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日常法師:孝經講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孝”是一個人的根本,我們講天、地、人“三才”。人為什麼能夠在天地之間,能夠跟天、地相配合,稱得上“三才”,而與其他的畜生不一樣呢?根本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人有這個好的頭腦,更重要的是能夠善巧地、如法地去運用這個頭腦。這頭腦對我們來說,佛法說這是我們最佳的資糧──你有本錢。那麼,你怎麼用它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說,你有了這個本錢不好好地用,那不但浪費,而且是將來造了很可怕的惡業。

    我們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說明。舉一個喻——錢這個東西,有很多人利用這個錢做很好的事情,但是有很多人那個錢拿來做壞事情。我們所有周圍的一切都是這樣,有工具,譬如一把刀,像我們做太多東西都需要它,比如說鋤草,然後呢?現在我們生活當中就是少不了它,可是你也可以拿這把刀去殺人。請問,刀有沒有好壞?它有沒有是非、有沒有善惡?錢有沒有好壞?有沒有是非、有沒有善惡?沒有。問題在哪裡?用錢的人、用刀的人。你把它用在善的地方,產生最大的效果;用在惡的地方,產生了最可怕的結果。

  現在我們把這個例子進一步來說,用在我們人身上。我們人有最好的頭腦,這頭腦本身有沒有善惡?沒有善惡。但是它是一個最好的工具,有很多人腦筋非常好,一學就會,固然學好的事情很容易做,學壞的事情他一樣一學就會啊!這一點我們了解了以後,所以單單作為這個人,還並不是真正地解決問題;而是做了人以後,我們怎麼好好地利用這個人身,佛法當中叫作“暇滿”,你好好地利用它啊!這樣。

  那麼儒家怎麼說呢?“無忝爾所生”,那它後面要說的。(注:出自《孝經》〈士章第五〉。)得到你的生命哪,不要白白地浪費啊!所以這個最根本的理論,現在我們這裡叫什麼?“教”——教我們什麼呢?要如法地去行持,有所得,德的根本就是孝,要學孝的話一定要講很多道理,是“教之所由生”。那麼這個是通於一切人的,上面最高的,中國古代的時候叫作天子;下面呢,庶人,這個最普通的老百姓。而它下面緊跟著就把這個次第說明,說明了以後,再緊跟著,怎麼在這個裡邊,每一個人用什麼方式去做他最好的事情。所以緊跟著下來,就是講“天子”。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甫刑雲:‘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孔老夫子告訴我們,愛親的人──愛就是敬愛,對自己的尊長、父母,這地方特別是。如果是他真正地能夠這樣地,這個愛就是從內心的喔,他絕對不敢惡──厭惡別人。那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我們現在看看世界上的人,是不是愛親的人就不敢惡於人?還是我們……一般人從小到大,我們看見都對自己的父母,也許我們自己忘記掉了,可是我們看看周圍的有很多的那些小孩子們,好像都會對他的父母很愛,但是他是不是不會厭惡別人哪?在我們的常識判斷當中,他會!你們有沒有這個感覺啊?那這個《孝經》上面孔老夫子告訴:“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所以從這地方去看,這個愛跟我們世間上看見的那愛,不太一樣的,我們不能單單從那個表面上去看這件事情。那請問這個愛是個什麼樣的愛呢?這個是它真正的重要的理由所在。

  那在這裡,我們一定要從這個《論語》最好的,假定說我們現在能夠跟隨著所謂傳統的、有傳承的師長,孔老夫子、一個接著一個下來、一個接著一個下來,他教出來的學生。那我們跟到這種老師,他會完完整整地把孔老夫子的理念告訴我們。我們現在很不幸,也可以說我們自己宿生的善、資糧不夠;那現在文字留在這裡,我們就從這個地方怎麼去摸索、去揣摩。那從哪裡揣摩呢?絕對不是我想、你想,大家各想各的,那沒用。現在我們從《論語》,從儒家的基本思想去看這件事。儒家基本思想是“仁”,仁是它的根本。仁主要地就是說“推己及人”──我不要的、壞的事情,這個事情不能給別人,這樣;我希望好的事情,我也希望把好的事情給別人。這個德行是這個樣的!這平常的一般的我,不是的唷!我不要的東西給你!平常的就是這個情況之下:這我不歡喜吃的,我給你吃!好吃的東西,對不起,我要吃,我不給你吃!那麼請問:這個“我”跟剛才那個“我”是什麼?一個就是私欲,這是畜生的行為,畜生都是這樣子的。兩只狗可以為了一根肉骨頭互相厮殺,因為大家要吃啊,這樣。這個人就配不上所謂“三才”了!所以孔老夫子告訴我們:“克己復禮為仁”(注:《論語》〈顏淵第十二〉第一章),一定要克制自己的私欲,這個是最不好的東西,這所以我們要去學,要去教。

    譬如說,最近這兩天,我漸漸地看見了──以前沒有講,大家不知道,你們剛剛來的時候,來了沒多久,我走過去,你們就──叭!沖過去。我在慢慢地走,後面的跟上來,把那門“啪!”一推,奪門而出,就是這樣,然後那個門到我面前“砰!”一下。那我自己覺得,你們既然來了,我有這個責任,後來漸漸地告訴你們。現在完全不一樣了!看見我走,你們會站在後頭,乃至於有人把那個門打開,這樣。那我以前從我的父母、老師那裡學來,我也願意盡心盡力告訴大家,將來這是我們真正重要的,諸如此類的一點點的事情。所以處處地方,我一方面說,等到我們長大了,然後有好的師、友來學了以後,把我們本質上面像畜生一樣的私欲慢慢地改善,那漸漸地變成功什麼?所謂三才,我們真正能夠做為一個基本的人。在這個人的根本上面才能夠做一個出家人,出家是聖賢、佛菩薩。佛是所謂聖中之聖,那要什麼?我們要去努力去學的。所以克制自己的私欲,然後把持什麼?把持推己及人的心。不僅僅是推己及人,還要這麼很深廣無涯地去學。那這種情況之下,他心裡面真正的都是處處地方怎麼為別人著想。

  別小看這個啊!當我們懂得了佛法,那才真正了解,這個成佛的心叫菩提心,菩提心它就是真的要代別人著想,把最好的東西幫人家忙,不是說:“唉,某人啊,你必須要成佛,你這個行為不對!”不是這樣責備別人,而是說我要想種種方法幫忙他,使得他能夠將來慢慢地學習,一步一步增上,到最後達到成佛的這個階段。那麼這個真正重要的,內心當中就是一心一意地,能夠從真正內心上面啟發出來的。

  從小的時候,我們在家庭當中開始的時候,就受父母、師長的教育,那個時候最親近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從父母而慢慢地推展開去。所以他內心當中對任何人,從他內心開始的對人家這樣的一種愛敬。那麼既然有了這個心以後,他對他父母這樣,對別人會不會變?不會變。換句話說,他自己的本性心理狀態就是這樣的,第一個。第二呢,前面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那是父母留給我們的東西,當我們做了壞事了,人家就說:“你看,某人家的子弟這個樣啊!”我稍微事情做錯了以後,人家就有所批評,那我也對不起自己的父母。

  所以,不管他是從內心上面自己看,他一定也是對任何人,他不敢“惡人”,不敢“慢人”。更進一步呢?從人家的角度去看,說這個身體是父母的,那他既然留給我了,那我要好好地保養,不要讓我因為做了壞事,父母也受損。這個是比較淺近的兩個特點。

  所以我簡單地來說,凡是我們現在真正做,學佛法也好,學這個儒家聖人的心法都是這樣,都是從我們內心上面。所以以前我一個老師就告訴我:“我現在做這件事情,我不是做給人家看,做給我自己看!”平常我們在這裡很容易做給別人看,譬如我在這裡做什麼事情,沒人的時候我就馬馬虎虎、偷偷懶哪,隨便一下;有人來了,馬上認認真真地做。那自欺欺人!所以當年我的老師就告訴我,現在漸漸地懂了──我做給自己看,我曉得我在這兒做什麼?有人,固然要認真做;沒人,更要認真做,因為我曉得,我自己曉得我在做什麼。假定我騙人的話,那自己最清楚不過,這樣。所以《四書》上面說戒慎恐懼,“恐懼乎其所不聞”。人家看不見、聽不到的地方,從這個地方戒慎恐懼開始。“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最隱微的地方,實際上是最顯著的地方。(注:出自《中庸》“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死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什麼是最隱微的地方?就是你起心動念,別人都看不見,可是自己最清楚,再沒有比這個更清楚的地方了,自己很明白,所以這個不能自欺欺人!這是反正真正做內心心裡功夫,它會必然的現象。

    愛是這樣,敬呢,也是一樣;所以敬親,不會慢人。我要對別人恭敬,恭敬的反面就是慢、驕慢,要嘛是恭敬,要嘛是慢,既然我內心當中是一個恭敬心,當然對任何人恭敬。就像前面一樣,愛的反面是惡,所以對自己的是以愛心出發,對任何人都是這樣,這是從自己方面。自己的內心當中是純粹是恭敬的心,對別人就不會輕慢;進一步代別人著想,這個身體是從父母得來的,如果我做壞了,叫人家批評父母,這我也更不可以。

    所以說,下面“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那是因為他是一個天子,他自己起心動念,做任何事情開始,從最細微的地方推廣開來。最親近的地方,這所緣最親近的──父母;最細微的地方──內心。從他的內心,而發之於行為,到他最親近的,這樣,所以“愛敬盡於事親”。再說,他作為天子,尚且如此,那下位的人更是。譬如說我們現在這裡,做一個父母,或者是說做一個總統,或者做什麼,他就都是規規矩矩地來,那我們下面自然就規規矩矩地來。所以任何一方面我們看見了這個,那這個德教,這個就是真正的德行。他那個德行,因為他是個天子,所以對下面的人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教訓,那老百姓自然而然就跟著他去做。

    於是這個這樣的作法,這個“刑”,古時候的這個字比較簡單,這個“刑”跟典型的“型”一樣,就是模范。所以他既然是一個天子,是全國最高的人,所以他的一舉一動的行為也是全國的模范。所以那個“四海”,古時候的四海表示,這個天子是最高的,所有統統包括在裡頭,就是這樣。也就是最高的人做了,那麼所有下面的人都跟著他做,他的這個行為就是一個模范,使得所有的、全國的一切人都跟著他做,能夠盡孝,這個叫“天子之孝”,這個才是最重要的、最大的。下面說“蓋”,“蓋”這是一種語氣、語詞,也就是說“那就是,就是這樣”。

    那麼下面“甫刑”,他下面就說,這個是《書經》上的一篇布告:“一人有慶,兆民賴之。”這個“一人”,雖然是一個人,他是個天子。那個“慶”,平常這個地方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慶”就是我們說慶幸的好事,換句話說,作為一個天子,他能夠如法地行持,好好地做這樣的好的話,那兆民──兆民,這不是說一兆,這個兆是像一個形容詞,換句話說,所有的人,在這個裡邊。也就是在上面的人做、做對了,下面的人自然就跟著他去做,好好慢慢地做好,就這樣。所以我們民間有一句話:“上樑不正,下樑歪。”上面做錯了,下面就跟著歪了;那上面做對了,下面就跟著做對了。你好好地做,所以下面,因為你天子啊,作為四海天下的表率、模范、榜樣,那所有的人──兆民,一切人一起跟著他,就完全靠著他。那麼這個是〈天子章那從這地方我們可以看得出來,現在我們後代人哪,往往不了解中國古代傳統的中心思想,並不了解自己最珍貴的東西,所以向西方人看齊。西方人古代這個基本理念跟我們有一個差別,何況,到後來經過了多少世紀的演變以後,都變成功利主義,大家爭權奪利,所以這個時候,這種國王或者什麼的,叫“封建”,叫“專制”。當我們看到這個地方的話,你發現,中國古代的封建跟專制,跟我們現在想像的是不是一樣啊?不一樣啊!現在我們想像的專制實際上是叫暴君,他因為權力在手上,老百姓他要怎麼辦就怎麼辦,想盡辦法搾你,弄得你苦不堪言。實際上呢?不是喔,你看,這樣。下面一步步我們就看見了,正因為他是個天子,所以他這個行為要做天下的表率,而且他因為做好了,把所有的人都帶好了,太平盛世啊!

  這是這是我們最大的損失!現在我們身為一個中國人,不了解我們中國老祖宗留下來最珍貴的這個告訴我們的文化遺產。那我們就大家互相弄到那兒,實際上後代人所以說他專制的話,大家為了爭權奪利,然後專門罵對方;把對方罵倒了以後,我來!我來干什麼?那等到我上來了,我也要想辦法去搜括,想盡辦法搶你的,這樣。然後大家受不了,大家又搶了,又把我推倒,又換了一個人來。所以現在這個世界就是這麼樣一個世界,古來的人完全不是。這個精神,我們基本上要了解的。

 

上一篇:佛教家庭倫理觀初探
下一篇:陳兵:絕對真實與解脫之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