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學佛是求智慧的,不是求知識的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寂是體,照是作用,從用歸體,稱為常寂光土;從體起用,叫它做清淨法身。「身土不二,皆屬強名」,它本來沒有名字,不得已勉強給它定一個名稱。為什麼?教學方便,那不是真的,所以老子講得好,「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都要曉得這是名詞術語,名詞術語不是真東西,是為了教學方便而假設的。千萬不要把假設當作真實,那你又迷了,你迷在名相上。所以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教給我們,學習的心態一定要懂得離言說相,文字是言說的符號,離言說相,不要去分別執著言說。你看聖人這些經典,這是從釋迦牟尼佛口述下來,記錄下來的,所以文字是言說的符號,言說不能分別執著,文字也不能分別執著,所以要離文字相。再進一步,不但要離語言文字,還要懂得離名詞術語的相。這些照、這些寂,這都是名詞術語。身土、法身大士、法身佛,這都是名詞,都是為表法方便假立的,這裡頭沒有實義。讓我們聽了、讀了,懂得它的意思就行了,不能執著。末後一個說,不能執著心緣相,心緣是什麼?望文生義。我看到這個,我覺得是什麼意思,錯了,沒有意思,永遠要記住,大徹大悟的人永遠沒有自己的意思。你讀了自己想這什麼意思的時候,那是你的意思,與佛菩薩不相干,你錯會了意思。

  什麼時候你聽經、讀經,讀到裡頭沒有意思,你就會恍然大悟,它的真沒有意思。那是什麼一樁事情?《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你跟性體接近了。像我們看電視,你慢慢明白屏幕了,屏幕上什麼都沒有,這是一切法的本體,一切法是依它變現出來的,一百多個頻道裡面的畫面,統統都是依這個屏幕現出來的。你現在回復到自性了,什麼都沒有,般若無知;它起作用?無所不知。所以你要到無知的時候,你才真正起這個大用,無所不知。要不要學?不要學。你所學的,那個知見是錯誤的,那是知識。真正智慧,心地裡面干干淨淨,就像惠能大師講的,「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起作用的時候「能生萬法」,這叫智慧。智慧是無知,無所不知;知識是有知,有所不知,跟這個恰恰相反的。我們要是把佛經當作知識來研究,那你就路走錯了。學佛是求智慧的,不是求知識的,知識能解決一小部分的問題,後頭還帶一大堆後遺症;智慧能解決一切問題,不帶後遺症。

  智慧一定要達到明心見性,要達到明心見性你得要放下言說相、名字相、心緣相。達不到,慢慢來。達不到,你天天這樣學,學久了就達到。所以佛法八萬四千法門,讀誦是一個法門,我天天念經,念經是什麼?念經就是修戒定慧。依照馬鳴菩薩這個方法就是修戒定慧。我讀這部經需要一個小時,我每天修戒定慧一個小時,戒定慧一次完成。依照這個規矩去念,就是持戒,依照這個規矩,就是離文字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老老實實用清淨心從頭到尾把經念一遍,這是持戒。念的時候你都不執著,文字相放下了,名詞術語也放下了,也不去想經裡的意思,這是修定。你看,你在修戒、在修定。念到遍數夠了,什麼時候夠?什麼叫夠?每個人的緣分不一樣,每個人的標准不一樣,實在那個標准就是你的清淨心現前。清淨心現前,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這叫小悟,不是大悟,小悟,那比一般不覺悟的人高明多了。從小悟,還是用這個方法,再過個若干年,就大悟,為什麼?平等心現前。再有若干時候,大徹大悟,你就變成法身菩薩,你成佛了,那是什麼?覺了,這個覺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清淨平等覺,這個覺是無上正等正覺。為什麼?它是三個位次,清淨心得正覺,平等心正等正覺,所以後頭這個覺是無上正等正覺。從這個地方諸位就能體會到,能肯定,能深信不疑,這一部經上,凡夫能成圓滿的佛果,你說這個法門多殊勝。

  所以這個經你會不會念?會念,我們從凡夫地將來會念到無上正等正覺,你會不會!如果一面念一面打妄想,那就完了,一面還想到,我是什麼境界?我怎麼樣提升?那完了。馬鳴菩薩教我們這個原則是真理,永恆不變。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需要遵守這個原則,你不遵守這個原則,你就錯了,錯在你自己,不能怪別人。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十集)2010/5/5 檔名:02-039-0030

 

上一篇:淨空法師:什麼是自己的身
下一篇:淨空法師:佛法修學的三個學位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