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53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大家剛剛有沒有翻《老人言》?這是師長用毛筆一字一句把這些經典裡面好的教誨抄出來給我們,每一個字的背後都是老人家慈悲的心,希望我們後人珍惜老祖宗這些智慧教誨。

  我們剛剛講到「項羽本紀贊」,前面一段,提到了項羽整個發達,短短三年的時間,為所有諸侯的最高領導。其實,人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意氣風發,往往很容易,慢慢的就會自視甚高,不可一世。其實,人發達的過程當中,有很多人的幫助,包含多少人民的信任,多少干部的盡忠盡力,才能夠成就一件大事。不能事情有所成就了,統統歸功於自己,那這傲慢心就會起來了。所以「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一傲慢,敗相已露。所以從經典當中,像《論語》講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有周公的才華,這麼高的能力,只要驕傲了,這個人就沒什麼大作為,他的才能、學問就會有瓶頸,上不去了。而《禮記.曲禮》,《禮記》第一篇就是「曲禮」,就提到了,「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而《曲禮》第一句就是「毋不敬」,對一切人恭敬,不能傲慢;對於事情要盡力,要戰戰兢兢把它做好,不可以馬虎,不可以掉以輕心;對一切物品,也要恭敬,愛惜。

  所以我們可以想像到,項羽三年發跡起來,他得到無數人的幫助,還有他祖上有德,才有這麼大的福氣。他是一個大將軍,那有多大的福!他不好好珍惜,把祖宗留給他的福報全部都敗掉了。古人很懂得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的道理,像范仲淹先生他發達了,他絕對不會享樂縱欲,他還告訴他的孩子,我今天發達了,這是祖先的保佑,我必須要照顧好所有家族的人,我才對得起祖先,不然我以後無顏去見我的祖先。這是明理的人!剛剛我們談到的這一段,是從那一、二百年的歷史當中,沒有看到像他發達這麼快速的。但是接著說到:

  【及羽背關懷楚。】

  項羽放棄了關中,離開了關中,這個『背』就是放棄、離開。關中本來是建都最適合的地方,因為建都它強調一個地利,我們說天時、地利、人和,選一個首都,它一定要是地利比較好,易守難攻,占有這個地利之便;包含選一個首都,他還要考慮整個它這些物產資源,能夠應變很多危急的狀況,才適合做首都。結果這個時候,他放棄了這個地利,『懷楚』,感情用事了,他懷戀楚國,他要建都在楚這個地方,楚國的范圍。結果他就定都彭城,那他地利就沒有了。所以他的失敗,都是自己的心態也好,或者做法一步一步走向滅亡的。但這整個過程敗喪下來,也有五年的時間,到第八年,最後他是自殺而死。但整個五年過程當中很多決策都是錯誤的,為什麼他沒有調整?那還是來自於聽不進人家的勸。其實人有很多轉變命運的機會,但能不能善用這個機會,還是取決於人的修養,尤其有沒有恭敬接受別人勸谏的態度。

  【放逐義帝而自立。】

  這個『義帝』,因為他是楚國的軍隊,後來就有立楚懷王的孫子為「義帝」。他對於義帝來講,他是臣子,他把義帝放逐,最後還暗地裡也把他殺了。所以這些做法,其實都在折損他自己的福報。「放逐義帝而自立」,這個就失民心,遵守道義得民心,不守道義就失民心,這個人和慢慢的在消退了。

  【怨王侯叛己。】

  他放逐義帝這種行為出現,人家就不認同他,接著韓廣、劉邦就不聽他的,就『叛己』,就反叛他。這個關鍵又來了,當這些王侯背叛他,他假如這個時候反省自己,可能又是一個轉機。但人家是因為你不義而叛,這個時候反而怨他們,「怨王侯叛己」。腦子裡只在那裡想,當初你們有漢王可以做,有什麼可以做,還不是我給你們的。我講話怎麼挺像的,口氣好像有點像。人面對一些情況的時候,不反省自己,還在那抱怨,那就更陷自己於艱難的地方。所以接下來我們看到,從一開始地利沒有了,做出不義的事,人家反叛了。我是不是說錯話了?要反求諸己。

  【難矣。】

  其實這個『難矣』,形容項羽繼續這樣下去,要扭轉這個局勢就非常困難,處境危急。這個「難矣」也代表司馬遷先生可能有感歎,你怎麼搞成這樣!接著說到:

  【自矜功伐。】

  這個『矜』就是誇耀,誇耀自己功勞非常大。所以為什麼要謙退?「謙卦六爻皆吉」,要懂得讓名於上,讓功於大眾,而不能自矜自誇。這個『功伐』就是自己誇耀自己很有功勳,都是自己的功勞。

  【奮其私智而不師古。】

  這個『奮』就指專門都是逞自己的意思,專逞的意思,這就變自尊自大。『私智』就是個人的才智。『而不師古』,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所以唐太宗先生他當皇帝,他都知道要跟古聖先王學習,趕緊安排魏徵編了一套《群書治要》,自己手不釋卷,才能夠讓天下大治,因為他用的是幾千年的智慧。唐太宗先生十六歲就帶兵打仗,二十七歲當皇帝,讀書少,所以人可貴在哪?自知之明。項羽是武將,書讀得少,還不知道要效法古聖先王,那就很危險了。而且打天下靠的是機會,守天下那得靠智慧才行。他專逞個人才智,「而不師古」,這個「古」可以是古聖先賢,可以是古聖先王,古聖先賢是你學習他們的智慧,古聖賢王你要學習他的經驗。唐太宗先生講的「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從這些歷史的興衰,知道它的關鍵在哪裡。所以他傲慢,自以為是,他就不會效法這些古人。

  【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

  這個『謂』就是自己認為。一個人很危險就是講話的時候,常常我認為怎樣怎樣怎樣,我覺得怎樣怎樣,那無形當中都是比較自以為自己對、自己能,然後在講話當中無形就流露出來了。一個很謙退的人,這個我字很少會用,我覺得怎樣怎樣,很少;反而是在談一些道理的時候,都是孔子講怎樣怎樣,師長講怎樣怎樣,他是謙退的心在應對人事。他自己覺得,他這霸王的事業,只要用武力來征伐,就能夠統治天下,所以『欲以力征經營天下』。從這裡我們看得出來,項羽的見識還是太淺薄,怎麼天下是用武力來統治、經營的?他這個智慧判斷力不夠。我們看歷史,秦國用武力統治了多久?十五年,這麼短。周朝,從文王、武王、周公都是聖人,他的朝代延續了八百多年。所以歷史就是一面鏡子,不師古,最後他的認知偏離這些真理、道理太遠。所以:

  【五年卒亡其國。】

  僅僅『五年』。這個『卒』就是最後、終於亡國了。

  【身死東城。】

  他是自殺而死的。當時候這個『東城』是在安徽定遠縣。項羽打仗打了八年,他是常勝將軍,七十幾戰都是打勝仗,但是他最關鍵的最後一場是打敗仗。確實很勇猛,他最後只剩下二十八騎兵,騎馬的騎兵只有二十八人,他還只幾十個人在那裡打,還打了三次勝。最後畢竟也沒人了,然後他身邊的人勸他渡江回楚國。他說:「無顏見江東父老」。這一句話還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史記》記最重要的,這一句沒有記。大家看下一句:

  【尚不覺寤。】

  這個字通心字旁那個悟,就是他五年快速衰敗,他還沒有覺悟。

  【而不自責。】

  也沒有反省自己。

  【過矣。】

  這個算是太過分,太大的錯了。司馬遷先生的文章寫得好,他那個感歎都很有力道,難矣,『過矣』!

  【乃引。】

  這個『乃』是卻,反而。項羽兵敗之後,他反而引用哪一句話?這個『引』是援引,就用了這句話來對他的失敗做了個注解。其實不是做注解,是找藉口。什麼藉口?

  【天亡我。】

  是天意,老天爺要亡我的,要滅亡我的。

  【非用兵之罪也。】

  絕對不是我不會打仗。所以他把失敗的原因推給誰?推給老天爺。那他這一念又不知道要折多少福了,這叫怨天尤人,折福。所以人到了死前,還完全不反省自己,難怪會有這樣的大敗。

  【豈不謬哉。】

  這豈不是太荒唐透頂,太荒謬了!所以整篇文章對於項羽的發跡是覺得非常的特殊,這麼快。但敗下來,我們看到這整個文章也點出來他的問題所在,天時、地利、人和都失去了,而且最後不知反省。

  我們翻回來剛剛跟大家講到的「禮之體,敬為主」,這個恭敬太重要了,主要是要內心常保對一切人事物的恭敬,他表現出來的行為應該就合乎禮教。

  【禮之用。和為貴。】

  『禮』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又能達到和諧,那是最可貴的。而這個禮其實都是調劑人情,禮尚往來,人情的這些相處、相交,禮教都有一些規范在裡面。雖然『和為貴』,人與人這種和諧很可貴,但是:

  【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就是為了調和,為了和諧,而不以禮來約束,還是行不長久,還是不是很妥當。比方我們顧及人情,然後把團體的規矩破壞了,這樣可以嗎?順著人情,最後都是把規矩破了。比方說我們是做領導的人,服務他人都要團體來配合,你這個領導者常常賣人情,底下的人辦事難度就很高了,你一個沒問題、沒問題,就把他們給累死了。領導者也要尊重體恤底下的人,不能當領導了就不恭敬人,那不行。或者你常常走後門,這『不以禮節之』,沒規矩了。其實說實在的,不以禮來做事情,誰都沒有得到利益,好像看起來眼前給了他點方便了,他真的得利了嗎?你給他方便,他很高興,「你真是天底下最好的人」,他真得利益了嗎?你不守規矩、不守禮給他方便,他以後就覺得這麼做沒問題,他就盡走後門。其實你是害了他,然後又讓自己團體的人不好做事。

  所以說『亦不可行』,不能過到人情上不守規矩、不守禮;但也不能守規矩到不體恤人心,你說「規矩就是這樣,沒得說」。人家跟我們講兩句,馬上就被我們罵回去了,看起來很有原則,但是這種人情的柔軟度不夠,這樣得罪人就會比較常發生。而且假如我們常得罪人,可能也會造成別人對我們的團體,甚至我們的上司有看法,這個我們要敏感。比方我們發脾氣,我們對人比較凶、比較傲慢,「德有傷,贻親羞」。所以雖然有原則,但是要體恤人情,要有耐性去給人家說明清楚,這樣其實不一定對你有好處,不一定對當事人有好處,反而遵守了規矩對他比較好。那我們還是守這個規矩,不過在我的范圍之內,我還能幫你些什麼?你沒有破壞規矩,但對方覺得你這個人很有人情味,你盡力為我想了,這樣就比較圓融。沒有破壞規矩,可是你笑著對他,你還盡力協助他一些事情。所以人處事做到仁至義盡,又不破壞規矩,這個很重要。接下來,我們這一段講到五倫都在禮當中:

  【上則優賜有加。下則鞠躬盡瘁。禮行於君臣矣。】

  『優賜』就是賞賜、關懷,『有加』,當然這個「有加」是非常細心體恤,然後看到下屬的付出,肯定嘉獎,恩賜有加。而這樣的領導者,其實都是沒把下屬的付出當作應該的,反而都是很珍惜、很感恩他們,然後很關心他們,覺得這個是道義之交,關心他的身心,關心他的家庭,所以「優賜有加」。『下則鞠躬盡瘁』,這個「鞠躬盡瘁」就是恭敬謹慎,盡心盡忠,回報這個恩德,這個知遇之恩。這個做得最好的諸葛孔明先生,做到了下則鞠躬盡瘁。『禮行於君臣矣』,這個要做到盡瘁,其實還是要真心、忠心、不變心。大家一聽到不變心好像挺嚴重的,我們是不是不變心的人?我們會不會變心?其實我們的心一天不知道變幾次!下屬的盡忠,時時想著不可以給國家、團體、領導丟臉蒙羞。而《孝經》裡面,「事君章」那一段話特別精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在朝廷當中盡心盡力提醒他的君上、領導者,回到家裡還在那裡想,君上還有哪些不足,我怎麼善巧方便再提醒、協助他,退思補過。「將順其美」,領導者好的理念盡心盡力成就;「匡救其惡」,要勸告調整他不妥當的地方。整段話強調的一點,不變心,都是什麼心?一心一意只想著如何成就君上、領導者,他沒有其他念頭,這是義,道義之交。

  所以人對每一個人,其實每一個親戚朋友、君臣關系,都應該是這個態度。不能說今天親人做了哪件事,我不高興,好,那我不理他。有這個態度,那都是變心的人,不是真心,不是真愛,都是意氣用事,都是談條件,他對我怎樣,我才會對他怎樣;他都不對我好,我也懶得理他,這種心態都是利益之交。「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常常都是想著他要先對我怎樣,那叫小人,只想到自私自利。我們願不願意做小人?不願意。有志氣!新年新希望,今年真做君子,不做小人。從哪裡下手?不變心,一心一意就是為對方著想、為對方好,就對了。那說保持不了怎麼辦?繼續保持。然後要把那個保持不了,干擾你的念頭要把它放下,那個念頭裡面可能有貪心,可能有傲慢,可能有瞋恚,可能有懷疑,貪瞋癡慢那個就是煩惱賊。我們為什麼這個心變了?就是認賊作父造成的。現在把這個賊都抓住了,就可以恢復不變心,恢復真心,「禮行於君臣矣」。

  【定省溫凊。出告反面。】

  這都是為人子的規矩,晨昏定省、冬溫夏凊、出告反面,這雖然舉的是生活的禮節細節,但大的道理都離不開生活細節。所以:

  【禮行於父子矣。】

  由於這些生活的細節,都能做到對父母的體恤跟恭敬,更大的事那就不用說了,就能做到。但那種大的氣節都是在小地方培養出來的,一個人連在這些小細節都對他父親不恭敬,那他面對大的事情還會為父母著想嗎?我們剛剛講到《史記》,司馬遷先生完成這本巨作,也是在『禮行於父子矣』。「父母命,行勿懶」,司馬遷先生的父親是史官。我們翻回來《古文讀本》四十二頁,司馬遷先生字子長,他的父親是司馬談,也是做史官。很有意思是司馬遷的祖先就是周朝的太史,這個有血統,有這種家族的承傳。我們古代,其實很注重家學,為什麼?因為他有那個家庭背景,他的積累才厚。有句俗話講,你要去看一個中醫,他們家要三代都是中醫,你比較保險給他看。假如他才開始學,而且才剛學半年,你給不給他看?不給還是給?給,不然他就沒學習的機會了。但是有一個前提,前提是這個醫生統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都是依照《黃帝內經》、《千金方》這些經論給你開的,他不會偏差太多。但不一定很准,因為那個准裡面還要積累很多經驗。所以那個三代都是中醫,他可能從小二、三歲就在那裡看他爺爺看病,他父親怎麼看病,積累很多寶貴的經驗。

  他的父親是太史公,而且司馬遷先生十歲就會背《尚書》、《左傳》、《國語》,有這個家教,他才有這個功夫。他父親晚年期許他,說到周公到孔子差不多五百年左右的時光,然後孔子到我們漢朝現在又快五百年了,所以應該要有聖人出來,要有賢德之人出來再記這些歷史,來給後世的人可以為借鑒。所謂述往事思來者,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我們看司馬遷,他是做到「究天人之際」。我們古聖先賢傳下來的學問,就是天人合一的學問。「通古今之變」,天地、大自然跟人心它是相應的,像《尚書》裡面講的,「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而通古今之變就是在整個歷史長河當中,了解到它的興衰存亡之道在哪裡,客觀從這些歷史經驗當中得到啟示、得到教訓。而我們讀的這幾篇都是司馬遷先生在每一段歷史後面的評論,這是「成一家之言」。往往有這些史官的評論,讓我們對這些歷史體悟得更深刻,因為他們有那個慧眼、智慧。

  而對於父親的囑托,司馬遷時時不敢忘,所以他是孝親。甚至於他因為針對當時候漢朝的一名武將叫李陵,投降匈奴,漢武帝非常震怒,而司馬遷跟李陵的交情算不錯,當然他不會徇私,他替李陵辯解,確確實實當時候整個漢軍的情勢還是非常危急。其實一個領導者在看到這些情況的時候,也要反思,不能是一味要求他要忠,他的形勢有多危急,也很可能是領導者的決策失誤所造成的情況。當然,真相如何,等我自己有能力回到過去之後,再跟大家確認。我們只是就遇到這種事的時候,一個為君者是否應該還是要冷靜反思,問題、狀況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那不單是一個人的責任而已,甚至於都有可能是大臣之間在那裡搞黨搞派,最後沒有能夠去支援造成都有可能。所以在位者要時時看得很清楚,才不會造成這些敗相、悲劇。

  漢武帝非常生氣,居然判司馬遷宮刑,宮刑那就是太監,這樣的刑罰對一個讀書人來講,那是莫大的屈辱。俗話講「士可殺不可辱」,給他宮刑之後,他所有的這些同事,尤其是那些下人,那些沒有修養的人,取笑他的,我看就不知道有多少。他為什麼可以忍辱負重?離不開他的孝心。所以留名青史的人一定都是孝子,他才能夠在這種危難當中,能夠秉持住他的氣節、他的志向。而且司馬遷先生也尊師,他非常佩服孔老夫子,所以整部《史記》他也是效法孔子作《春秋》的精神。在司馬遷先生《史記》的自序當中有提到,孔子陳蔡絕糧這麼樣的困窘,但是發憤作《春秋》。其實也是在抒發他的心情,他也是被這麼大的屈辱之後,他反而不氣餒,能夠發憤作這一部《史記》,算是整個中華文化的一部巨作。

  所以我們人生遇到一些挑戰、危難的時候,可能就是我們要留名青史的時候,所以不要氣餒,不要退縮,要勇往直前。所以在《孔子家語》裡面講,「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這些當國家領導的,沒有受到這些挑戰、困厄,沒有辦法成就他的功業。我們看那些偉大的君王,都不是順境當中來的,都是很多磨煉,最後他能體恤民間疾苦;而這些烈士也都是在這些挑戰當中,磨煉出他堅定不移的意志,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就是這個道理。當時候跟著孔子在陳蔡絕糧這麼大的挑戰當中,後來解圍了,子貢給孔子駕車,子貢就說,我們這幾天遇到這麼大的困厄,希望這一輩子不要再遇到這麼差、這麼慘的事情。孔子接著說,我不這麼認為。孔子說,我認為經歷過這些的弟子們,以後應該都會特別有成就,因為他磨煉過。所以這個道理我們假如懂,應該要多鍛煉自己的孩子,不要把他養成溫室裡的花朵,就不好了。

  假如你的領導特別磨煉你,你要突然覺得,我領導看得起我,知道我承受得了,耐磨。你就能夠在工作當中不斷突破、不斷提升,能力不就是這樣激勵、激發出來的嗎?。不要領導稍微嚴格一下,就在那裡complain,抱怨一大堆。鐘博士能力很強,他拿博士短短幾年就拿到了,四年的時間碩士跟博士,而且人家是找最嚴格的教授。你看現在的人都找那個最輕松的,難怪現在沒幾個成才的,禁不起磨煉。我們印象很深,他說他那個教授每一次拿工作給他,他問教授什麼時候要完成?他教授說昨天。就是提醒他,最快的時間給我交出來,拖都不能拖,就是這樣磨出來的。大家不要把鐘博士這些都當故事聽,要啟發自己的人生,要禁得起磨煉,智慧、能力早一天提升起來,早一點能利益大眾。孔子,聖人看事確實是不一樣,後來跟著陳蔡絕糧這些弟子確實成就比較高。

  而「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因為那個時候禮崩樂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都偏離了做人的常道,連天子都不放在眼裡。結果孔子作《春秋》,這些人很害怕,孔子都一五一十把它寫下來,好,你再不改,遺臭萬年!孔子那支筆很有力道的。以前的人他還是有羞恥心,以後還被歷代的人取笑,這個就太丟臉,也給後代丟臉。所以孔子作《春秋》最重要的目的,是讓人明白倫常的道理,都守本分。因為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非一朝一夕之故」,不是一天、二天造成的。「其所由來者漸矣」,它是漸漸整個風氣敗壞掉,就是人不明本分、不明倫常。所以孔子作《春秋》,就能讓人重新認知正確,我怎麼扮演好我每一個本分角色。

  我們開始一起有學習過「鄭伯克段於鄢」,大家看那每一個字都有力道。鄭伯,叫他鄭伯就已經貶低他了。克,兄弟居然用克,這個就是當哥哥的沒有好好教育好弟弟。大家去了解之後,孔子真是聖人,每一個字都是能夠振聾發聩,讓人真正能明白是非邪正。所以是希望能夠治理亂世,作《春秋》、作歷史的目的,能夠讓亂世撥亂反正,回歸正道。在春秋那個時代,孔子記錄了二百四十二年的歷史,殺害國君的有三十六件,亡國的有五十二個國家,所以很亂。但根源還是偏離倫理道德的原因,所以失之毫厘,差以千裡。大家注意看,短短幾十年,我們的禮教沒有重視了,一代人的素質掉了多少?現在掉的速度不是一代人驚人,現在是什麼?每一年的素質掉下去都很嚇人。所以這個禮教教化太重要了。

  我自己念初中的時候,都可以深刻感覺到,我念初三,那個初二的人就愈來愈自私自利,到初一的更嚴重。像我們初三的時候,打架都是要師出有名才可以打,是這個人太不像話,太不重道義,才可以打他。到我們下一年的、下兩年的,不高興就打人,太沒規矩了,打人也都講規矩;不是,當然打人是不對的。所以感覺退得太厲害了。我們這一代人,見證了偏離禮教、偏離倫理道德教育的結果,現在要把它撥亂反正、力挽狂瀾,不容易,很難,難矣!但是卻也是我們這一代人必然要承擔起來的責任,不然以後人都不像人,甚至於是什麼?以後人類還在不在都是個問題了。人不像人,老天就要來收拾了,這是必然之理。所以我們這一代人再辛苦,都得要咬緊牙關把它扛下去,沒有難不難做的事,只有該不該做的事。而且告訴大家,這幾年是關鍵,人心能轉,災難就能大大化解;人心不轉,這個災難會很嚴重。

  所以要從我們自身做起,從我們自己家庭好好做起。雖然社會再亂,可是我們還是堅信一點,「人之初,性本善」,你有好的教誨給他,有好的榜樣給他,沒有人希望繼續這樣迷糊下去,這樣頹廢下去,這樣自暴自棄下去。我們接觸很多企業家,他們跟我們說到,比方說念《太上感應篇》,他念了一段時間,剛好給我說到,他說我念,念那個做壞事的部分,好像我沒有一條不犯的。我心裡想,你每一條犯還活著?《左傳》講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一個人犯了這麼多錯還活著,你說他本來的福有多大!你說他祖先給了他多大的庇蔭。現代人的那種人生,真的是險象環生,懸崖勒馬,都是剛好馬走到懸崖拉起來,再不回頭就掉下去了。可是這樣的人一明理,又應驗了下一句,「浪子回頭金不換」,他也會很勇猛改過。總在遇緣不同,我們也要造更殊勝的緣,來提醒這些走錯路的人。

  我們講到司馬遷他是承傳父親的志向,他也做到了,而且他也效法孔子,他是真正孝親尊師,成就了他一生的功業。我們接著來看司馬遷另外一篇文章,提到的「孔子世家贊」。孔子一生他也是從小的官做起,慢慢學問好,有人請教他,就教於他,夫子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後來做了中都宰,做了司空、大司寇,而且是攝行相事,算是做了魯國的宰相,智慧、德行包含為官的經驗,都是做得非常好。但是後來魯國的福報還是不夠,齊國看魯國治理得愈來愈好,心生嫉妒,就障礙,然後就贈送魯定公很多駿馬還有美女。請問大家,駿馬、美女表的是什麼?就是那些東西會腐蝕人心,會墮落的,玩物喪志,玩人喪德。結果後來又不聽孔子勸,不理朝政,孔子才沒希望了,找看看有沒有國家領導願意遵循這些聖賢的教誨。

  其實夫子也知道,只要哪一個國家真肯做了,他一做好,天下的人一看到,原來遵循倫理道德因果,反而這個國家更穩定、更昌盛,更贏得天下的尊重,那誰不願意做!但沒有一個榜樣出來的時候,一般的人就會覺得那行不通。所以這個時代,樹立榜樣很重要。我們很佩服馬來西亞的首相,去年釋迦牟尼佛誕辰的時候,他以一個回教領袖的身分,來參與佛家的慶典,也期勉我們馬來西亞的國人,讓馬來西亞成為是一個和諧社會的表率,是宗教和平的表率。最近師長來,有把我們的一些構想告訴首相,我們要辦漢學院,結果首相非常歡喜,還祝福我們。所以這個領導者很重視漢學的復興,那我們馬來西亞的華人,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要扛起來!師長也給我們目標,我們馬來西亞的漢學院要超過劍橋、牛津的漢學院。OK!那大家要好好讀書,尤其要栽培下一代。

  我們古文是五月八號開始上第一堂課,現在已經超過半年了,應該是第八個月,第八個月了,恭喜大家都還活著。當然,我們是帶動一個風氣,讓更多年輕人來學。您假如已經超過四十多歲了,然後背得會腦神經衰弱,睡不著,您就記那個意思就好了。不然到時候讀得壓力太大,然後就在那裡罵,這個蔡某某害我都睡不著覺,這樣我耳朵會癢。量力而為,盡心盡力,這個態度就是給後面的人做榜樣。更重要的,這些古文背後的微言大義,這些倫理道德因果的義理,我們要真正落實做到,這是最好的身教。大家聽到漢學院,感覺怎麼樣?很好!都感覺,這一生還能干這樣的活,沒白來。所以我們這樣一路走來,從來沒覺得壓力,不是壓力,叫動力,怎麼是壓力?而且覺得是福氣,才能干這個事情。說實在的,很多人想干,他還不見得有這個機會。那機會擺在我們面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相約干這個事,百年之後,說不定歷史就會記我們馬來西亞古文班,當時候很多人年紀很大了,都還這麼用功。

  孔子後來周游列國十四年,還是沒有國家能接受這些古聖先賢教誨,最後他專心教學,更重要的「刪詩書,訂禮樂,作春秋」,還有彰明《易經》的道理,還作了《十翼》,就是注解整個《易經》的道理,讓後世的人更能深入《易經》的這些智慧,所以整個六經都是透過夫子承先啟後。我們對夫子非常的恭敬,贊歎夫子「德侔天地,道貫古今,刪述六經,垂憲萬世」,是萬世師表。「先孔子而聖者」,所有在孔子以前的聖人,「非孔子無以名」,沒有透過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後世的人連堯舜禹湯都不認識,更談不上他們的教誨了。所以我們能明古聖賢王的智慧,感謝孔子。「後孔子而聖者」,在孔子之後二千多年的這些聖賢人,「非孔子無以法」,效法,就是因為有孔子這樣的風范,這二千五百多年的讀書人都以孔子為榜樣,效法他,最後他能成聖成賢。所以孔子稱為「至聖先師」。

  「世家」,把孔子編在世家,是因為孔子的貢獻絕不輸給任何一個國君跟帝王。所以人世間這個精神長存、教化長存,是對整個國家社會民族影響最深遠,有一段詩是這麼贊歎道,「百年奇特幾張紙,千古英雄一窖塵。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義洽生民」。歷史當中很特別的事情、奇特的事情,其實幾段話也就過去了。您看幾百個皇帝當時候都是盛名一時,天子!但現在,或者是他去世之後,又有多少人記得他?千古英雄,縱使他那個時候立下汗馬功勞,但是死了之後還是化歸塵土,一窖塵。所以人生要努力留得下來的德行跟精神,這些功業、富貴榮華都如過眼雲煙。唯有炳然周孔教,這炳然是指他們的教化照亮了很多人心,興旺了很多的朝代。周公跟孔子的教化,卻在幾千年後,還在影響著人民、天下。我們來看這個文章:

  【太史公曰。《詩》有之。】

  《詩經》裡面,有一篇詩提到的一句話: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高山』它是可以仰望的,這裡的『仰止』,「止」其實就是指高山,高山是可以仰望的。『景行』,這個「景」是指大的意思,景行是指大道,「行」指可以遵循,可以遵行的。所以高山可以仰望,大道可以遵循、可以效法,把孔子的德行風范用高山來比喻。而且這個「景行行止」,也是期勉我們,夫子做得到,我們也能做得到,「聖與賢,可馴致」。所以看得出來引這句話,司馬遷先生也是很有志氣的,以孔子為榜樣。

  【雖不能至。】

  雖然不能馬上契入到夫子這種聖人的境界。

  【然心鄉往之。】

  這個『鄉往』,就好像二、三歲的孩子,對父母那種孺慕之情。所以向往,也是願意效法,然後一心歸向這個目標,一心以達到孔子這樣的境界為目標。「鄉往之」就是心無旁骛,一心一意往這個目標走。假如我們常常浪費時間,那就不是像司馬遷這種心境,心向往之。所以從這一段話,我們可以感受到,司馬遷先生對孔子的這種愛慕之情。

  【余讀孔氏書。】

  他讀孔子這些遺留下來的經典,主要還是六經,可能還有一些其他典籍當中記載孔子教誨的,他很用心的去看。

  【想見其為人。】

  在讀書的時候,就好像體會到他的為人,這是用心去領受夫子的每一句話。我們看孟子向孔子學習,孔子也不在了,可是他學得最好,那種至誠恭敬的心超越時空。孔子也是這麼跟古聖賢王學的,專注學習到喝湯的時候在湯裡面看到堯帝,在牆上看到大舜,在夢中看到周公。請問大家喝湯都看到什麼?大家作夢都夢到什麼?這個都是至誠感通,時空就化掉了。所以體會到夫子的為人,從他的教誨當中。

  【適魯。】

  他到了魯國,我們可以想像司馬遷先生的心情,本來是看夫子的書,現在到了夫子曾經走過的魯國,心情是非常激動的,希望能夠看看夫子曾經走過的地方。所以到了魯國:

  【觀仲尼廟堂。】

  就是參觀孔子的家廟,去祭祀孔子。就像我們現在讀書人到了山東,必然要去三孔祭孔子,懷念他老人家的行誼。

  【車服禮器。】

  因為在漢武帝那個時候,離孔子才兩百多年,孔子當時候的車、衣服、禮器這些遺物都還留著,所以司馬遷先生所謂睹物思情,看到這些物品,那濃濃對夫子的這種感情就上來了。接著:

  【諸生以時習禮其家。】

  不只看到夫子留下來的書、留下來的物品,還體會到了夫子精神的長存。這個『諸生』就是當時候這些讀孔子教誨的學生。『以時』,就是依照固定的時間,到夫子的家廟,夫子以前住的地方來習禮,來此學習禮儀。等於是那個影響,在兩百多年之後,還是非常的興盛。

  【余只回留之。】

  有另外一個說法是「低回留之」,這個都可以。『只回』,這個「只」是指恭敬,那種恭敬、向往讓他不忍離去。「低回留之」就是徘徊留戀,不忍離開,都是這個意思。

  【不能去雲。】

  捨不得走。這是第一段文。我們接著看第二段:

  【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

  天下的天子君王,乃至於歷代的賢能之士,實在是太多了。『眾矣』,很多很多。

  【當時則榮。】

  這個『當時』,就是他們在世活著的時候,十分榮耀,有光彩。

  【沒則已焉。】

  這個『沒』,通歹字旁的殁。「當時則榮,沒則已焉」,死了之後就罷了,慢慢的也沒有人記得他們。

  【孔子布衣。】,

  孔子他並沒有這麼高的權位,就是一介平民百姓。這個『布衣」』,其實就是指沒有封土,不是貴族。

  【傳十余世。學者宗之。】

  到漢朝已經傳到第十四代了,而且司馬遷先生學古文,跟孔安國先生學,就是孔子十幾世以後的後代,所以他那個感受更強烈。看到聖人的後代,十幾世,道德修養都這麼好,影響世人,又影響他的子孫這麼深。所有讀書人,『學者宗之』,這個「宗」就是崇敬、尊崇。

  【自天子王侯。】

  從天子,還有這些王侯貴族,以至於:

  【中國言六藝者。】

  這個『中國』,我們在夏商周那個時代,主要的文化發展是黃河流域,所以那時候覺得是天下的一個中心,所以用中字,「中國」,我們周圍的叫四方,四方的國家。所以中國就是指華夏這個民族。『言六藝』,「六藝」,這有兩個說法,一個是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另外是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只要是在講學這六經的人,在傳播傳統文化的人:

  【折中於夫子。】

  這個『折』是斷,評斷的斷。這個『中』就是不過跟不及,就是最適當,就是「中」。但問題過跟不及的標准在哪裡?所以「折中於夫子」,意思就是以夫子的教誨、學說為標准。他們講任何的道理都要依夫子的教誨為標准,然後調和過與不及,使這個義理都是歸到最恰當、最公正的目標,可見得漢朝的讀書人非常的尊崇夫子。所以:

  【可謂至聖矣。】

  所以他真的是最了不起的聖人。這是司馬遷先生在「孔子世家」之後的,對夫子一生的一種贊歎。《史記》的這三篇文章,我們下一次再來談「五帝本紀」,因為這三篇文章,其實跟禮教很有關系。司馬遷先生孝親尊師,而且治學非常的嚴謹,他才能成就這樣的功業,嚴謹也是恭敬。再來,「項羽本紀贊」裡面告訴我們,恭敬的重要,禮者敬而已矣。在「孔子世家贊」當中,讓我們感覺到,他對夫子的那種崇敬,孝親尊師,德行的根本。

  我們再翻回來一百五十一頁,剛剛講到的是君臣關系,還有父子關系。接著:

  【外內位正。和而有別。】

  這個是夫婦關系。

  【禮行於夫婦矣。】

  和而有別,就是各有各負責的事情,互相感恩,這就是具體『禮行於夫婦矣』。

  【長幼有序。伯友仲恭。】

  哥哥友愛,弟弟恭順。

  【禮行於兄弟矣。樂群敬業。毋相聚以邪談。】

  『樂群』就是很合群,『敬業』,恭敬學業、事業、家業,朋友之間常常如切如磋這些方面,而不是相聚談沒有意義的,甚至是論人是非的,這都不妥。這叫浪費彼此的生命,還污染彼此的心靈,這是很不夠朋友的表現;夠朋友,要成就對方的學問。

  【禮行於朋友矣。】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然後在這裡先給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新的一年,身體健康,阖家平安,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上一篇:淨空法師: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228集
下一篇: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真正的發心和錯誤的發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