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月十五,接到汝書。以汝言孟由一到,即便登程。恐回書落空,是以不復。即午復接汝書,知孟由尚未歸省。其所以稽遲不歸者,殆不敢擔由彼歸而汝即走出之擔子也。汝何不體我心,及諸人之心,而硬做道理乎。光亦出家之人,豈必定礙滯汝,阻止汝,學在家人戀戀於家,不願令人速得解脫乎。但人之際遇,萬有不齊。約汝分論。實為在家益大,而出家益小。汝祖業頗可度用,上有慈親可事,中有兄弟可靠。室有賢妻,膝無子女。而且汝之大兄,頗信佛法。三弟四弟,亦皆與道不相悖戾。汝在家笃修淨業,亦可為慈親生信念佛,以期了脫之導。亦可為兄弟在外,料理家門之事。亦可以率其妻室,弟婦等,同修淨業,同出輪回之計。外而鄉黨親戚,隨緣開導。即家捨為道場。舉慈親,及兄弟妻室子侄,鄉黨親朋,皆為法眷。隨力隨分,身率言化。俾永嘉一班迷途之人,並彼邪見種性之人,同納於佛法至極圓頓淨土法門大冶洪爐之中,共成法器,同修淨業。將來同登蓮邦,共證菩提。豈不如汝出家為僧,捨親遠去。室人有無依之恨,慈親有怨子之懷。而且一班不明至理之人,反謂佛法為背畔世道,妄生謗毀。俾此等人造口業,墮惡道。未見其益,而先受此等大損之為愈乎。況汝慈親,既不應許,豈可不遵慈命,仍懷此心乎。如汝親絕不許汝修行,猶有可原。汝親甚歡喜汝修行,何得必欲離親修行乎。佛法中有六度萬行種種之功業,皆為利益眾生。汝不出家,則於親有大利益。只此一事,即可曲順親心,居塵學道。俾親日見之熟,不期其信向而自然信向,即為莫大功德。況不止親一人乎。又親既不許,則義不可再思出家。以佛戒律中,父母不許出家,自己任意求出家者,不許攝受剃度,及受戒等。否則師弟各皆得罪。汝既以光為師,謂為善知識。然光實非善知識,而於背佛法事,斷不敢為。但祈依光所說,順親之心,在家修行可也。古人有為知己者,不妨以身許之。況慈親留汝,光勸汝,豈可違抗,固執不改乎。當知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乃往生正因。宜隨王虛中,周安士,彭尺木三先生,則不愧為佛弟子矣。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二》:復周群铮居士書四
天下事皆有因緣。其事之成與否,皆其因緣所使。雖有令成令壞之人,其實際之權力,乃在我之前因,而不在彼之現緣也。明乎此,則樂天知命,不怨不尤。素位而行,無入而不自得矣。汝獨不知身為人子,義當從親之命。又欲為人徒,猶當從師之命。然父母為子謀者,或有不當,以恩愛重而或有偏處。師則既能視為知識,斷不至所謀過於失當。居塵學道,即俗修真。乃達人名士,及愚夫愚婦,皆所能為。勉力修持,以在家種種系累,當作當頭棒喝。長時生此厭離之心,庶長時長其欣樂之志。即病為藥,即塞成通。上不失高堂之歡,下不失私室之依。而且令一切人同因見聞,增長淨信。何樂如之。但祈上遵母命,並順光心。隨分隨緣,自利利人。菩薩捨頭目髓腦,以救眾生饑餓。在家修行,於親於汝,皆有大益。何得妄生違拒。如必曰決欲依我心行,光豈能令其不許如是。但祈將師徒之假名字取消,一任汝拜甚麼高僧,光概不過問。他日相見,一同路人,不得猶執師弟之禮。若不如是,且請依我所說。代光勸化瓯江士女,同入蓮池海會。較與汝強欲為僧,致高堂失其歡心,兄弟妻室各懷憂念,而瓯人妄生誹謗佛法之心與業,其得失實不啻天地懸隔。汝試詳審思之。光其為汝耶,害汝耶。光言盡於此矣,過此則一字不肯虛寫,任汝自便而已。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二》:復周群铮居士書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