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自私自利者不能愛別人,也不能愛自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自私自利與自身的愛根本不同,實質上截然相反。

  自私自利的人並不是十分愛自己,而是根本不愛自己;事實上,還討厭自己。這種對自身缺乏愛、缺乏關心的現象,僅僅是他缺乏創造性的一種表現;這樣會使他感到灰心喪氣,感到寂寞而空虛。由於要從生活中獲得一種他給自己規定的而得不到的滿足,因此他必定郁郁寡歡,焦慮不安。他似乎對自己十分關心,而實際上只是給自己定下一個難以達到的目標以極力掩蓋和彌補對自身本質不關心的悲劇。

  自私自利的人不能愛別人,但是他們也不能愛自己,這是千真萬確的。

  自私自利的人是自戀的人,好像他已把給別人的愛收回來,再把這種愛轉向自己。(弗洛伊德)

  如果兩個人相互“愛戀”而對別人冷淡無情或對別人根本沒有愛,那麼他們的愛在本質上是兩個人中的一種自我主義;他們是臭味相投或親密無間的兩個人,通過從單獨的一個人發展成兩個人以解決孤獨和空虛的問題。……他們結合的經驗只是一種錯覺。

  對一個人自身生活、幸福、成長、自由的肯定,同一個人的愛人能力有密切關系。即同關心、尊敬、責任感及了解有密切的關系。

  如果一個人能善於愛人,那麼他也愛自己;如果一個人僅僅愛別人,那麼他根本不能愛別人。

  “公正無私”的人“不想為自己獲得任何東西”,他“生活只是為了他人”,他認為自己不是十分重要;他為此感到非常驕傲,非常得意。他不理解為什麼他公正無私而遭不幸,也弄不清楚為什麼他同那麼最密切的人的關系不是很理想。……實際上,他根本不能愛別人,根本不能欣賞任何東西;他對生活充滿了敵意。在公正無私的假象後面,隱藏著一種微妙的但仍然不很強烈的自我中心。……缺乏創造性的毛病是他“公正無私”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其它一些病症纏擾他的深厚基礎。

  從根本上講,愛並不是同一個具體的人的一種關系;它是一種態度,一種性格特征的傾向性。它所決定的是一個人同世界整個的密切性,而不是一個人同一個愛的“對象”的密切性。

  如果一個人僅僅愛對方一個人,對其他的同伴漠不關心,那麼,他的愛並不是一種愛,而只是一種共生性的依戀,或者是一種擴大了的自我主義。

  如果我真正愛某一個人,那麼我就會愛所有的人,愛世界、愛生活;如果我能對某一個說:“我愛你”,那麼我一定能說:“從你的身上會體現我愛每一個人,通過你可以看到我愛世界,也會體現我愛自己。”

  愛某人不僅僅是一種強烈的情感——它是一種決策,是一種鑒賞力,是一種諾言,是一種意志行為。

  真正的愛是具有創造性的一種表現,它包含了關心、尊敬、責任感和了解。

  愛某人就是愛的能力的實現和集中。寓於愛中的根本肯定,作為本質上具有人類特點的具體表現,是指向所敬愛的人。對一個人的愛,本身就意味著對人類的愛。

  對人類的愛是對一個具體人的愛的前提和基礎,雖然它是在愛具體人的過程中形成的。

  在創造活動中達到的結合,不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結合;以狂歡或情欲放縱的形式達到的結合是轉瞬即逝的結合;以從眾和遵循公約的辦法達到的結合是虛偽的結合。這只是生存問題的部分答案。生存問題的全部答案或完美答案則在於用愛達到人與人之間的結合,以及用愛達到同另一個人的結合。

  成熟的愛是在保持一個人的完滿性和一個人的個性的條件下的結合。……愛使人克服寂寞感和孤獨感,但愛允許人有自己的個性,允許人保持自己的完滿性。

  愛的主動特征是:主要是給予而非接納。

  給予是潛能的最高表現。正是在給予的行動中,我體驗到我的力量,我的財富和我的潛能。這種增加生氣和潛能的經驗,使我感到無比快樂。

  在物質方面,給予意味著富有。

  愛是一種能產生愛的力量。

  形形色色的偽愛,實質上是愛的墮落或潰散的多種變式。

  終生沉迷於無節制的性欲中的男人和女人,或者那些終生毫無節制地滿足性欲的男人和女人,並不會得到幸福。而且,他們常常有嚴重的神經病的沖突或症狀。

  神經病患者的愛的根本情況,就在於“情人”的一方或雙方還依戀一位父親或母親的形象,把過去對父親或母親有過的情感和恐懼遷移到成年生活中所愛的人的身上;與此有關的人,從來沒有自嬰兒時期親密感的模式中擺脫出來。在成年的生活情感要求上,他總是尋找這種模式。

  偽愛:偶像崇拜的愛
  將其所愛的人“偶像化”,背離了自己的才智,把自己的才智全傾注於其所愛的人身上,把他所愛的人當作“十全十美”的對象來加以盲目地崇拜。這個對象,具有所有的愛、所有的光明、所有的幸福。在這個崇拜的過程中,他完全感覺不到自己的力量,使自己陷於所愛的人之中,因而發現不了自己。……其典型特征是:愛的經驗最初非常熱烈,並且帶有突發性,常被描述為真正而偉大的愛,然而,盡管這是想形容愛的強烈和濃厚程度,但只不過裸示出崇拜者的饑餓感和絕望感而已。極端情況下,雙方的崇拜有時會呈現出一幅兩個人放蕩的畫面。

  偽愛:多情善感的愛
  實質在於這樣一個事實:愛只是在幻想中體驗,不是此時此地在同另一個真實的人的關系中體驗。

  愛一定意味著沒有矛盾或沖突,這是一種錯覺。

  兩個人之間的真正沖突和矛盾,不應該掩蓋和投射,而應該在矛盾所屬的內部現實的深刻水平上得到體驗。這樣,他們之間的真正沖突和矛盾,對雙方不僅無害,反而有利於他們使是非得到澄清,使矛盾和沖突得到解決;這導致一種精神渲洩,雙方從中會獲得更大的力量和更多的知識。

  愛,只有兩個人從他們的生存中心相互溝通,才是可能的。

  最為重要的是,相親相愛的人,一定要練習或實踐專注感。

  一個人若對自身不是很敏感的話,那他決不能學會專注感。

  愛的成功的主要條件,是克服一個人的自戀。

  自戀是這樣一種心理:一個人只把自身的東西體驗為真實的東西,外界現象,本身就沒有真實性,他只是從對他有益還是有害的觀點出發,來體驗外界現象。

  與自戀相反的一極是客觀性,即按照事物和人的本身客觀而無偏見地觀察人和事物的能力。並且,它也是區分客觀的形象與由欲望和恐懼所形成的形象的能力。

  各種各樣的精神病,在很大的程度上,就表明了病患者不能客觀地對待一切。

  不健全的或做夢的人,是完全不能客觀地對待外部世界的。

  我們所有的人,對世界即被我們的自戀心理所歪曲了的世界,有一種不客觀的看法。例如,在人際關系中,常出現歪曲和誤解的現象。就自戀來說,它們因歪曲現實的程度而變化。

  客觀性是特例,人在一定的程度上多少有些自戀和偏見,這就是原則或規律。

  客觀地思考的能力就是理智;在理智後面的情感態度是謙遜感。

  愛同自戀的消除密切聯系。愛需要有謙遜感、客觀性和理智感的發展。一個人整個一生應該獻身於這個目標。

  一個人獲得了客觀而無偏見的能力和理智感,就意味著愛的藝術之路,已成功地走完了一半。

  愛的能力取決於一個人擺脫自戀的程度,取決於擺脫對母親和種族非文明依戀的程度;它也取決於我們成長有的能力,取決於我們在對世界、對自己的關系中所發展的一種創造性傾向的能力。這種擺脫、新生和覺醒的過程,需要一種品質作為必要條件。這就是信念。

  對人自身有信念,是我們保證能力的一個條件。

  就愛的關系而言,最重要的是一個要對自身的愛有信念,對於別人身上產生愛的能力要有信念,以及對愛的可靠性要有信念。

  對別人有信念,最後會導致對人類有信念。

  理性上的信念,其深厚基礎是創造性的理智活動和創造性的情感能力。依靠信念的生活,意味著創造性的生活。

  有信念需要有勇氣,需要有承擔風險的能力;甚至還要心甘情願地接受痛苦和失望。誰始終把安全和保障作為根本的生活條件,誰就沒有信念;誰以一種防御體系把自己封閉起來,且使疏遠和獨占成為防御體系中的安全措施,誰就會把自己變成一個囚徒。

  被人所愛及愛人,需要有勇氣,即需要有鑒賞某種作為重要事情的價值的勇氣——以及快刀斬亂麻和把每一件事賭注於這些價值之上的勇氣。

  愛的勇氣是與絕望的勇氣和孤注一擲的勇氣對立的。

  信念在每時每刻都在實踐。……我們應該把生活中的困難、挫折和憂慮看成是對我們的一種挑戰,即克服它們使我們自己變得更堅強的挑戰,而不是把它們看成是對我們的一種不公平的懲罰。這需要有信念和勇氣。

  每次背叛信念怎樣會使人變得懦弱無能,長期懦弱無能又怎樣會導致新的背叛。

  愛人意味著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一切給予他人以希望我們的愛在被愛的人身上會產生愛。

  愛是一種有信念的行動,誰沒有信念,誰就沒有愛。

  活動性或積極性的態度是愛的實踐的基礎。

  愛是一種積極性和活動性;如果我愛人,我是長期地處於一種對被愛的人的積極關心的狀態之中,而不是只對他或她才關心。如果我懶惰,如果我不是處於一種意識、警覺和積極的狀態,我就不能把自己與我所愛的人積極地聯系在一起。

  不感到厭煩和不令人感到厭煩是愛的主要條件之一。

  整天勤於用眼、勤於動手、思想活躍、感覺敏銳,避免內部的懶惰特性,也即避免采用一種接受、貯存或完全浪費時間的形式的懶惰特性,這是愛的藝術的實踐不可缺少的條件。

  相信愛的可能性,就是一種以洞悉人的真正本性為基礎的理性上的信念。

 

上一篇:大安法師:在家居士說出家師父過失有什麼果報?
下一篇:聖嚴法師:人格在寂寞中升華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