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們,大家午安,下午好!看到大家非常歡喜。一般上古文,文言文,應該是人愈上愈少比較正常,覺得這文言文很難懂。但是我們參與的人愈來愈多,這叫國家、民族將興,必有祯祥,祯祥就是預兆。在我們馬來西亞,大家一起學習文言文,參與的人愈來愈多,那勢必中華文化一定會在我們馬來西亞弘揚復興起來,這個就是徵兆。因為人的意念有很強的力量。我們都有一分使命承傳民族的文化,這是胸懷民族、胸懷天下的安危,這種善念很強。所以為什麼來一起參與的人愈來愈多?就是諸位學長的意念發出去,把人都招進來了。所以我們時時保持一個善念,也是對整個世界很重要的貢獻。都是善念,都是使命感,這個念頭會影響身邊的人。
那我們這幾節課都是在學習《禮記.學記》,我們先復習一下上一次課程談到的內容。我們翻到四十頁,「學者有四失」,這上一次談到。從這一段我們看到,「教者必知之」,當老師好不好當?用心良苦。我們看這一段裡面還講到,學習者有很多不同的狀況,「心之莫同」,就是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大一樣,要因材施教。一個教學者假如說,我一個方法用在所有的人身上,那鐵定行不通,他得要很用心去體恤每一個學生的差異,然後循循善誘去輔助他,去協助他。
那我們能了解人,能知人,要建立在自知的基礎上。我們連自己都不了解,我們怎麼去了解別人?所以韓愈先生提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那一個教學者自己還有很多人生的迷惑,他怎麼去解人家的疑惑?所以我們看到「學記」,事實上在彰顯教育的重要,後面在诠釋一個教學者應有的德行、能力。而教學的重要,我們看一開始都是在強調「教學為先」,教育重要,強調人不學,不知道、不知義。所以相同的,老師不學,他也不知道,他空有一個老師的名,但也可能是名不符實了。所以教學教學,教學者首先要先好學,要是一個好學生才行。所以我們前面有一段教學相長提到,「學然後知不足」,把學擺在前面。學好了才能教,所以教而後知困。學得不錯了,結果去教的過程,還有可能會發現不足,還有可能會發現還有哪一些道理其實自己還沒貫通,這樣就能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所以這一段也提醒我們,首先要自知,首先我們自己要能解自己人生的迷惑,進而才能解他人的迷惑;能看清自己的問題,也才能看清他人的問題。
緊接著講到,「善教者使人繼其志」。一個盡心竭力的教學者,他能產生一個影響力、一個魅力。因為他的學生會覺得,像他這樣的人生非常有意義、有價值,他們願意以這個老師的志向為自己的志向,等於是這個德行感動人,德行讓人佩服。而我們來看一篇,在四十八頁,我們對對地方,是「禹出見罪人」,是不是在四十八頁?是,新的版本是四十八頁。在《說苑》節錄的第二段文章。我們常說古聖先王,他們為王者、為天子,他是作君,但是他們同時具備了親、師的德行能力。
我們看,大禹有一天出去看到犯罪的人,結果他馬上「下車問而泣之」。他下了車問了這個犯人的實際情況,結果聽完他很難過,流眼淚。我們看這個古文,這些文章都是嘔心瀝血寫出來的,所以每一個文字背後都在流露聖賢人的修養跟存心。我們看,大禹看到罪人,他馬上下車,很緊張去了解狀況,就好像那個犯罪的人就是他的親人一樣。結果了解了以後很難過,流眼淚。旁邊的人看了,「左右曰」,不了解他為什麼哭。「夫」,這個夫是發語詞,「罪人不順道,故使然焉」,這個犯罪的人他不遵循做人的道理,犯罪了,才落得這個下場。故使然就是變成這個樣子。「君王何為痛之至於此也」,禹王,你何必痛苦到這種地步,那是他自己沒做好犯罪的。
結果「禹曰:堯舜之人,皆以堯舜之心為心」。我們從這裡看到,堯舜聖德,他的百姓,他都教育他,結果他的百姓都以堯舜的聖德為效法的對象,以他們的存心為自己的存心。所以一個父母教育他的孩子,讓他的孩子要效法他的德行,這就教成功了,「善教者,使人繼其志」。我們在這裡看,堯舜的德行做到了。「今寡人為君也」,現在輪到我做天子了。堯傳給舜,舜傳給禹,而且都是禅讓,都是觀察了很久,知道他確實有德行可以照顧人民才傳給他。結果他說,現在我當國君,老百姓不是效法堯舜的德行,反而「各自以其心為心」,這個就是順著自己的私心在做事情了,順著私心私欲,最後「欲令智迷」,可能就會犯罪了,所以我感覺到非常的悲痛。這個代表大禹非常的反求諸己,他覺得老百姓的修養沒有像堯舜一樣好,是他的過失。「書曰」,《尚書》上面有講到,「百姓有罪,在予一人」。他們為天子的心境,就任何一個百姓犯罪了都是他一個人的罪過,他覺得都是因為他們沒有把人民教好。這個是真的是以父母的心在對待人民。而我們從這一段也看到,這些古聖先王都是真正用德行來教化他的人民。
所以我們看到下一段也是講到了,「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能當好老師,都能體恤每一個學生的差異,之後可以成為一個領導者,再提升德行、能力,最後可以當一個國君,君王。所以「擇師不可以不慎」,選擇好的老師要選擇他是真的有德,甚至於都是有可以領導一方的德行、智慧的人,還有能力的人。我們看以前私塾老師,很多都是一個家族的祖父、曾祖父輩去幫忙整個家族的後代找老師。很多找誰?找已經退休的官員,他告老還鄉了,他的學識、德行,以及他人生的見識、見聞非常的淵博,把這樣的長者請來當自己私塾的老師,擇師不可不慎。你找一個老師來,講的都是理論,不知道怎麼去用在處世,用在生活、工作當中,可能教了就變成學死書了。
緊接著講到了,「嚴師為難」。尊重老師才能尊重道業,尊重了道業,人才能夠學到真實的學問。所以這裡把尊師重道擺到一個很重要的位置。而且舉了以前的天子,他在昭告天下的禮儀當中,所有的臣子都要北面面對他,他是王者,這是君臣之禮。只有兩種人不用守君臣之禮,就是這個臣子是祭祀的時候當作亡者在給人膜拜的,不能把他當臣子看待。再來就是老師,常常給這些貴族,甚至給天子講學。所以老師叫西席,天子、皇帝坐在東邊,老師坐在西邊,表示對師道的尊重。這個時代,「人不學,不知道」,所以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也不能去要求別人要多尊重我們了。很重要的,我們自己要做出來。我們真正做出盡心盡力、不疲不厭,小朋友們、學生們他很自然的也對我們提起恭敬。所以這個時代大家對這些道理都不是很清楚,不要去要求任何人,從我們自身做好,來把這個師道尊嚴復興起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教育者自己的行持要把師道表演出來。以前的人也很尊重醫生,現在對醫生的尊重也沒有這麼高了,那為醫者也要把醫道自己做出來。
接著下一段,我們談到的是在教學的時候師生的互動,有發問問題,有回答問題;學生發問,老師回答。學生發問,要順著脈絡去問。像顏回是個好學生,顏回有一次問孔子,什麼是仁?怎麼去落實仁德?孔子說:「克己復禮」。一個人要先克制自己的習氣,才有可能去愛人。人有貪心的時候,都跟人家計較,怎麼愛人?人脾氣都控制不住了,人家看到我們都嚇死了,怎麼愛人?人很傲慢,人家跟我們講話,問個問題,「連這個不知道」,以後看到我們都不敢發問了。我們都有這些習性,都不能降伏,就像儒家講的不能格物,格除這些習性、物欲,那我們的仁愛心都被這些欲望給包住了,這個仁愛的光芒顯露不出來了。
孔子指導顏回「克己復禮」,先要格物,對治習氣。顏回聽到這裡,他就很善問,他接著問夫子,「請問其目」,就是說既然是克己復禮了,這個「目」就是怎麼在生活當中具體落實。顏回真是,他的好學表現在哪,學一句就實實在在要落實一句,不是學空的東西,不是學記問之學。我們相信,顏回這麼一問,孔子一定很高興,馬上回答,從哪裡下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我們看這個禮,「禮者,敬而已矣」,就是恭敬。一個人有恭敬的態度,不該看的東西他不會看。這個禮敬是禮敬自己也禮敬他人。今天看這個東西會污染自己的善心,這個就是不恭敬自己,糟蹋自己。所以非禮勿視,「非聖書,屏勿視」。而且很恭敬他人,假如我們亂看,對人家是很不舒服的,這個時候也不能看。時時能體恤到別人,不給人不舒服,不給人難堪。而一個人事實上看不該看的東西之後,他的整個貪欲都會被,因為看到這些不好的東西都被調動起來這些習性,那他怎麼克己復禮?所以《弟子規》裡面這些教誨很重要,「斗鬧場,絕勿近」,「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一個人看不好的東西,邪惡的東西,可能那一天腦子裡都在轉那些東西。
所以學習傳統文化,首先不要看殺盜YIN妄這些東西。不然這個心都靜不下來,恭敬不起來。所以告訴大家,電視盡量不要看太多,因為電視節目那些污染一看,習性又被它叫醒了。今天回去不要看電視,大家受得了嗎?很多人說:那很多事我不知道怎麼辦?告訴大家,很大的事別人就會告訴你了。但是你自己去看,尤其你上網去看新聞,還沒看新聞,旁邊那些污染就全部進來。有沒有?尤其男士,現在一個什麼螢幕一出現,可能是最近布料比較缺貨,這個我就不是很清楚了,我得去了解一下,女孩子都穿得比較少。所以一個人要克己復禮,首先得要先守好,不該看的不要看,不該聽的不要聽,不該說的不要說。你說人會講不當的言語,都是因為他的心不正了,可能有情緒了,可能有傲慢了,可能自私了,不能去顧及他人了,才會講不當的言語,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個動可以包含邪念,不可以動,無禮的行為不可以動。因為你聽、看、說,還沒有動,身體動手,那一動了,罪業就重了。做非禮的事情就不好了,可能就傷害到他人了。
我們看顏回很會問,孔子也很會答。什麼樣的人很會答問題?這裡講,「善待問者,如撞鐘」。一個人很能回答別人的問題,就好像撞鐘一樣,你撞它大力一點,它就大聲回應;你撞它小一點,它就小聲回應。所以說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他回答的時候非常從容。大家有沒有被人家問問題問到全身緊張的經驗?「這,這,嗯,這」,有沒有?那就不能待其從容了。所以這一句話值得我們去體會,善待問者他就像鐘一樣。大家看過鐘沒有?裡面是什麼?空的。這有含義。大家有沒有經驗,比方說明天我要去說服一個人,當天晚上還在想,我明天跟他講什麼?一直想一直想,我明天先跟他講這句話,接著他會怎麼回答,我就再怎麼跟他講,鐵定說服他。有時候想得太興奮,二、三點都睡不著。結果隔天約會到了,跟他講話,結果你一講第一句話,他回的第二句話不是你想的,然後你就不知道怎麼講下去了。那請問,假如我們都是想了很多,然後去回答別人的問題,要去說服別人,心裡有沒有放空?沒有。只要他問的、只要他講的跟我們想的不一樣,不知道怎麼講了。
孔子曾經講到,他說,「吾有知乎哉?」現在講這一段是聖人的境界,我們用心體會,體會不到不要難過,因為這叫正常。但是那是目標,我們望著,慢慢邁過去。這個知,吾有知乎哉,很多人會覺得,孔子一定是什麼都知道,什麼都記得。但是孔子說了,「無知也」。老子又講,「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正開智慧的人,他不是,博就是什麼都記,記一大堆知識,他不見得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博者不一定有智慧。大家有沒有看過,拿博士拿二個、拿三個的人,有沒有?可是你看他眉頭深鎖,他還是很多煩惱,但是你看他博不博?他記很多東西,甚至於你告訴他一句話,他說在課本的第三十七頁。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人?但是他還是沒開智慧,他是知識。記了很多,心性之光還沒透出來。甚至於這樣的人會覺得他很厲害,「你看,人家不記得,我都記得」,完了,傲慢了,有傲慢就開不了智慧。
所以孔子這些話其實都在提醒我們,不要誤會了聖人的境界,都覺得聖人一定是記一大堆,愈記愈多、愈記愈多。請問大家,你有沒有記東西記到頭暈的經驗?有沒有?那你看,這麼繼續用這種方式記下去,會開悟嗎?可能頭會爆炸。所以這個都是心性之學,無知也。你們都覺得我很有智慧,懂很多,其實在孔子的心裡,他沒有這樣子說我很厲害,我很有智慧,甚至於孔子覺得我也還很差,我無知。因為大家去看,孔子說他,「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子每天下功夫,是把習性給放下,哪有一直覺得「我很厲害」,聖人不是這種心境。他都一直每天在放下他的習氣,就是格物;致知,就是把所知障放下。一個人覺得我很厲害,我這個也懂,我那個也懂,那些意念反而延伸傲慢,智慧打不開。無知也。
「有鄙夫問於我」,一般百姓問他問題,「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孔子講到,平常有人問他問題,他的狀態是什麼?他的內心是清淨,沒有裝東西。沒有在那裡想,要拿哪一句話對治他的問題,他是自然而然就起的智慧。所以要學這個空空如也。有一個具體的比喻大家體會看看,叫「用心像鏡子」。大家想,那個鏡子很干淨,它上面有沒有東西?有沒有?沒有。所以任何人站到前面它照得明明白白。就好像我們遇到了哪一件事情,我們心像鏡子一樣清淨,就把這件事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會有看不清楚。我們現在遇到什麼事,有一點搞不清楚狀況。
鏡子它時時保持清淨,假如今天這一面鏡子,是照了這一個人,這個人走了,那個影像還在上面,下一個人再來照,照不照得好?照不好了,因為它鏡子上面已經有上一個人的影像,下一個來它就照不清楚了。所以這個心就有染著了。大家有沒有經驗,剛剛跟一個人吵過架,心情很不好,心裡面還在那裡氣,氣死我了,敢這麼對我講話。可是已經去上班了。結果剛好跟同事在討論工作,眼睛是這樣,然後腦子還在想剛剛那個事情。然後想想愈想愈入神之後,對方一看我們的眼睛,「你還在不在?」
所以你看這個心隨時都有染著、都有罣礙,怎麼有智慧?這生煩惱了,不是空空如也。所以人的心往往罣礙在哪裡?懊惱過去,擔憂未來,這個心就不清淨了,煩惱就愈多了。所以怎麼讓這個心呈現覺照的智慧,心有所恐懼,不得其正;有所憂患,不得其正,那擔憂未來不就是恐懼、憂患嗎?心有所忿懥,不得其正,就起情緒了,這個心就不正了。有所好樂,就是貪心很多的境界,貪心很多的欲望,就不得其正了。所以這個空空如也的功夫,都還在格除物欲,要把這些習性、欲望要放下,這些煩惱要放下,心才能空靈,空了才會有智慧。
大家有沒有一個體會,我們剛剛是舉反面的例子,要去跟一個人談話就拼命想說服他,想了一大堆,反而應對的時候,對方不按牌理出牌,我們講不下去了。但有沒有另外的經驗是,你都沒有預設任何立場,歡歡喜喜去跟他溝通,你也沒想說我要說服他什麼,結果反而溝通得很好。他問你什麼,你很自然就可以回答他,大家有沒有這個經驗?都沒有?有一句俗話叫「有心插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因為人沒有刻意的時候,那個心特別清淨,清淨有智慧,應對得很自然,對方也覺得很真誠。你反而很刻意了,要控制、要說服,反而適得其反。
所以從這個空空如也我們要了解到,學問是透過這些聖賢的教誨,把我們這些分別、煩惱、執著放下,這叫真學問,不是記很多。是明白道理之後,放下自己的分別執著、煩惱習氣,這樣才能真正有智慧,這叫實學。我們看孟子講了,「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其實所有千經萬論這些教誨都是讓我們把妄心放下,回歸到本善,回歸到真心來。真心本來就是清淨的、是無為的。在我們中國的歷史當中,這樣空空如也的人還不少。舉一個例子,六祖慧能大師,大家聽過他的故事沒有?我想華人可能都聽過一句話叫,「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以前還沒學這些東西,小時候也聽過,嘴巴在那裡「本來無一物」,其實啥也不懂,這叫口頭禅。他那個本來無一物那就是完全恢復到清淨。
有一個人他就是去跟一個大德請教,他就在那裡,什麼也是空,那個也是空,就一直講什麼都是空。結果這個大德拿了一根棍子,往他的頭敲下去,砰!他說你怎麼打我?「你不是說都空了嗎?」所以他那個空是嘴上空,心上沒有空。所以夫子講「空空如也」,就是這個空你也不要執著,你心裡執著有個空,那還有個空,哪有沒有?所以這個是連空都要不執著。如也就是本來就是這樣。每一個人的真心本來就可以起智慧的。所以《心經》裡面說,「以無所得故」,就是人,無是什麼?把所有的分別、執著、妄想統統放下了,就入那個境界了。好,大家入了沒有?對不起,我沒入,我只能透過這些祖師的表演跟大家探討一下。但是這一段話給我們很重要的啟示。為什麼他很有學問的人反而是空空如也,如撞鐘?他學的東西他用心領受了,他就不執著,他不是硬記一大堆東西的,他不是記問之學。
而且孔子面對大家的問題,叩其兩端,就是針對事物的是非、利弊讓對方能完全明白,這樣下去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都給他分析清楚了,對方自然知道那我應該怎麼去做。而這個「竭」,我們看到這個竭字就是盡心竭力。夫子確實都是不疲不厭的在幫助別人,縱使是一般的百姓問他問題,他也會非常慎重用心的回答他的問題。但是大家看,夫子只是盡力幫助他,對方能吸收多少,有沒有照他的話去做,他也不罣礙,一切要隨緣。有的當老師的人很煩惱,「我都跟他講多少次了,都不聽我的話,氣死我了!」假如是這樣,當老師會得高血壓。我還聽說,現在憂郁症的高危險群,好像小學老師不少。那就是看不開,沒放下。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這你強求不得,他的人生他是主角,不是我們是主角。
大家有沒有經驗?比方你今天載一個親戚,你在那裡開車,他在那裡踩剎車,踩得很起勁,他比你還緊張。有時候我們開車開到他受不了,「方向盤我來握」,靠過來,「你不會開,讓我來,我來開。」很多當父母的都當成這個樣子,孩子在那裡摸索人生,看不下去了,「你下來,我來」。他的人生能我們幫他走?不可能。所以父母、老師只能盡心盡力幫助孩子,你不可能跳上他的人生當主角。這個時候可不能急,不然到最後,揠苗助長。他還沒到那個悟性,你硬要給他塞,塞到最後,他就吞不下去了。看到你就想跑,覺得你很羅嗦,很煩。所以我們看,這個善教者他都很從容的。
我們再來看一篇文章,二十九頁,「揠苗助長」。這個就是嫌這個學生長得不夠大,幫他拉一拉。「宋國人,有闵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這個闵通心字旁的憫。這個宋國人他看著這些秧苗,好可憐,長這麼慢,他為了幫助它們,把每一棵秧苗都拉一拉,把它拉長。「芒芒然歸」,因為他每一棵都拉,拉得全身酸痛,這個芒芒然歸,就是很疲勞的回家了。「謂其人曰」,跟他家裡人說。「今日病矣」,這個病就是累得不行了,他不是真生病了,今天實在是累死我也。但是「予助苗長矣」,我幫助了這些苗統統長大了。結果他孩子聽完之後,「其子趨而往視之」,這個趨就是趕快前往,看一看這個苗變成怎樣了。「苗則槁矣」,這個枯槁就是都死掉了。因為他拉完以後就被他拉死了。
所以接著說了,「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這個提醒我們,為人父母、為人老師、為人領導的人,不去拉那個苗的是很少的人,一般都會拉。那我們就要反省看看,我們孩子有沒有拉變形了。大家注意去看,現在的孩子你看到幾個很快樂的、心裡沒事的、笑容燦爛的、天真無邪的,有沒有?現在都有少年維特的煩惱,是吧?當然這些煩惱很多了,他可能染上很多欲望了。有一種情況是跟父母的溝通不良,父母對他要求很多,他很痛苦。要求很多,到孩子呼吸困難,這就是揠苗助長。而且父母假如有要求的時候,有要求、有控制,人的欲就上來,欲望。就要求你給我考高分,你一定要怎麼樣,這都是欲求。欲求一起來,「欲令智迷」,就一定只盯著你要達到我要的,感受不到孩子內心的狀況。這樣子父母、子女之間的溝通就愈來愈差了。所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人說我的孩子怎麼不聽我的話,那不是昨天聽今天不聽,不是這個邏輯。是漸漸的,不能彼此理解了,就愈拉愈長。所以今天把成績逼上去了,結果父母跟子女之間沒法溝通了,這又有什麼意義?
我自小至終我都覺得我的父母非常理解我,所以我沒有少年維特的煩惱,而且我還覺得我是最幸福的人。我考得不好,我爸很理解我,「加油、加油,你以後會愈來愈好。」但是父母確實是把好的讀書習慣以身作則做給我們看。你不是說一面誇他,沒有榜樣給他,這樣也不行。所以我們跟父母的溝通沒有出現任何狀況,我心裡有事不跟我媽講我會睡不著覺。哪怕在學校被老師處罰,做錯事,我一定要給我媽招供,那天晚上我才好睡。甚至於一般人覺得不好的,比方我記得我們年輕的時候,念初中的時候,都說去撞Snooker,是吧?都說去撞球是不好的,其實撞球沒有不好,是那個地方去的人比較復雜。結果我那個時候就想去撞一撞,我還給我媽講,我去撞那個球。我媽說,好,你去。我也不會偷偷做一些我媽不允許的事情。父母、子女之間,從以前到現在都是光明磊落。媽媽讓我去是代表她信任我,我不會去交狐群狗黨。當然後來知道那地方那些人很多,慢慢就不去了。
所以這文章裡面講,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少,大家都太急於看到結果,急於求成,欲速不達,弄巧成拙。應該順著每一個生命讓他很好的去成長。其實我曾經觀察一個現象,很多人覺得,比方說他生三個孩子,他生五個孩子,五個都是博士,你看他父母會不會教孩子?厲不厲害?羨不羨慕?你們都沒反應,你們實在愈來愈了解我是很奸詐的人,是吧?都怕被我騙。而且台灣還有一個現象,台灣讀理科的,台大電機、台大醫科,那最高的。結果他三個孩子全部台大電機,人家就覺得他好會教孩子。其實三個孩子的個性一不一樣?性向一不一樣?你有遇過三個兄弟姐妹個性都一樣的嗎?我告訴大家連雙胞胎都不一樣,是不是?那怎麼會三個不同性向的人,讓他教起來,統統像機器,喀嚓,出來的都一樣?所以會教的應該是他不同特質的孩子都發揮他最適當的性向,然後都很快樂,都發揮了他人生的價值,這才是會教!我假如再有時間我會去調查一下,那三個都台大醫科的,可能都不怎麼笑出來,「沒辦法,爸爸一定要我讀這個,要這麼才行,不然就是給他丟臉。」那可能,雖然他們有很高的學歷,但是他們的心理不一定健康。
我們家三個孩子統統做了公務員。公務員大家知道,鐵飯碗,那個碗摔不破的。我二姐讀了師范學院,師大,出來教初中。結果教了幾年,她跟我爸說:爸,我還想再讀書。我爸說:好!因為我姐姐讀的是公費,得賠錢,四年要賠不少錢。我爸爸馬上說:好,你願意再讀,繼續讀。就把那錢賠了。都沒有,就是覺得說,不捨得這個錢。因為他覺得孩子既然有這個性向,想繼續再深造,我爸爸二話不說就賠了。也沒有想,你這個鐵飯碗,你一出去回來又沒工作怎麼辦?沒有,我爸爸沒有去煩惱這些事情。所以我姐姐就把老師給辭掉了。結果後來去讀書,讀了個數學心理博士,回來了。現在是在師范大學教書,回到她的母校去教書了。所以我姐她把鐵飯碗辭了,不過說實在的,人生明白了,就不會太憂慮,太患得患失,該是你的福報遲早都會來,別擔心。
後來我姐姐也當公務員,結了婚,懷孕了。她的志向要當一個好媽媽。懷孕還沒生產,工作辭了。我父母也尊重她,後來就真的,現在還是專職的家庭主婦。接下來換我了,我去當小學老師當了幾年,我感覺教育很需要倫理道德因果這些聖賢的教誨。「爸,我自己基礎不好,我得再去深造,去學習。」好,辭了。我爸眉頭都沒有皺一下。所以我們今天能夠這樣人生去發展,沒有這樣的父母不可能。父母假如有控制,「你就得這樣給我做」,那我沒辦法了,可能就做了跟自己性向相違背的事情。比方說我爸說,「你不能給我辭職,辭職我跟你斷絕父子關系」,那我當然不敢辭了。可是你看從此以後我會不會快樂?不會了。每一個孩子對生命很好的領悟,父母都支持。
姐姐要當個好媽媽好不好?請問大家,好媽媽跟公務員的收入哪一個重要?人生隨時要稱一稱,輕重緩急。最起碼孩子流鼻涕,流一流,二、三天就好了,不用去看醫生。為什麼?從小是母親帶的,哺乳的,體質就比一般的孩子好。光是這個醫藥費就不知道少多少。現在人看起來很會算,其實不會算。為什麼?看起來很會看的人,他都只看哪裡?眼前。他看不到孩子一生的健康,看不到孩子一生健康的人格,看不到孩子的學習能力是要陪伴形成的,不是你拿錢讓他去補習班就能形成的。而當身體不好了,當人格、德行不好了,這個時候再多的錢都買不回來。所以什麼是智慧?能分辨人生的輕重緩急,本末先後,什麼是人的根本、什麼事先做、什麼事後做,都很清楚了,這個是有智慧。人現在不能分辨得出來,每天忙不怎麼要緊的事情,時間都這樣耗掉了。等真出狀況了,才知道去面對,就不好解決了。
所以這一段裡面提到,「以為無益而捨之者」,就是一般在種植的農民,他假如比較過與不及,有這兩種情況。一種,覺得什麼都不用幫它,幫它做什麼都是沒什麼大作用,不管它了,讓它自生自滅,捨之就是任由它去吧。有人是這麼管孩子的,什麼都不管他,讓他活潑一點,自由一點,不約束他。這個就好像種田,都不管它,讓它自己長。結果雜草長一大堆。就是你沒有去陪伴他,怎麼知道他什麼時候染上錯誤的思想觀念?怎麼幫他除草?怎麼幫他長善救失?這個裡面講,「不耘苗者也」,就都不管的,這個耘就是拔雜草,耕耘耕耘,這個耘就是去掉這些雜草,才不會把苗的養分都給吸走了。
所以真正用心陪伴孩子的父母、老師會有什麼功力?因為用心就有很多的潛力。孩子昨天做了不該做的事,這個媽媽一看他的氣色就知道,眼神就知道,趕緊用幾句話把他套出來。「慎於始」,他可能昨天第一次說謊,整個氣色很不好,印堂發黑。這時候趕緊誘導他,慢慢的把真相講出來,導正他,就好了。很多媽媽說,我的孩子怎麼這麼會撒謊?其實都是忽略了孩子的情況。等都已經根深蒂固的習性了,才知道要去幫忙,就不好了。
「助之長者」,另外一種,一種是什麼都不管,一種是管太多的。「揠苗者也」,硬把它拉起來。「非徒無益」,不只沒有幫助。「而又害之」,還害了他。我讀小學的時候,我母親也在我的學校教書。大家想一想,假如你是小學老師,你兒子在學校讀書,你會希望你的兒子成績怎麼樣?同事在辦公室裡面,「你兒子怎麼樣?」在那裡比的時候,我們坐在旁邊,心跳會不會加快,咚咚、咚咚,真沒面子,會不會?那假如會,你孩子的成績又不怎麼樣,回去就開罵了,你看人家某某老師的孩子考幾分,你考這什麼成績,真給我丟臉。啪啪啪,就罵十五分鐘以上了,是不是?那不就開始在逼孩子了嗎?我成績不怎麼樣,都差不多十幾名、二十幾名,可是我媽從來沒有用成績壓過我。所以父母不在乎面子,我們也沒形成好面子。告訴大家,好面子的人生輕不輕松?告訴大家,沒有輕松的時候了。兒子要給我長面子,另一半要給我長面子,那你看要有多少面子?一大堆面子。面子是我的面子,痛苦是從我來的。
假如能體恤,每個孩子他的根性不一樣,基礎不一樣。我的二姐的文章都是給全校做榜樣的,我的文章都是讓老師丟在地上的,你說差這麼遠。那我爸爸媽媽假如用姐姐的標准來衡量我,我鐵定壓扁了,是不是?但是不去這樣比較,還是信任孩子,「你一定可以」。我爸最常講的,「加油!」「要自愛!」慢慢、慢慢的,在這樣的愛護之下、信任之下,潛力慢慢就會發揮了。大家要知道,每一個人潛能發揮的時間不大一樣,有些人發得早,有些人發得晚。所以有一句成語叫「大器晚成」,閩南話叫「大只雞慢啼」。這個是很有邏輯的,為什麼大的雞叫得比較慢?因為它體積大,它吸一口氣時間就比較久,它才能咕咕咕。所以我成績一直不是很理想,但是父母跟我遇到的幾位老師對我都很信任。最後在他們的鼓勵之下,慢慢的我們也有所成長。
這個是舉孟子講的不要「揠苗助長」這個寓言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們緊接著看下一段。「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記問之學,就是能背、能記很多的東西、很多的知識,那叫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他記了那麼多東西,但是那不是真實的智慧,他不見得懂得怎麼讓人真正過有意義的人生、幸福自在的人生。所以韓愈先生講到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這個才是人師。我們這一篇文章可以跟「師說」,可以跟《四書》的「大學」來搭配著去體會。我們看「大學」是成就「大人」的學問,這個「大人」就是指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大學」裡面說記問之學即是大人,沒有這樣。「大學」裡告訴我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一個人有要利益國家、利益世界的宏大志願,這很好,但是學問得從哪裡下手?得從根本,得從修身才能齊家,得從格物才能致知,得煩惱輕了智慧才能長。
現在一般整個在學校裡面,他注重的是知識技能的積累。那個充其量是說,我們懂得這些知識跟技能去運用,但不見得我們能把這些做人的道理貫通,把人生經營得有價值,這不一定能。我感覺到,我們在求學的過程當中不快樂。有沒有人在讀書的時候覺得很快樂的?這個人不是一般人。因為一直記那麼多東西,然後硬記了就很煩躁,又不得不讀。人煩,煩到最後會想怎麼樣?吃,吃東西,或者去發洩一下,是不是?你很憋,工作壓力、課業壓力很大,我去發洩一下。所以現在所謂的游樂園很多。以前都沒有游樂園,都是游山玩水,跟大自然融成一片。現在沒辦法,人不會跟大自然融成一體了,但是又很悶,發洩不了,怎麼辦?去游樂園。然後就開始做那個高空掉下來,把你,那個東西幾十公尺這樣掉下來,然後上面人就「啊……」,這叫快樂。現在人的快樂就是這樣,那叫苦中作樂。因為他內心有很多苦悶解決不了,可是想著這苦悶又很痛苦,忘了它、忘了它,然後就去找樂子。那叫刺激。刺激完了,啊,好樂,樂多久?一下子就沒了。那個跟打麻藥一樣,麻藥退了不就苦就來了嗎?
我曾經帶學生去游樂園。我是引導他們要去接觸大自然,我講了半天,民主社會,「好,諸位同學,你們要去哪?」游樂園。我就沒辦法了,要陪這些小朋友一起去。我就在旁邊一直觀察,這些東西真的能樂嗎?最後沒辦法了,我自己試試看。我就去坐那個,有一個圓輪,四個人坐在上面,綁得緊緊的,然後那個輪子就開始,咚、咚、咚。結果我坐完,才從器具下來,東西南北我都搞不清楚,突然直想吐,頭暈到都想吐。我實在很不能理解,這樣叫快樂。
所以真正我們自己這一生有沒有把苦悶解決掉,有沒有真正體會到為善最樂、助人為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問心無愧?那樂!有沒有體會到,有父母可以奉養,有兄弟可以相互扶持人生?這個是人生的樂,找到真樂。人生的真相我們都很明白了,這樣我們才能把人引到幸福的人生去。所以《大學》裡面告訴我們的,怎麼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都要回到格物,回到修身為本,本立而道生,這個才是智慧,不是記問之學。
「必也其聽語乎」,這個必就是一個為人師表的人他要具備,聽語,聽就是聽學生發問,聽完以後可以把道理馬上指導他,聽了馬上告訴他,叫語之,馬上可以告訴他。這個我們又回到剛剛講的,真的聽了以後馬上能回答,差不多是孔子那個空空如也。還沒達到那個情況,人家問我們這個問題,「你讓我想一想,明天再說」,那是我們還沒達到智慧起用的狀況。那為什麼智慧沒起用?煩惱太多。那還是要回到務本。煩惱輕,智慧就能長。
我們剛剛講到六祖慧能大師,他不只沒有記問之學,他連字都看不懂。不是,他不識字。這不太一樣,不識字跟看不懂不一定一樣,有時候是他裝著看不懂。也不是裝的,他自然表演出來的。大家能聽懂我的意思嗎?有時候這些聖人的境界,用講的不好講,講了又怕講錯,講了敘述又不完整。他不識字,這個表演,提醒那些記很多經典的人,你別太傲慢了,你以為你很懂,你解決不了的我都能解決。所以六祖慧能大師,他開悟是因為什麼?他悟到了《金剛經》裡面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無住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他的真心就起用了,無量的智慧。我挺羨慕的,但是肯放下才行。
有一個人受持《大涅盤經》,那經典很大。他請教六祖,六祖大師說,「你念給我聽」。念幾段,馬上,「好,我知道這一部經說什麼了」,馬上講給他聽。另外一個人問《法華經》,才念了一小段,「你不要再念了,我完全知道了」,就講給他聽了。結果講沒多久,那個人也開悟了。所以開悟的人真好,都能給人講明白。但每一個人都做得到,只要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他們這個能力就是心裡是清淨的,「淨極光通達」,清淨到了極點,智慧就開了,這個光是表智慧。
他馬上聽,學生問的,他就馬上能答,而且還答得很契這個學生的程度。所以我們講學回答問題要契理又契機。你不能講太高了,他聽不懂。我們之前有提到「教人以善,勿過高」。你們怎麼無辜的看著我,這一句話有講過吧?但是還沒講二十一次,是吧?「教人以善,勿過高,當使其可從」,就是你講的這個標准要讓他能做得到。不然你講完,然後你告訴他,你做不到,那他就沒有辦法得利了。而一個老師他為什麼能講契機?除了他有智慧以外,他能設身處地對方的程度。但是我們假如現在還沒有辦法完全理解對方的程度,還有一個方法,邊講,邊回答他的問題,要看他的眼睛。他的眼睛假如是,他就是聽不懂,你一看他的表情知道。但是有時候,現在的人他為了表達對你的恭敬,聽不懂他也裝懂。這個時候你要看到他的表情,適時的調整一下,等他稍微臉部放松了,眼睛又透出光芒,就聽得懂。所以你講的人也要時時跟他是很自然的互動。你不能講、講、講,你講得很痛快,對方都想睡覺了,那就不行了。
接著,「力不能問」,他確實有這個困惑,或者遇到一些情境了,他還沒有辦法自己很具體的問出來,可是我們當老師的人已經發覺他卡在某個觀念,很想搞清楚,可是他又問不出來。「然後語之」,主動告訴他,他一聽明白,疑惑就解除了。這個我們可以舉,我們之前講《論語》的時候。我們一起翻到十六頁。孔子說,「由也」,叫著子路的名字。「女聞六言六蔽矣乎?」你聽過六言六蔽的道理嗎?這個應該是夫子觀察到子路的疑惑,甚至是子路的執著點,都有可能,這個時候主動解開他的這個問題。「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其實大家看,一般是學生發問,當是老師主動的時候,往往都是學生問不出來,但是老師知道,講了他能聽懂,主動去做。我們看《孝經》也是孔子主動跟曾子講的,曾子他的基礎夠了,他很孝順,就把《孝經》傳給曾子。而我們看孔子講的,來,你先坐,我跟你講。這個就強調了,學習不要偏在一邊,甚至於自己有很好的特質,都需要不斷的學習才能把這個特質發揮到更好。不然有可能這個特質慢慢的反而產生執著點,會對自己有不好的影響。
比方「好仁」,仁是好的,但是沒有繼續好好的學習,「其蔽也愚」,可能好的特質沒有經過後天的聖賢指導,他會出現狀況。「好知不好學」,這個人很聰明,但是沒有聖賢指導,「其蔽也蕩」。現在很多人狂慧,看起來很聰明,可是很狂妄,那個就是沒有依經典去學習。「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我們看子路的性格比較直率,可能夫子這一段話裡面有一些就是要提醒他。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你很正直,沒有好好學習「怡吾色,柔吾聲」,你最後跟人講話就非常沖。「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子路很勇猛,他假如對這些君臣、這些道理沒有搞清楚,可能他會做出違背綱常的事情,就變亂了。我們看很多古代什麼「刺客列傳」,那當刺客的人都是很勇猛的,可是他道理沒搞清楚,正義正義,義要跟正在一起才行,他可能就做出一些錯誤的事情。「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他很剛強,沒有好好學習,表現出來可能就偏在狂上面去了。
這個是我們講到的,他力不能問,可是他已經到那個講了他能突破的瓶頸,主動跟他講,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給他講完以後,他還是沒搞清楚。「雖捨之可也」,他還沒到那個悟性,這個捨之不是放棄,是暫時不要強求,再觀察一陣子,可能他慢慢的積累到了那個時候了,再跟他講。往往我們父母、老師、教育者缺乏耐性,就是我今天一定要給他講明白,這個時候就控制欲太強。可能,「你今天沒給我聽明白那我就不睡覺,給你講到你明白」。這個就時機不成熟,硬要做,可能就適得其反。所以凡事,世間的事情,求個水到渠成,不要操之過急,欲速不達。就像大自然告訴我們,今天這棵果樹開花結果,你要等到它果實熟了,你把它摘下來,就很好吃。假如還沒成熟,你硬把它拔下來,吃起來怎麼樣?很酸,很難吃。
這個力不能問,然後語之,之前跟大家講到,師長到英國劍橋大學去發表演講。他們的學生,師長也問他們,「湯恩比教授講得對不對?解決二十一世界的社會問題要靠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這個話對不對?」這個也都是主動發問,然後讓這些學子去思考。等他們思考了,又告訴他們應該怎麼下手。所以師長講到,「孔孟學說落實在孝敬忠恕,落實在《弟子規》」。孝敬忠恕就很具體,你怎麼去契入孔孟學說,孝敬忠恕。「大乘佛法基礎是《十善業道經》」,但是用幾個字點出來,「真誠慈悲」。其實我們聽到師長講這個,都覺得用心良苦,都是設身處地,怎麼樣才能讓現在的人聽得懂,知道怎麼去效法,怎麼去下手落實。所以我們學習的過程,體會到老人家良苦用心。聽明白了,怎麼樣?趕緊去落實,就對了。
那這一節課先跟大家講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