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3日下午,永康市桃花村的翁寶秋阿婆永遠地睡著了。
臨終前她把兒孫們叫到病床前,用微弱的聲音囑咐道:“我的錢就不留給你們了,把我剩下的錢給最困難的人或慈善機構吧。”
7月13日,為了滿足老人在彌留之際的心願,兒孫們把阿婆一輩子省吃儉用留下的513116元遺產悉數捐給了永康市慈善總會。翁寶秋阿婆也成了永康市個人遺產慈善捐贈第一人。
捐款那天,家人們第一次打開阿婆生前裝錢的手帕,裡面包的有一分、兩分的硬幣,還有早已不再流通的老版五元、十元紙幣。
幫人洗一件衣服只賺3分錢,鎮裡修敬老院卻捐了2萬多
翁阿婆是辛苦的,老伴走得早,她一個人養大了8個兒子、兩個女兒。但阿婆也是有福氣的,她的家裡從來不缺人氣。阿婆的兒子說,他家五世同堂,孫輩、曾孫輩、曾曾孫輩數都數不過來,總共有百來口人呢。
應濟安是阿婆最小的兒子。阿婆去世後,他常常回憶起小時候母親操勞的背影。他眼中的媽媽是個典型的農村家庭婦女。為了養大10個兒女,她幫人帶過孩子,給人洗過衣服。他還記得當時幫別人洗一件衣服只能賺3分錢。
在孩子們的心中,阿婆一生行善,宅心仁厚。村裡哪裡要修路造橋了,她多多少少都會捐上一點。13年前阿婆80歲大壽,家裡人都想為她擺個大壽宴,熱鬧熱鬧。她卻執意不許,反而拿出自己多年積攢下來的兩萬多塊錢,捐給了古麗鎮敬老院。
阿婆其實很“財迷”,在兒子公司裡養過雞
513116元,這對一個平凡普通的農村阿婆來說可是個大數目啊。這其中,有40萬元是她解放街老房拆遷的補貼,另外的十幾萬則全是她平時省吃儉用攢下來的。
兒子眼中的母親是個不折不扣的“財迷”。家裡的舊報紙、紙箱、飲料瓶,凡是能賣錢的,她都攢起來。平時看到別人扔掉的瓶瓶罐罐,她也會撿回來,攢多了就一並賣給收廢品的。家人在整理阿婆遺物的時候,還發現一張紙上寫著,“2005年賣紙盒120元”、“2007年賣飲料瓶80元”……
別看阿婆如此“吝啬”,其實她家條件挺不錯的。兒孫們都有出息了,個個都是單位裡的骨干,兒子辦的企業也跻身永康市百強。按理說,阿婆晚年只要坐在家裡享享福就好了。
可誰都沒想到,住到城裡之後,她居然在兒子的公司裡養起了雞。有時候別人家倒掉的剩菜剩飯,她還會去撿回來,說:“喂喂雞也好”。
平時,阿婆從來不收兒女們送來的零花錢,孝順的孩子們只好“意思一下”,每年塞給她1000塊,就算這樣她也要退回去五六百。剩下的幾百塊錢,阿婆過年過節還要當紅包發給家裡的小孩子。
阿婆發紅包有個習慣,做兒子的當然也記憶猶新:她的紅包裡,從來都不會超過100塊錢。她總是教育孩子們,千萬不能有錢了就忘了窮人的苦,能節約的一定要節約,鋪張浪費是最要不得的。
阿婆版“增廣賢文”:秧田八百,不如手藝盤身
“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文,多見多聞。”,《增廣賢文》的這開篇4句話,意思是說過去的名言,有很好的教育意義,應該多了解一些,多記住一些。翁阿婆這一輩子記住了不少這樣的“增廣賢文”。
阿婆的“增廣賢文”可不是生搬硬套書本知識,而是在生活中記住了實實在在的“永康諺語”。
阿婆的文化水平不高,卻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很多俗語她都是從別人那裡聽回來的,有些只聽過一兩遍,她就記住了。
“好言好語解得金腰帶,惡言惡語戳得肚皮破”、“靠親不過日,站桠不過夜”、“秧田八百,不如手藝盤身”……這些都是阿婆平時常說的“永康諺語”。而在生活中,阿婆也正是這麼在身體力行著。
就是這樣的阿婆,臨終前跟家人說:“你們都這麼孝順,我也這麼長壽,已經很好了。我想把剩下的錢給最困難的人或是慈善機構。做人要感恩,才有出路。”
老人很知足,很善良,也很豁達。在這樣言傳身教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們也同樣如此。對於遺產的去向,百來口人沒有任何異議。
阿婆的小兒子說,50幾萬的遺產說少不少,說多也不算多。媒體和社會對翁阿婆的肯定,相信能讓老人在天之靈感到欣慰。但是他們做晚輩最希望的是老人的行動可以讓更多的人關注慈善,讓更多的人聽懂老人這輩子最後一句話:“感恩,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