把所學到的《弟子規》,還有很多古聖先賢的智慧,講給他的學生聽。半年以後,他們班級本來成績都是敬陪末座,一個學期以後,不管是哪個科目,在同年級都是名列前茅。為什麼會有這個效果?第一個老師一定要以身作則。有個老師他開始推展經典之後,每天最早到校的就是他。當學生走進教室的門,本來還有點散漫,還提著早餐准備慢慢吃,一進去看到老師正在讀誦《弟子規》、讀誦《孝經》,那樣的氛圍,讓這學生看了馬上就快步走向自己的座位坐了下來,把經書也拿出來讀。而這些老師也用古聖先賢的風范,每天給他們講兩則、講三則,當這些孩子內心的孝心,內心對古聖先賢的恭敬心提起來以後,他們的學習,從被父母叮咛、被父母唠叨,慢慢變得懂得自動自發。因為他孝心開了,老師引導他,「親所好,力為具」,父母非常期許你做到的事,我們為人子女要盡心盡力去做。這些孩子的善良引發起來,不只書讀得好,還讓父母相當多的感動在其中。

  有個學生暑假過後到學校來讀書,剛好她的母親給級任老師打了一通電話,這個家長對老師說:我的女兒(那時候是三升四年級)這個暑假進步很多。假如是教書的老師聽到這句話會很驚訝,暑假過後,家長的體會是暑假進步很多。學生什麼時候最容易退步?寒暑假,現在不單是寒暑假,我們最近常常在上數學,會寫一些數學題目,叫五加二等於多少?在學校上課五天,回家兩天,結果等於多少天?這兩天如同脫疆的野馬。很多家長說,反正他上五天了,怪辛苦的,他要看電視看多久隨他去,看到半夜十一點、十二點,隔天睡到幾點?他這兩天一折騰,他整個生活的規律都亂掉了。禮拜一上課都有禮拜一症候群,現在不是學生有禮拜一症候群,很多上班族禮拜一有沒有症候群?上行下效。

  我都跟我姐姐提到,要讓孩子了解讀書是他的本分,每天不可以缺,縱使今天到阿裡山去玩,那一天固定一個多小時該讀經還得讀經。當父母有這樣原則確立好,他才不會好逸惡勞,只想要玩耍而不想要負責任,而不積極積累他學問的實力。為人父母、為人家長、為人老師,這些教育的原則自己就要相當謹慎。五加二假如能等於零,那還有一點欣慰,大部分五加二都是小於零。我們思考一下,高中生德行比較好,還是小學生德行比較好?顛倒!這些事實都擺在眼前,我們假如還忽略德行,那就是親手把我們的下一代毀掉。兩天都有這麼大的威力了,那整個暑假就天翻地覆了。我們教書的每一次暑假、寒假結束以後,有一、二個禮拜要收心操,把這些孩子的魂召回來。但是她的母親為什麼說這個孩子進步很多?

  她舉了一個例子,有天她因為太累了,躺了一下床,沒想說要睡著,結果就睡著了,本來是想休息一下而已。等母親醒過來,發現身上已經蓋好被子了,誰蓋的?她的女兒幫她蓋上了被子。當她走出房間,聞到有煮面的香味,她隨口講了一句話,你爸爸回來了嗎?心裡想可能是先生買了午餐回來。接著女兒就說爸爸還沒回來。媽媽就提問:那怎麼會有面的香味?女兒接著說:媽,是我煮好要給你當午餐吃的。她媽媽嚇了一跳接著說:你又從來沒有煮過面,怎麼會煮?接著女兒說,我常常站在你旁邊,看你這邊抓一點,那邊抓一點,今天我來試試看。三年級的孩子。後來母親把這碗面端過來好好享用,好不好吃?不好吃?這個調味料是女兒的孝心,怎麼可能會不好吃,確實也很好吃。我們從這個事例來思考一下,這個孩子具備了人生哪些重要的存心、態度、能力?第一個她細不細心,而她細心背後的動力在哪?孝順父母。有孝心,所有好的德行會應運而生。

  要讓一個孩子的人生能全面提升,要從根本做起,叫綱舉目張,這叫真正有效率。而不是今天數學不好,你就逼著他多算幾條數學,那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醫到什麼時候?醫到你這輩子眼睛都快合下來了還沒醫好,還在擔憂我兒子會怎麼樣,我孫子會怎麼樣。就好像我們綁粽子,你是一顆一顆抓,還是把粽子那個線頭找到,一把全抓起來,那才是真正懂得了方法。孝開了,他的學習是自動自發。老師把孩子的孝心引導起來,他們變得在家裡就懂得幫父母的忙,做事能力也提升了。老師時時叮咛他們,要把自己的本分做好,他們的成績很快也提升起來。這些老師推了幾個月以後,下了一個結論,品德好的孩子學習一定好,而且他這個學習好,不是一次月考、兩次月考,而是這輩子都會好下去。

  我現在常常遇到很多不認識的人,他們會對我講:你不認識我,但是我認識你。這次從北京飛馬來西亞遇到一個澳洲的同胞,他住在澳洲,剛好有看過我們講課的碟。這麼多不認識的人,現在都有緣在人生當中互相分享、互相成長,而年齡層,從六、七個月到八、九十歲都有。我這次在台灣講課的時候,好像有一個孩子不知道七個月還是八個月。其中有個孩子在山東,她只有四歲,這個孩子本來脾氣相當得大,聽她母親在描述,還沒滿一周歲的時候,有一次生氣,氣了二十幾分鐘,整個臉發紫,還在氣。兩歲的時候,她的同事(她媽媽也是老師)就對她講,你這個女兒再不嚴加管教,以後可能後患無窮。她兩歲聽到這一席話,本來在吃面包,就把面包丟在旁邊走了,兩歲!

  諸位朋友,現在來這個時代投胎的孩子都很有來歷,你們可要提高警覺!這個孩子在這三個多月開始學《弟子規》,轉變相當得大。當然她的母親也很有教育的敏感度,不管她的父親到哪裡出差(因為她的父親是警察),她都會固定讓她女兒每天打一通電話給她爸爸,力行哪句教誨?「晨則省,昏則定」,每天問候爸爸。有天剛好父親比較早要去執行公務,差不多五點多,母親把女兒從床上挖起來,陪著她一起把先生送出門去。假如你是先生,有什麼感受?覺得這個家很溫暖,喜不喜歡在外面逗留?對,假如你是母親,捨不捨得把女兒挖起來?這一挖起來的利弊得失在哪?不挖起來女兒只是多睡一個小時,挖起來,女兒對父親的孝心一點一滴就成就了,孝心成就了,德行就成就。

  這個孩子每個禮拜固定到我們辦的兒童班上課,一個禮拜才一節課,效果非常顯著。因為在《弟子規》裡面有一句「冬則溫,夏則凊」。在東漢時期有個小孩黃香,就懂得冬天的時候幫父母溫被,夏天的時候幫父母搧涼席,處處替父母著想,替父母分憂。這個故事講完以後,我們也隨著引導孩子,我們在生活當中能幫父母些什麼?當父親工作非常忙碌回來了,幫父親遞拖鞋,幫父親倒一杯溫開水,幫父親盛一碗飯,每天都可以把孝道落實。而德行要「德日進,過日少」,一天都不能漏掉。這個孩子才四歲,每天持續做家事。有天從外婆家回來,那時候已經十點多了,母親把她抱回來的時候已經在睡了。到了家以後,准備把她放回床上去,剛好這個小女孩醒過來,她馬上提振一下自己的精神,對她母親講:媽媽,我今天還沒有幫你干活。自己又跑到廚房找活干,做好以後,她的表情告訴她的母親說,她心安理得,要去睡覺了。

  今年生日,她幫母親干了不少活,還用熱水幫母親洗腳。她母親是高中老師,當天晚上她母親還有課,要輔導學生晚自習。母親問她,今天是你生日,還要不要跟媽媽去學校?她說更應該去,還要多陪陪媽媽,就一起到了學校去。這個孩子站在講台當中,告訴這一群高中生說,我今天生日是怎麼過的。講完以後,底下的這些大哥哥、大姐姐都露出了慚愧的表情。

  諸位朋友,一個人要什麼時候才能利益這個社會國家?他從小就有德行的根基,只要他走到哪,都在利益這個國家社會。因為他的言行、他的德行就能喚醒每個人的善心,每個人的慚愧心。孝心開了,仁慈之心也開了,《論語.學而第一》有一句重要的經文「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一個人仁慈的心,從孝、從友愛兄弟開始提升起來。這個孩子有天去一個阿姨家,剛好有一只母貓生了幾只小貓。很多鄰居一看小貓很可愛,就把貓要走,最後只剩一只小貓,剛好這個孩子看著這只小貓,她的媽媽跟阿姨就站在旁邊,接著阿姨就說:你假如喜歡這只小貓,你就帶回去。這個四歲的小女孩搖搖頭,她說假如我把它帶回去,它的媽媽會很傷心,它也會很傷心。你說四歲的孩子懂什麼,四歲的孩子你用《弟子規》教她,她什麼都能懂。

  這個孩子有一天,因為她的母親在學《弟子規》的過程就跟她講到:女兒,你比較幸運,四歲就能遇到聖賢的教誨,媽媽要三、四十歲才遇到,所以媽媽現在跟你一起學習;媽媽有做不到的地方,你要幫我提出來,那你沒有做到的,媽媽也會提醒你。媽媽的這個動作,其實就已經在經營她的家道,她的家風,讓整個家庭都是可以互相叮咛,互相提醒,甚至於是互相學習。其實最好的家道就是這本《弟子規》。在往後兩天多的學習,我們更能夠體會這本經典的可貴、殊勝之處。剛好她媽媽急著要出門,把鞋子稍微放得比較匆忙,這個女兒對著媽媽講:媽媽,「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假如你女兒四歲告訴你置冠服有定位,這時候你怎麼回應?假如這個時候媽媽給女兒鞠一個躬,感謝你指出我的缺點,請問你當媽媽的尊嚴會不會有絲毫的損失?不只不會有絲毫的損失,你還會給你女兒一個最好的榜樣,因為媽媽把「過能改,歸於無」,把改過的態度做出來。

  我們自己當老師,有沒有可能做錯事?當然有,當我們做錯了,對不起學生的時候,那句對不起好不好講?不好講,講出來還怪別扭的。但是當那句話出來的時候,內心怎麼樣?很舒服,因為克服自己死不認錯的習性。當一個人真正克服習性,那會很痛快的。當我把那個對不起講出來,我在學生的眼神當中,看到了對老師是更尊重,而不是瞧不起老師。我們成人對很多的事理認知錯了,覺得好像道歉了,自己就沒有尊嚴,這都是錯誤的。當女兒說置冠服有定位,這個媽媽有點慚愧就說:女兒,對不起、對不起,媽媽做事太匆忙。接著女兒說「事勿忙,忙多錯」。這個小女孩有時候跟媽媽下午進門來,她就去把VCD打開來,把我講課的光碟放下去,然後她就跟她媽媽講:媽媽,我以後要當蔡老師,所以你要學好,才能把我教成蔡老師。她是現在監督她媽媽學習,四歲。這個孩子這麼好學,你還擔心她以後學習學不好嗎?她那顆孝心、恭敬心,以至於她對於人生的態度,對於社會的使命感,你把她激起來,你根本不需要催她讀書。

  很多大學畢業以後,很少再把書本拿起來,為什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是很喜悅的事情,可是這句話給現在的學生念了以後,他會覺得騙人,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我怎麼一點快樂的感覺都沒有。因為堆積了一大堆知識跟技能,但是他連如何跟同學和睦相處都不會,學了用不上,不可能有樂趣;學了馬上可以用上,樂趣無窮。我們教導孩子要時時服務這個社會,要當這個社會的好榜樣。有一天帶著七、八個孩子出門,走在社區的走廊上,看到沿路很多的垃圾,在《弟子規》當中有句經文「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一件小事情,一件不符合禮貌規矩的事情,你去做了,你就沒有做好為人子的本分,甚至於會侮辱了父母。我們小時候最怕聽到一句話,你怎麼這麼沒有家教?這句話一出來,不管我們在干什麼事,馬上立正站好,為什麼?因為我們有羞恥心,我們不願意自己的行為讓父母蒙羞。在這一生當中,我有一股很強的動力來自於父母,父母照顧了我們二、三十年,用他的愛心,用他的智慧,父母對我好到這個地步,我假如再做出不好的事情傷他的心,那我情何以堪,確實是不忍心做讓父母傷心的事情。

  在教導這句經文當中,我們舉了一個例子給小孩聽。在泰國的皇宮,皇宮的廁所裡面寫了一句中文,是在每間廁所上寫一句中文,寫到大小便後請沖廁;在巴黎的聖母殿寫了一句中文,請勿大聲喧嘩;美國的珍珠港,垃圾桶上也寫了一句中文,請把垃圾丟在此。我們就問小朋友,請問這三個國際旅游地區,為什麼要用中國字來表示該遵守的規距?諸位朋友,為什麼要用中文寫?有個小朋友說,中國人很偉大,所以要用中文寫。那是寫給中國人看的,代表中國人連最基本的禮儀、公德心都不大懂。結果幾千年來,國外的友人都了解一句話叫中國是禮儀之邦,現在這些稱贊中國人的句子,我們聽了不只不會歡喜,還會覺得很慚愧。世界各地的人確實很尊重中國人,請問尊重什麼時候的中國人?一個人絕對不是因為你是什麼血統而尊貴,而是因為你的行為而尊貴,我們可不能用我們的行為來踐踏古聖先賢還有老祖宗的面子,不能把臉丟光。

  有小朋友回答:老師,趕快把那些字擦掉。接著老師就引導,一個老師能不能教好學生,關鍵在於他自己修身的功夫到不到。假如他都不知道羞恥心,學生說把它擦掉,好!老師跟你一起去擦,他能不能給予正確的指導?古代為什麼找一個老師要千裡尋師,重點就在老師有身教,學生潛移默化,每天都在學習進步。我們接著跟孩子提到,當你德行很不好,別人都在批評你,你可不可以把他的嘴巴捂住?你捂得了一個嘴巴,你能夠捂得了十個嘴巴嗎?最重要的,我們自己要做出讓人尊重的行為,自然這些字就擦掉了。

  很多事情你再深入去思考看看,諸位朋友,你去過法國巴黎嗎?你去過泰國的皇宮嗎?你去過美國珍珠港嗎?相信在座去過的人可能十分之一左右而已,能去這些地方的人,請問有沒有讀過書?有。有沒有農民每天辛苦耕作,然後他有一天到法國巴黎去旅游?沒有。中國人能到這些地方的留學生,那學歷都很高;很多在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他才有這個實力能夠到這些地方去旅游。那很諷刺!都是書讀那麼多的人,卻連最基本的公德心都那麼樣的缺乏,這個代表教育先後本末搞顛倒了。我們引導孩子不能把國家的臉、不能把家庭的臉丟光,應該要讓我們的國家民族爭光,要讓你的父母感到光榮,從現在開始「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這是《孝經》裡面的話,立身行道就能讓自己好的德行,讓父母覺得我這一輩子沒有白教,沒有白養這個孩子。經文上是講揚名於後世,諸位朋友,什麼是後世?明天就是我們的後世。今天的德行就能在明天讓父母覺得非常的喜悅。

  我們引著這些孩子在社區裡面走,看到紙屑彎下腰去把它撿起來。剛好走到半途,有一群初中生正值他們下課走了過來,左邊一枝冰棒,右邊一個面包,邊走邊丟。這些孩子一路把垃圾撿得干干淨淨。你看不到的,他們都會看到,他們的眼力比較好。當剛好撿到這群初中生的面前時,這群初中生突然愣住了,然後等我們走過去以後,其中有個初中生說道:我們別丟了,連六歲的孩子都在這裡撿垃圾。等這群孩子回到家裡面,回到教室,因為這群初中生是廣東人,他們是用廣東話講的,而這群小朋友只有一個是廣東人,這個孩子對著其他的同學說:我告訴你們,剛剛那一群大哥哥說什麼,他們說看到我們在撿紙屑,他們都覺得不能再亂丟。當這個孩子把這段話講給他的同學聽,請問他當下有什麼感受?他當下覺得我的行為可以影響這個社會,社會跟我是一體的,我要當這個社會的好榜樣。他這個志向立定好了,讀書不用人家去推,這些孩子,每個人的故事都很多,講都講不完,他們每天都把德行演出來。

  這個撿垃圾的孩子,剛好我們海口有個同學,他們是好朋友。海口這位老師剛好要到深圳來學習,海口這個孩子就寫了一個卡片,要送給深圳這個小朋友,上面寫著祝你「德日進,過日少」,七歲的孩子。這個孩子拿到了禮物以後,剛好海口這個老師要回去了,他也回送海口的小朋友,上面寫了一句話,寫著「擇其善者而從之,見其不善者而改之」。你看這是七、八歲孩子的對話。諸位朋友,我們下一代假如有這樣的人才,也代表我們往後中國人的子孫有希望。假如現在你有機會能夠了解到,目前初中生、高中生手機裡面傳來傳去的話語,保證你看完以後,一片黑暗,因為他們沒有機會聞到這些經教。我們現在要真正理解到,經營一個家、經營一個企業大根大本在何處?根本在德行。

  「大學」短短一篇經文已經把你人生要全面圓滿的智慧都含攝在裡面,大學裡有一句話提到「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好,我們從這句話來看,要掌握本末才行,不掌握本末就是顛倒。人生最難的是抉擇,人生最難的不是奮斗是抉擇,而一個人懂得抉擇,代表他有判斷力。我在初中的時候聽到一句耳熟能詳的話,叫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諸位朋友有沒有聽過?這些講出來的藝人,真是不知道他所擔負的社會責任。還有一條歌曲是唱著爸爸我要錢,這種歌他也敢唱;還有一首歌叫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而這些卻是我們下一代最專注的重點,可堪憂!你這個德行愈早下去,孩子有正氣的時候,這些東西他不願意去接受,這是真的。

  人生抉擇要下對才行,下錯了抉擇,請問這些年輕人有沒有辦法下錯抉擇自己負責任?這些年輕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說很簡單,真正出事了,誰來收拾殘局?爸爸來、媽媽來,而且收拾完殘局以後,連句謝謝都不說,有沒有?你看現在的孩子無禮到這種程度,都是要別人來收拾殘局。那我們人生下錯抉擇,你自己也要去承擔。一個人要能下對判斷,最重要的,我們早上一直在強調的重點,要有真正的理智、智慧才能辦到,不然人生會愈走愈沈重。孩子一天一天在大,你沒有教對他該學的,他就學壞了,那當然你往後愈難去扭轉。

  人生生涯規劃當中,第一重要的自我成長,這比什麼都重要。那我們思考一下,當我們離開校門的那一刻,你每天持續有學習一個小時的舉手?不堪回首,真正踏出校園的那一步,有太多人生應學的東西都會接踵而來,你在工作上、你在處事待人當中,不學不行的!結果反而那個文憑拿到了,不想學習了,因為不會快樂。我每一次看大學聯考完、高考完,很多學生從三樓、四樓,把那個課本往下一扔,我看了很心痛。不是說那些書本糟蹋而已,這個孩子一生的學問毀了,他厭惡學習,他體會不到學問對他生命有什麼重要。教給孩子一生能受益的學問刻不容緩,我們現在一定要先提升自己的智慧,這是根本的問題。

  剛剛我們也提到,有位家長到我們上課的地點,看到這個是兒童經典,他就出去了。其實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有個很重要的態度,教兒教女,先教誰?先教自己,這才是踏出了正確的第一步。我接觸了那麼多家長,這些家長一遇到我的時候,大半都是講一句話,我的兒子最近進步一點點,我的女兒進步比較少,我的兒子進步比較多。這個爸爸都是在當什麼?當督學,當考試官。很少聽到一個家長說:我自己做得不夠好,還不足以當孩子的榜樣。當這個家長能說我自己學得還不夠好,我敢保證這個家庭絕對會愈來愈圓滿。因為態度決定成就,而不是成功以後,才來說:好,我現在才來學,好好多布施、多做好事。做了好事,事業才有可能愈來愈好,種因才能得果,要如理如法去追求人生的幸福美滿。你用的方法不對,往往都是背道而馳。當你背道而馳,每天還是很認真工作十幾個小時,到頭來一場空,你會覺得,蒼天!人生怎麼這麼不公平?這個時候你罪加一條,侮辱蒼天。「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上天是很公平的,都把吉祥、都把福分降臨給這些行善的人,假如他沒有降臨給行善的人,他可要撤職查辦,這不是開玩笑的。

  有段話我們來思考一下,「好利,非所以求富也。好高,非所以求貴也。好譽,非所以求名也。好逸,非所以求安也。好色,非所以求子也。好仙,非所以求壽也」。人生依循正道去求,沒有一樣求不到,但是假如與真理相違背,那你怎麼求都是枉然。我們來看一下,一個人很重視利益,蠅頭小利都要沾,他能不能真正有錢?不可能,因為財富的真因在哪裡?我常常看這些名言警句,我都非常佩服老祖宗,他一句話都把人生各個方面的重要存心態度,統統都點得一清二楚。所以我們自己人生走錯,老祖宗絕對對我們無愧,他已經盡心盡力把最好的智慧都給我們,我們不能怨他們,只怨我們不好學。

  人生一定要全方面的認知清楚,萬法因緣所生,智慧的人講一句話就含攝所有天地人生的各個道理,厲不厲害?不然你試試看,你現在講一句話就天地所有的道理都在裡面。「大道不器」,大的道理是放諸四海皆准。我們想要求財富,這是結果,你沒有種因怎麼會有結果,沒有下綠豆的種子,怎麼會有綠豆的收成,那不可能,一定要種因加緣才會結果。生物界如是,人生亦如是。再舉個例子,今天你希望你的孩子往後能遇貴人,遇貴人是結果,因在哪?緣在哪?因在你香燒得比較多嗎?不是,因在這個孩子有沒有恭敬心。我們注意去看,你來到一個團體裡面,看一些孩子他假如特別有禮貌,你對他會不會特別關照?那是鐵定的。

  能遇貴人的因在有禮貌,這是貴人的因;當他遇到了這些長者,這是緣分。當他沒有這個恭敬的心,縱使遇到一大堆人,會不會有貴人相助?不會。很多人說,我這一生就是沒有遇到貴人。我們不能不檢討自己,都是檢討別人,這個時候又折福了,都怪到上天去了,怨天尤人是有罪過的。我記得我到澳洲去學習了半年,剛好認識了一個長者,應該大家都知道,有很多朋友都認識,他叫盧叔叔。我們在一起上課的時候,他剛好坐在我的隔壁,這位長者看起來就好像隔壁家的叔叔一樣,很親切、很隨和。我也不知道他的人生經歷,甚至於他的智慧才能,這我也看不出來,因為我也沒有火眼金睛。就是因為我學了《弟子規》裡面提到「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學了就要做!從今天以後,所有跟我父母一樣年齡的長者,我都應該恭敬。回到寢室裡面,我就跟每個長者,問他們哪一年生的。第一位長者姓譚,他大我父親一歲,我馬上跟他說譚伯伯你好。諸位朋友,鞠一個躬能改變一生,你相信嗎?當我把這個躬鞠完,抬起頭來,這位長輩笑得合不攏嘴,他說飛機飛了上萬哩,還收了一個侄子。孩子有沒有貴人,現在就看得出來。

  我在跟家長交流的時候,我都會跟他說你的孩子現在能不能遇貴人,以後能不能遇貴人,我現在就看出來。每個家長馬上眼睛瞪得很大,代表他很現實,剛剛來的時候都無精打采,來交一下差,突然聽到可以幫孩子找貴人。後來旁邊有位長者,他姓吳,我就馬上跟他說吳叔叔你好。突然有一位長者走過來,他說我也要當叔叔,就是盧叔叔。你看這個緣怎麼來的?這個緣來自我們對長者的恭敬,當你有這一分恭敬心,長者不等你有沒有看懂,創造機會給你,希望你能夠跟他結上這個緣,他能成就你的人生。

  而為什麼這個長者(盧叔叔)他主動過來?就是因為差不多在一個禮拜以前,其實這些長者也很謹慎,他們要幫助教導年輕人,也要看看這個年輕人受不受教,為什麼?因為年輕人很凶,假如不受教會跟他結怨,都仔細觀察。我們早上說顛倒,上等學子是能接受折磨,那諸位朋友,你是上中下哪一等?這個很重要。我們現在教自己的孩子,用上中下哪一等?假如你是用下等,請問你會教出什麼孩子來?很多家長說,我也不希望我的孩子以後有多大成就,他只要不犯法就好。這個孩子一教出來,一定在那個犯法跟不犯法的邊緣在那裡搖晃,突然有一天電話響了,你就要到警察局去報到。志向要定高一點,「取法乎上」,兒子,你要當范仲淹,他再怎麼掉,最起碼也當韓愈;「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你一開始就「取法乎下」,那會了無所得。而現在不是學生要接受老師的折磨,現在剛好顛倒,上等的老師要接受學生的折磨,忍耐,中等的老師要接受學生的鼓勵,倒過來!確確實實,現在是要找一個好學生都很困難。

  這些長者他們是讀古聖先賢書的人,假如他的人生智慧隨著他埋到黃土去,那是罪過。真的,有讀過古書的人都有這個態度,我敢跟諸位保證,我最近幾年接觸的都是讀古書的長輩,我看得一清二楚,包含楊老師。楊老師有十八個甥侄輩,我跟他們也都有認識,他們也對我很照顧。有天有一個姐姐講了一句話,她說阿姨最疼你。你看這些姐姐講阿姨最疼我的時候,她嫉不嫉妒?她一點都沒有嫉妒,而且這個姐姐是跟楊老師有血緣關系,我是攀上去的。她們看得出來楊老師對我很照顧,但是很少有人能看到問題根源。根源在哪?根源在讀古書的人念念想著要把古聖先賢的智慧傳下去。

  我在經書當中看到一句話,「聖人不恥身之賤,而愧道之不行」。一個讀書人不羞恥自己的身分低賤,他羞恥的是聖賢的大道不能在他身上做出來,他羞恥的是社會的人愈來愈墮落,這是他最羞恥的事情。「不憂命之短」,他不擔憂自己的生命是過三十年、五十年,他不在乎,不憂命之短,「而憂百姓之窮」。他所擔憂的是,老百姓有沒有好日子可以過。而所有人民的貧窮,根源不在他沒錢,根源在他沒有正確的人生態度。一個人懂得孝順父母,他會貧窮嗎?一個人懂得社會栽培了我,我應該回饋社會,他會貧窮嗎?這是讀書人的態度。

  我們現在不能空有一個學歷,糟蹋了知識分子這個頭銜。知識分子是應該維系整個社會的道德升跟降,社會道德淪落了,是我們讀書人的責任。韓國前一陣子有一群讀儒書的人,到祖宗的靈前忏悔哭泣,他們說韓國的社會風氣愈來愈差,這是我們讀書人沒有做出好的榜樣。我看到這個報導非常感動,我也非常佩服,有這樣存心的人才是真正的夫子學生,才是真正有骨氣的炎黃子孫,而卻是韓國人做出來。

  剛好我在澳洲跟盧叔叔曾經住在同一個寢室差不多三、四天左右,後來就換另外一個寢室。為什麼他走過來主動來成就我這個晚輩?因為在那三、四天當中,我提到我爺爺中風之後,我怎麼去處理,處理完以後,爺爺的病情有很大的好轉。你看這個長者才聽我講了五分鐘的話,他已經念念想著找什麼機會來幫助他。因為長者知道有孝心的孩子很好調教。所以我們在遇貴人的當中,都是自己的存心跟一言一行,都在為這些緣分一點一滴鋪陳出來。

  這個長輩盧叔叔,我跟他鞠完躬以後,隔天他就把我找過來,在客廳裡面跟我講了差不多兩個多小時的話。把他個人如何成就道德學問,以至於如何成就他的事業工作,這些智慧經驗點點滴滴,可以說是全盤托出告訴我,只怕我吞不下去而已。真的,我們非親非故,他為什麼要這樣盡心盡力?讀書人以天下為家,而不是以自己的小家庭為家,盧叔叔對我的照顧跟他的兒子沒什麼兩樣。當這兩個多小時聊完以後,我的內心很感動,當下只想做一個動作,那時候真的是全神貫注在當下的感恩心當中,我一下雙膝就跪下去了。我感受到中國文化能承傳幾千年不墜,兩股力量,孝道跟師道。因為這兩股力量是不求學生孩子任何的回饋,無私的奉獻。由於這一分無私就喚醒每個人的良知、每個人的德行。當我跪下去那一剎那,盧叔叔因為年輕的時候學過柔道,動作特別快,一把就把我抓起來,他說使不得。有學問的人都很謙虛,難怪坐我旁邊這麼久,我真是不識廬山真面目。這個緣分接上了。我也是在澳洲才跟楊老師的緣分接上,這幾年來這兩位長者給我人生相當大的提攜。

  確實,一個人能遇到好的緣分,你的人生提升得特別快。而有好的長者提攜你是緣,因在哪?因在要受教。你不受教,周公來了、姜子牙來了,有沒有用?剛好在今年的三月我回澳洲講了八天的課程,我記得好像講到第三天還是第四天的時候,我從台下走下來,有個朋友他就跑過來,他跟我講:蔡老師,你跟盧叔叔的緣分比較深,我們認識他都好多年了,都沒有學到這些東西。你看,任何事情做不好,怪誰?都趕快檢討別人。因為他這一段話是侮辱盧叔叔,是不是?代表盧叔叔沒有平等心,都照顧我,不照顧他們,其實不然。我在那二、三個月當中,我很仔細觀察這位長者的行持,不管是二十歲的年輕人以至於七十多歲的長者,他都盡心盡力在幫助他們成就道業,可是為什麼幫的程度不一?根源不在他,在每個人受教的態度,這是因。我們時時能把因找到,本立而道生,你的學業進步會快,你的家業、事業也會很快興盛。確實真正的效率是掌握根本,而根本的道理都是在聖賢的經教之中。

  我們想人生要有財富,那要跟誰學?那你就要跟第一名的學,中國的財神是誰?范蠡,俗稱陶朱公,他輔佐了越王勾踐,讓他復國。接著他就跟另外一個大臣文種講:勾踐這個人格,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同富貴。你幫他打天下他很高興,等國家太平了,你的才華又在他之上,他會嫉妒你,你就會災禍臨頭。從這裡我們了解到,看人重不重要?那看人的能力怎麼學?諸位朋友,所有重要的能力都跳不出《弟子規》這一本,看人從哪裡看?從他有沒有德行看。德行的根本在哪裡?在孝、在悌。你從《弟子規》對照一下,一目了然,你會交對朋友,你會找對事業的合作伙伴,觀人的能力從小就在扎根。俗話又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句話在這裡不流行嗎?現在要開始流行,因為很重要。我們讀了這一句話覺得真有道理,請問跟你教育孩子有什麼關系?對,每句話都很好,請問跟你有什麼關系?請問跟你孩子有什麼關系?你要把每一句好的經文轉化成生活的行持,把它演出來、做出來,那你的孩子就得利益了。

  范蠡勸文種趕快走,文種想我這個榮華富貴就在眼前,我怎麼捨得。後來范蠡帶著他的太太西施就下江南去了,果不其然,後來勾踐就賜文種自殺。范蠡到了江南一帶,就開始做小生意,做了沒多久就發大財,發了大財以後,他就把錢統統布施給貧窮的人,又開始從小生意做起。又做沒多久,又發大財,他又把它布施出去,歷史上記載,三聚財三散財。范蠡這樣的做法,其實都是依據聖賢教誨在做,他做到了「大學」裡面說的「財散人聚,財聚人散」,這是真理。當他把錢財散出去了,所有當地的人民對他感恩戴德,明明賣包子有十家在賣,走再遠都要來買范蠡賣的包子,有沒有,有!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連人民都這麼關愛了,他對手下如何?那更是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一定是當地的人民都爭著要去當他公司裡面的下屬。諸位朋友,你當老板,你當地的這些鄉民有沒有想我要去當他的下屬,與有榮焉。您的企業假如經營到這樣的程度,你絕對是很成功的企業家,因為你把愛心演出來給你的下屬看。大學說「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處上位的人有仁慈之心,你帶出來一票的下屬都是講道義的人,上行下效。

  我們再來思考一下,當我們把錢財都聚起來不給人,財聚人散,你自己去數錢吧,我不幫你打天下了。當人都走了,你錢能繼續發揮嗎?中國話講「積財傷道」,你錢財積一堆,每天吃香的喝辣的,旁邊的鄰居在那裡挨餓,你已經傷了自己的德行跟福分。剛好有一天你們家失火了,會有什麼情況發生?這些鄰居都走出來,然後說蒼天有眼,燒得好!對,假如你平常隨分隨力,處處幫助鄰裡鄉黨,剛好有一天你們家才燒了點小火,在庭院那裡起了點小火,根本也燒不起來,他們每個人跑百米要來幫你滅火。因為當他把那個火滅完了,他的心會覺得很安慰。他說接受你這麼多幫忙,我終於也幫你出點力了。真的,人心是很善良,只要你那一分善心出來了,就能把對方的善也統統喚醒。我們了解到財富的真因在布施,這一生才有可能得到財富的果報,要如理如法去求,這樣才是理智、才是智慧。

  我們看下一句,「好高,非所以求貴也」。你看現在年輕人都很有雄心壯志,我出來以後五年要賺一千萬,十年要賺三千萬,他賺得到嗎?保證賺不到。做生意是不是賺取金錢?賺取金錢的生意做不久,要賺取人心,賺取下屬的人心,以至於賺取你所有客戶對你的信任,那種生意才能長長久久。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就要快速成功,那不是真正能貴的方法。而且我們再進一步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富?什麼才是真正的貴?一個人好利的心、貪婪的心沒有伏住,他這一生不可能富,都很貧窮,因為他覺得不夠。有一千萬他要兩千萬,有兩千萬他要三千萬,他有五千萬的時候,又看人家有兩億,然後每天很難過,我好少!老祖宗說知足常樂,這是真正的富。

  人生要追求真實,不要追求虛浮、虛華、虛幻的東西。什麼是貴?人人看到你都恭敬,這是真正的貴。我們不是因為有個老師的榮銜,然後學生對我們畢恭畢敬,不是。當學生真正對你恭敬,那都是來自於你對他的愛心。假如只是因為你是老師,你對他都沒有愛心,他跟你打完招呼,走過去的時候,你都不知道他在對你說什麼,那不是真正的貴。一個人有了權利、有了官位,那也不是真正的貴。假如你沒有好好的在你這個位子背後盡你的本分,我們古代說,當官的是父母官,要把人民當自己的孩子照顧,這才是真正的貴。你的付出引來人民對你的感念,這些人民的感念,現在都看不到。

  我們看到歷代幾千年的歷史,當司馬光去世的時候,這個消息傳到了民間,當場整個市井,整個菜市場就哭成一片,感念他的恩德。我們看明朝末年,嚴嵩當道,富可敵國,到頭來變成乞丐。嚴嵩怎麼死的?是在墳墓當中吃那些祭品,後來祭品太少了,活活餓死,「弄權一時,淒涼萬古」,淒涼!人要循天道而行,不可縱自己的欲望,這果報都很快的。

  你看董卓弄權,董卓死的時候頭砍下來,讓人民游街示眾,還不足以讓人民的氣憤消除,把他的肚子剖開,放一枝木頭在上面,然後點了一把火,燒了三天才燒完。董卓的肚子怎麼樣?很大,裡面脂肪很多,史書上記載燒了三天才燒完。人民對他的氣憤,恨不得把他碎屍萬段。燒完以後,他有個部將還挺有道義,把他的屍體,其實都已經剩骨灰、骨頭,把它收起來埋葬。當天下了一場大雷雨,那個雷一下子就把他的墳墓劈開來,他的屍體又露出來,之後大雨沖刷,把他的棺木都沖走,這叫死無葬身之地。夫子在《論語》裡面講「獲罪於天」,一個人言語行為觸犯到上天的時候,「無所禱也」,那沒什麼好祈求,沒什麼好庇蔭的,不可能的。這些弄權的人到最後都要付出他的代價。

  而在明朝同時期有另外一位好官,叫海瑞。諸位可能沒有聽過海瑞,有個戲劇很有名叫「海瑞罷官」,他非常的正直。我到海口去的時候,以至於到各地去講課,我都有個習慣,都會先到當地了解一下,這個地方曾經出現什麼的聖哲人。我到福州去的時候,我只去參觀了一個地方,林則徐紀念館,為什麼要去參觀?因為一個地方有一個聖哲人出現,他對這個地方的教化,最少也有一、二百年,甚至於更久,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很多。當我跨進林則徐紀念館,有一幅對聯寫著,(那一句對聯我怎麼突然忘記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諸位朋友,當你突然想不起來一件事的時候,不可以慌張,因為你一定記得,但是你一慌就想不起來,這個時候不能慌,繼續定下來,就出來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你看這些聖哲人很謙虛,他說禍福避趨,其實重點就是禍。縱使自己有禍了,只要對國家有幫助,在所不辭。林則徐也是幾番浮沈,但是只要有為國效力的機會,他絕對是全力以赴。他流放到甘肅、新疆一帶的時候,有沒有自怨自艾?沒有,確確實實富貴的時候為國為民,被眨的時候不改這一顆存心。

  林則徐所設計出來的坎兒井這個水利工程,到現在人民還用得非常有益處。為什麼他的發明可以經歷百年還這麼好,還這麼跟得上時代;為什麼很多已經幾百年、上千年的橋墩,中國有四大名橋,那都是上五百年以上的歷史,為什麼現在還屹立不搖,憑的是什麼?憑的是那顆為國為民的存心,他不只想到要利益當下的人民,還想到要利益百年、千年之後的人民,他才有這樣的智慧,這個智慧還是來自於他那顆仁慈之心。我去參觀林則徐紀念館,非常驚訝,林則徐銷煙,把這些鴉片統統銷毀,他完全沒有破壞生態環境,這點大家不知道吧?他完全利用物理原理,就埋一些石灰、還有很多的原料,自然讓它燒起來,而且沒有煙霧,不污染環境。我在那時候就體會到,有一顆利益人民的心,什麼方法想不出來。為什麼我們現在人蓋不出五百年、一千年的房子,蓋不出來?蓋五百年、一千年,我以後怎麼賺錢,他考慮的是這個點,他就造不出那個東西出來,存心重要。

  在海口剛好是海瑞的故鄉,他是瓊山人,我去海瑞墓參觀,一走進去看到一幅對聯,我整個人被感動了,海瑞寫著「粉身碎骨全不顧,只留清白在人間」。海瑞所到之處,所有貪官污吏,還有地方的這些惡霸,統統先開溜,因為知道海瑞來了,他沒好日子過。當海瑞在南京去世,我們中國人的習俗要落葉歸根,把他的靈柩從南京要送回海南,沿路一百多裡,人民披麻帶孝送他。你看,忠臣的後果,忠臣往後感得人民的愛戴,而貪官最後的結局我們都要明了在心。一部歷史不可等閒視之,它都把人生的對錯、人生的利害給我們诠釋出來,好的典范我們要效法,不好的典范決不可再重蹈覆轍。

  你說那個是治理國家的。諸位朋友,治國跟治家一不一樣?完全一樣,「大學」告訴我們「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再來就可以「治國平天下」。歷代非常讓後代學習的朝代,統統都是家道承傳得非常好,我們看周朝綿延了八百年。其實周朝的祖宗後稷,後稷那時候是幫堯帝,他的官職是農師,輔導人民如何把農業興盛起來,讓人民都有飯吃,這個功德大不大?很大,從後稷到周文王已經一千年,周文王以後還有八百多年,周朝的興盛,興盛了將近快兩千年,憑的是什麼?

  諸位朋友,你相不相信,在座有很多人是周文王的後代。我們那一天在講歷史,有位老師他查了祖譜,還查了很多史料,他說姓陳的是大舜的後代。有個老師姓陳,那一句話講完以後,他突然抬頭挺胸,他說我是大舜的後代,我不能讓我的祖宗丟臉。那一句話聽進去以後,從此人生不一樣。很多王姓、林姓都是周文王的後代,你們回去趕快查祖譜一下,查完馬上變得很有使命感,大舜的德風要在我身上演出來,周文王的德行不能斷那麼久,從我身上開始演。他們都是「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因為人民感動他們孝悌之風,他們懂得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統統跟他學習,那所有的人民家庭都安定了,國家焉有不安定之理。每個小家庭就好像國家的一個細胞一樣,細胞都好了,器官、身體當然會健康。

  從這個歷史當中,我們要學到智慧。諸位朋友,一個人學習有個很重要的關鍵,剛剛我們也分析了,孩子從小有志向,他的學習不用你操心。他有志向,他的心量會不斷擴寬。學貴立志,學習的成敗在你立定的志向。諸位朋友,我們這幾天的學習,你要立什麼志?你可不能三天以後,然後走到前面來說,蔡老師你講得很好聽。我最怕聽到這句話。我在海口講課講了半年多,有個朋友真的是非常的支持我,每次都來聽課,但是每次聽完課都說,蔡老師你講得真好,講了半年都還是蔡老師你講得真好。我都捏把冷汗,他是每天來給我打分數的。我最希望聽到的是他說,我最近對父親很孝順;我最歡喜聽到的是說,我最近當我兒子的榜樣,他也比較認真學習。我們最歡喜聽到的是這個。重點在於我們講的課有沒有辦法利益他人的家庭,假如利益不到他人的家庭,那叫廢話連篇,那我們對不起他們。讓他坐在那裡那麼久,屁股也很痛,要對得起人。

  諸位朋友,你立什麼志?剛剛我們舉到,後稷他是周朝的始祖,綿延到周朝一千八百多年,這是一個家道能延續一千八百多年,孔老夫子家道已經延續二千五百多年不衰,范仲淹的家道也超過一千年。剛剛我們說要取法乎上,來,諸位朋友,你的家風要延續多少年?你們不要把頭低下去,人生要懂得承擔,你有志氣,你的後代才有氣概。你每天想三餐能吃得飽就好,你的下一代我看會教出什麼樣子,我們不要周朝一千多年,最起碼也要學范仲淹!一千年不衰,這並不困難,難在我們能不能真實依照經典去立身行道,你真正有做,一定能夠感動你的後代子孫,這是真正的貴。

  好名譽的人,非所以求名也。很急於去告訴別人,我做了多少事情,很急於去標榜自己的人,他以後能不能名留青史?留不了。他所做的方法,都跟他的目標是背道而馳,《弟子規》告訴我們「行高者,名自高」,夫子一生在教育學生,在利益人民的時候,請問他有沒有想我要成名?沒有,不想成名的人都成大名,想成名的人都成不了名,因為這是天道。「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他覺得我不這麼做,我對不起老祖宗;我不這麼做,對不起人民,他只想著我盡本分,哪有什麼功勞。他「生而不有,為而不恃」,他成就的事情他不居功,「利而不害」,這才是真正能夠名留青史。

  「好逸,非所以求安也」。現在人誤解,什麼叫安詳的生活,他覺得說每天都沒事干叫安詳,你看這都是人錯誤的認知。一個人內心不踏實,虧心事做多了,每天讓他睡覺能不能睡得好?睡不好。心安理得,該做的本分事都做好了,這樣的人叫真正的安詳。楊老師是早睡早起,我跟楊老師每一次坐飛機,還沒開始飛,我突然講一句話,沒有回應,老師已經睡著了。有時候到一些地方去,可能只有十分鐘的車程,楊老師都有功夫,坐上去就開始睡,然後到的時候就醒過來。吃得好,睡得好,叫安詳,而不是沒事干。你真的沒事干叫安詳,等福報都享完了,到最後怎麼樣?一個人老了才來歹命就累了,福報要晚年享,中晚年來享真正的福分。

  「好色,非所以求子也」。人都想要求好的子孫,我們注意去看,很多賺很多錢的人,你看商人的家風可以傳多久?絕對不超過兩代至三代,有的一代就倒下來。他在外面還生了好幾個兒子,好色能不能求到好的兒子?不可能,這是一個角度。另外一個角度,縱使他沒有到外面花天酒地,你如何求到好的子孫?也不能好色,要懂得修養生息。夫妻的身體都要養好,培孩子的先天,這個時候你再求子,你又身體健康,然後又積累福報,你會感來好子孫,這叫會求子的人,要如理如法求。你注意去看,不懂的人,一直在那裡求,結果生了個兒子以後,從此永無寧日,有沒有?有。那個叫試管嬰兒,對不起我比較沒有經驗,有的去試過好多次都求不到,結果求了以後,往後日子很難熬。那都不用對的方法去求,那個先天就不足。

  最後「好仙,非所以求壽也」。秦始皇想要長命百歲,到時候也死得很慘,真正的長壽,萬法因緣生,因在哪?因在無畏布施,才能感健康長壽的果報。不是你非常注意身體,你就可以長命百歲。我們認識有一個朋友,那個吃特別講究,也特別忌口,啥該吃,啥不該吃,啥時候吃兩兩、吃三兩都算得很清楚,結果退休不到五年就走了,人算不如天算。而這個無畏布施做得最好的,新加坡的許哲女士,一百零六歲。你看,她有沒有想我要照顧自己?沒有,都想照顧別人。結果她照顧別人,讓人家很安詳,讓人家覺得沒有恐懼,這無畏布施。她成就別人的生命,也成就自己的生命,利他絕對利己,所以一百多歲,身體還非常得好。而且她還有一點,她胎裡素,從小就吃素,沒吃過葷,吃素就不傷害生靈,也是很好的一個無畏布施。諸位朋友,人生是可以追求的,但要如理如法的求,才會有幸福圓滿的人生結果。好,這一節課我們先上到這邊,謝謝大家。

 

上一篇:蔡禮旭:古晉《弟子規》1
下一篇:蔡禮旭:古晉《弟子規》3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