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1929年楊秉铨居士預知時至端坐往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先兄秉铨,長余八歲,余曾從之受業也。性穎異,幼時不類常童。讀書辄領悟,舉動彬彬有禮,故少小即為業師所器重。年十七,補博士弟子員。惟性好善頗笃,喜印勸善書施送,尤喜濟貧。嘗設館授徙,則諄諄以孝悌禮義,啟迪諸生。兼述歷史感應事跡,以明因果之不爽。此余幼時與同窗習聞者也。

  兄年二十四,舉於鄉,治學之余,仍潛心內典。光緒戊戌以後,憂怵國事日非,仍孜孜於經世之務,不暇再看佛經矣。惟善根既萌,必有滋長敷榮之日。故五旬以後,又喜閱經典,進而棲心淨土,信願念佛,且以此勖余焉。

  一九二九年,兄在京供職,與梅缬雲居士等組織念佛會,定期每周集眾在萬壽寺念佛一次,而每日自課念佛亦甚勤。居恆力持殺戒,學佛後,家中度歲,祀神不用肉,祭先純用素菜。某年臘尾,族人有以雙雞來饋者,卻之不肯,乃酬以他物,送雞於放生寺畜之。平日自奉甚儉,而對於濟貧、放生兩事,則不惜費焉。蓋先嚴慈樂善好施,先兄幼承庭訓,遵而行之,到老彌笃也。

  初兄在京寓浴身,浴罷,覺不適,乃上床休息,遽暈厥。侄輩見狀,驚惶求醫。醫未至,而兄已醒。問所苦,曰:“無妨,但覺體倦耳。”晚間為貓所擾,未得安眠,頗思休養,因西向閉目端坐。十一時許,入熟睡狀,逾時而醒,即告家人曰:“余將往生西方矣,妝等勿驚勿悲。”於是處分後事,命侄女孝慈書遺囑。並命以長途電話,通知孝章、孝恺兩侄。又囑勿以電訊報兩弟,徒令旅客驚惶悲楚。部署既竟,復命人邀東鄰尼庵比丘尼八人,來家助念,以送往生。眾尼到時,親語之曰:“請以八人分四班,每班念佛一時,如此輪替,一日夜勿斷佛聲。”

  斯時,家人畢集,見狀,不能無悲泣者,則切囑曰:“我將往生淨土,此千載一時之機會,得之不易。汝等勿效常人之哀痛,亂我正念,累我墮落也。宜各勉抑悲心,助我念佛,則勝於哀泣多矣。”因取弘一大師所撰《人生之最後》一書,囑命終後照之辦理。又囑命終後,切勿哀哭,勿動遺體,須過十二小時,始得揩身易服,殓以舊衣。棺木不得過百圓,勿開吊,出殡勿事鋪張,家眾勉允之。時家中惟聞念佛聲,兄則閉目靜坐,隨之默念,以待時至。

  迨夜間十時許,家中猶延中西醫一診病狀。西醫謂,毫無病笃狀。中醫亦謂,脈息平和,不至即去。既而家嫂持湯藥進。兄曰:“余生西在即,何用此為。”又曰:“我毫無痛苦,即如此去耳。汝等應謹記我言,但念佛送我,不可哀哭。”語畢,仍閉目默稱佛號。午夜,啟目語家嫂曰:“時已至,我去矣。”嫂謂:“京中兩兒得電話,必馳回,何不待之。”則曰:“姑稍俟之。”

  迨鐘鳴兩下,復啟目言曰:“我不能再待,即此去矣。”於是在念佛聲中,安然坐脫。

  翌日午後,探喪者來視遺體,尚兀坐椅上,面色如生。四肢已冰,頂上獨暖。宋慈雲忏主《小淨土文》雲“若臨終命,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禅定”者,先兄誠親歷是境矣。當時助念者共睹斯狀,莫不歎為稀有。遠近聞見,更傳為異事焉。

  兄卒於農歷一九三六年五月二十三日丑時。世壽六十三歲

 

上一篇:誦經時你會注意這些嗎?
下一篇:真正的修行是讓每個靠近你的人都很舒服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