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不僅在倫理上是當今所需,其實在科學上,它也毫不輸人,尤其是當今的量子力學,完全可以解釋佛教的超勝。雖然在這方面,我研究得不是很透徹,但對佛教與科學之間的關系,還是多多少少做過一點了解。
前不久交流時,有人就提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道理不好懂,於是用量子力學的道理,給他解釋說:“任何一種物質的組成,物理學家認為,可以從分子抉擇到原子,再到質子、中子、誇克、亞誇克……最後的結論是一種細微的能量。這種能量是萬法的作者,它遍及每一個法,跟佛教中的空性比較接近。所以,《心經》中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也可以解釋為‘色不異能量,能量不異色’。”
這種推理,物理學家應該也不能否認。佛陀早在2500多年前就揭示的道理,到了20世紀,成為量子力學的驚人發現,這不正說明了佛陀智慧的超勝嗎?你們在座的,有些是佛教徒,有些不是,但是什麼身份都不要緊,今天在這裡我們不是只講佛教,也可以共同探討科學。
當然,佛陀所講的“空”,千萬不能理解成什麼都不存在,如碗裡沒有東西一樣空蕩蕩。其實,萬法的本體雖然是空,但仍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顯現,這就稱之為緣起性空。
如同數學裡的“0”,我們不能認為它不起絲毫作用。任何一個數字,加上“0”或減去“0”,沒有任何變化;但乘以“0”,卻會變成0;在數字後加幾個“0”,馬上就會身價倍增。所以,這是數學中的一個奧秘,而空性的作用也可以同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