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我見猶憐的柳宗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非常喜歡「我若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這句話,也很喜歡六祖所說的:「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柳宗元的一首「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雖然這首詩的意境把地理環境描寫得極為壯闊空靈,令人讀來感覺有種空蕩的錯覺,但是作者本身因為當時宦途的不如意,因此用自己淼小的孤影比喻自己內心的挫折,用雪境暗喻對於朝政的失望與無奈,所以雖然短短的幾個字,卻也可以把一個世俗失意的政治家的心境描寫得極為貼切。王安石晚年喜好浏覽佛經,當他讀完《維摩诘經》時,他曾經描述他對此經的感想:「身如泡沫亦如風,刀割香塗共一空。宴坐世間觀此理,維摩雖病有神通。」王安石也許不能體會金粟如來為何能有如此的神通妙用,因為如何真正可以達到絕對無二的境界,不是再來人或登地以上菩薩是無法可以理解的。

  無論是過去或現代,許多騷人墨客、文人雅士自诩風流,也喜歡發表禅詩吟詠心得,殊不知沒有悟達空性般若境界的人是絕對無法用文字把般若給表達出來。有很多開悟經驗的大居士如唐代的龐蘊菩薩便是一例,他也寫了許許多多真正極有般若意境的禅詩傳世,絕不同於一般的文人詩詞可以比擬。例如《龐居士語錄》中有段:「出家捨煩惱,煩惱還同住。癡心覓福田,騃意承救度。十二因緣管,無繇免來去。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佛心一子地,蠢動皆男女。平等如虛空,善惡俱無取。既不造天堂,誰受三途苦?」如果沒有通達世間八法,嚐盡人間百味,了悟有空不二,直入不二境界的再來菩薩,何以能夠看透這人世間的酸甜苦辣,而用空性的道理游戲人間,隨緣度化呢?可見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並非只是口頭工夫而已,而是要有在現實生活上真實體會,死過去、活過來,整個桶底脫落的人在掉了一層皮以後他所體會到的有如冰片蓋頂、沁涼通透的感覺,這個時候才有辦法真正的體會過來。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閒暇時喜歡浏覽昔日擁有盛名的文人、雅士、大德的禅詩,去體會並且了解他們當時的心境,而每每都有意外的收穫。

 

上一篇:為什麼反復的精液流失會有嚴重的傷害?
下一篇:跟腎虛縱欲的朋友說幾句知心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