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認為紅塵眾生的生命都是“苦”,而“苦”之緣由裡的核心為“三毒”,即貪嗔癡。貪:想要的東西非得到不可,得不到就會生嗔;嗔:不合自己心意就會怨恨,心生惱怒;癡:不理智,執著以至於迷惑了心性。
“三毒”雖然是人生眾苦的根源,同樣也是砥砺心性修養的資源,其路徑就是修習戒定慧。
所謂戒,概括來說就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是知止,是入手功夫,是向善向好的第一個節點——從改變習以為常的未見得健康的習氣開始。持戒是需要吃苦的,但是真能做到持戒是能夠讓人功德無量的。
佛家有十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不塗飾香粉,不歌舞觀聽,不坐高廣大床,不非時食,不蓄金銀財寶。不殺生,即對生靈不傷害,也不間接傷害(如買賣,等等);不偷盜,即不以不正當手段來獲取;不邪YIN,不觊觎除配偶以外的異性;不妄語,不說謊或污蔑毀謗他人;不飲酒;不塗飾香粉,不化妝,不擦香水,不戴首飾;不歌舞觀聽,不貪圖聲色犬馬的感官享受;不坐高廣大床,是提倡吃苦,更有利於修行;不非時食,即吃飯有規律;不蓄金銀財寶,不貪財,去除物欲。
定即禅定,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一切外相與妄想都可在禅定中消除,定下來的心就像紋絲不動的水,照得見底。由定而靜,是“歸根”,是沉寂到本心初心,由此而“滌除玄覽”,洗滌心靈,是第二個關鍵節點。
修定,就是教我們不屬於自己的不要去貪心,珍惜現有的、踏實的幸福,這樣才能求得心靈的寧靜。一旦有了能夠抵抗外物誘惑的定力,心不妄動,要在生活中保持內心的平和寧靜,要平日裡持戒修定。
慧是指各種智慧,分為聞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也就是說智慧可以從學習得到,可以從思悟得到,可以從修行得到。慧是定靜之中自然而生的洞察明了,是本心本性生發出的善念,一方面它的性質是善的、積極的、安詳從容的,一方面它的特征是智慧的、洞明的、有力量的,由此而成為第三個節點——值得持續修養,鞏固持守。
慧可以說是一切教法的核心、目標,儒家講繼善成性、窮理盡性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道家講復歸嬰兒、無為而大智若愚,其終極目標都是大智慧、大圓滿。
不過任何修習之結果,都不會憑空而生,自然而來,都需要一步一步地在修習中達成。因此,定(靜)與慧如同車子的兩輪,缺一不可。只強調定,不強調慧,則失去了定的目標和方向;只強調慧,不強調定,則失去了慧的支撐和生起的工具。
守戒,禅定,然後開大智慧。做到這些時我們離擺脫痛苦,離健康、幸福也就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