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幸福人生講座(第三梯次)8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幸福人生講座(第三梯次)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八集)  2005/8/2  台灣中坜善果林  檔名:52-137-08

  諸位朋友,大家好!剛剛我們了解到老祖宗的智慧才能承傳璀璨的文化資產,我們帶著一份感恩之心來學習中國文化,那效果會差很多,會從一個國文考倒數第二名的,變成可以出來弘揚中國文化。我到海口去弘揚確實是趕鴨子上架,都沒有做預備的,我這麼差的基礎都能夠提升起來,相信諸位朋友更有能力可以把中國文化學好;而你們的下一代將有更好的基礎延續文化的復興。

  帶著感恩直截了當的學習,從聖賢的存心來學。我們在佛家,我們讀《無量壽經》跟誰學?跟阿彌陀佛,你用阿彌陀佛的心會感來什麼境界?有因有果,用阿彌陀佛的存心感來什麼境界?怎麼這麼小聲?「信為道元功德母」,信心是關鍵所在。用阿彌陀佛的存心可以造西方極樂世界。用「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不是只有愛護自己的親人,不是只有關懷自己的子孫,而是能夠推己及人。這個因果的道理人不明白,當你處處照顧別人的孩子,你的孩子就有很多人照顧;當你自私自利只看到自己的家人而已,到時候真正遇到人生的窘困,你會舉目無親,沒有人願意幫你,這是真理。愛人者人恆愛,敬人者人恆敬,棄人者人恆棄之。我們要造大同世界,造極樂世界,就要從真因上著手,直接學聖賢存心。

  早上我們念了一句話我們寫下來,「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這句話大家最熟悉),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我們現在來看看孟子的教誨,會覺得他老人家苦口婆心,道理都給你講得那麼透徹,生怕我們不做,點出來君子跟一般人最大的差別在他的存心。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時時愛護別人、尊敬別人,內在的心,心行一如,「誠於中,形於外」,表現出來就是愛人、敬人。而時時愛人、敬人,所感得的依報是什麼?所謂依報隨著正報轉,你所有的人事、物質環境都跟你的心性是相應的,你愛人,人愛之,你敬人,人敬之。當我們處在愛人、敬人的世界裡,就如同在大同世界一般。而人那份仁愛的心、恭謙的心,必須透過有人表演出來,進而去喚醒它。我們學習中國文化要定位「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我們的言行舉止成為別人的增上緣,成為別人對中國文化信心的來源,要有這樣的態度。

  在我們所有課程當中舉的古今中外的例子,我們要深刻去體會聖賢人的那份心,你就可以契入那個境界。善解人意,也要善解所有聖賢的存心。有一本書叫《格言別錄》,諸位朋友有沒有看過?有。這本是弘一大師針對《格言聯璧》,《格言聯璧》是很厚的一本書,弘一大師把最精髓的部分抽出來。弘一大師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為了誰?為了成就往後的子孫,希望這些最精粹的部分他們能夠趕快領受,趕快去落實。我在講課過程當中,應該今天已經引了一些《格言別錄》的句子,比方「德盛者,其心和平,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眾」,這就是《格言聯璧》的句子,相當有人生的智慧,這要好好看。

  我們體會到這些聖哲人的存心,這些教誨你很容易就領納於心。相同的,我們看到每一句老和尚的教誨,諸位朋友可以到樓下去看看,那都是最精髓的,都是積累了幾十年所流露出來的經驗智慧,不能等閒看之,要隨文入觀,直下去領受、去承擔。把這些教誨變成我們的生活,那你的學問進展就特別快,這個叫善學。你生希有心你就會恭敬,「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君子九思」是孔老夫子說的,孔老夫子是幾十年的經驗流露出來的智慧,要好好珍惜。

  我們有這樣的存心,慢慢的就能感得好的世界、好的人事環境,讓我們邁向大同,邁向西方極樂世界,人總要有目標、有志向。接著如何一步一步走過去,《中庸》提到「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迩」,一定從自己開始做起。提升自己的修養,可以用「君子九思」,提升自己的修養,也可以想到你走進佛門第一尊看到的菩薩,哪一尊菩薩?彌勒菩薩,就給你很大的啟示。確實,人真的好學了,真是頭頭是道,左右可以逢源,因為你有一份好學的心,天地萬物都可能成就你的智慧。

  諸位朋友,有沒有第一次到佛門來的,有沒有?有。雖然幾位朋友沒有舉手,但是我看到他們本來要舉手,看都沒有人,很可愛。有新來的朋友,我們要把佛門的寶藏好好給人家講清楚,不能讓他入寶山空手而回。我們看到西方三聖,中間是阿彌陀佛,左邊是觀世音菩薩,右邊是大勢至菩薩,三尊聖者流露了人生什麼智慧?佛門處處皆是智慧,「阿彌陀佛」,所有的佛陀表的是一個人的性德,表的是那顆摩尼寶珠,本有的德能。「阿」是無的意思,「彌陀」翻作量的意思,數量的量,阿彌陀叫無量,「佛」是覺悟的意思,所以阿彌陀佛就是無量的覺悟、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是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有無量的智慧、德能,而每尊佛表的都是人本有的性德、本性,所以誰也是阿彌陀佛?我們自己也是阿彌陀佛。問題是現在這份自性起不了大作用,必須靠什麼?必須靠修行把這些黏土去掉,把這些烏雲撥開,就能撥雲見日。諸位朋友,當陰天的時候太陽在不在?在!只是被烏雲遮住了。我們阿彌陀佛的佛性都在,現在被什麼遮住了?被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被八風遮住了,不得受用。佛門有一句話,「修德有功,性德方顯」,今天我們修行有能力、有功夫,把這些烏雲去除掉,撥雲就見日,自性的德能透露出了幾分,叫「修德有功,性德方顯」。

  我們看到底下有一尊釋迦牟尼佛,佛的稱號都是人的性德,「釋迦」表的是仁慈,人要不染,不被污染,常保這顆清淨心,「牟尼」是指清淨的意思。所以釋迦牟尼指的是清淨還要仁慈。而這兩個重要的性德卻是我們現在世間人最缺乏的。你看我們現在人有沒有愛心?現在人心裡面非常的煩躁,染污了很多習性,清淨的本性都彰顯不起來。釋迦牟尼佛來這裡當我們的老師,要我們回復清淨、回復慈悲心。你看每一句佛的稱謂都在開我們的智慧,入了佛門這個寶山,不可空手而回。

  兩尊菩薩表的是修行,修德,如何修行?觀世音菩薩表慈悲,大勢至菩薩表智慧,修行的路上要悲智雙運。只靠慈悲,沒有智慧,很可能會做出「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你很仁慈,孩子錯了你也不罵他,也不訓斥他,這樣變成姑息養奸,這不是真的仁慈。「愛之不以其道」,你愛護他,不用理智去做,「反足以害之焉」,反而把他害慘了。就像我們最常提的那句俚語,「寵豬舉灶,寵子不孝」,寵孩子的父母你問他,你愛不愛兒子?他怎麼講?愛死了,有沒有?真的,很多父母、還有當爺爺、奶奶,愛孫子愛到他要我的命我也給他,連命都可以給他。但是你命給他沒用,他一生最重要的是理智、是智慧。不用智慧,只用情感,會多禍害;給他太多方便,他會出下流,會把父母折騰死;這樣不行,要慈悲加智慧。

  現在市面上很多書,EQ重要還是IQ重要?還是HQ重要?還是CQ重要?我在想兩年以後不知道會有多少「Q」。你想兩年之後會有多少Q?你假如順著這世間人的思惟你會被他搞得亂七八糟。什麼叫IQ?智商。什麼叫EQ?情商。請問IQ跟EQ怎麼分?明明是一個東西,你給它分那麼多,把人都搞糊塗了。你說這個人比較理智,這個人比較慈悲;感情豐富的人叫慈悲,那什麼樣的人叫理智?你不覺得我們都被搞糊塗了嗎?是不是?這個男人比較理智,這個男人比較感性。感性的好還是理智的好?

  盧叔叔他幾十年的社會經歷,他從二十九歲就被聘為總經理,這個聘是指企業出現危機請他來化解,他是空降的元帥。一般空降的企業醫生都是帶了二、三個人一起進來,有會計師、有什麼師一起來。盧叔叔是不帶一兵一卒,自己單槍匹馬進入一個企業體,好不好干?我們來干干看好不好?你要了解,現在這個社會分黨分派可嚴重了,你到一個企業裡面,不知道有多少的小團體,在那裡看你的笑話,你沒有真正的智慧帶不了他們的。

  盧叔叔那時候去帶一個很大的餐廳,第一天他衣袖卷起來,跑到廚房去陪著他們聊天,一邊聊一邊洗碗,陪著他們干活,那些員工的眼神愈來愈不一樣:這個新來的總經理,怎麼洗碗洗得比我還要干淨、還要快!這個動作一做,佩服!要用德能來服眾,不是用你的這個名、這個地位來壓,不是的,「勢服人,心不然」。

  而在這麼復雜的企業環境之中,盧叔叔有一個堅持,他每個禮拜天一定留在家裡陪他的妻子、兒女一起吃飯,一起學習。這樣的態度是EQ高還是IQ高?哪一個高?不好選了吧,IQ高?你看哪一個高?明明一個很簡單的東西,他可以寫成一本書,你本來還有點清楚,讀完以後又不清不楚,我們讀過原文書的人都很有經驗。佛法叫不二法門,真心生萬法,真心又慈悲又有智慧。真正的慈悲一定是真智慧,真正的智慧必然是慈悲,明明是一樣東西,你硬要把它拆開來。我們來看,他感情豐富而沒有理智,那不是真情,那叫妄情、那叫濫情,那不是真情;真正的情是能處處為對方著想,那才是真的。「我不能沒有你,沒有你一天我活不下來」,那叫什麼?那哪叫真情,那叫濫情。

  有一對夫妻如膠似漆,感情好得不得了,旁邊的人看了說「只羨鴛鴦不羨仙」。我告訴你,以後這句話不要常講,講了推人家下三惡道去。以前的人說看「梁山伯與祝英台」哭得死去活來,還有人看五遍、看十遍,真是阿彌陀佛!諸位朋友,「梁山伯與祝英台」教你什麼?教你不忠不孝,有沒有?教哪一面?教的是執著。一個讀書人國家栽培他多久,為了一個女人,這些國家之恩到哪去了!「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聽說阿彌陀佛遇到感情都束手無策,是不是?國家恩不見了,父母恩去哪裡了。對!結果你看人這麼愛看,因為跟習性相應。所以很多暢銷書你要小心,都是人看了之後覺得跟我一樣,我好像比較不像異類。要冷靜,要有理智。

  真正的愛不是占有,不是一定要膩在一起,真正的愛是如何能夠利益他的人生。你不做他的先生,你總可以做他的同參道友,你總可以把當生成就的法門教給他,他這一生能成就,那不是所有都圓滿了?結果兩個人都去殉情,去哪裡?兩只蝴蝶飛起來。真愛嗎?那叫控制,那叫占有,不如我要求的就失去理智,這不叫真情。

  那對夫妻好得不得了,突然他的先生意外死亡,他的太太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自殺了,為什麼?兩個人愛得死去活來,突然這個人不見了,她沒有辦法生活,受不了,自殺了。請問她先生愛她嗎?愛的方法錯誤。真正愛一個人,是要當我離開的時候,他還非常健康、自在的生活,那叫會愛他。對!盧叔叔這個叫真情、叫真愛,也是真正的智慧。悲跟智假如是二就不是真智,也不是真情;是一個東西,真心裡面有慈悲、有智慧。真心裡面,像這個叫CQ,CQ叫Creation Quotient,叫「創造力商數」,一個人的創造力不是從真心出來會禍國殃民,有沒有?你看那些電腦設計的,設計這麼多殺戮的游戲,有沒有創造力?有,多少孩子的腦袋都被它侵害了。

  山東有一個大學生常常打電玩,打到最後精神有點錯亂,走在路上覺得每個人都要殺他,進入虛擬實境了。他跟他的老師說:老師,每個人都要殺我,怎麼辦?他老師看情況不妙,叫他父母趕快來接回去,父母還沒到學校,他在學校旁邊一條巷子持刀瘋狂殺人,傷了七個人,死了兩個。你看看,創造力假如不是從真心、從仁愛之心出來,這種創造力很可怕!你看暴力、色情的電影污染了千千萬萬的後代子孫,那種創造力你要嗎?

  HQ,這個叫Health,身體商數,「健康商數」。我是怕人家覺得我跟不上流行,所以要背一些東西。你看一個真正有智慧、懂得孝順父母的人,請問他會不會殘害他的身體?有智慧、有真心,所有的這些「Q」自然而然就會了,哪有那麼復雜。還要特別開一個EQ的課,還跟你拿一堆錢,真是冤枉!把《弟子規》學好什麼「Q」都來了,有沒有?「己有能,勿自私」、「凡是人,皆須愛」,要用心幫助別人;你要幫助別人,腦子就會動了,創造力就來了。「身有傷,贻親憂」、「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這不是HQ不然是什麼?在這個時代,我們不先學好智慧,你真的會被搞得一團模糊。所以生涯規劃當中,第一要素是開智慧,因為有了智慧才能有正確的判斷能力,才能下對人生的抉擇,要長智慧。

  剛剛有一位朋友提到,這部電影不錯,還是有教一些正面的。但是你要了解,很多的歌曲、戲劇會把人無始劫的習氣都怎麼樣?瞬間都喚醒。諸位朋友,你看你聽誰的情歌聽下去都不得不哀傷,誰的情歌?看下去你們都不聽情歌,讓我肅然起敬。你去觀察一下,現在很流行模仿歌星,我曾經看五歲的小女孩在那裡模仿歌星唱歌,五歲的孩子懂什麼?你看她在唱情歌的時候,好像已經被什麼?好像已經體會到那種酸甜苦辣,那種悲苦,唱的這樣,還會抖,那要學嗎?一個不好的緣,一首歌曲把她無始劫的習氣都喚醒。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不在外,心魔,習氣。

  現在這些藝術作品要純真無染他才得利益,不純真無染,只要裡面有殺盜YIN、有貪瞋癡,他啥都沒記得,就記這個。俗話說「學好千日不足,學壞一日有余」,你看孩子經典背了那麼久,一句也吐不出來,突然今天看同學罵一句髒話,他回來就會學了,有沒有?學得可快了。要理解到這個真相,你才能夠下對判斷。幫孩子選擇節目要謹慎,要有理智,而這個理智必須透過修行,「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所以一個人要有智慧,必須要好學。

  我們回到「君子九思」,把它講完。「色思溫」,「臉上無瞋供養具,口裡無瞋出妙香」,一個人修行不難,每天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以積累功德。我們剛剛提到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好像曾經講過一句,他說道「涕唾在臉上,隨它自干了」,人家吐一口口水在你的臉上,連擦都不去擦,讓它自己干就好,因為「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那個人給你吐一口,他是在跟你挑釁,你假如當場「你要怎麼樣?」那怨親債主就一拍即合,沖突就來了。

  假如他跟你挑釁,吐了一口口水在你臉上,你不去擦,甚至於還「謝謝你,送我一口口水」,他能不能再吐第二口?吐不下去了,因為一個巴掌拍不響,你一個德行就把一個怨結化掉。這種生活好不好?要不要過?我們可以把「涕唾在臉上」再延伸到一句惡劣的話、一個惡劣的舉動,你都能夠包容,不計較,唯有這樣才能轉怨為親,轉惡為善。因為本來跟你是死對頭怨親,你有這麼高的德行,他會很驚訝,他會打從心裡佩服你。假如你能把一個怨親債主轉化成最好的朋友,你都會覺得這一生沒有白來。

  我有位長輩他很有才華,公司的主管也很照顧他,很多同事看了就嫉妒,其中有一個特別嚴重,常常在他背後講他的壞話。我這位長輩不只沒有生氣,他說道:假如一個人沒有本事,人家要嫉妒你還嫉妒不起來。有沒有道理?有!所以被人家嫉妒是光榮的,那不就沒事了嗎?但是這位長輩又說,他說一個嫉妒別人的人,他的內心一定很苦、很不安、很不平,所以他很可憐,我們要幫助他。「不念舊惡,不憎惡人」,有這樣的行為才是真正佛弟子,真正幫佛菩薩臉上貼金,這才叫真正貼金。不是重形相,拿個金箔這樣貼,要重實質不重形式。

  我們的言語行為都依循聖教而做,每個人歡喜來學聖教,點燃了他心中的光明,那才叫真正的貼金。當這位嫉妒他的同事有一天遇到了困難,沒有人幫他,我這位長輩主動去幫他解決這個困難,經過那件事以後他們兩個變成好朋友,這位同事對他是無話不談,把他們夫妻的困擾、很多的困窘告訴他,我的長輩再點點滴滴引導他,這樣的人生很有意義。所以「涕唾在臉上,隨它自干了」,你看多潇灑,「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

  有一群人問布袋和尚(彌勒菩薩)怎麼學佛?布袋和尚都帶著一個布袋,人家問他怎麼學佛?布袋和尚雙手一松,布袋掉在地上,旁邊的人說:哦,要放下。接著第二個問題又來了,放下以後要干什麼?布袋和尚又把他的布袋提起來,拍拍屁股走了。什麼意思?你看有智慧的人一舉手一投足都能點燃人的心光,放下該放下的,提起該提起的。什麼是該放下的?諸位朋友,什麼是該放下的?妄想、分別、執著、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該提起的是什麼?慈悲為本,該提起的是家人的需要、是社會的需要、是天下的需要。

  一個修行人一定要從敦倫盡分下手,不然會落空,自己的家人都愛不了還要愛別人,很難,連父母都愛不了要愛別人,太困難。「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違背德行,因為父母有懷胎、生育、養育之恩,還有教育之恩,這麼大恩德的人都愛不了還去愛別人,違背自然的德行。所以我們要學聖教,首先從「入則孝」做,首先從盡本分去落實。你落實一分,跟聖賢的存心就接近一分,慢慢的你就契入聖賢佛菩薩的境界。所以「色思溫」,我們想到布袋和尚。諸位朋友,今天回去以後要照照鏡子,要練習練習,現學現賣。照鏡子要照到什麼時候才走出來?照到自己看了都很歡喜才可以走出來,不然出來會嚇人,嚇人就沒有無畏布施了。所以臉上無瞋,不只是做到廣修供養,還做到無畏布施,有沒有?

  我記得我在考高雄縣的學校,我跟我的同學說:我考高雄縣,不是到彌陀就是到觀音。因為高雄縣有彌陀國小,又有觀音國小。我媽媽是彌陀人,我說:媽,這一輩子你可要回家!一語雙關,回哪個家?回彌陀的本家。跟父母互相切磋,當法眷屬,很有味道,她終究是你的父母,你講話要「怡吾色,柔吾聲」,要「谏不入,悅復谏」。那時候我談了那場戀愛,我媽媽說幾個月下來掉的眼淚比二、三十年還多,真是很愚癡。那時候沒學《弟子規》,不知道「身有傷,贻親憂」,你在那裡掉眼淚,媽媽在旁邊比你還傷心,「哎喲,我拉拔了二十多年的孩子,怎麼這麼傻?」

  這件事情經歷以後,因為在這個過程我情緒比較低落,我會把一些話跟我媽媽講,我媽媽都在一旁陪我。雨過天晴之後我就問我媽,說:媽,那時候我哭得這麼傷心,你怎麼都沒有情緒,沒有掉眼淚?我媽媽說:假如我也陪你哭,不就亂成一團嗎?你看媽媽真偉大,為了孩子,她什麼都可以克服,本來應該是陪著哭一場,但是她提醒自己不能亂,我亂了兒子會更亂。你看她的狀態這麼好,完全不為所動。所以那場戀愛沒有白談,談了以後終於明白誰才是真正愛我的人,自始至終徹頭徹尾就是一個人最愛你,她時時刻刻想著怎麼樣做才是對你最好,就是媽媽。能體會到媽媽的愛的人,你才會知道如何去愛人。

  後來我走入佛門,常常跟我媽媽互相切磋,她都會常常取笑:你看你那一段路掉了這麼多眼淚,像我都不會。我媽媽這一輩子情關相當冷靜,相親相了一大堆,都不要,跟我爸爸交往了一段時間,我爺爺說你要嫁誰?她說要嫁這個人。我外公說你別嫁這個人。為什麼?他是長子,又很窮,家裡兄弟姐妹還在念書,還要他去負擔;還有公公、婆婆,公公又剛好身體不舒服,不能賺錢,全家的擔子在誰肩上?在這個長子身上,他現在又去讀大學,你嫁過去以後是什麼情況我分析給你聽。你看我外公分析得准不准?很准。過去以後,早上要起來煮早餐,然後馬上要趕到學校去教書,又要照顧好幾個小孩,那可累人了。但是我媽媽堅持要嫁給我爸爸,因為我媽媽是「視思明,聽思聰」,看父親的言行、父親的為人態度,可以感受到他很正直、很老實又很孝順,這個賭注壓了。這個人生是苦盡甘來的人生。

  我母親退休已經十年,因為年輕的時候對這個家族付出那麼多,到了晚年,公公也好、婆婆也好,小叔、小姑對她怎麼樣?很恭敬!人不要怕付出,吃虧就是占便宜。因為這麼刻苦耐勞,給誰當榜樣?給孩子,孩子不會好吃懶做,孩子會很努力工作,所以她孩子無憂。中晚年福報現前,退休都十年了,可以每天「朝彌陀,暮彌陀」,每天可以念佛,可以游山玩水,多好!

  我媽媽都笑我,我就跟我媽媽講,人生每個人的考題不一樣,我的考題就是這一段男女的執著感情。現在已經被一句經文敲醒了,「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哪有人明白這個真相還在那裡受苦,那不叫自討苦吃嗎?那不叫作賤自己不然叫什麼?真的,那句經我讀明白以後,本來還在掉眼淚,突然就止住了,從此以後再也沒有流為這種執著掉的淚了。真的,人一明白道理,你絕對不干那種害人害己的事情。

  我就跟我母親講,修行就要從最難的地方下手。諸位朋友,對不對?你們最難的在哪裡心裡要有數。我就跟我媽媽講:你看,我們這一生聞到佛法,聞到念佛,歡喜接受。其實我講話很賊的,我都是請君入甕。我媽媽一聽:對,你看我聽到念佛就很相信,法喜充滿。我接著跟我媽媽說:媽,我們都不是這輩子才聞到念佛法門,可是為什麼我們兩個還在這裡不知回頭,還在這裡沉淪?一定是還有東西把我們拉住。我已經知道誰把我拉住了,就是執著的情感,媽,什麼東西把你拉住了?你這一輩子不能再被拉!我媽媽看著我笑了一下。這個時候要點到為止,這是講話的藝術。這個時候你還要不要說「媽,你最放不下的就是我了」?那講話很沒有藝術。那種點到為止,恰到好處,余音特別濃,相信這一句「媽,你最放不下的是什麼?」可能在我媽媽的腦海裡繞了好多天。

  後來我到海口去,去以前我都跟我媽媽先做好心理准備,在二、三年前我就跟我媽講:媽,正法這麼好,你跟兒子那麼幸運都聞到了,所以你要把你兒子捐出來,讓更多人受益。我媽媽一聽都在那裡笑,沒有回答。真的二、三年之後兒子要出門了,我媽媽一點不適應都沒有,還是她勸我爸爸,「另有安排,另有安排」。因為我爸爸陪我考試,從頭考到尾,個個有希望,個個都失望,我考到最後一次,放榜我說:爸,你別去看了,我實在不忍心讓你去看。是我媽媽勸我爸爸。

  後來我從海口第一次回來,一進門我跟我媽媽講:媽,你的修養真好,你修行功夫最近很得力。我媽媽一頭霧水,我接著跟她說:我在海口這幾個月心裡都沒有罣礙,你一定都沒有煩惱我的事。我媽媽聽了之後有點成就感。教媽媽放下當下要努力,不是等臨終。謝謝大家。

 

上一篇:蔡禮旭:幸福人生講座(第三梯次)7
下一篇:蔡禮旭:幸福人生講座(第三梯次)9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