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三種真實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990415早餐開示)
佛法是真實智慧,《無量壽經》講了三種真實,這是整個佛法修學的中心。
第一「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這句話足以表明何謂佛教。開是開導,佛家講的「開示」,亦即講解、說明。講清楚、說清楚,聽眾的思想觀念就產生變化,這是教學的成果。講的是什麼?聽眾心理變化的是什麼?「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即現在人講的「真理」,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是佛法教學、修學的總目標。
對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清楚、明白,就稱作「佛」;雖然清楚,尚未達到圓滿,稱作「菩薩」。由此可知,佛、菩薩不是人,也不是神,他什麼都不是,也什麼都是,他在人間現的是人身,在天上現的是天人身,在畜生道現的是畜生身,在餓鬼道現的是餓鬼身,在哪個法界現哪一種身,但是他修學的層次確實是佛、菩薩。十法界示現的身相不一樣,族類不一樣,這是「異」;但是他所契入的境界,確實了解宇宙人生真相,這是「同」;「同不礙異,異不礙同」。正如同現代教學,譬如你拿到博士學位,你去從政,身分是政府官員;另一位也是博士學位,去賣豆腐,是豆腐店的老板;雖身分不一樣,但都是博士學位。博士是同,身分、地位、工作不同,這稱作「異中有同,同中有異,異不礙同,同不礙異」。整個宇宙一切眾生的結構,就是這種現象。
我們在社會扮演什麼身分,一定要清楚。釋迦牟尼佛的身分,是一位義務社會教育工作者,而且是不求報酬,完全盡義務;佛的弟子,亦復如是。佛弟子拋棄自己本分工作,這是近代才產生的現象,這個歷史頂多兩百年。在清朝初年,出家人仍是從事於教學工作;至清朝中葉以後,才變成經忏佛事、做法會。現在佛法教學幾乎不存在了,所看到的都是變相的佛教,所謂是「宗教的佛教」。所以人家說佛教是宗教,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形象確實是宗教,這是佛法變質了,我們要認識清楚。
要將佛法恢復到本來面目,恢復到社會教育,佛法才能廣度眾生。「度」,用現在的話來講是幫助,幫助一切眾生;「廣」是普遍,不分族群、不分種類,十法界平等的幫助。而且決定是義務的幫助,對於被幫助的這些人物一無所求,心永遠保持真誠、清淨、平等,這是自覺。
我最近常想到,建道場絕對是錯誤的。世尊一生沒有建道場,菩薩、阿羅漢沒有建道場,祖師大德們也沒有建道場。何以故?不建道場,心在道上;一建道場,心就變了。所以沒有道場,心是安住在佛道、菩薩道;道場一建立,心是安住在輪回道。誰可以建大道場?在家居士。他們建道場來供養,我們可以接受,但自己決定不能建。
蓮池大師為我們做了一個最好的榜樣,他最初看到雲棲山環境很好,就自己搭茅篷進修。以後人家發現,他是一位有道德、有學問之人,想親近他,就在旁邊搭個茅篷。後來有些宰官、大富長者們知道了,有這麼多高僧大德在那裡修行,就為他們建大殿、建房捨,這才變成一個叢林。蓮池大師與一起修行之人,不但沒有操這個心,連念頭都沒有,所以這個道場是自然形成的。自然形成的,不失清淨心。道場雖然形成了,修行人心理絲毫不執著,能放得下,依舊不失當年住茅篷的心態,絲毫留戀都沒有。
我們美國達拉斯的道場,是自然成就的,從未化緣。這個道場的成就,是德州人民的福報。我們幫助它、成就它,但對它毫無留戀;要是對道場有留戀,就不能往生。真正修行人的道場何在?盡虛空、遍法界都是道場,多自在!而我的道場就是這些機器,我走到哪裡,機器都跟著我,每天講經都從網絡上傳播,這就是道場。
道場是盡虛空、遍法界,我們要建立這種觀念。此觀念就是三種真實裡的「住真實慧」。能住真實慧,能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然後才能做到第三個「惠以真實之利」;幫助別人,把真實的利益布施、供養大眾。《無量壽經》的這三個真實,黃念祖老居士在批注裡,特別提醒我們要注意。這三個真實代表整個佛法,不但釋迦牟尼佛的佛法不離這三個真實,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修所弘的,也不出這三個真實。
在二十多年前,香港洗塵法師曾到台灣來看我。我跟他建議,我們找五個真正志同道合的比丘,到全世界弘法利生。我們每人背一個小帳篷,晚上將五個帳篷圍在一起。世尊當年是樹下一宿,我們現在體力不夠,所以住帳篷。他聽了很歡喜,最後仍是不了了之。那是真正出家人應當過的生活,托缽的生活。
我在中國良鄉有一塊地,面積是二千三百畝,良鄉出石頭,我們就地取材,蓋石頭屋。每個人一小間,每個小屋的距離,走路三至五分鐘。裡面供水不供電,沒有電話,這樣人就清淨了。晚上點小蠟燭,叫你早睡早起;天黑了,就老實睡覺,天尚未亮就起來做早課。上課有一個多功能的大廳,拜佛、共修、活動有一個大的活動中心,起名為「六和堂」。我們的果木樹很多,有幾千棵,故此道場稱為「善果林」,種善因得善果。只要真正發心,一切有三寶加持,龍天護佑。
|
|
|
|
|
|
上一篇:淨空法師:談「和」
下一篇:淨空法師:正知正見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