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弟子規》與孩子的養成教育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們今天希望孩子的成績好,是養成他良好的學習動機,就是他的責任,他的孝心;養成良好的習慣,就是每天固定讀書,不放逸;再來,有很好的學習方法。好的學習方法,《弟子規》就有,「方讀此,勿慕彼」,學習要專注;「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所以教導孩子學習,就要落實在自己的生活處事待人接物,這才是學習,才是學問。可是我們現在學的東西都考試用而已,那反而學習的東西跟生活脫節,甚至於學得愈多,都不做了,都覺得自己懂得很多,就傲慢了,反而瞧不起父母,瞧不起長者,這就麻煩了。所以知識還要伴隨著德行成長才好。不然你說,小學二、三年級,學了牛頓定理,跑回去問他媽:「媽,妳知不知道牛頓第二定律?」他媽說:「不知道」,孩子說:「媽,妳怎麼連這個都不知道,真笨!」,那就長浮華。所以《弟子規》對於學習的正確心態,引導得非常好,這都是學習的心境。

包含「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只要上課不明白,遇到的事不明白,趕緊記下來去請教老師,請教有智慧、有經驗的人。那孩子這個習慣養成,他都是主動學習,一聽不懂,趕緊去問他的老師。其實老師最歡喜的就是學生好學,我們的孩子養成今日事今日畢,沒聽懂的趕緊問,就得到老師最好的關懷跟照顧,孺子可教也。所以這就是主動學習的方法。包含《弟子規》還說「寬為限,緊用功」,讀書要有計劃,每天應該讀哪些東西,立定目標。「工夫到,滯塞通」,不是每天混日子。「明日復明日」,明天再說,明天再說,「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我這一生都等著明天,「萬事成蹉跎」,很多事情就都耽誤過去了。所以人只能把握當下,不能寄望明天。

摘自蔡禮旭老師主講《家和萬事興》第二集

 

上一篇:摸著腳 我眼淚打轉
下一篇:凌孜:《弟子規》就是做人的交通規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