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句說『主導世間令除惡業』,住為主導世間除惡。要住,你喜歡住在六道輪回,你住在輪回裡目的何在?這說出來了,為的是「主導除惡」,轉惡為善,轉邪為正,那就是要給眾生做好樣子。教化眾生,最重要是身教,言教是輔導。我們細心去思惟、去觀察,你看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家庭環境好,父親是國王,他的身分是王子,他要不出家是繼承王位。十九歲,他捨棄王位的繼承,離開家庭,出去求學,學了十二年。十九歲出去參學,三十歲覺悟,明白了,大乘教裡面所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就成佛。所以見性之後,大家稱他為佛陀。印度人稱佛陀,這個佛陀就是覺者,這是個覺悟的人;在中國人稱聖人,聖人就是覺悟的人,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人稱為聖人。他從覺悟之後,他也沒有回家,他就開始教學,做出覺悟的樣子給人看。什麼是覺悟的樣子?他一生所教導的,都是覺悟的樣子。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他講的字字句句,他統統做到。這是真實智慧,這不是假的。這樣的教學才能產生作用。
四十九年他所主導除惡,總的來說就是十善業道。十善業道裡頭,極其微細的他也做到。不殺生,不但是不殺害眾生,連極其微細傷害眾生的這個念頭都沒有。對待一切眾生,他起什麼念頭?他起的是慈悲的念頭。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說,是熱愛的心態,於一切眾生,蜎飛蠕動、蚊蟲螞蟻,他熱愛它,他怎麼會害它?對於餓鬼、地獄眾生也不例外,叫一片慈悲,平等的慈悲。這是什麼?這是六道眾生裡面最缺乏的,就是慈悲。慈悲的反面是什麼?反面是自私自利。這是所有一切罪業的根源,佛斷掉了。他看到老虎餓了,幾天找不到東西吃,他能夠捨他的身命去喂老虎。看到老鷹找不到食物,很可憐,自己把身上肉割下來喂老鷹。這是屬於內財布施,做給我們看的。為什麼?眾生跟我是一體。何況眾生遇到有災難、有恐怖,他見到了,沒有不伸出援手來幫助他們,幫他們化解。這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做出樣子給我們看的。你說他能害人嗎?連畜生都不害,他怎麼會害人?一生念念當中,確實中國諺語兩句話,他也徹底圓滿的做到,「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別人有善念、有善願、有善行,他總是盡心盡力幫助他,不會去破壞他,不會去障礙他。不管這個人認不認識,他一視同仁,甚至於這個人還天天找佛的麻煩,毀謗他、諷刺他、威脅他、陷害他,佛沒放在心上,他有困難,一樣很熱心的去照顧他、去幫助他。為什麼?一體,這是大智,沒有這個智慧,沒有這個覺悟,做不到。我們遇到這個事情,做不到,為什麼?沒有這個智慧,不知道是一體。今天我們雖然知道,是從佛經裡頭看到,不是自己的境界。所以境界現前,我們依然做不到,原因在此地,這些我們不可以不懂。
從這些地方我們也能夠覺察到,釋迦牟尼佛不是神,也不是仙,他是人,他是一個真正徹底覺悟的人。他一生所作所為是教學。教什麼?教人除惡修善,教這個。用現代的話來說,他的身分,確確實實是一個社會教育家。用現代的名詞,要加上個多元,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因為他把整個宇宙看成一體,所以他不分國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信仰,一視同仁。這個了不起,這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他一生的行誼,是什麼身分?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他做義工,他不收學費。他的生活很簡單,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全部的財產,三衣一缽。真放下了,真捨得了,給我們做出這麼好的一個榜樣。經典,是他老人家一生所學的、所修的、所教的、所傳的教材。佛陀當年在世,沒有寫出文字,都是他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的行為,行住坐臥。跟學生們講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以及做人的大道理,講這些。他老人家離開人世之後,學生們從記憶當中把它整理,寫成文字,流傳給後世,就是現在的經典。我們展開經卷,也如同面對釋迦牟尼佛,見到他的行誼,聽到他的教誨,我們真看清楚、聽明白,依教奉行,這真供養。
文摘恭錄—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二O八八卷)2010/1/21 檔名:12-17-2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