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28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們接著看,學者哪些心態有偏頗的時候教者一定要很清楚。而剛剛講到的「或失則易」,這個易,比方希望快一點,想找捷徑,這就不老實了。所以《弟子規》說,「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這些經句其實都是對治我們不妥當的心態。比方這個易,他是把學問看得太容易,這個就是「輕略」,所以《弟子規》說,「勿輕略」。有時候看得太容易,學得也求快,趕緊看到效果,急於求成,這都不妥當。「寬為限,緊用功」很重要,要循序、穩扎穩打,不要急於求成。這個易還有一個意思是見異思遷,本來在研究這一部經典,又聽到人家說那一部也挺好,比這個還好,一下子,好像挖一口井挖到一半又不挖了,又去挖另外一口井。那見異思遷到最後,挖了一百口井,沒有一口井挖到水的。所以「有恆為成功之本」,不可見異思遷。

  「或失則止」,我們看到這個止,有意思是畫地自限,就覺得「我不行了,我學不成」。就像冉求對著孔老夫子講,我不是不崇敬您的道德學問,「力不足也」,我力量不夠。這個就是自己對自己都沒信心了,或失則止,自己止步了,不願意再邁向前了。怎麼克服這一個錯誤的心態?用《弟子規》,「勿畏難」,是吧?「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對治我們懷疑自己、退縮的這個不對的心態,轉過來。《弟子規》在談學習這個部分,其實點出了我們很多在學習當中容易錯誤的心態。大家去體會到這個「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就能很全面的看到學習錯誤的心態,進而把它改正。

  所以底下講,「此四者,心之莫同也」,這四個錯誤的心態,學習者都不大一樣,教學者要清楚。因為「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明白他的學習的心態有哪些不對的地方,才能把它導正。說到這裡,我們從事教育的,馬上有一個反觀,那我們自己的學習心態我們自己看清楚沒有?我們現在的心態對嗎?假如我們看自己都看不清楚,能看得清楚學生嗎?所以欲助人者要先自助,自覺才能覺他,自己覺悟了才能覺悟他人。我們今天學習,我們自己會不會畏難?我們克服了沒有?我們今天會不會把學問看得很容易,學習起來不實在,有點輕浮、應付了?我們有沒有急於求成,欲速了?我們有沒有懈怠,而不能勇猛精進?這個都是學習可能出現的狀況。有沒有萎靡不振作了,愈來愈提不起學習的一種志氣、動力了?有沒有因循?有沒有這些心態?這個心態一出來,學習就上不去了。所以首先要知自己的心,調正自己的心,自己成為一個很好的聖賢學生。看自己看得清楚,就知道學習過程會出現的狀況,就很容易理解後面學的人同樣也會有這些情況,不會指責,反而是能夠感同身受,進而去協助他們。

  而這個學問確實都是厚積薄發,不可能求速求快的。因為現在的人比較普遍的心浮氣躁,那都是因為貪、求快造成的。在魏晉南北朝那個時代,陶淵明先生學問很好,有一句話叫「不為五斗米折腰」,大家聽過吧?「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很美的一句詩,一句詞。那他是享有盛名,所以他辭職之後回到家鄉來,很多讀書人就很仰慕他,趕緊跑來跟他請教怎麼求學問,就問他,有沒有快一點的方法?結果陶淵明笑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都得下功夫,哪有什麼捷徑?

  雖然他這麼講了,看到這幾個走那麼遠來的讀書人好像還是不死心,還是盯著他,希望他講出個好方法出來。看他們這麼執著,陶淵明先生也恆順他們,接著走出自己的房子,到前面的一塊田地上,對著他們講:現在是春天,你看春天這些麥苗,你們剛剛有沒有看到它長高了?讀書人說:沒有。接著又走回家門,就在家門的旁邊,剛好有一顆磨刀的石頭,因為已經磨很長時間了,中間已經凹下去了。大家有沒有磨過刀?「現在科技、物質太發達了,還磨什麼刀?不能用了換一支,省麻煩。」我們小時候都看過磨刀,凹下去的。他就問這幾個人:這個磨刀石凹下去,你們看到它凹下去嗎?說沒有。

  接著,陶淵明先生講了,「勤學」,一個人很勤奮學習,「如春起之苗」,春天冒出來的秧苗,「不見其增」,沒看它增加,「日有所長」。學問都是這樣點滴累積起來的,哪有什麼一蹴可幾?「辍學」,一個人學習中斷、懈怠了,「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每天在那裡磨,其實都一點一點在減少了。我們懈怠了,學問都一點一點在退步了,但是自己有沒有警覺到?好,要不要寫一下?我看你們很無奈的看著我,我有一點講不下去了。「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辍學」,就是中斷學習,「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所以「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

  接著,我們經文上面,「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所以「教也者」,教育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所以這個教育者,長他的善心,調整他的過失。而這裡所提到的重點在學習正確的心態。再把它延伸,從德行的角度,那怎麼了解要長孩子哪些善心,救哪些德行上的過失,我們要很清楚現在學生的問題,才好導正。其實老祖宗講的「五常」,做人最重要的常道,「仁義禮智信」,就是要長他這個五常。救失,就是沒有符合這個五常,就產生這些過失了。我們看,孩子要長仁慈之心,而不能長自私自利的心。有孝、有仁慈,他這個自私就慢慢淡了,就轉化掉了。人在教育、救失當中,長仁孝之心,而不是長他的自私。我們教給孩子功利,他這個自私就在增長了,這不符合仁的精神。

  「義」,道義非欲望,責任非依賴,長他的責任心,不是依賴。依賴久了又變成理所當然,那就病得更重了。這兩個態度。這個道義非利欲,在我們父母那一代可以感受得非常深刻。好像父母一生沒有說為自己做什麼事情的,全部是為父母、為兄弟姐妹、為家庭,那無形當中孩子的人格就是道義,很有責任心。《朱子治家格言》開頭就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整個家庭他都有責任,從小他的心就能觀照整個家庭跟家人的需要,責任非依賴,什麼都給他照顧得好好的就變依賴了。

  「仁、義、禮」,這個禮是恭敬,不要長傲慢。現在要找不傲慢的孩子愈來愈難,而我們自己為人父母有沒有留心,曾經講過傲慢的言語、態度出來。我很感激我的父親,他在我記憶當中,就是做主管。我父親在銀行上班,記憶當中好像是襄理,後來是副理,最後是經理,都是算當官的,但是我父親從沒有在我們面前批評過他任何一個同事和他的下屬。我自己長大以後再這麼回想,佩服自己父親的修養,從來沒有罵過人。因為人一罵人,這種傲慢的氣焰就傳出去了。尤其當領導,「氣死我了,不聽我的」,無形當中可能那個態度。而且大家注意一點很微妙的事情,學好,學一年都不一定學得穩;學不好,一次就會了。像我們男孩子念初中、念高中,讀文言文讀了幾十次都背不起來;人家講那個「奸巧語,穢污詞」,一次就學會了。所以這個好的環境很重要,「裡仁為美」,只要有這些不好的示范,學得都快。恭敬非傲慢。

  還有一點,勤儉。一個人不勤奮,失禮、失本分,不節儉、糟蹋東西,無禮。對人要有禮,對一切物品都要有禮。諸位朋友,糟蹋食物,對不起食物,對不起農民;糟蹋衣服,對不起做衣服的人,對不起父母買!糟蹋東西一定糟蹋人,那必然的,連在一起的。所以勤儉就是一個人的恭敬。非懶,懶惰就跟勤奮顛倒了,還有奢侈,這個都是無禮了。一個人很懶,父母長輩都叫不動,這就是已經無禮了。我們小的時候,父母長輩一叫,趕緊跑,趕緊去服務,做得很高興。所以吃虧是福,愈勤勞、愈熱心的孩子以後就愈有福氣。

  「智」,智慧是從好學來的,所以要「好學非放逸」。好像很懶散、得過且過,一天浪費一天,這不行的。定力,智慧從定來的,「定力非縱欲」,面對一些生活上的欲望、誘惑懂得節制,不會變成欲望的奴隸,這個才是智慧。我們現在的孩子有沒有定力?有沒有好學?不然要達到智慧是不可能的。「信」,誠信非應付,對人都是真誠、守信,非欺騙,應付久了,就變欺騙了。

  好,我們注意去看,現在孩子假如不趕快救失,底下這些不好的心態跟行為就會出現了。我們這一段是一個教學者,前面是講教學的方法,現在是講教學者應該具備的,了解學習者的問題。而且,教學者還要有人格魅力,他很有感染力。就是我們下一段講的: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歌聲很優美的人,唱著唱著,人家不由自主、不知不覺就跟著他唱起來了,就想跟著他一起和,合唱這一首歌曲,他有那個感染力。這個也是譬喻,譬喻下一句,一個善於教育的人,會使人聽了他的教誨之後想要繼承他的志向。教育者的志向是什麼?「為往聖繼絕學」。教育者他知道,文化一定要承傳,文化不承傳,這個社會跟民族有大災難。講到這裡我們就想到沈慕羽老先生,他對我們整個馬來西亞中華文化的承傳是非常關鍵的一位智者、一位賢者。我第一次跟老人家見面,因為他知道我教書,教小學的,他說,「教書是最沒有錢途的事業」,那個錢是指money的意思,「但是卻是很重要的一個工作」。錢沒有可以再賺,文化斷了,後面的人學不到了,可能他的行為就一下子落到跟禽獸差不多了。

  諸位學長,這一句話誇不誇張?告訴大家不誇張,我已經講得很客氣了。應該講,落到比禽獸還不如。現在所有的動物誰殺自己的孩子殺最多?你聽哪一個動物去墮胎的請舉手?我們人類每天都在發生,多得嚇死人。十五、六歲的孩子,沒有人教她,她不懂,不懂事,在廁所生下孩子就往下扔。你說人不教育,做出來那個行為嚇死人。

  所以從這些社會現象,再想起沈老這一段話,我們教育者都要有這種認知跟使命。所以為什麼讀書人以前叫「安貧樂道」?他心安理得,知道社會教育工作重要,他做得非常心裡踏實。而我們還沒有學習中華文化以前,人生也是渾渾噩噩,遇到經典,而且「經典無人說,雖智莫能解」,幸虧師長給我們開解儒道釋經典的這些微妙的道理、教義,讓我們能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世當中,得很大的利益。

  剛好前幾天我到香港去,香港有一個論壇,應該差不多四百個企業家,而且這四百個人不是總裁就是董事長,不是董事長也是總裁。因為不是這個level的不能參加。聚集四百人,大家想一想,他這四百個人背後有多少家庭?有一個企業家我有遇到,姓李,員工多少?三萬多人。那這一個聚會背後影響的家庭面就很廣。他是企業主,他是帶頭的人,他帶頭學了,可能就改變他整個員工的家庭跟命運。所以我們看到這樣的盛會也是很歡喜、很感動。而且現在這個社會,狀況跟以前不大一樣,以前是士農工商,讀書人排第一位,一個大家庭老奶奶拿到好吃的,首先,「拿去給老師吃」。現在沒有了,現在誰排第一位?商,企業家變成成功的代表,這是一個社會的現實。那讀書人?人家是企業家變得很像教育家,現在是教育者變得很像生意人。大學的學生,尤其研究生、博士生,叫他的教授叫boss,「老板,你好!」不是顛倒嗎?那沒辦法,現在的社會是企業家最受尊重。我到馬來西亞這麼久,大學都不請我去講課,結果人家企業家好多人請,請到跑來跟我講,蔡老師,你趕緊給我們多開一些課,都請我們去講課。他也怕給人家講錯了。但你看企業家的影響,真的是在目前社會很大。

  所以這個企業論壇,在我們馬來西亞、印尼近期也會籌辦,大家假如身邊有企業家,先打個熱身,到時候因緣成熟我再告訴大家,一月初應該會辦一個企業家論壇。因為我們都知道,現在社會倫理道德淪喪得比較厲害,要「挽狂瀾於既倒」,這個還是有一點急迫性。我們盡力掌握任何好的緣分,喚醒人心,尤其是有影響力的人,更多的緣能讓他們明白傳統文化的價值,對這個社會就很有幫助了。我去香港,都會到機場,每一次到機場我就很有感觸。因為機場人很多,步伐都很快,到底大家都趕著去哪裡?趕趕趕趕趕,這個人生到底會趕出什麼結果來?假如趕出從一天笑一百七十次最後趕成一天笑七次,這個趕有什麼意義?而且我們細細研究起來,人們趕著趕著去哪裡?去追名逐利。追名逐利到最後,什麼帶得走?所以人空忙一場。追名逐利,沒有人不干壞事的,難免都會昧著良心。假如沒有昧著良心,可能也追名逐利,沒有盡到孝順父母、照顧家庭的本分。欲似深淵,沒人提醒,掉下去了。

  所以人師難求,遇到師長,我覺得是我人生的大福氣!我常跟朋友講,我這一生能學中華文化,能跟師父老人家學習,我這一生了無遺憾,用商業的話叫「夠本了」,再加一句叫「賺翻了」。人知足,很快樂、也很滿足。那怎麼報老人家的恩?真的告訴大家,我沒有師父教誨,我現在還活不活在這個世上都是個大問號。我到香港去分享,後來那個光碟片,師長他們在澳洲有看到,我們是三個人去講的,結果放到我那一片,師長一看,短命相。我二十九歲的時候,真的是快不行了,高速公路開車都開到睡著,很努力、很專注還是睡著。所以告訴大家,修善積德要快一點,真正你的劫難來了,到時候急著要修修不成。所以兩件事不能等,行孝跟行善不能等。幸好那個時候已經開始學習中華文化了,轉變了一些命運,二十九歲那一關過了。我說假如沒有遇到,就say goodbye了。因為我們後面明理了,就知道還沒明理以前那個都是造業,本身又沒福,而且你在這個社會大洪流,沒有這些教誨把你拉出來,都不知道現在在干什麼。

  所以『善教者』,這個善教能啟發人的覺性,改變他學生的命運,慧命,還有他的人生的命運,都因為有明師指點而改變。他的學生覺得這樣的人生有價值,效法他的師長,『繼其志』。

  【其言也。】

  這個『言』就是指他在教學,他的言語。

  【約而達。】

  這個『約』是講話很簡潔、簡約,不羅嗦,可是很容易讓人聽明白,這個『達』就是意思通達。這一般都是很能譬喻。比方,師長他到澳洲去,因為他把九大宗教團結得很和諧,澳洲是多種族、多宗教的地方,就請老人家,去谘詢這一些經驗。剛好昆士蘭大學有一個和平學院,而且全世界已經有八所和平學院了,這些外國的專家就請教化解沖突的方法。諸位學長,化解沖突的方法,假如一講講了二十分鐘,你看幾個人聽得懂?你有時候聽那個化解沖突的方法愈聽愈模糊,有沒有?會這樣。你們有沒有看過一些書籍,討論一個觀念,這麼厚一本書,本來還有點清楚,愈看,看到一半就愈不清楚?大家注意,你會愈看愈不清楚的,他本身也不是明白人。

  我們這一個時代為什麼吃那麼多苦?喪失民族自信心。老祖宗的經典,一句話就把整個人生的理完全彰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你了解了自己,你了解了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怎麼經營這個人生,一句話。可是我們沒有民族自信心,不看了,去看翻譯的書,西方的書,抱著一本原文書,頭還高高的,「我非常有水平」。大家注意,很多理論,比方說,你現在要了解一個理論、一個專有名詞,然後他在解釋這個專有名詞的時候,那一段話裡面又有三個專有名詞。然後你再去查這三個專有名詞,它那三個專有名詞底下又有三個專有名詞。注意,幾個了?九個了。然後你再去找這九個專有名詞下面的解釋,又有專有名詞。請問,發明這些專有名詞的人是覺悟的人嗎?你鑽進去以後,那個腦袋會怎麼樣?大家注意看,現在憂郁症的人很多是書讀很多的,讀到最後被這些說法給困死了,然後活不下去了。所以那個明白的人,是一講,你馬上心靈領會了,那才是明白的人。

  所以,師長面對的是外國的這些專家,他們對中華文化也不是很了解,但是師長用比喻,「你今天要化解沖突,就跟病人治病一樣」,那沒有人聽不懂,誰都有去看病的經驗。「你先要把病根找到,病才能治」,都聽明白了,簡約,「約而達」。「而這個病根在哪?在家庭。因為夫妻沖突了,孩子從小看父母打成這樣,沖突成這樣,你說他的人格相信誰跟誰能和平?那不就沖突的根源就在那裡?」好,說完了,Two minutes,兩分鐘講完了,沒人聽不懂。您現在去市面上找化解沖突的書,都一大本,您去翻翻看。所以約而達,而且是什麼?那個達是完全的從根本去解決問題。你不從根本解決問題,都是枝末在那裡打轉,自己也不明白,告訴別人,心裡還虛。

  所以,我們跟著師長學習這些教誨,這些最好的開顯、道理,跟這些最好的譬喻,我們要多學習,領納在心上。剛好你同學會了,你給他講個譬喻,「就跟大夫治病一樣」。你的同學馬上眼睛都亮了,士別三日,刮目相看。這個時候你可不能傲慢,不能得意,你要說這是我師長他給我指導的、教導的。

  【微而臧。】

  這個『微』就是義理非常的微妙。『臧』是他的解說,義理很微妙,他把它解說能夠非常的善巧、精准、精善,解說精善就是這個「臧」。比方師長講,為什麼這個時代孩子不聽話、學生不好教、員工不好管?這是個大問題。那這問題都出在人心上,怎麼讓人明白人心的偏頗、不足在哪裡?講了又讓每一個人馬上記住。所以師長說要「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君,是以身作則,大公無私;親,像父母一樣的愛護,不離不棄,不求回報的那種父母的心,完全信任孩子、信任學生、下屬,這是親;師,教育他,循循善誘、長善救失,這是師的角色。假如當父母的人、當領導的人、當老師的人都能夠做到這「君親師」的精神,一定能把這個角色扮演好。講完了,two minutes。你看這個都是世間人很棘手的問題,甚至是世界棘手的問題,幾句話,沒有人聽不懂。

  所以這個時代有很多怪現象,好像在講台上的人愈講人家愈不懂,顯得他厲害。在很多高等學府有這個風氣,講要講得人家聽不懂,還要加好多句英文,for example。我的英文本來就不好,講課的老師還加幾個英文,我假如聽不懂,就代表瞬間短路,出現雜訊,後面就接不好了。教學者是要讓聽課的人受益,哪是說講得聽不懂顯得自己有學問,那是顛倒到沒有辦法形容了。這個時代那個認知都偏掉了。還有的老師要出題出到難到這個學生咬牙切齒,他覺得很有本事了,這變態。這個值得深思,「萬法唯心」,心壞掉了,什麼怪現象都有。你看現在人整容,女孩子還要把臉削平。拜托,那福相是圓滿,你要把它削掉,愈削愈刻薄,那個削下來叫刻薄相。你不相信,去看看哪一本史書可以找到秦桧的照片,他們都長那個樣子。你有福你還不要,還要把它毀掉。所以沒有讀經典,人沒有辦法判斷是非善惡。

  而且師長接著又說,不只人守住這個「君親師」的精神,能把這三個角色做好,這三個精神,任何一個角色只要都能掌握,統統可以做好。這個就是《禮記.學記》講,「大道不器」,這個徹底覺悟的道理不會局限在一個容器,或者一個角度,或者一個國家可以通而已,它可以時空全部都突破,都可以用,都可以通,這叫大道。大家想一想,當兒子要不要君親師?要,父母不對的地方,你要以身作則,用德行感化父母。師,你要善巧方便的勸父母,「怡吾色,柔吾聲」,「親有過,谏使更」,一樣。你說同事跟同事,我要當一個好同事,也是君親師。任何的做人做事,我都當所有同事的榜樣,君;用兄弟姐妹的心境,愛護所有的同事,親;我懂的經驗、智慧,他不懂,我盡心盡力協助他,師。所以「微而臧」。

  【罕譬而喻。】

  用很少的比喻就能讓人家明白,這個『喻』就是知曉了,了解、通達了,就是這個「喻」字。所以這個『罕譬』也是彰顯有譬喻它比較具體,人很容易在這個譬喻當中體會到那個精神。比方,我們都說「煩惱賊」,是吧?煩惱是賊,偷了我們什麼東西?把我們的智慧偷走了,把我們的清淨自在偷走了。賊,就是一個很好的譬喻。既然他是賊,賊會做賊心虛。這個賊要爬上牆,要進入你家了,你是主人,他是賊,煩惱是賊。這個主人一覺醒過來,知道這個賊上門來了,桌子一拍,那個賊就怎麼樣?就掉下去了,他做賊心虛。所以正念現前,人一覺照,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哪有主人在怕賊的道理,是不?所以《尚書》告訴我們,「聖狂之分,在乎一念」,讓正念提起來,讓主人覺醒,不能讓賊放肆。這是一個比喻。

  另外一個比喻,貓抓老鼠,大家看過沒有?想像一下就好,現在可能這個情境不多,住大樓裡面比較看不到。你看那個貓盯著,老鼠不敢出來,躲在那個洞裡面。這個貓狀態非常勇猛,你敢出來,一把就把你給揪起來,是吧?好,我們就要學那只貓盯著老鼠的樣子,「煩惱你敢出來,給你好看!」它一起來,一把就把它揪起來,不讓它放肆。所以明天開始練貓抓老鼠,覺照時時善觀己心,一有邪念起來,馬上就不讓它放肆,馬上把它斷掉。

  所以教學者他能夠在教學引導的時候,「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這樣學習者會很受益,他知道聖賢學問對他人生的啟發跟深遠的影響,他也會希望自己能夠繼承像他老師這樣的志業。而且要繼承教學的志業,現在各行各業都可以。因為你是領導的,你可以「作之君」之外,你「作之親、作之師」。所以我們對於這些在自己企業推展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的企業家,我們也非常感佩他們,他們也是好老師。他們以身教、以言教,還有以一個好的企業環境的境教,把他的員工教好了。很多企業家很用心,把德行不好的員工變得懂事孝順,他們的父母,那是住幾千裡之外,都一定要坐飛機來謝謝他的領導,「我的孩子三十幾年我沒教好,居然是這個公司領導把他教好」,一定要當面來謝謝。我聽到的一個例子是,夫妻還沒聽課以前,都要跟他爸爸收房租,聽了課以後不收房租了,這個老人家坐飛機來了解狀況。

  其實在這幾段當中,也都在講到,一個老師應該具備的條件,要能夠長善救失,要能了解學生的問題,要能有這種感染力,以德行去感化學生。接著也是講到,為人師的應該具備的德行、能力。下一段說到了: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

  這個『君子』,讀書的人,也是指教學者。這個『至學』,也是強調他了解到整個求學過程當中的這些可能會遇到的狀況,淺深、次第,他知道要怎麼去循序漸進。所以這一句話其實點出來了一個重點,教學者自己要是一個好學生,他才知道整個學習過程當中會遇到什麼情況,要怎麼突破。所以有一句格言講到的,「預知三岔路,須問過來人」,遇到三岔路了,接下來怎麼走?必須問走過的人。學生要問老師,老師要是自己走過來的人,自己曾經好學、勇猛,自己曾經對治自己的習氣,怎麼把經典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之中,他都有這些經驗、體悟了,他才能夠把對的方式引導給學生。

  而且,『而知其美惡』,這個其實是呼應了前前一段的內容,知道他的美惡,就是知道學生的程度、高低狀況,他才能因材施教。那都了解了求學問的整個過程、方法,又了解學生的素質,他就懂得怎麼協助他一步一步提升。而且在協助的過程當中,『然後能博喻』,還要能夠廣博的去開導、曉谕,讓他明了,讓他體悟到這些道理。所以這個「博喻」當中,教學者要很能設身處地,每一個人他的成長背景不同,思惟方式不同,必須很了解他的整個背景、他的狀況,以他能接受的方式、言語去讓他明理。所以這個博當中除了很有學識之外,還能夠很能理解對方的成長經歷、他的心境。甚至於最好能建立共通的語言,這樣就更好溝通了。

  【能博喻然後能為師。】

  他能廣博譬喻,就能給人講明白,他可以當老師。

  【能為師然後能為長。】

  當老師很有愛心,他因材施教,有教無類,除了平等的愛心,他還很能分辨每一個人的差異。緊接著他才能夠去一個地方當官員、當父母官。因為他有這些愛心,又能夠因材施教,他面對人民,他懂得怎麼教育他;他面對自己的下屬,他知道怎麼栽培他。大家想一想,現在當企業家的難度高,還是在學校教書高?大家看一看,哪個難度高?我們自己感受感受,我們自己身邊的親戚朋友,你要把一個人講明白容不容易?不容易,大人比小孩還不好教,小孩比較單純,大人他思想復雜多了。所以教大人比教小孩的難度還高,大家同不同意?所以假如結婚的人,你自己學了傳統文化,你另一半沒學,那你就是帶個弟弟、帶個妹妹,是吧?你得要長期呵護,好好引導。所以企業家的難度很高。每一個人性格都不一樣,脾氣也不一樣,認知也不同,你還要慢慢引導大家建立共識。當領導不容易。

  很多人沒當過領導,批評得很痛快。所以您在團體當中,你當領導,比方公益團體,有一個同仁特別會批評,批評得挺准的,人家說得准、說得對還是要聽。不過他假如常常批評,到時候你就跟他講,你來做好了。讓他試試看,不然人沒有經歷過,不知道什麼滋味,「事非經過不知難」。批評很容易,真正去做不容易。所以當一個地方首長,或者當一個團體的領導者,都要先有教育的愛心,『能為師然後能為長』。

  【能為長然後能為君。】

  他在一個團體或在一個地方,照顧一方百姓,再提升,他才能做一個國君、一個高官。

  【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

  當老師所培養的學問,培養的這些好的心境,都是在奠基他以後有沒有機會去當一個團隊的領導者、君王。那他就可以用這些學問去造福於百姓。

  【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

  選擇好的老師也要非常慎重。第一個,他對學生的影響很大。第二個,這個老師假如,比方他的家庭很美滿,他人生閱歷很豐富,處世很柔和、圓融,都能具備這一些德行,那這個學生就很受益了。而且這個『擇師』,很可能是為了一個家族,甚至於是為了整個國家的教育,那就更要慎重去選,因為它影響非常深遠。

  【記曰:三王四代唯其師。】

  這個『三王』是指禹王、湯王、武王,這三代的開國國君;『四代』是指虞(大舜那個時代)、夏、商、周這個四代。『唯其師』強調的是都很重視教育,都很重視選擇老師,來教育老百姓,教育人民。而且他們那個時代還有一個重點,就是這一些國君本身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以前這個叫做聖賢政治,因為他太有德行了,為人師表,又把他推出來當國君。舜是農民,為什麼他會出來做天子?堯帝把他選出來的。堯帝真是愛老百姓,用心良苦,把女兒嫁給他,把九個兒子帶到他身邊當他的朋友。大家看,女兒嫁給他,私生活一清二楚,藏都藏不了。所以一個人有沒有德行,問他另一半就知道了。所以,假如另外一半對他都是肅然起敬,那這個人的德行不簡單。我遇過這樣的人不多,但是有,盧叔叔他太太對他佩服。盧叔叔有一段話,他說男人沒有資格要求太太要孝順自己的父母,應該是自己對太太好到,太太很自然的生起對自己父母的感恩,「就是這樣的父母栽培出這麼優秀的男人,讓我人生這麼幸福,我要報這兩個老人的恩。」你看那個心境,這樣子存心,這樣子去經營婚姻,哪有說另外一半不感動的道理!

  所以那個時代也確實他們的人民都感動到,羞恥自己不能像堯舜的德行去效法,那個時代的人民是達到這樣的心境。禹王治理天下的時候,老百姓有犯錯,禹王在那裡哭、忏悔,「堯舜治國的時候,老百姓都恥不如堯舜,現在輪到我來治理這個天下了,老百姓都沒有這樣的心境了,我實在太慚愧了。」所以那個時代的領導者也是所有老百姓心目當中的好老師。我們接著看下一段: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

  這一段就提到師道尊嚴的重要了。而這個『嚴師』,就是指尊重老師,尊重道業,對學問的尊重,這個是最難能可貴的了。所以這個尊重老師,表現在依教奉行。而且這個態度,「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師嚴然後道尊。】

  人懂得尊敬老師了,那他講出來的這些經典道理,自然他就很恭敬去吸收,這個就尊重聖賢的教誨了,『道尊』。

  【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恭敬的來學習,不敢怠惰。

  【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

  所以一個國君不以對待臣子之禮的情況有兩種。

  【當其為屍,則弗臣也。】

  就是當這一個臣子,這個『屍』是指我們要祭祀祖先,就要去找一個跟祖先長得最像的人,讓他坐在那裡,這個「屍」。他要當祖先了,那你還把他當臣子一樣使喚,這個心就沒有辦法這麼誠了。所以長得像祖先有好處,皇帝都不能以臣子之禮對他。那後世就用畫像,大家看好像市面上有賣,滿清十幾個皇帝,都是畫出來的。這第一種情況。第二種情況:

  【當其為師。】

  他是皇帝請來教學的老師,他不以臣之禮對他。這個臣禮,皇帝向南面,臣子向北面。所以一些忠臣要自殺以前,因為他不想違背國家,他面北,那個就是好像看著他的君王,然後自盡。所以老師有另外一個稱呼,叫西席,坐在西面,面東,西席是指老師。主人叫東道主,坐東邊。皇帝坐東邊,老師坐西邊。這不是君臣之禮了,是像對待尊貴的客人一樣的態度。這是兩種情況不把對方當作臣子。所以這裡彰顯了一個重點,就是一個國家領導者帶動尊師重道,這個就很可貴了。

  而現在這個時代,我們從事教育工作,傳統文化斷了好幾代了。斷了,是我們教育者的責任,讀書人的責任,人家不懂叫正常,更不能去要求人。你說,「這麼大人了,還不懂尊師重道。」聽起來很有道理,人家要繼續問,「那他小學老師是誰?」是吧?「以前怎麼沒人教過他?」反正找到最後,我們難辭其咎,那個《三字經》早等我們,「教不嚴,師之惰」。所以,師道尊嚴要靠老師自己的德行,讓人家自自然然感佩,生起尊重。你說老師都拼命去賺錢,開BMW、開Benz,你說人怎麼尊重他?他都不尊重自己的天職了,人家怎麼去尊重我們從事教育?

  【大學之禮。】

  大學所教導的這些禮儀。

  【雖诏於天子。】

  天子公布的這些禮節。

  【無北面。】

  就是老師沒有為臣之禮,為臣是面北,所以『無北面』。

  【所以尊師也。】

  好,接著我們看下一段,強調教學者跟學生之間很好的互動,就是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懂得怎麼問,怎麼答問。所以學問學問,也要學著怎麼問,還要怎麼答。

  【善學者。】

  善於學習的人。

  【師逸而功倍。】

  老師很輕松,那個『逸』就是比較輕松、愉快,但是效果卻很好,這個『倍』就是效果非常好。

  【又從而庸之。】

  這個『庸』,是學生學得很好,老師不怎麼費力,而且學生還把功勞都歸給老師,那個「庸」就是歸功於老師。

  【不善學者。】

  不善於學習的人。

  【師勤而功半。】

  老師很努力教,收效、功效減半,不好。

  【又從而怨之。】

  而且還抱怨老師教得不好。這個是「不善學者」的態度。

  【善問者,如攻堅木。】

  善於發問的人就好像在砍木頭,以前的人他要燒柴、劈柴,『攻堅木』,這個木頭很堅硬,他會順著木頭,比方它年輪比較密的地方那比較堅硬,年輪松的地方它比較好切進去,他就是順著那個比較簡單的,然後再使力,再把那個難的部分順勢的把它給砍斷。大家都盯著我看,沒砍過木頭,因為馬來西亞是熱帶地方。你們小時候煮飯有砍,好,OK,是我錯怪你們了。

  【先其易者。】

  先從容易砍的地方砍進去。

  【後其節目。】

  再擴及到較硬的部分。

  【及其久也,相說以解。】

  就是順著這樣一直砍下去就自然分解,把它劈開了。『相說以解』,就是自然分解、脫落了。這個其實就是一個善問的人,就順著道理,順著這些綱領、脈絡,一直這樣問下來,老師也順著答,這樣就很好。

  【不善問者反此。】

  不善問的人,東問一下,西跳一下,然後邊問的時候,腦子裡還在想很多東西。所以這個回答的老師講著講著,還講不到一半,「好,那我問你,再問你一個問題」。他自己腦子也是亂的,所以這個就沒有章法,就很亂了。其實有時候在問問題,不是想聽明白,是想問看看可不可以把他問倒,「我就不相信你都答得出來」。所以問的心態也要對。

  【善待問者如撞鐘。】

  『善待問』就是善於回答問題,就像撞鐘一樣。

  【叩之以小者則小鳴。】

  你輕輕撞,回答的就輕輕的。你撞得很大:

  【叩之以大者則大鳴。】

  它就很響亮。這個就是你問個小問題,他很契理契機給你回答。你問個小問題,他不會給你講兩個小時,都是契理契機在回答。

  【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

  就好像那個撞鐘的人很從容的撞,他從容不迫去撞那個鐘,那個鐘聲余音悠揚,傳得很久遠。從這裡延伸、譬喻到,一個老師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非常從容、應對自如,那個都是智慧自然流露出來,給人一回答,印象很深,讓人馬上明白。然後就『盡其聲』,好像他那個回答就會讓人家久久不會忘記,回到家裡還一直在想,剛剛這位老師他回答的那些,真是開解得很清楚、很明白。好,夫子在《論語》當中也說,他「空空如也」。所以一個好的老師,他平常是很清淨無為的,不是腦子裡一大堆東西在那兒轉,他很清淨,淨生智慧。所以他很從容、很定,人家一問,就像那個撞鐘,他馬上就回應。

  【不善答問者反此。】

  不善於回答問題的,他就不能契理契機去答了。

  【此皆進學之道也。】

  這一些都是提升學問重要的途徑。學者要學而不厭,教者、達者要教人不倦。接著,我們看下一段講到: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記問之學』,其實就是師長常講的研究學問,就是儒學、道學、佛學,拿來研究的。大家有沒有身邊一些親戚是專門研究學問的,有沒有?有。大家注意看,研究學問的人額頭有沒有發亮?然後就是每天都笑呵呵的,很快樂?這個才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師長剛好二OO六年的時候,在巴黎,我們剛好有一個三天的展覽,跟一百九十二個國家做交流,其實最重要的要跟他們交流,宗教是可以團結的,人民是可以教得好的,「人之初,性本善」。交流完,接著到英國去參學,英國有幾所在全世界排在前幾名的大學。結果去了劍橋大學,我們很有福氣,也跟班跟上了。到了教室,師長跟他們講課。一開始就很吃驚,英國人拿著麥克風講流利的北京話,比我還標准,我這個還有一點福建腔。他很標准,我們你說能不佩服嗎?下了多少功夫。一了解,他的論文,用《孟子》寫論文,用王維這個詩人寫論文,還有用《無量壽經》寫論文,拿博士學位,厲不厲害?現在人的厲害,有一個角度叫人家做得到我做不到他就厲害了。其實這個邏輯不是很妥當。為什麼?他會的我不會他就厲害了,那每一個人都重才能,就覺得有才能好厲害,然後人就去羨慕才能。應該是佩服他的德行,這個風氣才對。

  所以雖然他能夠拿到博士學位,結果師長問他們:湯恩比教授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靠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你們聽過這句話沒有?每一個人都說有,他們都讀過了。接著問到:你們覺得這句話講得對不對?這句話講了三十多年,怎麼這個社會沒有改善?湯恩比的話有沒有講錯?這些碩士生、博士生沒有反應,看著師父也不知道怎麼解決了。所以假如拿到博士、碩士還是解決不了問題,那就是「記問之學」了。人師的智慧觀念能改變一個人、能改變一個家、能改變一個國!所以歷代找有學問的人都封他為國師,他堪為一國人民的老師。我們應該是往這一個方向去提升才對。

  師父又講到:你們都讀過《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讀過《三字經》,「教之道,貴以專」。他們是漢學系的,「教之道,貴以專」,結果他讀個中文系,一個學期學十幾科都有,是不是?所以《三字經》拿來干什麼?拿學歷的。跟自己的人生有沒有關系?那這個脫節開來了。所以師長跟他們講:「你們可以拿到博士學位,不過你們還是生活在煩惱的痛苦當中。」是吧?「哎呀,博士拿不拿得到?」可能到最後一年還得吃安眠藥,擔心。真的拿到了,就快樂了嗎?假如不能深刻體會知足常樂,那問題還是不能解決。

  所以記問之學就是把經典這些教誨當作知識來學。經典的教誨是智慧,不是知識,智慧能解決人生的問題。而這個智慧從哪裡來?從放下習氣來的,從學一句做一句來的,從解行相應來的。解行相應,人的境界才能提升。「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不能提升還墮落;「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所以這個解行相應是提升的關鍵所在。而且他不只自己要解行相應,有真實的學問,他還能夠:

  【必也其聽語乎。】

  就是他必定要能夠聽學生講的話,他提出的問題,他一聽就能給他適當的解答,觀機的能力就很高。

  【力不能問。】

  學生的能力問不出來,但是他已經遇到那個瓶頸了,只是他不知道怎麼問,這個教學者看得出來。

  【然後語之。】

  就主動觀察出他要突破的那個點,然後幫他引導。所以這個觀察能力就很強,看到他最近卡在可能是貪多,還是貪快了,趕緊點他一下,或者最近看到他有什麼執著點,趕緊告訴他。

  【語之而不知。】

  已經告訴他了,他還是沒搞懂,這個時候不要勉強,不要還一直講下去。有時候你硬塞,把他的悟門給塞住了。他不能問,已經告訴他了,『語之』他還是沒有辦法領會。

  【雖捨之可也。】

  就是暫時先緩一下,再等待時機,可以。不一定就急於一定要現在把它講明白。

  好,那今天就跟大家先講到這裡。我們下一次一定可以把《禮記.學記》我們把它結束。然後我們緊接著就看「祭十二郎文」。然後後面還有《德育故事.緒余.悌篇》,大家有時間也可以把它看一下,這個我們都會一起來上。好,謝謝大家。

 

上一篇:淨空法師: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216集
下一篇:南懷瑾:不跟著社會風氣走,建立自己獨立不倚的人格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