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慧淨法師:淨土釋疑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1問、請問法師:在《大經》、《小經》和《觀經》中都談到稱名的問題,也談到信心的問題,那麼請您談一下信心和一向專稱名號的含義好嗎?

  答:彌陀的救度是沒有條件的,白白地送給我們,現在就完成的,這個就是信。所謂白白送給我們,現在就已經完成在哪裡呢?在於你短在十聲、五聲、一聲、一念;長在百聲、千聲、萬聲,若一日、若七日都必定往生極樂世界,這叫做乃至十念。這個念自然含「信」與「行」。信,就是信彌陀救度;行,就是稱彌陀名號;就這樣,所以說沒有任何條件的。

  沒有時間的人你就少念,若有時間的人你就多念。甚至現在要斷氣了,要死了,現在才聽到彌陀的救度;這個時候,嘴巴舌頭都僵硬了,嘴巴不能念而心中念,照樣往生極樂世界。那最短沒有比心中這麼一念更短的吧!這一念是最短的了;乃至十念,乃至一念,就是這麼最短的時間開始而來的。當下死、當下往生極樂世界;如果壽命延長的話,自自然然地就會憶佛念佛,稱名念佛,這個時候就演變為乃至五念、乃至十念、乃至一日、乃至一年、乃至一輩子的念佛,就會這個樣子。

  除了稱這一句名號以外,不會再修其它的法。如果聽人家說:你還要念往生咒,還要念觀音、念地藏,也不會跟隨他們。若跟隨他們的話,那就是善導大師說的「隨緣雜善」,即人家告訴你往生咒,就隨人家告訴你念往生咒的這個機緣;人家告訴你稱念觀音、稱念地藏、稱念滅定業真言、稱念什麼什麼的,因為有那一個緣,就又隨他的緣去修;這個叫做「隨緣雜善」。

  如果是那樣的話,就沒有體悟彌陀的救度,就是沒有機、法兩種深信。

  所以淨土宗始終都是正定業,都是稱名念佛的正定業,不會再念別的什麼。何況你所念的都是少善根、少福德,不是大善根大福德。所以真正懂得的人,他有時間、精神,他就以那些時間、精神去稱念這一句名號;不會在這一句名號之外間雜其它的修行法門。

  淨土宗是講專──專修,講唯一,講獨一無二。十方諸佛獨有彌陀是王,獨一無二。阿彌陀佛的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最尊第一,就是獨一。淨土宗是獨一的法門、無二的法門。我們的本尊是南無阿彌陀佛,我們所拜的對象也是南無阿彌陀佛,我們所稱念的也唯有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我們所信受的也只有南無阿彌陀佛的救度。一切的一切都歸向南無阿彌陀佛,一切的一切也都以南無阿彌陀佛為根本。所以淨土宗最專不雜,離開了這個法門之外,一切法門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雜。雜善,就是諸善,因為雜就是種種,種種就是諸善,也叫做萬善萬行,略講就是三學六度,廣說就是八萬四千法門。

  第2問、請問師父:很多人都非常關心信心決定的問題,那麼怎麼樣才算信心決定,或者怎麼樣才能算往生決定呢?

  答:如果沒有體悟到彌陀慈悲的救度,那就是信心還沒有決定性,還沒有統一性,所以就會有二心、三心,種種心都出來了;就會想我應該修這個法,應該修那個法,除了念佛以外,還要念好幾個佛菩薩名號,還要念幾個咒語,二心、三心等等心都會出來。

  那麼,在還沒有體悟彌陀救度之前,應該先肯定:往生極樂世界就是要像善導大師所講的,要捨掉一切的行門,而專稱這一句名號。今天有一分鐘,你就以這一分鐘的時間精神去念名號,有一個鐘頭、兩個鐘頭、十個鐘頭,你就以這個時間精神去稱念這句名號。同時,去體會什麼是機、什麼是法,因為體會機、體會法當中,阿彌陀佛的悲心,會在某種情形之下而納入我們的心中。

  不過,你如果能夠肯定,專稱佛名必定往生,而一生念佛下去,百分之百必定往生。因為,這個法門是他力救度的法門,即使我們因無知而不求往生,阿彌陀佛十劫以來都在我們的面前合掌要求我們往生;何況我們有厭離娑婆、欣生極樂的心,而稱名號,自自然然這句名號的功能就在運轉,使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從這一點來講,已經拋開自力他力,已經拋開是信是疑了,自自然然地信就在裡面。

  自自然然──這就是彌陀本願力的運作,名為他力。因此,到最後善導大師就說:「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一向專念彌陀佛名號,都是強調這個「一向」,也就是「要專」。法然上人說:「一向專稱名號,自然具足三心。」即使你不知道,自自然然地就具足三心,為什麼?因為不講我們自身,彌陀本身就有這種功能。

  第3問、請問師父:為什麼說信從聞生?

  答:剛剛解釋了這個聞的內涵,真聞就是真信。信心的內涵就是體悟彌陀的救度,內心體悟彌陀的救度才是真正的聞,這個大家想一想就可知道。

  第4問、請問師父:現在仍有很多人在念佛的時候用觀想或者是坐禅悟道。還有修密宗持心咒修破瓦法的,看他們都是人人信心十足,個個信心歡喜,那麼,他們的這一些信樂與第十八願的信樂是否有不同?

  答:當然這有很大的不同,第十八願的信樂是隨順彌陀,而且是現在已經獲得往生的身份,命終的時候就進入報土。其它的法門就不是這樣,必須回向才能往生,而且是在化土。

  受本願法門,就是專稱彌陀名號,不必坐禅、不必觀想、不必修密。

  剛剛講了不必坐禅,可是如果有人喜歡打坐那也可以,就以靜坐的方式稱念這一句名號,當然你不是執著你的功夫。

  第5問、請問師父:得到信心以後的稱名念佛,與有的人認為我信名號,我就能往生,這兩種念佛有什麼區別?

  答:得到信心的念佛──信心決定的念佛,以及信名號的念佛,這兩種是一種。因為信心決定的內容,就是這一句名號。這一句名號就是彌陀的本願力,彌陀的本願力完全顯現在這一句名號中。因為,從彌陀的本願來講就是本願力,從名號來講就是名號的力量,通通一樣的。

  信心決定有兩種內容:一種就是信機,一種就是信法。這兩種實是一種,只是將它分開為兩種來解釋而已。

  信機:機就是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自己對自己要有體悟。善導大師說要深信,而且要決定的深信我們自己是罪惡深重的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我們要體悟到自己是一個罪惡深重的凡夫,生生世世,盡未來際都不可能有力量來出離三界六道的。好像一個人在苦海中,他是沈溺在苦海裡面,沒有力量游泳,不會游泳,所以永遠不可能以自己的力量游到岸上來。六道就是苦海,我們眾生都沈溺在六道苦海中;沈溺,就是沈入水中,溺入水中,沒有浮上來。這種眾生必須是靠人家跳入海中把他抱到岸上,這個能夠跳入水中,有力量把我們抱上岸的就是阿彌陀佛。所以進入第二種法的深信:「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這兩種深信是一種體悟性的內涵。剛剛講的在水中是比喻,譬如在水中,阿彌陀佛親自跳下水把我們抱起來,我們苦惱不安的心中,充滿了阿彌陀佛救度的真實,消除了那個苦惱不安,這個叫做信心決定。這是一種實際,我們在座或許有人有那一種實際體悟。前幾天也曾經講到《淨宗講義》第頁所引用的「受教與發心」,曾講到那一段典故,大家有機會聽錄音帶、看錄像帶也可以明了。

  第6問、我沒有親鸾上人那一種信心開發那一時刻的體驗,我只信知「稱名定往生」,不論時節久近,不論行住坐臥;請問師父這兩種的感受是否符合第十八願?

  答:這都符合第十八願。因為,你既然是一向專念彌陀名號,不問時節久近,不問行住坐臥,念念不捨,這樣無形中就在第十八願裡面了。因為往生並不是在我們眾生這裡以為,要這個樣子要那個樣子;不是的,往生本來就是彌陀名號的功德力在運作。所以,我們稱念這句名號的人,不管他知與不知,求與不求,自自然然有那一種往生的功能潛在其中。如同念佛的人身上便有佛光,頭上便有毫光,這是自然的。盡管他不知道,沒有看到,可是自然會有這種功能,因為名號的功能,名號的自性就是這個樣子。好像火的功能就是燃燒,一旦點火就必燃燒,不管你知道或不知道,或者是在口中或者心中認為它不會燃燒;要它不燃燒,除非你不點火,一點火就必定燃燒,因為燃燒就是火的功能。

  這一句名號本身能使我們往生,所以我們稱念這句名號就能往生。我們知道這一點去稱念,信就在裡面了,盡管對這個道理不是很充分的了解,可是能夠一直稱念下去,也必定往生,因為有彌陀在運作。

  至於說親鸾上人他的信心怎麼樣,親鸾上人並沒有在著作裡面說他獲得信心的過程是什麼樣的,而且他在生的時候也沒有自己寫傳記,傳記是後人所寫的。現代有人編寫傳記,或制作動畫錄像帶,但大多不合乎事實;為什麼?這個有的是後人的揣測,有的是捏造事實,加以神格化,好吸引信徒,讓人崇拜。

  有記載信心過程的就是法然上人。法然上人說他一直到四十三歲才得到本願法門──念佛的信心。法然上人說,他為尋找出離生死輪回的法門,翻閱經藏五次,到底哪一部經在解釋哪一個法門,而哪一個法門才是適合我自己,也適合任何人,能夠解脫生死輪回呢?

  法然上人在當時被稱為智慧第一,可是智慧第一的法然上人為了尋求解脫之道,還是一部經典一部論典一直地翻,一直地看,總共五次,最後在第五次的時候才發現,善導大師所寫的《觀經四帖疏》裡面有記載,稱念名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法門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簡單快速。於是其它經典都不看了,就專門針對這本《觀經四帖疏》再度地看三遍。第一遍看完,雖然大意重點還沒有抓到,可是已經覺得很歡喜了。再看第二次的時候,更加地得到安慰。再看第三次,第三次正當看到「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這段文的時候,法然上人眼睛一亮,心上的石頭當下自然落下來了。

  他所體悟到的是什麼?體悟到的是:原來阿彌陀佛預備我們往生的這件事情,已經在十劫以前已經為我們預備好了,他所准備好的就是這一句名號,往生這件事情就在這句名號裡面,只要稱名,就一定往生。因為他這裡所講的「念念不捨」是「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意思就是說:你只稱念這句名號就好。行也好、住也好、坐也好、臥也好、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情形下,都沒有關系、都沒有限制,只要稱念這一句名號。那麼稱多稱少也沒有限制,所以說:不問時節。那這樣的話,豈非救度是沒有條件的,白白地送給你的?而且是擺在這裡,你隨時發現隨時來拿,隨時就擁有。既然是這樣地念佛的話,誰不會啊!都會。他並沒有限制你一天念十萬聲,要念好幾千萬,沒有。也沒有限定是出家、在家,男眾、女眾,要深入經藏、不深入經藏,都沒有限制,他只說要你稱念這一句名號。你是什麼樣的身份就以你這樣的身份來念這句名號,這樣,豈不是背後有彌陀本願力的救度?不在於我們如何稱,不在於我們要這樣地念、要那樣地念!不在我們這一邊,而是在南無阿彌陀佛那一邊。

  所以,法然上人一看到這一段文的時候,當下感動了,眼淚流下來了,當下就高聲的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那個時候已經晚上了,沒有人,他就大聲地念佛。原來阿彌陀佛救度我,在十劫以前已經決定下了救度的方法了。這是法然上人獲信的過程。

  至於善導大師呢,善導大師是去見到道綽禅師,道綽禅師給他講《無量壽經》阿彌陀佛的本願的時候,善導大師心中的疑心就斷除了,其它的法門也就放棄了,就專稱念這一句名號。

  親鸾上人他是怎麼樣獲信的我們不知道,不過現有的數據所知道的是,他遇到法然上人後,法然上人就給他講阿彌陀佛的本願的生起本末,講這個本願的來源。那個時候,親鸾上人一百天當中,每一天都去聽法然上人講,即使刮風下雨有什麼事情,他都一定去。至於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獲信的不知道。不過我們所知道的是:即使是親鸾上人在他四、五十歲的時候,自力心的習性還很重。所以,四、五十歲的時候,連做夢還夢到他在誦淨土三部經,要以這個誦念的功德來幫助、來超度那個時代的災難。在一次大病的時候,他才覺悟到:啊!原來只要像善導大師所講的,信受彌陀救度的「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以自信教人信,便可以了。那個時候,親鸾上人的自力心才完全掉落下來,那時候已經是五十八歲了。所以,我們最好依照我們的祖師善導大師所講的,這樣是比較穩當。

  第7問、有一句話就說:信心必具名號,名號未必具真實信心。請師父開示。

  答:也就是說:信受彌陀救度的人,一定會稱名念佛。因為在他的心中,最重要的以及最值得感恩的就是南無阿彌陀佛,所以自自然然會「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念佛下去,這就是信心必具名號。

  那麼名號未必具信心,是說稱名的人,即使他稱名,可是不一定有那個信心。因為稱名的人很多,大家都在念佛,可是不了解彌陀救度的原理。這樣的話,很可能他一方面念佛,一方面會認為不能往生。最糟的情形是半途而廢了,人家說這個法門好、那個法門好,也就隨著修那個法門去了,不能貫徹到底,是有這種現象。

  所以,有信心必定是伴隨著稱名,如果有信心而不稱名的話,那個信心就不是真信。如果有人說:「我已經信了,我可以不用念佛了。」那種信心是虛假的,因為信受了,自然都會在念佛之中,並不是說念佛有什麼辛苦,或什麼著相,不是啊!稱名念佛,你念在心中也好,念在口中小聲地念也好,高興起來,歡喜跳躍地念也可以,這個會自自然然在心中產生的。因為「聽聞彌陀本願力,歡喜不覺稱佛名」,會不知不覺讓你念出這句名號來。

  不過,信與不信的內容到底怎麼樣,我們固然不了解,把它擺在一邊,你只要相信:「即使不信的人,阿彌陀佛也要救度。」這樣信就在裡邊了,之後就稱名。今天有一天的時間就稱一天的名號,這一天過完了,壽命到了,自然往生極樂世界去。若是有兩天,你就稱兩天,若是有七天,或者是兩個七天、七個七天,或者七年、七十年,你就用這些時間一味地去念佛。不會說:我時間那麼多,我來修這個、修那個,不可能會這樣的。

  第8問、請問師父:彌陀心中充滿十方的眾生,可是唯有信受念佛的人才蒙受佛光(彌陀心光)的攝取,而沒有信受念佛的人只是蒙他的光明照耀而不被攝取,故不能自然往生,這是什麼道理呢?

  答:因為佛光有兩種:一種是身光(身上放出來的光),一種是心光。身光也好,心光也好,其實都是一體的,都普照十方世界的。既然普照十方世界就像太陽一樣,太陽一出來,地面上的任何動植物都在陽光普照當中。同樣的,阿彌陀佛的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任何眾生不管善人、惡人,甚至地獄眾生也受彌陀光明的普照,只是能夠念這一句名號的人才能蒙光攝取,因為這一句名號是阿彌陀佛的本體,能夠念這一句名號,自自然然就受彌陀心光的攝取,與彌陀的願相感應。

  彌陀的心願展露在這一句名號中,要度稱念名號的人,你稱念名號符合他的心願,無形中就是受他的光明照攝,與他的心相感通。如同電視台發射出來的電波,發射到各各角落去,沒有一個角落沒有電視台的電波;可是,你如果不轉到那個電視台,當下就沒有與那個電視台互相感應連接在一起,就不能接收到信息。同樣,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可是我們不稱名,與他的心光不感應,唯有稱名才是阿彌陀佛的心願。

  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本身,就是這一句名號,名外無體,體外無名,因此信受彌陀救度而稱念彌陀名號的人,自然在他的心光攝取當中而得往生,而不稱名者就沒有光明攝取的利益。

  第9問、請問師父:一個獲得彌陀信心的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答:信受彌陀的人,他當然是對彌陀有信心、有恭敬的心,而對自己是有良心、有慚愧的心,對別人是有愛心、有包容的心。為什麼?因為他體會了彌陀對他的愛心,他體會彌陀對他的包容心,尤其是當他體會到彌陀的大愛的時候,就慚愧自己是一個罪惡的人,因此對自己有慚愧心,有良心,自己做了什麼言語行為上的過失立刻會受自己良心的指責,反省比以前更加敏銳。

  彌陀對我們的愛心、對我們的寬諒,可以說非常的廣大,論我們的話,我們可以接受寬諒嗎?我們是罪惡深重的人,累生累劫造了無窮無盡的罪業,今生今世反省自己,自己無時無刻有意無意都在得罪他人,所以不是我們去忍耐他人、寬諒別人,是要請別人來寬諒自己,否則,即使自己被他碎身萬段還不足以償還他。

  我們是這一種不能被寬諒的人,而阿彌陀佛來寬量我們,我們被彌陀的大寬諒所感動,對眾生自然也會有寬諒的心。所以,彌陀的生命在我們心中作為我們的主人,監視著我們,我們反省力就會更加的敏銳。

  第10問、請問師父:聞信彌陀的人也有苦惱,平時說念佛法喜,苦惱時念佛還法喜嗎?他的心中有些什麼轉化?

  答:一般人沒有聽聞彌陀的本願救度,告訴他念佛是好的,可是逆境來了,煩惱來了,病痛來了,這一句佛號就飛到三十三天之外了。如果他有聞信彌陀本願救度,聞信這個名號的原理的話,他煩惱來了,他會有法喜,苦惱來念不出佛聲,也會有安慰,逆境來的時候,也會甘於承受,會這樣的。煩惱來就不以煩惱為煩惱,痛苦來了也不以痛苦為罣礙,這一句名號即使念不出來,心總是安穩的,同時,他能夠念佛的話,就會代替痛苦的聲音,本來就哎喲、哎喲,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會這樣念。

  還有,我們聞信彌陀救度的人,心性會轉化。會轉化就是因為我們體會到彌陀救度我們,而彌陀救度我們,他不但不跟我們計較,反而是大大的寬諒我們。大大寬諒我們的時候,使我們感動,也會去寬諒別人、原諒別人,跟別人不計較。彌陀救了我們,不但救起了我們的生命,使我們不再繼續輪回六道,而且是給我們無量壽的生命、無量光的生命,是給我們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生命,給我們佛的智慧的生命。可以說不但給我們生命,而且給我們那麼豐盛的生命,同時又給我們極樂世界。你看這一些東西多麼的豐富、多麼的高貴,我們剎那之間擁有了這一些,可以說剎那之間雍容華貴起來。那個時候,我們面對其它的人,看到他們所須要的,我們有,我們就會盡量付出,幫助他、滿足他,就像彌陀來幫助我們、布施給我們、滿足我們一樣,心性就會有這一些轉化。

  這一些轉化,其實是不容易的,我們要去寬諒一個人,這個人如果是一個好人,他做錯了,我們去寬諒他,這是很容易的;但是一般人不能寬諒的我們也去寬諒他,這個必須從我們內心有一種力量。這個力量來自於彌陀,為什麼?別人不寬諒他,而我們可以寬諒,那是因為阿彌陀佛寬諒了我們,阿彌陀佛包容了我們。

  我們想一想,我們是怎樣的一位眾生,這一顆心可以說是很卑賤、很污穢、很骯髒、不可告人、無地自容的,阿彌陀佛一點都不計較。如果體會到彌陀這一種慈悲的話,我們面對所有的人就會去包容他、原諒他。

  那當然,這並不是一個標准,因為十方眾生各不一樣,可是轉化的功能是存在的,是有那個可能性的;所以,我們信受了這個法門,這一顆心會柔軟下來。柔軟下來就顯現一種不太計較、能夠寬諒包容,同時對所有人都好,懷著一種抱歉的心、對不起的心。因為,永劫以來,我曾經欠了你們不曉得多少的債,我都沒能還你們,而且一直都不知道,現在給彌陀的光明照觸,我原來就是這一種眾生啊!

  所以這一個法門跟自力法門不一樣的,也就在這裡。自力法門要自己去修六度萬行,自己去修布施,修忍辱等等。我們不是,我們是自自然然地去付出,即使付出了也不認為我是在修布施,因為我知道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知道自己所做的功德都是有為有漏,都是虛假的心,有代價的心,有功利心存在,一點都不是真實的奉獻;唯有彌陀將極樂世界奉獻給我們,將成佛的功德布施給我們,使我們自自然然也想付出,而且付出卻沒有那一種祈求回報的心,因為,最大的功德阿彌陀佛已經給我們了,我們不須假借在這個時候來祈求功德了。以忍辱來講,以前都是要自己忍辱,忍辱別人對不起我們的事情,忍辱一切逆境,甚至忍辱人家謗罵、侮辱,但現在不是了,現在是祈求對方忍辱我們。我們曠劫以來欠人家的,侮辱人家的,甚至今生今世都不知不覺有對不起他們的地方,所以請求他們的原諒、忍耐;不是我們去原諒、忍耐他,就會有這一種轉變的。

  因為,這一個法門就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的內容就是信機、信法。機就是十方眾生,法就是彌陀的救度。十方眾生就是五逆謗法的眾生,十方眾生就是罪惡深重,無有出離之緣的眾生,那就是罪惡滿身,所以才是無有出離之緣。罪惡深重,如果沒有罪業的話,那就是一個聖人,完美的人,沒有罪業,同時可以有力量脫離三界,他在這個世間是只有人家受他的恩惠,他沒有欠人家,人家受他的熏陶、感化,他沒有侮辱人家。可是不是啊!既是罪惡深重,即是沒有出離之緣,就是有意無意、知與不知之間都去虧欠了人家了,所以要請求人家原諒,所以心情就會有這一種轉化。那當然不是一個標准,各不一樣,習氣比較強,面對當時的時候,霹雳啪啦,下劣的慣性都出來啦,但是事後立即會反省到,因為畢竟我們是深信機、深信法的人,機法在我們內心很深刻、很敏銳,所以即使當時沒有發覺,事後也會發覺的。

  第11問、剛才聽師父講,觀經的眼目就在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稱名定往生,但是,這種稱名,它和有一種理論解釋的,就是要稱到什麼樣子才能獲得不退,是否一樣?請師父再把這兩種稱名具體的含義解釋一下。

  答:剛剛我沒有說清楚,應該就「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個稱名再加以解釋,稱名有幾種,而那幾種稱名的內涵,性質又是怎麼個樣子。

  稱名分為自力的稱名和他力的稱名。

  自力的稱名就是一般通途的淨土門的稱名,什麼是自力呢?也就是他力中的自力。他力就是指彌陀本願力的救度,本來彌陀的救度是彌陀的力量,統統具備了,可是我們不曉得那個原理,以為阿彌陀佛雖然要救我們,可是他高高在上,遠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在這裡低低地頂禮,遠遠地在這裡祈求;雖然要求往生,卻認為必須累積多善根、多福德,累積這一句稱名的功夫、功德,這樣回向才能與彌陀的救度相應。他認為雖然彌陀要救度我們,可是我們如果沒有具備某種的條件,是不能被救度的。這個是他力中的自力,以為彌陀有條件的,這不是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的稱名念佛。

  另一種是純他力的念佛,純他力的念佛就是第十八願,本願的稱名念佛,就是真正的乃至十念的念佛,也就是善導大師所解釋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的念佛。這種念佛,完完全全是沒有條件的,完完全全領受彌陀的救度的念佛,念佛的本身沒有盤算,沒有籌量、計度。

  如果認為應該要念到一心不亂,不能理一心也要事一心,否則的話,至少功夫成片、夢寐一如、淨念相繼,這樣的話,面對臨終的時候,就更有把握了;不然,現生如果沒有那個功夫,臨終怎麼又會有這個正念呢?所以,平生的時候,先培養不亂的功夫,等到臨終,就會有正念,那個時候,佛就會來迎接,否則,臨終沒有正念,佛就不會來迎接,這種就是自力的觀念。

  這是完全不了解六字名號的原理、彌陀的救度,那一種人,等於是拿一把小刀插在彌陀的胸膛上。因為阿彌陀佛的本意完全不是這樣的,而且,如果這樣的話,十方眾生能夠達到這個標准,合乎這個目標的就很少很少了。可是彌陀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他把我們看成他自己,而且救度我們的功德已經完成好了,只求我們讓他救,他怎麼會給我們提出某一種條件?

  如果彌陀設立下某一種條件的話,十方眾生都不可能往生的啊,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的智慧心中難道不知道,而會硬要立下某一種條件嗎?這是不可能的!這個慈愛的爸、媽,從小就失去了自己最疼愛的兒子,現在已經發現兒子所住的地方,這個兒子在那裡受風受雨、受苦受難、三餐不濟的,慈愛的爸媽一看就心疼,所以,巴不得趕快把兒子接到家裡來免除那一種貧窮、困苦。那兒子一直愚癡,心性低劣,以為爸媽所擁有榮華富貴的地方,自己沒有資格,要能夠進去的話,起碼必須要怎麼樣怎麼樣才能進去。所以,兒子在外面待久了,自會有一種怯弱卑劣的想法,不敢接受彌陀的救度,不能體會慈愛父母的悲心,那樣的話,使父母更加心疼。

  所以,我們對彌陀擁有那一種觀念,等於是拿一把小刀插在彌陀的胸膛上,那是一種自力的念佛法門。

  他力的念佛法門一概不講那一些,就是以我們本身這一種根性去念佛,不管你念多、念少,念得能一心、不能一心,都不管。因為,不是以這個為目標、為標准的,是領受彌陀的救度而去稱念這一句名號,你念一聲也往生,念百千萬億聲也往生;百千萬億聲不多,一聲也不少。因為彌陀的功德寶珠在我們的心中,今天這一聲佛號念出是這一顆寶珠所放的光明,明天這一聲南無阿彌陀佛也是這一顆寶珠的光明;即使念了十聲、百聲、千萬億聲,聲聲都是這個寶珠所放出來的光明。並非說這一聲是這顆寶珠,那一聲就不是了,不是的,聲聲都是這顆寶珠的光明,往生是這個名號的寶珠使我們往生,不是我們口中念多念少能往生的;只是說:既然我們心中有彌陀名號的寶珠,我們就會時時刻刻地流露出稱名念佛。雖然你這樣流露出來,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你心中並沒有一種要累積功夫,或者是要累積一心不亂的那種觀念,因為曉得已經被彌陀救到了的人,已經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了,現在念佛就是內心那一顆明珠所散發出來的光明,是自自然然的。

  所以,善導大師在解釋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的時候,他所解釋的是:「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行、住、坐、臥,那表示這顆心是散亂的。因為在行、住、坐、臥當中,不是說靜靜地在蒲團上,在那裡靜坐觀想地念佛,是行走也念佛,站立也念佛,躺臥也念佛,而且又說:「不問時節久近」,不管你時間長短,我念了一年,或者十年、二十年,或者是念了一百聲、一千聲、一萬聲、一億聲,時節久近都不管的,這個才是真正「乃至」的意義。

  「乃至」就是不管你是出家、在家,善人、惡人,男女、老少,智愚賢不肖,這個都是「乃至」啊!如果不是乃至的話,他如果限定說:要出家發菩提心之乃至十念,糟糕了,出家的人少,而且發菩提心,誰發得起來啊!但是「乃至」,連身份上也是乃至,數目上也是乃至,心情上、心理上也是乃至,所以這個乃至的含義非常的廣。

  因為有「乃至」兩個字,所以,使我們安心啦!本願念佛就是這一種乃至十念的稱名念佛,而乃至十念的稱名念佛本來就已經領受阿彌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本願之故啊!

  這就是自力、他力念佛的不同意義。

  第12問、請師父能否解釋一下法照大師「彼佛因中立弘誓」的偈子?

  答:好!整偈是這樣的:

  「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

  這一首偈就是在解釋第十八願的。因為第十八願阿彌陀佛要救度的對象就是十方眾生,那十方眾生就包括很廣了,沒有一個眾生不在十方眾生之內,為了表達這個意義,所以大師才用這一首偈來解釋。

  彼佛因中立弘誓:「彼佛」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時候立下了四十八大願,其中最弘廣的就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是廣度眾生的。第十八願說:「聞名念我總迎來」。

  聞名念我總迎來:就是「乃至十念」,使乃至十念的眾生往生極樂是彌陀的本願。阿彌陀佛發願說:「稱我名的人,如果不能使他往生極樂世界就不成佛。」這個就是「乃至十念」,所以說「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這句在解釋「十方眾生」。簡:一方面是簡別,一方面捨棄。不簡別是不棄貧窮的人,而迎接富貴的人,不是重富貴輕貧賤的。往生不依貴賤,往生是依念佛;富貴、貧賤只要他稱念彌陀名號,就通通救度;只要是信受彌陀救度的人,就通通往生不分別的。

  不簡下智與高才:下智就是沒有智慧、不認識字的人,愚癡、愚劣的人;高才即上根利智。上根利智也好,下根愚鈍也好,都是平等的救度。

  不簡多聞持淨戒:深入經藏博學多聞的人,或者持戒清淨的人,以及受戒而犯了戒,甚至罪惡多端的人,只要他回心的話,通通要救度。

  但使回心多念佛:只要回心轉意──我以前所作的罪惡,原來是有果報的,不應該的,我錯了;那我要解除這種果報的話怎麼辦?只有信順彌陀的救度,所以叫做回心。此後多念佛,這個多就是乃至十念的「乃至」,此後有時間就只管稱名。

  能令瓦礫變成金:瓦礫就是被人家遺棄的磚塊、石頭等東西。瓦礫變成金──所謂變鐵成金、轉凡成聖,就是只要你回心念佛就能轉凡成聖,就能變鐵成金,也就是說必能往生成佛。本來輪回受苦受難的生命,現在往生去了成為佛身了,成為超凡入聖。「入聖」就是一種清淨的、不污染的涅槃境界。

  瓦礫與金,天差地別,回心念佛即可變鐵成金,這就是名號不可思議的功德。

  第13問、《觀經》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有一種解釋將它解釋成自性清淨的佛性,請師父對這種解釋開示一下。

  答:這兩句話八個字,從經文的顯義來講是修自力的人,他不把極樂世界當成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也不把佛當成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而是把他當作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他認為清淨的佛心,清淨的當下就是阿彌陀佛的本身;他清淨的時候所看到的一切都沒有苦樂、好壞、美丑等這一些相對性的分別觀念,那一種的當下,他感覺到這是在淨土裡面了。這是修自力法門的人,以心中的佛性為彌陀,以心中的清淨為極樂。那一種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有這種含義。

  那一種本是唯識觀,認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萬法唯識,即使是極樂世界,即使是阿彌陀佛,也是從他心中所產生的,唯心的。那是自力的法門,必須依自己的力量來修成佛,在這娑婆世界修行,得到證悟佛果。他一旦證悟佛果的話,山河大地對他來講,無處不是淨土,都是淨土,因為超越淨與穢,哪有什麼淨土、穢土的分別?

  但是本願法門不是作這樣解釋的,始終是建立在「指方立相」上,極樂世界有方位,「從是西方……」即是方位;阿彌陀佛有形像,唯指西方阿彌陀佛,所以稱為指方立相。當然,究竟來講,極樂世界廣大無邊際,阿彌陀佛也沒有形色。可是那是聖人的境界,我們不一定要去追求那個境界,你只要追求有方有相,指方立相的淨土的阿彌陀佛便可以,因為到了那裡就自然能夠證悟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所以,以隱義來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意思是:「是心念佛,是心是佛。」這個「作」是作什麼?就是「念」,對我們來講就是稱名念佛,信受彌陀救度,所以說「是心念佛」,這個念包含信與行,是心念佛,是心是佛,所以不可以離開南無阿彌陀佛之外去尋求佛,去尋求見佛,如果那樣的話,那又是聖道門自力的范疇了。

  所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是「是心念佛,是心是佛」。

  第14問、請問師父:「念念相續,畢命為期,前念命終,後念即生。」是什麼意思?

  答:這一句話是善導大師說的。善導大師說「乃至十念」是上至一輩子的念佛、下至十聲五聲、一聲一念。從大意來講就是念念相續,畢命為期,一直到臨命終。

  「前念命終,後念即生。」意思是說念念就是臨終,念念就是往生。雖然有前念、有後念,在解釋上必須有次第;可是當下前念命終,後念就是往生;甚至當念就是臨終,當念就是往生,所以說前念命終,後念即生。這個是解釋上的方式,其實當下那一念就是命終、就是往生。

  所以臨終並不是身體死亡的時候才叫「臨終」,我們念念都是臨終,所以真正的無常是活在死中。你看我們已經死了多久?每一秒每一秒都在死亡,過了一秒就死了一秒,我們是活在死的當中,所以我們不可把臨終推到未來,現在就是臨終。所以前念是臨終,後念是往生。當然這是解釋當下念念都是臨終,當下念念都是往生,所以是往生即臨終。現在就已經是臨終,就已經往生了,不是肉體死亡的時候才是臨終,也不是那個時候才決定往生,不是這樣的。

  所謂「臨命終時」,什麼時候是臨命終時?現在就是臨命終時,所以,我們念佛的人要體會時時都是臨命終。善導大師說:「恆願一切臨終時,勝緣勝境皆現前。」一切時間無不是臨終時,那我們所希望的所高興的,就是勝緣勝境皆現前。阿彌陀佛及觀音勢至,無時無刻不來到我們念佛者的四周;所以,恆願一切臨終時,勝緣勝境皆現前,不是臨終才勝緣勝境現前,現在阿彌陀佛就常常來到我們這裡了。

  第15問、請師父解釋一下實相身與為物身。

  答:你即使不知道「實相身」是什麼,「為物身」是什麼,可是你只要相信彌陀的救度,那就在裡邊了。

  只要相信彌陀的救度,就稱念這一句名號,就像剛剛所講的,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去念念稱名,那實相身、為物身就在裡邊了。若簡單解釋「為物身」就是救度眾生之身,「實相身」就是成佛之身。

  實相身是從阿彌陀佛的自利圓滿方面來講的,它如果自己自利成佛的話,那取正覺了,成就實相身了,必能使眾生往生。所以,這個就是為物身。

  所以這個實相身是以自己自利圓滿來講,這個自利圓滿並不是為了自利,阿彌陀佛不是為了自己本身,阿彌陀佛之所以成佛是為了救度眾生的;所以,為物身是從「若不生者」的利他圓滿來講的。

  實相身是從彌陀本身來講,是彌陀的自利;為物身是從救度眾生方面來講,是彌陀的利他。實相身、為物身都是指阿彌陀佛,也就是指報身。因為這兩個都是由於法藏菩薩發下四十八願,而四十八願成就了,因此成就了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實相身成就了,為物身也達到了,這個叫報身,叫做阿彌陀佛,也叫做無礙光如來。唯有成就了實相身,成就了為物身,才成為南無阿彌陀佛。

  所以要成為十方三世佛的那一種佛,還容易──當然成佛都是困難的,不過與阿彌陀佛的願比較起來,相對而言是較容易的,而要成為實相身,為物身的阿彌陀佛就不容易。為什麼?因為為物身就是救度眾生之身,救度眾生之身,就是救度十方眾生到極樂世界成佛之身,這種身不完成就不能成佛。也就是說,十方眾生有一個眾生阿彌陀佛沒有力量救他,那麼阿彌陀佛就還不能成佛。豈不是等於說,成就十方三世的任何一佛都還容易,可是成就實相身為物身之阿彌陀佛就不容易?

  當然,十方諸佛都發願度眾生,可是阿彌陀佛的願是超世願,超越十方三世諸佛之願。也就是說十方眾生,有的眾生其它的佛能度,然而像我們沈淪在娑婆世界的眾生,由於貪瞋癡很深重,十方諸佛都不能救度,所以,只好搖首歎氣無可奈何離開了。唯有阿彌陀佛他不放棄,他繼續為我們發願修行功德來替代、來承擔我們的罪業,償還我們的罪業,使我們能夠到極樂世界去。所以,這一尊佛(阿彌陀佛)他才是實相身、為物身的佛。唯有他才有那個願,所以說是超世願,所以十方三世諸佛之中如果沒有阿彌陀佛,我們就沒有得救的機緣,我們不靠阿彌陀佛的話,就只有繼續沈淪了。

  這樣知道實相身、為物身了嗎?不過知道是稍微理解的知道了,真正我們要去體悟實相,體悟為物的話,那是佛的境界啊!所以,不管我們知道或不知道,你就這樣作,不知不求當中功德自然就具足了。其中的原理,說深奧非常的深奧,無底的深奧,所以我們只能領受很簡單容易得到的名號,那就是稱名。

  至於一念的信心是什麼?有時候體悟不到,那體悟不到的話,你放棄了稱名,一直要追求那個信心的境界;但是人生無常,現在死了就輪回去了,所以你只要稱名,何況在稱名當中信心就在裡邊了。所怕的是,你一方面稱名,一方面認為不夠,結果修其它法門去了。那怎麼辦呢?就必須環繞在善知識的旁邊聽,同時,同修的蓮友需要常常接觸、研討。至於不是我們這個法門的蓮友,我們要避開,免得被絆倒;因為我們都很軟弱,容易跌倒,所以要跟同修、蓮友、善知識常常討論,常常在一起,因為人生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事情了。

  第16問、請問師父,信順本願了,信順佛的教導稱名念佛,他那個如實修行是什麼個樣子,有沒有規定?

  答:對往生沒有懷疑,對彌陀的救度沒有懷疑的,那個就是如實稱名,無疑的念佛,就是如實修行。

  第17問、請問師父,入生死園、煩惱林,游戲神通,那個是不是死了以後再回來的事?

  答:那個是往生之後的事情。因為剛剛講過本願法門是大乘的法門,往生之後就會到十方世界度眾生,到十方世界就叫入生死園、煩惱林,不是現在的事。現在我們只是隨緣、隨份、隨力、隨根器去自信教人信而已,還不能達到自在,真正達到自在是往生極樂世界以後。所以,我剛才講:不怕不會說法度眾生,只怕不往生;不怕不往生,只怕你懷疑彌陀的救度,不怕懷疑彌陀的救度,只怕不稱名,稱名念佛,必定往生。

  往生自然能成佛,不管你想成佛不想成佛,就一定會成佛。就像水既然入大海的話,你說不與大海同一個味道可能嗎?不可能的。眾水到最後一定非入大海不可,因為它的歸宿就是大海啊!在地面上的水,有干淨有不干淨,有酸有甜,各不一樣,就像我們眾生的根器,善惡程度、煩惱程度各不一樣,但是到了彌陀極樂世界就通通是一樣的,心是無量光明,命是無量壽命,自自然然,你不想要也一定能得到,而且歡歡喜喜的自在其中。不會想到:哎呀!我到極樂世界只是要離開六道輪回,只是要到那裡享樂而已,我不到其它地方去救度眾生,我沒有那個能力,我也沒有那個志向,不會這樣想的。到那裡自自然然你就有那一種開闊廣大的心量,而且會有那一種力量去救度眾生的,是自然而擁有的。

  第18問、請師父解釋一下法然上人《選擇本願念佛集》最後的「四偈三選」:

  欲速離生死,二種勝法中,且擱聖道門,選入淨土門。

  欲入淨土門,正雜二行中,且拋諸雜行,選應歸正行。

  欲修於正行,正助二業中,猶傍於助業,選應專正定。

  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

  答:這四首偈等於是《選擇本願念佛集》的總結,《選擇本願念佛集》各章的含義都在裡面。

  第一段:欲速離生死:就是發心想快速的離開六道生死輪回,以免生生世世都在造罪造業,彼此結怨結仇。那麼,二種勝法中,他必須是依靠佛法才能達到目的。所以要離開六道生死輪回的,在這個宇宙當中,在這個世間當中,宗教雖多,只有佛法才能達到我們離開生死的目的,只有佛教才談到六道生死輪回的因果,以及脫離六道生死輪回的因果。佛教裡面又有聖道與淨土,所以說「二種勝法中,且擱聖道門」,我們要把聖道門暫時擱在一邊,不要去修聖道門,要選入淨土門。因為淨土門是易行道,而聖道門是難行道,因此我們要捨難行道入易行道。

  第二段「欲入淨土門,正雜二行中,且拋諸雜行,選應歸正行。」也就是說:現在進入淨土門裡邊了,專求往生極樂世界,可是淨土的法門也有兩種:一種是五正行,一種是五雜行。那麼,就要拋種種的雜行(五雜行,就是種種的雜行。)選應歸正行,要選擇入五種正行。五種正行就是讀誦正行、觀察正行、禮拜正行、稱念正行、供養贊歎正行。

  第一、讀誦正行:並不是漫無目的地讀各種經論,不是。是只有讀誦淨土三經,這個叫做讀誦正行。離開這淨土三經就是讀誦的雜行,不過這也有廣義的解釋,就是讀誦本願祖師的著作,能夠了解淨土三經,這也算是讀誦正行。甚至不懂得因果,去看因果的教理,具備起碼的因果觀念,這也可歸納於讀誦正行裡面。

  第二、觀察正行:就是你若想象,只可以想象極樂世界,因為極樂世界是我們未來歸宿的地方,我們想象極樂世界的殊勝莊嚴、清淨安樂、微妙香潔,產生欣慕之心,這是想象、觀想的正行。

  第三、禮拜正行:我們禮拜的對象是南無阿彌陀佛,除了南無阿彌陀佛以外,我們不禮拜,這個就是禮拜正行,如果其它的諸佛菩薩都禮拜的話,豈不是禮拜的雜行嗎?

  第四、稱念正行:就是一旦稱念,出口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拿起念珠撥算就是南無阿彌陀佛,不念其它諸佛菩薩。

  第五、贊歎供養:也只是在南無阿彌陀佛的身上去贊歎供養,不贊歎供養其它諸佛菩薩。

  這是五種正行,其它的是雜行,所以要拋雜行,修這五種正行。

  至於布施,忍辱,甚至孝順、友愛,這個到底是正行還是雜行?這個是我們理所應該做的,敦倫盡份的善事。理所應該做的,這並不是屬於什麼雜行不雜行。只是說我們雖然這樣做了,我們並不以這一種善事的功德回向往生極樂世界,也曉得我們即使是這樣做,但是心是有漏的心,有執著的心,做這些都不圓滿,也不是百分之百,我們要了解到這一點。

  第三段「欲修於正行,正助二業中,猶傍於助業,選應專正定。」那麼,已經進入這五種正行,專修這五種正行了,可是五種正行有四種是幫助的,是引起的,另外一種是最主要的。那麼就要暫時把那四種放在旁邊,而專依那個最根本、最主要的,那個就是稱名。意思就是說:你之所以讀淨土三部經,目的不在讀誦,目的是為了了解經義,明了這一部經之目的在說什麼,我們依教奉行。那麼淨土三部經,乃至剛剛講的《往生論注》,都在教導我們:依彌陀的願力十念、一念必定往生,我們依教奉行之後就是一輩子的去念佛。

  所以五種正行都是為了了解正定業,為了歸入正定業。如果懂得這一點,四種助業就會融化在正定業裡面。怎麼講呢?平常在這個時候,就是讀經,現在呢,曉得經義的目的就是要我們念佛,所以我們現在就來念佛。那想象極樂世界莊嚴也是一樣,禮拜阿彌陀佛也是一樣,都把它融入在稱名來了,轉成為稱名了,贊歎供養也都是這樣,因為稱名最容易,二六時中都可以稱名,不管你到那個地方都可以稱名,不然的話,你要供養只有在大殿裡邊了,你要禮拜,只有有佛像的地方,那沒有佛像怎麼供養禮拜呢?可是稱名就不是這樣了,沒有佛像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念佛,所以要專於正定之業。

  第四段:「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這個稱名的正定之業就是順阿彌陀佛的本願,其它的都不是彌陀的本願,善導大師說:「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阿彌陀佛廣發四十八大願,其中只有第十八願的稱名念佛是最根本的,而且與阿彌陀佛沒有離開的,所以說最為親。同時又說:「唯有稱名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只有稱名念佛才蒙受彌陀光明的保護、攝取,為什麼?因為這是他的本願第十八願,本願是一切因緣當中最有力,能夠救度我們的一個強緣,所以說「當知本願最為強」。

  我們知道稱名就是本願,而稱名的願是在四十八願裡面的第十八願,所以第十八願就是本願,就是稱名。善導大師說,唯有這個第十八願的稱名才蒙受光明的照攝、保護。因為,本願就是光明,名號就是光明,名號離不開光明,光明離不開名號。所以現在我們的心、口來稱念這句名號,我們的心口與彌陀的名號結合為一體,就在他的光明裡邊了。善導大師又說:「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拜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所以念佛的人與阿彌陀佛三業都在一起,不會離開。那我們是要與彌陀親近呢?還是要與彌陀疏遠呢?當然與彌陀親近啦,與彌陀親近,現在就已經具足往生的身份了,那麼與阿彌陀佛疏遠,就是還在輪回。

  這四首偈主要強調的是:我們要稱名,因為這是合乎他的本願。

  這首偈有三重廢立。

  第一重就是「內外廢立」:所謂內就是佛教,外就是外道。我們要離開生死的話,要捨外道入佛教,這是第一重的內外廢立。

  第二重就是「聖淨廢立」:雖然選擇佛教了,可是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略講有八宗,那我們就要捨掉其它的修行法門而選擇淨土法門,這個就是聖淨廢立。

  第三重就是「正雜廢立」:也稱為信疑廢立,淨土法門也有其它雜行的,也有專稱名號的,我們就要捨其它雜行進入專稱名號,所以這個也可以說是正雜廢立,也可以說是信疑廢立。這一首偈中無形中就談論到了這「三重廢立」。

  第19問、《蓮如上人一代記聞書》之中有一段,也就是蓮如上人他看到天王寺法會的時候,他就說:看到那麼多人都會墮落地獄,不禁感到悲憐。又說:其中如有本宗的門徒就會成佛。請師父開示它的含義。

  答:這個意思就是說:參加那種法會的人,他們之所以參加法會、不一定是為了解脫生死輪回,所以將來還會再繼續輪回啊!既然有輪回,就會墮落地獄;雖然參加那一種法會,即使有解脫的心,但是沒有得到真正的解脫法門,因為真正解脫的法門,只有彌陀本願──他力念佛法門。所以,蓮如上人看到這一些人將來會墮落,便產生悲憐的心。同時又想起如果這裡邊的人有我們本宗的人,那麼他就會成佛,因為一定往生極樂世界。

  不過如果是修持本宗法門的人,大概也不會到那裡去,如果會到那裡去的話,那應該是特殊的因緣。所以,這是睹物生情啊!看到這一種現像,而內心不禁生起了感觸。

  第20問、《蓮如上人一代記聞書》裡面說:蓮如上人看到有人為了一只被打死的蜜蜂而念佛,這個人說是因為感到可憐而念佛;那麼,蓮如上人就說:信心之人無論任何事,他的念佛都是報謝之心的念佛,都為了報謝佛恩。請師父開示一下。

  答:眾生被殺的時候,或者是當下臨終的時候,我們在旁邊為他開示,在旁邊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也可以讓他解脫的,所以,固然我們的稱名,是出自於感恩的稱名。可是逢緣遇境各不一樣,遇到這種情形能夠隨緣、隨份、隨力來解救他,自自然然就會解救他。所以,看到動物被殺,甚至有的人如家庭主婦無可奈何,必須切肉;因為沒有素食,就會切到肉,那你一方面切肉、一方面念佛,也可以使這個眾生減輕罪業,因緣成熟也能度他到極樂世界,所以也並不是完全無用的。

  我們同樣都是人,別人不信都勸導他信,目的是為了讓他離開輪回往生極樂,這個動物已經要死了,我們在旁邊為它開示,為它念佛,或許也可以度它。

  日本有一位妙好人叫做清九郎,清九郎有一天做夢,夢到一個身穿出家衣服,剃光頭的師父來向他說:「我是受雇於你家的那一只馬(這只馬不是清九郎養的,但是清九郎需要這只馬來幫忙為他做事情,所以就拿錢去用租,稱為「受雇」),因為生前受你的勸導,信受彌陀的救度,已經往生極樂世界了,現在來向你表達謝意。」它是一只馬,你給他講本願法門,他雖然沒有反應,也不會念佛,可是,它已經得到彌陀光明的加被了,往生極樂世界去了。

  所以,盡我們的力量去做,至於能達到什麼效果,那是他的緣,也是彌陀的調攝。

  第21問、有人對《觀經》所講的「發三種心,即便往生」,認為這是只有願也沒有行,請師父給開示一下。

  答:是。那是因為稱念六字名號的當中,是信、願、行,通通圓滿具足、毫無缺少的。

  剛才問的「唯願無行」,那是唐朝之前學習《攝大乘論》的學者,以《攝大乘論》的觀點來解釋《觀經》,善導大師為了糾正這個錯誤的觀點,因此在《觀經四帖疏》第一〈玄義分〉裡面就有詳細地說明,他主要的說明是對這六字名號的解說。他解說這六字名號就是具足信願行的,因為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南無就是皈命,皈命就是信,皈順於彌陀救度之敕命,信順彌陀的救度,所以南無就是信順,就是皈命。同時,也是發願回向,所以信與願都在裡邊。阿彌陀佛這四個字,就是皈命者的行,也就是皈命者的功德。意思就是:阿彌陀佛發願修行,將這功德完全容納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裡面,使我們眾生能夠發出南無的心,一旦發出南無的心,阿彌陀佛本身就以他的功德回施給這一種眾生,那麼,這一種功德都在哪裡呢?都在「阿彌陀佛」這四字裡面。所以「南無」的眾生,自然有「阿彌陀佛」在裡面。這麼講,信、願、行就通通具足了,有願、有行,所以沒有一個缺少,因此必定往生。所以,「十念念佛」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不是靠我們,是靠六字洪名,如果沒有這六字的話,我們隨便念一個東西的名號,能往生嗎?不能往生。

  第22問、請問法師,古德說:第十八願是王本願,十九願、二十願是方便願,那麼,請您講一下,十九願,二十願與第十八願是什麼樣的關系呢?

  答:阿彌陀佛的根本願就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的對象就是十方眾生,平等的救度。而十方眾生有十方根性,有的即使聽到了第十八願會產生懷疑,但有的根本連第十八願也沒有聽到,那麼,這兩種眾生還是要救度啊!那怎麼辦呢?就在第十九願與二十願裡面。

  那種人叫做三輩九品,三輩九品及修持的方法,各個都不一樣。

  因為不曉得第十八願,如果曉得第十八願的話,他就沒有那一種身份,也沒有修行各種法的那一種執著的心,就通通歸入第十八願,乃至十念地念佛。雖是出家也不執著出家身份,在家也不執著在家身份,就通通是第十八願的「十方眾生」了。

  如果不能體會這一點,就會有種種品位階級出來。譬如上輩生的人就出家而發菩提心。中輩的人沒有出家,但是能夠發菩提心修種種善事功德。也有人既不能出家,根器也很低劣,同時貧窮,不能修種種行,也沒辦法作種種善事功德,這一種就是下輩。所以就形成了十九願、二十願的那一種三輩九品出來了。

  這三輩九品以自己所修的各個不一樣的法門,回向往生極樂世界,還是能夠往生,彌陀還是要救度這一種眾生。

  但是由於不合乎第十八願,因為第十八願是天性自然所顯現的,是彌陀涅槃的名號之願,唯有這個願才能進入涅槃的世界,第十九願第二十願不是那個因,當然就不能進入那個果,所以有這一些三輩九品的差別。

  第23問、請問法師,很多學佛人都非常關心因果報應的問題,那麼接受彌陀本願救度的人,他的因果報應的情況是怎麼樣呢?請法師開示。

  答:信受彌陀本願救度的人,就是具足機深信與法深信的人。

  具足機深信就是體悟到:自己是個罪惡深重的生死凡夫,以自己的修行不能解脫自己的生死輪回,不能還清自己所欠的業債,一定會墮落地獄,這種體悟叫做機深信。

  法深信是體悟到:像這種罪惡深重的眾生,只要稱名十聲、一聲、一念都必定往生;甚至當下聽聞到彌陀沒有任何條件的救度,當下就往生,這種叫做法深信。善導大師解釋是「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有這兩種深信就是信心決定,那信心決定的人因果怎麼辦呢?

  佛法是建立在因果上的,任何法門都不可能違背因果。

  只是自力法門(即聖道門)是自因自果:亦即自己所作的自己承受,自己作善因自己承受樂果;自己種惡因自己承受苦果。這叫做自因自果,自作自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自己要承擔的。

  他力法門就不是這樣的,是自作他受。我們累生累劫以來,自己所作的殺人的債、偷盜的債、邪YIN的債、妄語、惡口的債、五逆十惡種種債,我們沒辦法還清,所以一直在輪回受苦。阿彌陀佛非常悲愍我們,為我們承擔,為我們累積功德來替我們償還,所以是自作他受。

  我們的罪業果報,阿彌陀佛替我們承擔,替我們償還;阿彌陀佛自己所作的功德我們來分享,來擁有、獲得。所以,《無量壽經》就說:「荷負群生,為之重擔」── 阿彌陀佛把我們的重擔一肩擔起來,作為他的重擔。他要去負擔,要去償還,所以說「荷負群生,為之重擔」。又說:「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為十方眾生完成能夠離開六道、能夠往生極樂的法藏,也就是六字名號,所以說「為眾開法藏」;廣施這六字名號的功德之寶,而且「常於大眾中,說法獅子吼」──常常在十方世界當中,宣揚這六字名號的救度法門,所以這是自作他受。

  本願法門,還是在因果裡面。

  那麼,我們信受彌陀救度的人,是否就可以洋洋得意,來向別人驕傲?不可能這樣的!因為我們本來就知道有善惡報應嘛,所以才要棄惡行善。只是因為棄惡無力,行善無能,才蒙受彌陀的救度。

  因此,我們既然有因果觀念、有善惡觀念,就不會去為非作歹。反而會因為彌陀包容、寬恕我們,原諒我們;我們受了大包容、大寬諒,我們也會(即使無力)大包容、大寬諒,也會去寬諒別人、包容別人。因為像我們這種不能被寬諒、被包容的,不能脫離六道輪回的,阿彌陀佛居然來包容、寬諒我們,我們多多少少也會去包容、寬諒別人。

  阿彌陀佛同時賜給我們生命,這個生命不只是脫離六道輪回的生命,而且是無量壽的生命,具足與阿彌陀佛同樣的無量壽、無量光。智慧同等高明,神通同樣洞達,願力同樣無量無邊,可以說不只獲得今生,而且獲得豐富的永恆生命。同時阿彌陀佛將極樂世界白白地、沒有條件、免費地送給我們。

  那麼,我們受了這種熏發,也會去布施他人。他人有需要,我們去主動為他說法,就像阿彌陀佛主動地來為我們,不經過我們的祈求、拜托、要求等等,這完全是彌陀的悲心。我們領受彌陀的悲心,彌陀的悲心在我們的心中熏發、發酵,在我們的心中運作,我們怎麼會反而去向別人驕傲、不同情對方?反而會吝啬?反而會任性地為非作歹?放浪自己的習性?不會的!

  同時,從佛的立場來講,佛救度我們是悲愍我們輪回無力解脫;但是佛的心中還是希望我們作一個遵守佛教戒規的人,在世間作一個敦倫盡份、持守綱常的人,在佛教中盡量遵守佛法戒規的人。就好像父母愛護兒女,兒女不管是賢能還是愚劣,父母的慈心還是平等地愛護他。即使是兒子在外面犯錯了,甚至犯下滔天大罪,這個父母非常的富有,而且地位高,以父母的富有與地位,去排解這個滔天大罪。這個兒子平安的回來了,那麼兒子難道會認為說:我即使造下了滔天大罪還是平安,所以我可以任性地再犯,沒關系。他會這樣嗎?不會的!父母的心中,固然對這個犯下滔天大罪的兒子,是骨肉般地疼愛;但父母的眼中是希望他能夠堂堂正正地立身在社會上,作個端端正正的人,作個奉公守法有道德的人。所以孝子體會父母心,就會順從父母的心意。

  所以,體會到這一點的人,就不會很高慢地說:「我獲得了,我得到了,你們都沒有得到。」反過來驕傲對方,然後自己惡劣的根性本來能夠改的,反而不想改了,甚至更加誇大。這樣的話,就是沒有體悟到機法兩種深信,不以惡為惡。

  所以學本願法門,本來就是立基於罪惡觀上,曉得有善惡報應,所以會對惡謹慎。

  第24問、請問法師,很多人對回向、發願這兩個問題還不明了,請開示一下這兩個概念的含義好嗎?

  答:本願這個法門,不是講我們回向給阿彌陀佛,不是的!是顛倒過來,是阿彌陀佛回向給我們。阿彌陀佛將他真實的功德回向給我們,使我們能夠離開娑婆的輪回,使我們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去得到真實利益──成佛。是阿彌陀佛將功德回向給我們,不是我們將功德回向給阿彌陀佛。一方面是我們凡夫沒有真實的功德,我們所修的都是有漏、雜毒之善,虛假、不實之行,與阿彌陀佛涅槃的真實境界不相應,所以是不用回向;也不可能有功德回向。所以既不能,也不必。

  我們不能作到真實的功德,同時彌陀的真實功德已經完成了,所以不必,這是不必回向。也是不用發願的,可是我們之所以信受彌陀的救度,就是有一種願生心。從願生心這一點來講,也是屬於一種發願的內涵。本來已經具有這一種內涵了,所以不必每一天都再發願。

  只是說,如果我們有作早晚課,我們最後就連貫著念一遍發願文,這個發願文就是回向偈。在我們每一本書的後面都有這個回向偈,這個回向偈與一般的回向發願不一樣,這個回向發願的回向偈是:「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這首偈完全是彌陀回向。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是指彌陀的悲願,將他的功德,平等布施給十方一切任何的眾生。

  「同發菩提心」:菩提心,願往生淨土的心是本願法門的菩提心。這個法門不必另外再去發菩提心,願生極樂,體悟彌陀救度,這個菩提心就在裡面。

  「往生安樂國」:使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是個安穩、平安,沒有六道輪回;是個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國土,所以說是安樂國。

  早課、晚課的後面就念這一首偈,其它沒有特別地須要念的回向文,也不須要另外發願要往生的。我們本來就是有這個願,就是要往生極樂世界。我們領受彌陀的慈悲,就是做功課的發願;不必每天都重復地來告訴自己:我要這樣,我要這樣。如果是那樣的話,就表示還是在最初階段,還沒有領受彌陀的慈悲。

  領受彌陀的慈悲就是信機、信法。信機、信法這種信,是很深刻的信,叫做深信;深信就是決定性的信。

  因此,善導大師才說:一者決定深信,二者決定深信。

  這個信是深信,而且是決定性的,既然一決定就永恆決定了。在機方面已經決定深信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所以才乘彼願力定得往生,無疑無慮。這樣的話,已經信願行通通具足了。

  時時刻刻你只要稱名,念念之中都在發願,都在回向。所以,一句名號裡面,都是在流露彌陀回向給我們的功德,呼喚我們讓他救度;也都是在流露隨順、信順彌陀的救度,領受他的功德,願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聲聲名號都是在表達這種心,所以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一般要回向龍天護法,要回向什麼什麼的,而在念念稱名當中不祈求,也不知道,自然就有那一種功能。龍天護法不經我們回向,龍天護法自然就來護我們的法,保護我們自己。

  所以本願法門是:你只要專稱彌陀佛名,自自然然就是在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我們學佛的人,不能忘掉父母恩、師長恩、國土恩、眾生恩;要報這四重恩,就只有稱念彌陀名號。稱念彌陀名號,你不知不求,自然就能夠超度祖先,就能夠庇陰兒孫。我們的心雖然沒有想到報答不報答,但是本願的力量,自自然然就會達到報答的功能。

  第25問、請問師父:念佛有四字念法與六字念法,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念呢?

  答:信受彌陀的救度,執持二字、或者四字、或者是六字,都離不開彌陀的救度。因為彌陀的救度已經不在執持四字、二字、六字了。同時,從彌陀本身來講,二字也是他本身、四字也是他本身、六字也是他本身,都互相融通包含的。

  只是我們如果稱念的話,是以稱念六字──「南無阿彌陀佛」比較完整。那為什麼?合乎第十八願!

  第十八願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這個就是信,也就是南無;「乃至十念」──這個就是四字,就是阿彌陀佛。所以,十八願的本身就是信與行;就是南無,就是阿彌陀佛。

  南無是指我們眾生,阿彌陀佛是指救度的本身。所以,第十八願裡就有:「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因此南無的十方眾生,與已成正覺的阿彌陀佛,是在第十八願一體成就。

  所以我們稱念這六字名號合乎第十八願,是完整性的。

  同時,善導大師也解釋:南無就是信與願,阿彌陀佛就是信願者的功德。從這個解釋來講,我們都稱念六字名號。

  如果六字名號在某種情形之下稱念不完整,當然也離不開彌陀第十八願,因為它是互相融通的。如果在某一種心理狀態之下想稱名,而覺得六字名號在那一種心理之下比較不順,那麼稱念四字二字也一樣;甚至不稱名,當下的那一種心理狀態也可以;因為不離開彌陀攝取的光明。所以道綽禅師的《安樂集》就引用佛經說:一個臨終的人,在臨終的時候不能念佛,可是知道有極樂世界,有彌陀的救度,這一種眾生照樣往生極樂世界。有的人臨終念「南無」,「南」念出來,下面一個字還沒有念出來他就往生了,有的人遇到臨終危急的時候,念阿彌陀佛,阿的聲音剛出來,下面三個字還沒有念出來,立刻就逢凶化吉了。所以二字、四字都是彌陀本身,因為你還沒有念的時候,阿彌陀佛就知道了。口雖未言而佛已知,我們還沒有要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已經為我們准備好,我們還不知道的時候,就已經送給我們的了。

  我在台灣,如與人家打招呼,或者是電話,往往都是四個字,因為在台灣打招呼或者打電話什麼的,都是念四個字比較平常,所以,我也以平常人的習慣念四個字,可是我自己是念六個字,靜坐也好,走路念佛也好,都念六個字,不過「彌陀」本身兩個字就是六個字,四個字也是六個字,兩字、四字通通是彌陀本身,不可思議就在這裡,舉一個例子來講:

  以前有一個師父叫做法砺法師,他自己貧窮,當要建設精捨的時候,缺少茅草,聽說山上某某人有,他就向山上某某人化緣,要了一牛車的茅草,回家時走到半路,他很累就躺在那裡休息,剛好附近發生火災,而且他的車就在下風,火已經快燒到了,他一醒過來,已經來不及了,因為他平時是念觀世音菩薩的,他趕緊念觀世音,「觀」才出口,火就停止了。

  我們曉得觀世音菩薩是彌陀慈悲的顯現,觀世音菩薩的存在是要救苦救難,而能夠絕對性地救苦救難,就是要信受彌陀的救度。

  所以,觀世音菩薩的存在等於是方便地接引我們去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來讓阿彌陀佛救度,不然的話,他生生世世、世世生生都要為了我們而聞聲救苦,在那裡救苦救難,那不徹底呀。我們應該知道,觀世音菩薩是彌陀慈悲的展現,我們了解這個感應之後,我們就會不改變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26問、請問師父,既然我們現在蒙阿彌陀佛救度,那我們現在到底是凡夫,還是聖人?

  答:我們現在還是凡夫。只是說,凡夫而具足菩薩的格位,古德說是「凡夫菩薩格」就在這裡。

  因為我們雖是信受彌陀的救度,但是貪瞋癡一分也沒有減少;習氣是會轉化的,但是既然有貪瞋癡就有貪瞋癡的習氣呀,甚至還會有自私自利的劣想。可是,這一種眾生已經不是六道輪回的眾生,已經是極樂世界的一分子了,所以說入正定聚。

  「即入正定聚」,當下就進入正定聚,這個「聚」就是極樂聖眾。我們已經必定地進入聖眾裡面,所以說即入正定聚;極樂聖眾就是必定成佛,所以正定聚也是必定成佛。這種眾生叫做正定聚的眾生,所以在格位上來講,我們不是凡夫。

  可是肉體存在的一天,就是凡夫存在的一天。因此我們不能驕慢地說:「我是菩薩。」你是凡夫不能這樣講。不過我們是凡夫,難免會有驕慢的心,這個時候怎麼辦呢?還是「乃至十念」的念佛,所以「念念稱名常忏悔」。

  有的人在寫自己名字的時候,都寫上常慚愧某某,或者是慚愧某某。認真說起來,我們是連慚愧都沒有,能夠稱為常慚愧的,印光大師他就夠格,他們那一種是祖師的根性。而我們是沒有的,所以我們要有這一種認知,不然地話就會以凡濫聖,把凡夫隨便稱為聖人。

  第27問、請問師父,信受南無阿彌陀佛,就必定往生。那麼現在就以這個凡夫身,以後往生是凡聖同居土呢?還是到佛住的常寂光土呢?

  答:本願法門是講報土,極樂世界是報土。

  至於說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或者是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那不是極樂世界的,那個是依天台教來分判極樂世界。可是這一種分判是錯誤的,極樂世界不是那樣的國土,而是報土。所謂報土,就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成就的國土,叫做報土。所以我們到那裡都得到阿彌陀佛的果報,阿彌陀佛的果報是無量光,我們就無量光;是無量壽,我們就無量壽;是三十二相,我們就三十二相;都跟阿彌陀佛一樣,這就是報土。所以這個法門既簡單而功德又殊勝。

  因此,遇到這個法門,我們應該很慶幸,也自然就會因為很慶幸,而想到要報佛恩。因為,我們這個法門與其說是我們「去信」,不如說是「讓我們信」。我們沒有力量去信的,我們不敢信下去的,沒有這個信的力量,沒有自力。是聽聞這個法門之後,彌陀的慈悲納入了心中,依他的慈悲作為我們的信,這個叫做獲得信心。

  好像天空的明月,印在一潭池水之中,這一潭池水,你說是它去領受明月呢?還是明月來入池潭?當然如果沒池水的話也沒有月影。

  如果沒有我們這個心性的話,你有慈悲也不能進入了,可是它的來源確實來自外面,那就是彌陀本身。彌陀十劫就是在運作、在呼喚我們,彌陀使得十方諸佛都來稱贊名號,為的就是要打破我們種種的疑心,將這個功德進入我們內心。所以是彌陀的慈悲觸動自己的內心,使自己當下成為信心,不得不信,不用說信不信,當下就是了,所以信也是形容那一種狀態。其實那一種狀態就是那個狀態,如是如是。

  第28問、請問師父,《觀經》十念往生,是屬於散善中的念佛,那麼往生到極樂世界是證涅槃?還是看他的顯義是蓮花胞胎?

  答:下品下生的往生是在蓮花中十二大劫?還是立刻花開見佛悟無生忍?這個有顯義與隱義。

  顯義的話是經十二大劫的時間,隱義的話是花開見佛悟無生,與其它的人一樣。可是這裡為什麼要說十二大劫,因為他是犯五逆謗法之人,他如果不犯五逆謗法,就不會說住十二大劫了。

  我們以這一段來印證第十八願的「唯除五逆,毀謗正法」。為什麼要說「唯除五逆,毀謗正法」呢?因為他是五逆、毀謗正法,所以才加上「唯除」兩個字,如果他不是五逆、毀謗正法就不加「唯除」二字了。

  十方眾生是哪一種根機呢?有沒有包括五逆謗法呢?十方眾生本身就是包括五逆謗法,甚至就是五逆謗法,如果不是五逆謗法,就不是那樣的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是能夠使五逆謗法的人到那裡立刻成佛的,所以十二大劫與唯除五逆謗法從隱義來講是一樣的,那是什麼含義呢?有三種含義:

  一是因為五逆謗法非常的重,所以給你講說「唯除」「十二大劫」,嚴厲地告訴我們,這種罪業太重,不要去作!可是我們仍然會犯,那如果犯了怎麼樣呢?

  最後說:即使五逆謗法也能往生,就像下下品的眾生也能往生極樂世界,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六道輪回當下沒有了。

  雖然下品下生說到五逆沒有說到謗法,可是五逆裡面有謗法,因為五逆當中就有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這就是謗法,若不是謗法則不會這樣作。所以,另一個含義就是這一種眾生也要救度。

  再一個含義就是說:十方眾生的本性是哪一種眾生呢?就是有五逆謗法根性的,會造作五逆謗法的眾生,以這個五逆謗法來顯示十方眾生。

  有懷疑說,唯有那種祖師大德才能往生,唯有菩薩才能往生。那我們就自卑沒有份了,怎麼辦呢?所以以我們這一種有可能會犯五逆謗法的眾生,為救度的對象,這樣愈能顯明十方眾生是哪一種眾生,所以後面加上了五逆謗法。

  總括這三點來講,這個五逆謗法是讓我們知道,凡所有一切眾生都要救度,沒有一個眾生不在救度的范圍之內。那麼,從顯義來講有十二大劫,從彌陀的報土來講沒有十二大劫。不過,究竟是有十二大劫,還是沒有十二大劫呢?這個要到極樂世界才知道,我們在這裡不知道。

  從它的本質來講,沒有十二大劫,如講沒有十二大劫,有人會驕慢,所以給你講十二大劫,那到底有沒有?這一點我們不必多加談論,到極樂世界自然不問自知。

  第29問、請問師父,我現在信心歡喜,知道自己能往生了;可是我喜歡聽別人講,也喜歡給別人講。但是我去北京法源寺,某個師父就說:你不受菩薩戒,不能給別人講。不知未受菩薩戒能不能給人講?

  答:那是錯誤的,不管他有沒有受戒,甚至有沒有皈依,只要懂得這個法門,就可以隨緣、隨份、隨力去給人家講,把我們的法喜分享給別人,讓彌陀救度的光明也普照到他的身上。只是要注意的是:我們也要了解對方的根機,知道怎麼講對方才能信受,因為我們給他講的目的不是為了講而講,而是為了他能夠進入彌陀願海,能夠信受彌陀救度才講。那這樣的話,方便善巧非常重要了,怎樣才能使他接受,這個就是我們所要注意的。

  我們是為了對方接受,不是為了名呀利呀。至於對方怎麼樣的評論,我們不會被左右的。而且,在這之前我們要了解對方的根性,講起來才不會產生雙方的爭辯,不然到最後面紅耳赤,不歡而散,這樣沒有達到效果,反而結了惡緣了,所以要先了解對方。

  第30問、請問法師,聽說機也有三種,有黑機、暗機、白機,請師父具體開示一下。

  答:「黑機」是指我們每個人的本性,不管信與不信,我們的本性都是貪瞋癡,污黑的,你再怎樣洗都洗不白的,只有到極樂世界自然就轉了。這種機就是黑機,每個人都一樣。

  「暗機」是指有疑心的人,懷疑彌陀的救度,這一種心理狀態是黑暗、是無明,因為有懷疑。這種機就是暗機。

  「白機」是指信受彌陀救度的人,叫做白機。因為他必定往生極樂世界,雖然還有黑,但是這是短暫的,不是究竟的,所以,信順之心叫做白機。

  第31問、現在有的念佛人,在念佛的時候,先發願,並且以《阿彌陀經》「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這段經文作為緣起,認為這種發願就是發菩提心,沒有菩提心怎能念佛,而念佛者念回向詞,並且還給天龍八部、各國領導人等回向,請問行者念佛是否要發願回向呢?

  答:其實,不必這樣的,我們念佛的目的,就是為了往生極樂世界,同時這六字名號就已經具足了信願行,不必另外再刻意地去發願。《阿彌陀經》裡面所說的「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這是說明願往生、稱念名號的人就必定往生的道理,並不是要你現在念佛就先發個願,等一下念佛又要發個願,不是這樣的。

  發願回向,有從佛那一邊來講,有從我們這一邊來講。

  從佛那一邊來講是:阿彌陀佛在我們都不知道,甚至還在造罪業不曉得輪回到哪裡去的那個時候,就主動為我們發願,要為我們成就一個極樂世界,把極樂世界送給我們,好像父母親發願,要為兒女完成什麼什麼的。所以阿彌陀佛是在為我們發四十八大願,完成極樂世界。同時,把所有的功德納入六字名號當中,然後將這個名號回向給我們,作為我們的功德,這個回向就是恩賜,就是給的意思,將這個東西給你。

  阿彌陀佛將六字名號功德給我們這一種沒有善也沒有行的眾生,使我們有了這個功德,無形中就有大福善、大功德、大修行,所以從彌陀來講,是彌陀將六字名號發願回向給我們。

  從我們這一邊來講,是我們蒙受彌陀的救度,隨順彌陀,願往生極樂世界,這一種隨順願往生的狀態,從我們這一邊來講,是我們這裡的回向發願,這一種功能通通具足在六字名號裡面。

  彌陀的發願回向與我們的發願回向通通具足在六字名號裡邊,所以信願行通通圓滿具足的在裡邊了,我們不必另外再回向,即使回向發願,與一般人的回向、發願也不一樣。一般人的回向發願是:自己去念佛,累積念佛的數目功夫回向給阿彌陀佛,或者是累積其它的善根、福德,通通回向到極樂世界去。如果是這樣的話,是自力的,是不曉得這一句名號的原理,不懂得彌陀的慈悲,等於是拿一把刀插在彌陀的胸膛上,讓彌陀傷心,因為你這樣做的話,要往生就困難了,就必須回向才能往生,而且不懂得彌陀的慈悲,雖念這一句名號,跟彌陀的悲願不相感通。

  那麼,我們還念回向偈嗎?還念回向偈,那是早晚做功課的時候,最後念「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等二十個字(這一首偈在我們每一本書的後面都有)。這首偈是善導大師所寫的,意思是在傳播彌陀的回向。

  願以此功德,是彌陀的願心,以他所累積的功德平等施一切,平等的布施給每一位眾生,使每一位眾生信順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叫做平等施一切。使十方眾生同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就是願往生極樂世界的心,聞信彌陀的救度而願往生,回心轉意願往生,這一種心就是這個法門的菩提心。所以這個法門的菩提心不是另外再去發一個菩提心,稱名願往生的心,就是我們的菩提心,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說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安樂國是我們的目標,是彌陀功德回向的,平安、喜樂、安全、安穩、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所以叫做安樂國。

  第32問、請問師父,本願念佛人,凡心佛心成為一體,當下往生決定,那我們現在肉體存在之間就叫做帶業往生嗎?那是否是臨終以前中陰已經沒有,還有沒有死苦的折磨?

  答:阿彌陀佛的存在是為了承擔我們累生累劫的罪業,償還我們累生累劫的債務,阿彌陀佛五劫所發的願,兆載永劫所累積的菩薩德行在哪裡?就是在這裡,他的功德,就是要償還我們的罪業,如果他不能償還我們生生世世欠人家的罪業、債務,我們怎麼能夠離開娑婆啊?所以,在這之前,阿彌陀佛一定要先為我們償還,我們一信之下,累生累劫的罪業,就被阿彌陀佛償還了。

  如果肉體還存在,自然就有貪瞋癡,還會造業。可是這些業已不是往生的障礙了。譬如說,大雪如果下在陸地上,就越積越厚,可是如果下在太平洋、大海中,有等於沒有,本願法門就是如此。

  那這樣到底是消業還是帶業?我們在這裡論帶業也好,論消業也好,這都是一種初級理論上的講法,到極樂世界自然就知道。不過徹底講起來,本願法門是消業的法門,如果業不消,你怎麼能離開輪回?比如說你殺了一個人,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你命不償、錢不還怎麼離開呢?所以先償還,就這個償還的情形之下來講就是消。那我們還有沒有業?還有,因為我們還有貪瞋癡,有時候脾氣暴發起來,跟人家起無明;事後,盡管再怎麼反悔,已經跟人家結怨了,可是不障礙,照樣往生。同時,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有一種作用,就是使臨終的時候,我們跟人家結的怨業不來障礙,所以,《印光大師文鈔》裡面好多地方都在談帶業往生,但這不是印光大師的本意,有一個地方印光大師就說:在這裡說是帶業,到那裡就沒有業了。到那裡業到哪裡去了?通通被阿彌陀佛消掉了。

  臨終之前是不是中陰已經往生呢?不是這樣的,那不算中陰,我們還存在的話,就不算中陰了。前天也有講過,我們這個肉體叫做現陰,死的那一剎那叫做死陰。從死到轉世投胎這一段期間叫中陰,一旦轉生之時,叫做生陰。我們生命體的過程分為四個階段:我們現在已經是轉生為人這是現陰;死了叫死陰,死到生中間叫做中陰。

  一個現生信佛念佛的人是不經過中陰的,一斷氣就到極樂世界去了。

  除非你阿賴耶識已經離開了肉體,離開了這個死陰,還沒有轉生。這個叫中陰。那中陰能往生嗎?也能往生。因為彌陀救度的對象是「十方眾生」,十方眾生任何眾生沒有不包括在裡面的,中陰身也是眾生啊!只是他是在中陰的眾生而已。我們在人間就是人道的眾生;在天上就是天道的眾生;在地獄就是地獄道的眾生;都是十方眾生。如果死了,曉得他在世沒有學佛念佛,死了已經好幾個小時,甚至一、二天了,還要把握,在他旁邊為他開示這個法門,然後大家一起念佛,因為這個時候再不把握就要到地獄啊!現在因緣和合,也能往生極樂世界。

  前幾天也有講過,信願法師在台灣中部,常常為人家助念,其中有一個是已經死了八小時,面貌烏黑難看,而且眼睛睜得很開,他去開示彌陀慈悲光明的攝受。當他開示到第三無礙光的時候,當下一剎那之間,這個亡者的臉相突然間轉變為紅潤而圓滿。他說這一種轉變不是逐漸的,而是當下的。一般我們給人家助念,面相都會轉變的,但都是逐漸逐漸地轉變,可是這個是突然轉,一剎那之間就轉變的。

  他還說:有一個死亡已經半個月了,眼睛睜得很大,嘴巴也張得很大,臉和身體是烏黑的。已經死了半月了才請他去,他們家裡的人沒有一個學佛,他去的時候眷屬還在燒金銀紙箔,整個房子烏煙障氣。信願法師在亡者旁邊開示念佛,亡者逐漸眼睛合起來了,嘴巴也合起來了,面相也轉為紅潤好看,時間也只不過一個半小時。他的女兒一看就問了一句話:那個人是誰?會是我媽媽嗎?你看,十五天了,還會轉變,好像他的神識依然在那裡聞法,真不可思議啊!當然這是比較特殊的例子。

  第33問、請師父開示一下有關放生的問題。

  答:放生的善行、動機是非常好的,因為他發慈悲心,不忍弱肉強食,不忍讓一只只活生生的生命就這樣被宰割去了,發心是很好的。但是慈悲要有智慧,要怎麼樣才能達到真正的放生,這個是比較重要的,所以,在作法上就必須考慮。放生之前,最好我們先發吃素的願,我們一天不吃素,一天就有人家為我們而殺生,所以唯有真正吃素,才是真正放生,因為殺生有兩種,有直接殺、有間接殺。即使不能吃素,也應該吃三淨肉,因為我們都是學佛弟子。

  一般的寺院都有定期的放生,也有的是為了放生而放生,等於是在做那一種形式──定期的放生。人家知道他是定期的放生,所以預先就去抓了,那他不定期放生還好,他就不去抓,定期放生他就特意去抓,本來這一些生物在那裡還活得好好的,因為你要放生,所以人家就把牠給抓來了。

  所以,定期放生,如果那種精神不能保住的話,等於是流於一種形式了。還有你所放生的地方,如果不是很適當,那等於所放的不是生,因為不久牠會適應不良而死亡,而接著又污染環境。所以,對放生的作法,就要考慮。他的動機如果是見其生不忍見其死的話,那真的是學佛菩薩的心腸,但是作法上總是要考慮。同時,如果真正要放生的話,定期也可以,但是要默默地進行。有那一種心的話,最好是到市場或者是有殺生的地方,馬上就要被殺的,可以立刻給他買下來,因為現在就已經救了一條活命,如果先讓人家知道,人家就會故意去抓了。所以,放生本身是很好的,但是在作法上就要有智慧。

  那放生可推行不可推行呢?以我們的立場來講,是有推行價值的。因為,我們一定要救即將要被殺的眾生,一只眾生被殺,想象起來是非常的痛苦,活生生的被放進油鍋熱湯裡面;如果以我們人來講,實在難以忍受,手指頭被針扎到,或者被一滴熱水燙到,就會很痛苦了,何況全身,那是苦不可言。所以放生活動是可以提倡的,但是,在作法上盡量達到沒有副作用,讓副作用減輕到最低。

  阿彌陀佛救我們,也等於把我們放生到極樂世界去,不只離開六道,而且成了無量壽。我們也是要把牠放生,使牠本來要被殺的、夭折的命能夠繼續延長。

  我們是學本願的,當然跟一般放生的儀規不一樣,總之,就是為牠開示本願的道理,然後為牠念佛。

  古代曾經有一匹馬,這匹馬死了之後,就托夢給他的主人,在夢中這匹馬是現出家身,告訴這個主人說:我因為在生的時候,接受你的勸導,領受彌陀救度,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現在已經往生極樂世界了,我現在來向你通告、感謝。一匹馬是畜生,牠也能夠聽懂人的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我們如果放生的話,還是給他講說本願法門,然後就念佛,讓牠能夠一入耳根永成道種。

  天下最貴重的就是生命,世間最悲慘的就是被殺,有一句話說得很好:「粒米必珍,福之本也」,就是說:即使一粒小米也要珍惜,因為這是福報的來源。同樣,「微物必惜,壽之源也」,意思就是說:即使一只微小的動物也要愛護,因為這是壽的來源。當然我們是不向彌陀之外去求福求壽,福與壽都在阿彌陀佛的願中,不過,這是我們一種惜福與慈悲的流露。

  第34問、請問師父,陀羅尼被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答:陀羅尼被本身所印的都是經咒,這些經咒有消除業障,增長福慧,甚至令人離開三途六道的功能。

  使用的方法:如果是土葬,就蓋在身上,然後入棺,就跟棺木一起下葬。如果是火葬,就先放在棺木上,等火化完了,骨灰放入骨灰壇裡面,陀羅尼被再折好,放在這個骨灰上,然後再蓋起來。

  我們學習本願法門的,是不可以依賴陀羅尼被的。如果我們的親屬往生了,不曉得他將來如何,所以,給他蓋陀羅尼經被,以防萬一,那這樣是可以的。不過,如果遇到有人壽終,真正的陀羅尼被就是為他講說本願法門,幫他稱念六字名號,讓他聽聞,借助阿彌陀佛的功德,脫離六道輪回,往生極樂世界。

  我們沒有神通,不曉得他的後果是怎麼樣,但盡我們的力量去作臨終關懷,對於我們學這個法門的,還是非常重要。因為這個人要臨終了,如果他在世有學本願就好,如果在世沒有這個法緣,豈不是這個時候就是上升或者下沈的重要關鍵了?這個時候再不把握,就沒有機會了。彌陀的真正大悲,也就顯現在這個時候,沒有任何方便了,現在就要墮入地獄了,這個時候能夠救他的只有彌陀的本願力,所以,大慈大悲就顯現在這裡,如果不能顯現在這裡,使這種眾生得到救度,「大慈大悲」就不能稱為大,就有限了。所以這個時候,給他講說本願的救度,為他稱念彌陀的名號,往往會有不可思議的效果,即使他已經斷氣了三天、四天、一個星期或半個月了,也往往會有很好的效果。

  這裡舉一個例子:台灣中部有一位信願法師,他很熱心,沒有差別觀念的,凡是有人請他去臨終關懷、助念開示,他就去。他帶領的蓮友也很配合,因為他是學這個本願法門的,他給亡者開示佛法也是講說本願的救度。曾經有一個老太太已經死亡半個月了,亡者和她的家屬都沒有學佛,臨終與死後也沒有助念,是因為蓮友的因緣請他去,他就去了。去的時候,停屍的房間裡面烏煙障氣,因為還在燒冥紙。這個亡者眼睛睜得很大,口張的很開,臉跟皮膚都是烏黑的。信願法師在旁邊為她開示、念佛,大概是一個半小時,在這一段時間,這位亡者的眼睛就逐漸合上來了,嘴巴也是逐漸地合上來了,臉色本來是烏黑的,也轉為紅潤,面露安詳,亡者的女兒一看,就問說:這是誰呀!會是媽媽嗎?

  你看,已經斷氣十五天了,可是,在旁邊給她助念開示,還會轉變,就像她人沒有斷氣,在當場聽受一樣,真是不可思議,沒有當場親眼目睹,實在很難相信。所以最好的陀羅尼經被就是彌陀本願,就是念佛。

  在古印度,有一位比丘,死掉了,不知是生重病還是什麼原因,總之非常痛苦。有一位婆羅門,在他還沒有死的時候從門外經過,聽到這位比丘病痛哀嚎的聲音,這位婆羅門是沒有學佛的人,去寫了一段咒語在紙上,然後把它掛在這位比丘的脖子上,後來這個比丘斷氣了,然後埋葬了。到了地獄,由於有這個陀羅尼咒掛在身上的關系,結果,地獄有緣的眾生,因為陀羅尼咒放光的威力,就離開地獄了,這個比丘也就還陽了,可見咒力的威神功德。

  而這句名號就是彌陀本身,而彌陀又是諸佛之王,這六字名號具足八萬四千法藏,所有百千陀羅尼通通在這一句六字名號裡面的,所以古德稱六字洪名為咒王。那掛六字洪名的陀羅尼,與其掛在身上,不如掛在心中,掛在阿賴耶識裡面,這個永遠不會掉落、不會消失,遇緣則現,遇到時節因緣就顯現出來,顯現出來就放光,自然地會度脫四周的有緣眾生。

  第35問、請問師父:我和我丈夫同修,但是他就是斷不了葷,還吃肉,影響不影響往生?順便再問一下什麼叫幽冥戒?就是有些居士受幽冥戒我就不懂得這個。

  答:是這樣的,吃肉和不吃肉都不是往生的條件,往生沒有規定你要吃肉或者要吃素,這些都沒有規定。是由你本身的機緣,十方眾生各各機緣不一樣,你能夠不吃肉的話,那就不吃,但是非吃肉不可的話那就吃。但是你的吃肉並不是說:哎呀!好呀!我有本願救度啦,所以,我可以盡情地吃啊!不是這樣的,心中自然會有慚愧。

  因為,阿彌陀佛就是要救度十方眾生,那麼現在桌上擺的這一塊肉是不是阿彌陀佛救度的十方眾生之一?是啊!阿彌陀佛要救度的眾生,而我們卻把牠加以殺、吃,所以,我們就會有那一種慚愧心。今天我們不是故意要去殺牠、吃牠,是我們環境不許可,有一種慚愧的心,那慚愧的心怎麼辦呢?如果還是非吃不可,那只有念佛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之後就是延續的乃至十念的念佛。不然怎麼辦?

  阿彌陀佛說:「你只要念佛就可以了」,善導大師也說:「念念稱名常忏悔」,所以,念念稱名之間無形中就是忏悔我們心中種種的不安,如果理解到這個道理的時候,自然就不會有罣礙,現在我們曉得,原來念念稱名就是在忏悔,因此應一向專念彌陀佛名。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吃肉也有吃肉的果報,如果不是彌陀來救度的話,果報非償受不可,這一點要了解。所以,想到我們這一種眾生無可奈何,自身的生存原來就是殺了無數眾生,吃了無數肉才使我們生存的啊!非彌陀的救度不可,不然的話,還要還債給牠們。想到自己的無可奈何,想到自己的業障深重,才更非信受彌陀的本願救度不可,而彌陀本願的救度,原來就是要徹入這一種眾生的心中,使他得到安心。

  幽冥就是指陰間,我們代替死去的人(陰間的人)受五戒,這個叫做受幽冥戒,因為他已經死了,不能來受戒了,那我們代替他受,這叫受幽冥戒。

  第36問、請問師父,我們接受這個法門了,明明知道佛救度,本來不應該做一些對不起佛的事,應做一些報佛恩之事,可是有時候不知不覺就造了一些業,造這些業,那是不是就受影響了?或者是能不能給我們消除這個業?勞駕師父您開示一下。

  答:這個「乃至」是包含現身在造罪造業的眾生,如果論我們眾生,何時不在造罪造業?《地藏經》說:「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尤其是我們之所以能夠生存,是靠著吃眾生肉而來的,誰生下來沒有吃過肉?所以,我們都是在造殺生的業,不是自己殺,就是人家為我而殺,起心動念,都是業,都是罪。

  我們起心動念都是貪瞋癡,都是自私自利的,把自己考慮在第一位,今天要照相了,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儀容,等相片出來了,第一眼先看的一定是自己。所以,自自然然地,我們都把自己考慮到第一位。同時,人家如果對我稍微好一點,對我稍微贊歎一、兩聲,噢!心中就會很快意;如果稍微說我們一、兩句壞話,或者是背後竊竊私語,我們就會不喜歡,受到侮辱、毀謗,則更加不愉快。所以,貪瞋癡時時存在我們心中,到死都消不掉,即使我們信受彌陀救度了,也仍然如此。

  阿彌陀佛救度的眾生,不是救度心清淨的人,而是救度煩惱具足的眾生。阿彌陀佛救度的條件,就是你只要稱名念他就可以了,這樣的眾生就已經給救到了。

  這一句名號如果比喻為一條船或者是一架飛機的話,你稱念這一句名號就已經在它的船中或飛機上了,你懂得這個道理,自然會一生不變地稱名念佛。因為,像我們這一種眾生唯有以南無阿彌陀佛為我們的本尊,為我們的救主,為我們的主人,為我們的生命;再也沒有第二個本尊,沒有第二位救主可以讓我們依靠,因此,我們佛堂只要供一尊南無阿彌陀佛,頂多西方三聖就好。善導大師要我們如果稱名,就一心專稱「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禮拜,就一心專拜南無阿彌陀佛;如果有觀想,這個觀想不是剛剛講的十三種觀,是想象我們未來所要去的那個清淨美妙、平安喜樂的極樂世界的家園,這個想象也是只有想象我們的家園,不想象其它十方佛國;贊歎供養也只有贊歎供養南無阿彌陀佛。這一顆心始終都是專一的,好像上了高速公路(台灣的高速公路從南到北只有一條),只能前進,不能後退,一旦停下來,就到了目的地了,因為沒有岔路,所以使我們不會再回到六道輪回去呀,不上則已,一上就必定到極樂世界。

  我們這種造罪造業的眾生,領受彌陀的救度,稱念這一句名號是否就自驕自滿,洋洋得意呢?不會的,反而會去體諒別人,因為阿彌陀佛體諒我們,為我們預先發願,為我們預先修行,他的願、他的行,是為我們而發,為我們而修的,他把所發的願、所修的行,原原本本的、白白的送給我們,不要我們的一毛錢,一點點的回報都不要,他的目的是說:你只要到極樂世界來,你只要隨順我的救度,就這樣而已。譬如為人母親的人,真心為兒女付出,不求回報,兒子生下來,就有一種心:我要以我的生命來保護這個嬰兒,這是天性。孔子說「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沒有人會說:我要嫁人了,我要先去培養養兒育女的心與方法,沒有也不必,因為只要兒子生下來了,自自然然就會天性的去愛護他、養育他。

  阿彌陀佛救度我們,也是天性,他的天性,他的存在,就是要救度罪業的眾生,好像真正富有而又慈悲的人,他既然錢拿出來了,就是要給沒錢用的人,如果對方有錢,就不用給。他有愛心,而且富有,他即使拿再多的錢出來,對他來講一點損失都沒有,因為他太有錢了,他拿出來不是要給有錢的人,而是要給沒錢而又需要錢的人。阿彌陀佛既然伸出金色的手,等待我們十劫了,他所要接引的、呼喚的對象,不是聖人,是我們凡夫。我們不是覺得自己會修行,自己非常安樂,而是覺得自己不會修行,自己正在苦惱當中,為自己的生死輪回懼怕,我們這一種人就是彌陀呼喚的對象。

  我們既然體悟到佛心,怎麼可能說:「哎呀!你看我已經被救了,你呀,你該下地獄!」不會這樣,反而會去體諒別人,而且想到說:我跟彌陀有什麼關系,沒有吧!阿彌陀佛竟把我看成他的親人,看成他自己,發願為我修行,甚至為了將這個法門告訴我,把我當成他的父母來孝敬,目的就是讓我體悟有這個救度,可以免除我的痛苦,這純粹都是彌陀的大悲心。我們領受彌陀的大悲心之後,我們就會散發這個悲心去體諒別人,包容、寬恕別人。我們領受彌陀給我們這麼多的東西,我們就會去拿東西給別人,阿彌陀佛給我們的是:起死回生。我們重生,不但得到了生命,而且得到了成佛那樣豐富的生命。

  彌陀給我們的不是金銀財寶,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寶,地面上都是黃金。我們這個房子旁邊的是磚塊,極樂世界的磚塊是黃金,最豐富的就是給我們無量光、無量壽,給我們與阿彌陀佛一樣的四十八大願。是給我們這一些東西啊!那個時候我們就會感受到:我太富有了,不應該有卻有那麼多東西。今天,我們拿出這麼一點點給人家,還會吝啬嗎?今天人家欠我們一點點,我們一定要苦苦地追還回來,會這樣嗎?不會了,這些已經不計較了,心就會轉化。

  所以,本願法門雖然不強調六度萬行,只強調一向稱名,可是六度萬行就會在懂得一向稱名的人的內心中自然流露出來。

  而自力修行者,未布施以前要強調布施,而且布施的時候,會在心中盤算,我布施了多少,有了多少功德,甚至盤算說:我現在要布施,我要拿出多少錢,這些拿出去,必須是不影響自己的家境、生活,不影響自己的事業;如果有影響的話,那就要斟酌。忍辱也是一樣,今天受人家批評漫罵,就會在心中說:要忍呀、要忍呀,要有修行。但是領受彌陀的救度就不同了,對方真正需要的話,甚至不考慮自己,因為我們所得的太豐富了嘛。受到人家漫罵侮辱,以前是忍辱,現在反而要求他來原諒我們。罪惡生死的凡夫,哪一個人不是你欠他的?哪一個人沒有受到你的漫罵、侮辱的?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就容易解脫了,就不是無有出離之緣的人。能夠體悟到這一些道理,我們的心自然就會軟化,所謂「觸光柔軟」,即是稱念這一句名號,就會觸到彌陀的光明,就會柔軟轉化。

  不過,稱名既然有自力稱名和他力稱名,而他力稱名總之要去了解六字名號的原理、真義,那麼我們今天所講的都是六字名號的原理,了解六字名號的真義,無形之中就是在受彌陀光明的攝護,就在觸光,所以會改變的。

  第 37問、剛才法師所講的,就是世尊囑咐阿難尊者,好好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我理解法師所講的:領受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威神功德利益,是不是就像您所說的,我現在就是乃至十念或者是乃至一念的稱念,就已經像您所說的華落蓮成或者是登岸?這樣,就我這個樣子,現在就已經被救了,是這個樣子嗎?

  答:是,不論何人,當下領受,當下稱念,當下被救,所以隨時都是被救之時,隨處都是被救之處。

  第38問、剛才聽師父講,要是現在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就蒙受無量壽佛攝取不捨的利益,現在就獲得了往生,那麼與一般人所說的臨終往生,有什麼區別?請您慈悲開示。

  答:當下信受彌陀的救度而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永不改變的眾生,他的往生是在他當下接受的時候決定下來的,不是等到臨終那個時候才決定的。臨終即使躺在病床上,身心痛苦,念不出佛,也照樣往生,而且內心也安穩,不會因為念不出佛就有恐懼、罣礙、不安的心,不會的。如果那個時候會這樣,表示當初所聽聞的是聞不足,所以信也是不足的。

  所以,這個法門要了解本願的道理,不過,即使了解了心仍不安,彌陀也時時刻刻在加被我們、排除我們的障礙,使我們心安的。所以,我們只要一向稱名,自有彌陀的加被,其它那一些罣礙,不用去擔心。

  第39問、請問法師,剛才趙居士講的,一個是即得往生,另一個問題是臨終往生。我認為這是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信受本願以後,他獲信以後就即得往生了。第二個問題就是也有這樣的機,在臨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他的問題,好像就是臨終的時候往生,請師父再講一下臨終往生的問題。

  答:好!這個等於是兩種機。第十八願「乃至十念」,昙鸾祖師說:「經言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也就是說:經中所說的「乃至十念」的「十念」,是在顯明念佛眾生往生之業已經辦好了,往生之業在乃至十念的當下已經成就了,不必等待臨終那個時候才開始說:我能往生。並不是要臨終的時候,保持臨終正念,正念現前,也看到佛菩薩來迎接了,這個時候才開始證明,我往生已經成就了。不是那個時候,是乃至十念的時候。

  那麼第十八願這種乃至十念的根機,並沒有說一定要平生,或者是一定要臨終。既然是乃至的話,是也包含平生的根機,也包含臨終的根機,這個意思就是說:你在平生遇到佛緣,遇到彌陀救度之緣,而「乃至十念」的憶佛念佛,那個時候就是平生業成。

  如果這一個人一輩子都沒有佛緣,既不學其它法門,也沒領受本願救度的法門,甚至不但一輩子沒有佛緣,而且造了很多的罪業,甚至無惡不作、無作不惡,到臨終即將斷氣了,才遇到善知識給他講解本願法門;或者是因為一生造惡多端,所以臨終的時候,地獄之火已經燃燒過來了,他才恐懼,這個時候遇到善知識開示彌陀的本願救度,他當下信受便往生了,這就是臨終之機。

  業成有平生有臨終,那當然,如果是平生業成的話,它是貫穿到臨終的,既是平生業成,當然也就更是臨終業成了,因為他臨終的往生,不是臨終那時刻才成就的,是在平生信順彌陀救度,乃至十念當下就成就好了的,所以是已經往生過了,不是那個時候才往生,他的念佛是每句佛號都往生,念念都是往生。

  第40問、請示師父:剛才聽您開示這麼多,我本身確實深信,即得往生,到臨終也會蒙佛的加被,去西方極樂世界,我確實深信這一點,本願這個法門確實對我們受益特別深。作為一個凡夫:一是深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另外,面臨一個弘法的問題,像我這個人,挺愚癡的,表達能力也差,修行各方面都談不上,可是我想:自己要再進一步修行,有什麼方法,就更進一步增加智慧,是不是有矛盾,請師父開示。

  答:這個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自信教人信」。

  領受彌陀的救度,不知不覺就會自信教人信,那個時候才會感覺到自己的缺乏,那怎麼辦呢?要多看這個法門的書,同時多聽聽這個法門的錄音帶,能夠加以思惟,豐富地領會這個法門的道理之後,再給人家講就比較會有內容。

  同時一方面要觀察對方的根性,能不能接受這一個法門,他接受這個法門的可能性有多少,如果覺得這個法,對方完全不能接受,甚至會產生毀謗,那麼我們就要斟酌了。如果覺得對方是可以接受的,那用什麼方式才能使對方接受呢?因為我們的目的是要使他接受的,所以這個時候就要有種種的善巧方便了。那善巧方便的運用要怎麼運用呢?就要去了解善巧方便這些方法。

  總之,就是要充實自己,唯有會游泳的人,才能去救沈溺在水中的人;如果自己不會游泳,當然既談不上救人,反而須要人家來救你。所以,我們自己必須先受益,得到受益之後,有時候不必刻意,自自然然就會影響到別人。自利利他,唯有自利才能夠利他,也唯有真正利他的才是自利。唯有自己信受之後,才能使人信受。如果自己對這個法門信受的程度非常膚淺,要讓人家信受,當然不是不可能,只是成分會很低的。所以,一切要先從自己培養起。

  第41問、我們看到一本小冊子,居士普遍受到它的影響。書裡面講:你如果念佛的時候,極樂世界就有一朵蓮花,有你的名字,你不念的時候,蓮花就枯萎了。很多居士今天念了一千聲明天就不敢念九百九十九聲,因為少一聲,極樂蓮花就枯萎了,這個是不是一個事實?請師父開示。

  答:這個是事實,但那一種是自力的法門。你有念他就欣欣向榮,沒念就沒生機了,逐漸枯萎了,那是自力的法門,化土的果報。

  我們這個本願法門,一旦信受彌陀的救度之後,蓮花就會一直永遠那樣茂盛,至於你每一天念多念少,它都一樣的,因為不是我們念多它就茂盛,念少它就枯萎,那樣的話,都是靠我們的力量,不是靠彌陀的力量。極樂世界的蓮花每個人都有的,只是如果我們信受他的救度,蓮花就開;沒有信受他的救度,蓮花就閉。

  我們只要懂得這個道理,隨每個人的根性,你今天能念一千你就念一千,你只能念八百就念八百,你能念一萬、八千,那都隨各人的根器,為什麼?因為雖然沒有念佛的聲音,可是有念佛的心,這個念佛的心是永恆存在的,所以,那一朵蓮花是永恆存在、永不改變的。我們應該知道:有形的不是根本,不是很重要,無形的心,才是非常重要的。

  佛陀在世時有一個窮人,他貧窮,雖然想供養佛,可是沒有錢。有一天,他有了一點點錢,買了一串葡萄供養佛,可是沒有機會,天天都想供養,天天都沒有機會;經過一個月之後,終於有機會遇上佛,獻上了那一串葡萄。釋迦牟尼佛就說:「我一個月以來,天天受你葡萄的供養。」這位貧窮人就說:「哎呀!佛陀,我只是今天才獻上微薄的這點心意,怎麼說是天天供養呢,不敢當啊!沒有啊!」釋迦牟尼佛說:「雖然今天才遇到,可是你每一天都是想到要供養,要供養……所以我每一天都接受到你的供養。」

  他雖然沒有供養的東西,可是有供養的心。由此可知,心才是最重要的。

  第42問、請問一下師父,如果有的人往生以後,他不想再回來,就是願意在極樂世界住著,這種屬於小乘的人對吧?這種人能不能見到阿彌陀佛?

  答:也一定會見到阿彌陀佛,因為極樂世界是大乘法門,不往生則已,一旦往生就會改變小乘的根性,自自然然地他會發起廣度眾生的願心。好像陸地上的水千差萬別,有干淨有不干淨,有杯中的水,也有黃河的水、長江的水,各不一樣;可是一旦流入大海,就跟大海一個味道,自自然然地,不必勉強。極樂世界能夠轉小乘的心量為大乘的心量,所以,我們盡管往生,到那裡自有佛的調攝。

  第43問、請問師父:沒進佛門的人,念南無彌陀佛,能否往生?

  答:沒有進佛門的人,甚至沒有三皈的人,但是他一生都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也一定往生,比有三皈而沒念佛沒往生的功德利益還要大得不可思議。因為他一輩子念佛,即使不知道,已經在願船裡邊照樣往生;所怕的是:他雖然一面念佛,不曉得這個原理,然後又起了一種想要到天上或人間的那一種心的話,那就不一定了。

  第44問、問:師父講的公案,就是地獄的眾生聽到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即得往生。我們人間是不是也有聽聞往生的,請師父開示。

  答:地獄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是那一位婆羅門親自看到的,看到這個鬼魂離開地獄乘坐蓮花而去的。那麼我們這個世間是不是有聽聞往生的呢?應該是有的。如果有的話,應該是臨終的時候。他這一輩子,有沒有學佛是另一回事,但臨終的時候,是聽這一句名號而往生的,因為名號本身的功能就是使信者、稱念者、聞者都往生極樂世界。

  現在引用幾個例子:

  台灣台中縣沙鹿鎮的地方,有一位身患癌症的病人,沒有學佛,進入醫院,住在加護病房(病情最嚴重的,必須要護士24小時觀察)。他得的癌症已經是末期了,末期的癌症都很痛苦,所以有時會哀叫,不哀叫也會呻吟。他的家屬請心觀法師去探望他,心觀法師去時帶了一台念佛機,同時向他介紹極樂世界的莊嚴,阿彌陀佛的慈悲。講完了就將念佛機放在那裡,開著佛號讓他靜靜地聽。這個患者雖然身心痛苦念不出來,但一聽到佛號就不那麼痛苦了,安靜下來了。好像經過一天一夜,就安詳地斷氣了。

  當然,我們沒有神通,不曉得他這麼一斷氣,是往生了還是到哪裡去了?不過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單單聽佛號的聲音,可以降伏自己身心的痛苦,而不必拖延時間,很快就走了。

  再一件:一九九五年底,我有一位親戚在台南住院。有一天下午,我去探望這位親戚,進入病房的時候,後面也跟進一位住在隔壁病房的患者,是女眾,四十歲,但看起來好像有五、六十歲了,眼睛四周都是黑的,而且面貌很憔悴,講話有氣無力,走起路來很緩慢,一副奄奄一息的樣子。她進來,人家就拿椅子給她坐。她告訴我說:她整整一星期都沒有睡了,因為不能睡,睡不著,覺得很痛苦。又生病又沒有睡覺,當然很虛弱,好像奄奄一息的樣子。

  我就跟她說:「你要念佛,你念佛就能睡著。」

  她說:「像我這個樣子,怎麼能夠念呢?」

  我就對她說:「你不能念沒關系,等一下我去請一台念佛機,你聽佛號的聲音,就能入睡了。」

  所以我很快去請了一台念佛機,交代她躺在床上就放念佛機聽,然後我就回去了。

  隔天的下午,我又去探望我的親戚,一進門,隔壁房的那位患者,已經事先坐在那裡,而且跟大家有說有笑,氣色面貌也跟昨天大不一樣了,非常好看,也有精神。她感謝我,跟我說她昨天躺在床上,因為怕吵到別人,所以將念佛機的耳機塞在耳朵裡,不知不覺就睡著了,睡了好久,一醒過來精神就很好了。

  你看,七天睡不著,不能睡,一聽佛號就睡著了。

  從此,她每天躺在床上就是聽佛號,睡覺也聽佛號,所以無形中病情好得很快,沒有幾天就出院了。

  我們可以來討論討論:如果這個病人當下要是斷氣的,那很可能也會借著這句佛號的功能往生極樂世界。因為她業報之身還未盡,所以就使她能夠入睡,而且病情很快就好,還繼續活下來了。相反的,如果是應該壽終正寢的,豈不是就有解脫的可能,因為名號的功能本身就是那樣的。

  還有我們這個身體就是業報之身,業報就是過去的業。所以我們這一輩子出生在哪個地方、身有多高、有沒有智慧、將來會讀到那個學校、甚至所做的事業、所領的薪水是多少、跟誰結婚、生多少個孩子、健康不健康,這個跟過去世都有百分之百的關系,都是延續過去世而來的。

  好像我們銀行的存款簿已經記滿了,要換一個新的存款薄,這個新的存款薄的數目,一定是延續舊的存款薄下來的。現在我們的身體,就好比一個新的存款薄,也是延續過去世的存款薄而來的。那位患者之所以有病,之所以睡不著覺,是過去的業,甚至是過去的冤親債主在她旁邊干擾,使她睡不著。那麼佛號一聽,無形中那些業就消除了,甚至如果有冤親債主在旁邊,也會化解冤親債主彼此的業。

  聽跟念,其實是一樣的。當我們念的時候,雖然嘴巴念,但是必須是意業出來的,即使不是從內心很至誠懇切地流露出來,可是你只要念,至少就會在我們的第八阿賴耶識裡面,種下了一顆種子。念是口業,是舌根,聽是耳根,都是六根之一。六根從哪裡來?就從我們根本的阿賴耶識來。所以我們所聽到的一定會進入我們的阿賴耶識,所講的話,講善言、惡言,好與壞,種種的語言,也會成為一顆種子在我們的阿賴耶識裡面。

  好了,這一句名號是涅槃的主體,萬善的功德通通在這句名號裡面,阿彌陀佛累生累劫所修的點點滴滴的功德,都容納在這句名號裡面。宇宙當中有什麼功德,這句名號沒有的?所以這句名號有很不可思議的大功德、大威力。這句名號的大功德、大威力一句一句地貫入自己的阿賴耶識裡面,便能轉自己的業。因為業的體在哪裡?在阿賴耶識裡面。業本身其實是虛假的、幻化的,而這句名號功德卻是真實的。再多的虛假都不如一點點的真實。所以這一句名號一入耳根,一入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裡面所存有那些虛假的業障自然消除。

  還有一則故事,是《印光大師文鈔》裡面談到的。他說:最近無錫念佛風氣很盛。為什麼很盛呢?因為有一個廚師,是做素食的,每逢寺院舉辦法會或者打佛七的時候,人家都請他去當廚師。他在廚房料理,沒有直接到大殿跟隨大眾去打佛七。可是在寺院裡面,大眾念佛的聲音卻會聽到。他一方面在廚房工作,一方面耳朵聽到的都是念佛的聲音。

  有一天,這位廚師的兒子要死了,臨死之前跟廚師說:「爸爸!爸爸!我現在要離開世間了,但是我不能夠去好的地方。你有很多佛,如果你的佛給我,我就能去好的地方。」

  他爸爸說:「我又沒有念佛,我哪裡有佛?」

  他兒子說:「有啦,你佛很多啦!只要你給我,我就能夠去好的地方。」

  他爸爸說:「如果有,要多少你盡管拿去。」

  這話一說,他的兒子就安詳地斷氣了。

  事後他請教人家說:「我兒子說我的佛好多,我平常很少念佛呀,佛是從哪裡來的?」真正懂得的人就告訴他說:「你幫人家做菜,在那裡聽七天的佛號,每一聲每一聲聽進去,都是你的,都存在你的阿賴耶識倉庫裡面。佛號本來就是彌陀的本體,彌陀累生累劫、兆載永劫所累積的六度萬行的功德都在裡面,所以當然功德就很大。你是無意在聽,如果有心在聽,功德就更大!」

  佛號利益之大,是因為這一句六字洪名本身就是所有功德的結晶──功德聚(所有功德聚集的地方叫做功德聚),也就是摩尼寶珠,能生出種種的寶物,這句名號也是一樣。不像經文,後面的經文跟前面的經文各不一樣,你即使專心地聽人家誦經,也不曉得誦到哪裡,在誦什麼內容,不知道。這一句名號,百句、千句都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你再怎樣無心地聽,還是能聽清楚這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名號簡單容易,但是功德卻非常之大,像這類的故事很多。

  第45問、請問師父二個問題:第一、過去早上念《無量壽經》四十八願,晚上念三十三至三十七品,再念佛號,有定課,現在的定課怎麼做?第二、到了極樂世界,還要回來度眾生,不如現在趕緊多學,到極樂世界還學,這種想法不知對不對?

  答:定課因人而異,有時間誦《無量壽經》也可以,或者四十八大願也可以,或者誦《阿彌陀經》也可以。不過你如果了解本願的道理之後,不必誦經,專門念佛就可以了,早晚課都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其它經典不用念。

  有時間可以去了解本願的意義,經典主要是讓人了解意義,依教奉行的,主要不在讀誦。讀誦如果不懂經義,得到讀誦的一點點功德而已。像《無量壽經》在說彌陀的救度,如果誦了幾千遍還不曉得彌陀救度是什麼,這一句六字名號的來源,它的原理通通不懂得,那就枉費了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懷,也辜負了阿彌陀佛五劫思惟、兆載永劫的苦行呀!阿彌陀佛豈不在那裡傷心流淚?他站在那裡十劫,手伸了很久,就是為了呼喚我們、救度我們;我們還在那裡誦經,不曉得他的救度。

  所以早晚可以通通念佛,其它時間再去看《無量壽經》,或者看闡述本願法門的著作。這個解釋第一點。

  第二點、本願法門是來回票,往生到極樂世界一定還會自自然然地到這個世間來救度眾生。

  而你那個觀點認為:我們到極樂世界還要再學,與其到那裡再學,不如在這裡先學一點,這有點不正確,不是這樣的。

  本願法門是點鐵成金的法門,盡管我們在這裡很愚癡,甚至不認得幾個字,可是到那裡立刻佛性現前,無量的慈悲、智慧、願力、辯才,百千陀羅尼、三明六通,通通具足,不假借你現在要學什麼,累積多少,不用。

  你現在就按我所講的有時間就念佛,或者看這法門的教理。然後自信教人信,就是最大的報佛恩,就是這樣的。

  一般所說的到那裡是最好的學校、最好的校長、最好的老師、最好的同學,所以進步比較快,那是自力法門,化土的果報。

  我剛才說,隨個人的根機不一樣,有時間的人多念一些,沒有時間的人少念一些。因為念佛是被阿彌陀佛救度,信心的流露,救度的法喜;而不是作為往生的條件、規范,所以你念多念少對往生一點沒有障礙,你念一聲不少,你念十萬聲不多。為何?因為一聲一聲都是從你內心的「信」所流出來的,而那個「信」就是彌陀的「至心欲生」,也就是彌陀本身,也就是彌陀六字名號進入我們心中,使我們口中不知不覺念出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比如說我們吃了一粒妙香丸在肚子裡面,一呼一吸出來的口氣就有香味。你一呼吸就有一口香味出來,從早呼吸到晚,所出來的香味就很多,可是沒有離開肚子裡面的香丸。名號就好比香丸,我們每一聲稱名,就好比呼吸出來的一口香氣。千萬次呼吸的香氣也就是這一個香丸,千萬聲的稱名就是這一句名號,就是這個名號香丸讓我們往生。名號香丸顯現出來就是稱名,所以一次稱名一次往生。

  不是說我們裡面空空的,然後才靠我們今天念了多少聲,滅多少罪,增長多少功德,同時對往生有多少把握,不是這樣的。

  當然信受的人,對他來說世間最重大的事情,就是彌陀的救恩,所以他就會自然地去憶佛念佛,其它的事情就會反而淡了。

  如果不是這樣,他怎麼會尋求救度呢?他怎麼會了解世間都是虛假,讓我們造罪造業、受苦受難,要離開它?而極樂世界才是真實的,永恆的,平安喜樂的,所以,要求那個真實的極樂世界呢?如果沒有基本認識的話,怎麼會尋求彌陀的救度呢?

  如果以為這個世間是真實的、可樂的,如果貪圖這個世間的話,那等於以世間為重不以法為重了。有句話說:「道念濃厚,俗念就淡薄;世念濃厚,道念就淡薄。」所以追求、信受彌陀救度的人自然會憶佛念佛。理解彌陀的救度的道理,以後就不會因為念多就安慰,念少就不安,就不會這樣,這便是「乃至十念」的真意。

  阿彌陀佛本來觀察十方的眾生,知道有一種人可以念多,有一種是可能念少;因此彌陀發願說:「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眾生根機各不一樣,並沒有規定任何一個條件,他如果規定任何一個條件,我們都不能往生了。如果說規定一天即使不能十萬聲,也要念一萬聲,那沒有時間不能念的人,就不能往生了,所以彌陀本願並沒有任何的條件。

  第46問、我本來總有些擔心:就是誰也不敢保證臨終一念念佛。如果是痛苦還可以克服,要是迷糊了,那這一生可就是白念佛了,所以心裡為這個事很焦慮,請師父慈悲,再開示一下。

  答:本願法門是現在獲得彌陀的救度了,臨終即使病痛,念不出佛來,甚至昏迷,但是永遠在彌陀的救度裡面,在彌陀的光明攝取當中。一方面是已經被救了,所以昏迷不昏迷,念佛不念佛,已經不是緊要的了。已經不看那個的了,已經具足往生了嘛!所以,在昏迷情形之下斷氣,也立刻往生極樂世界。

  因為所謂被彌陀救度,是彌陀真實的救度,打破我們內心的懷疑不安,使我們信受的那個時候,就在彌陀的光明裡面,攝取不捨,即使昏迷,還是攝取不捨。同時,彌陀的生命也就在我們的心中,沒有離開。這個時候我們跟阿彌陀佛就是一體的,所以,不論我們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什麼情形之下斷氣,都是往生極樂世界。

  如果認為昏迷了不能念就不能往生,必須是靠臨終念佛才能往生,那是他力中的自力──靠自己念佛的功夫、功德來祈求彌陀迎接、來回向往生,那就不是本願法門的教旨了。

  本願法門是現在就具足往生,現在就跟阿彌陀佛一體。一方面是阿彌陀佛的生命在我們的心中,另一方面是我們的生命在彌陀的心中。

  彌陀的心就是光明嘛!阿彌陀佛的光明照十方國,無所障礙。那無所障礙的無量光明是攝取哪一種眾生呢?攝取念佛的眾生,凡是稱名念佛的眾生,都永恆地處在彌陀攝取的光明裡面。所以現在在他的光明中,一斷氣就在他的無量光明土。

  唯有本願法門才是我們業障深重、煩惱強盛的眾生今世可學得來、所擁有的,同時是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最高的法門,所以本願法門是一個「圓頓」的法門。這一個法具足一切功德就是「圓」;當下信受、當下修,當下能夠得到那一個果位的就是「頓」,這就是「圓頓」。而且下手容易成就很高、萬修萬人去的,就是這一個本願法門。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就不是彌陀的本願,因為再也沒有任何條件了嘛!你是再怎樣低劣的眾生,怎樣無能的眾生,怎樣不會修的眾生,都能夠蒙受彌陀的救度呀!本來彌陀的救度就是要救度那一種不會修行的眾生嘛。

  那麼大家會修行嗎?不會修行。我們這裡修持最好的,應該是淨安法師。他曾經達到淨念相繼,功夫成片,夢寐一如,可是對往生還是心中不安,直到聞信本願才踏實下來,安心下來,真正的「安」了。所以以「淨安」這兩個字作為他本身的名稱是最好的。當然以這名字作為每一個人的名字也同樣非常恰當。

  因為阿彌陀佛本來就要我們大安心,所以他說:「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根本。」──我要快一點成佛,要趕快拔出十方眾生生死苦惱的根本。(這在我編的《無量壽經》後面的摘要裡面都引用出來了)。我們眾生最大的恐懼是什麼?就是無常的恐懼,無常一到,就要墮落到地獄去呀,世間上有什麼比這更恐懼的?但是阿彌陀佛要給我們「大安」,要消除我們的恐懼。所以對一切恐懼來說,唯有這一個法門才能給我們大安心。

  第47問、請問師父,信心決定不變的人,已得彌陀不斷光明的攝取不捨而當下就決定了往生的身份,往生的能力,不必等到臨終,也不必看臨終的善相、惡相、如何死去,這樣信心決定不變的人,臨終還須助念嗎?還須囑咐家人臨終事項嗎?

  答:當然,他往生已經決定了,不必等待助念,也不必依靠助念才能夠往生。

  我們念佛的人,上有師父,旁邊有我們很多的蓮友,在臨終的時候,應該是熱熱鬧鬧,不可能是獨單一個人,所以臨終時候,蓮友相約在他旁邊作最後的告別,而臨終的人這個時候一定也感到,蒙受彌陀的救度,這個恩德非常的重大,所以,即使肉身存在的一分一秒,也要多念幾句佛號報答佛恩。臨終之時,蓮友如果齊聲念佛也是一件很殊勝的事情,而且往往人在臨終的時候會有不可思議的瑞相產生,那個時候,如果很多蓮友聚集在那裡,慶祝他的往生,在瑞相當中,容易使一些不相信的人產生信心。

  在台灣台中有位信願法師,他常常為人臨終關懷,他那裡的蓮友對助念也很盡心盡力,很多蓮友,一經助念,往往都有瑞相,只要有個瑞相,往往比他講經好幾年還有效果,講經好幾年人家不一定信,當下顯現了一個瑞相就不得不信了。

  第48問、師父,剛才您在為大家開示《無量壽經》大意時,講了一個公案,就是一個婆羅門和他的妻子一起念佛,念了三年,那為什麼這個婆羅門念佛念了三年,他還是墮到地獄,請師父開示。

  答:是的,這或許他雖然稱念,但卻是一種勉強的念,應付式的念。

  雖然墮落地獄了,但畢竟他在生有念佛,這一句名號也會在某一種機緣下顯示它的功能,所以結果它的功能也顯現出來了,雖然沒有即刻往生極樂世界,但是功能顯現出來了。

  或許這也是彌陀的安排,使他到地獄去,借這個名號度更多的眾生,同時又讓他還陽來告訴人家這一則典故,使凡是聽到的人都感動,都稱名念佛,然後又傳布出去。或許有這一種含義存在,因為他的事跡,就是很簡要的這樣述說而已,至於其它的前後原因是什麼,並沒有交代,所以,我們只能這樣地推論。

  我們知道,這一句名號能夠使稱念的人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婆羅門不能往生,那有種種原因。

  往往能夠往生的當然都是一生專稱佛名的人,一生專稱佛名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因為他之所以專稱佛名,當然有他的動機目的,他的動機目的無非是厭離娑婆,願生極樂,然後才會去稱念這一句名號,至於說他有了這個動機而稱念這一句名號的時候,他對於彌陀的救度是否有充分的了解,那已經無關緊要了,就必定往生,因為,他已經合乎往生的條件了──厭離娑婆,願生極樂,專稱彌陀佛名,就必定往生。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往往會半途而廢,就像剛剛所問的一些老太婆,告訴她這一句名號,非常的好,只要稱念,能消業障增福慧,可是她生死心不懇切,所以,一遇到病痛逆境,就不念了,那不念了,似乎這一個緣就斷了,就減少了。《阿彌陀經》裡面說:「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是諸善男子,善女子,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意思說他有真正的願,現在有真正的願,現在就往生,現在如果沒有往生,條件因緣不具足,現在不往生,將來也會往生。所以,後面的經文就說:「是諸人等,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已發願的或許已經往生,不然的話就現在往生,因為他有這個願,不管早與晚,都會往生,所以說:「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就「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不怕不往生,就怕你沒有這個願,厭離娑婆,願生極樂,自然就會稱名。

  那不稱名能往生嗎?照樣往生,因為昙鸾祖師曾經說過,他說:「若人但聞彼國土清淨安樂,克念願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昙鸾祖師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有人但聞彼國土,只是聽到極樂世界這個國土是一個清淨安樂的國土,啊!有那麼好的地方啊,那我一定要去,克念願生,「克念」就是切實有願生的心念,一意西馳,一心向往,一生不變,所以叫做「克念願生,亦得往生,」這一種眾生也能往生極樂世界。同時,即入正定聚,已經是必定往生成佛的身份了叫正定聚,所以那一種願生已經是含信在裡邊了。因為信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願有信,行也就在裡邊了,因為,行是阿彌陀佛兆載永劫所累積的功德,是要送給願往生的眾生,願往生的眾生,在第十八願來講是經過彌陀所呼喚的眾生啊!

  剛剛講的這一種眾生無形中也是經過彌陀所呼喚的,為什麼?彌陀的呼喚是隨時隨地都在呼喚我們,有情無情都在為我們說法,他以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來吸引我們,這個就是彌陀的呼喚,只要引起我們願往生的心,阿彌陀佛呼喚的目的也就達成了。

  第49問:雖然自己也深信因果,也常聽聞上人的引導,朝修行、道業、因果上建立較深的信心,但常為眷屬擔心,尤其母親已經九十幾歲了,我希望以念佛的方式來回向他,但有同修認為應該回向自己本身的業障,自己的道業先成,再來回向其它眷屬。想請問上人應該怎樣才是正確的。

  答:妳和那位同修觀點不一樣,是因為對「回向」沒有正確的了解。所謂「回向」並不是說,今天念的一萬聲佛號,或多少佛號,只能回向某某人,沒有余力可以回向其它人,並不是這樣。即使念一句佛號,也可以回向百千萬的對象,既可以回向給自己的冤家債主,也可以回向給自己的祖先、兒女、六親眷屬,以及有緣、無緣的眾生。只是回向的時候,要把握重點敘述,如對母親信仰以及往生的心情,對兒女的教養,是不是能夠堂堂正正地做人,是不是能夠繼承我們的宗教信仰,只要就我們所特別關心的列出來講就可以了,最後就以「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就都包含在裡面了。「人有誠心,佛有感應;人有善願,天必從之」。「有願就有緣」,只要我們有那一份真誠、懇切的心想要為對方好,阿彌陀佛都知道,都會盡量滿我們的願,如果我們的願不能達到,也會重報輕受,阿彌陀佛冥冥之中都在運作著,所以虔誠回向之後,就任憑彌陀的安排、任憑彌陀的運作。

  另外,孩子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從小時候到現在,他們的眼睛就像攝影機,把父母的三業行為都攝入他的腦海中,所以他們是看著父母的行為長大的。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又說:「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我們如果做得端正的話,自自然然會影響他人,這就是身教重於言教,所以在教養子女方面,以身作則是比較重要的。如果自己沒有做好,單單在語言上督促他,這樣效果會比較差。當然,兒女有兒女的福報,兒女也有兒女的業障,有的業障即使父母再怎麼神聖都影響不了他,這時候就是藉佛力,就是要勤於念佛。一個勤於念佛的人,即使沒有回向給他們,自然這個功德也會庇蔭在他們身上。所謂「一人有福,牽帶全屋。」一個人的福報,家中大小都受到他的庇蔭,有句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也就是沾他的光的意思。又一句話,「入定山中之草木,牛羊食之毛光澤。」意思是說,這座山有阿羅漢居住或有人在山中修行入定,來吃這座山的草木的牛羊,牠們的毛也會有光澤。光是山中有修行人入定就會使得這座山的草木青翠、石頭光亮,來吃這些草的動物,牠們身上也會有這樣的變化,這就說明團體或家庭當中,如果有一個有福報、功德的人,家人就會受他的庇蔭,無形中也會改變家人。所以,凡事反求諸己,從自身做起。

  第 50問:我有一個朋友,和我一樣快五十歲了,他年輕的時候就在追求名利,現在也家庭安定、經濟穩定了,就開始要追求宗教。而我是從小到現在一直都接觸宗教,幾乎未曾斷過,年輕的時候也很有機會去求一些名利,可是我都不願意,將心力都用在宗教上。這兩年覺得淨土法門讓我的心很安定,真的是找到自己需要的。可是現在讓自己矛盾的是,本來三年後就可以退休了,但我想給孩子一個安定的家,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很想好好再去拚一場,好好賺錢。所以一邊想要一心相續念佛,可是想給孩子安定生活的心情卻很重。

  答:賺錢來養兒女,讓兒女有一些恆產,將來生活比較無憂無慮,這是天下父母心,但方向完全錯誤。孩子有福德,日後衣食無憂,孩子沒有福德,留再多的錢給他都害了他,所以留福德給子孫是最重要的。即使現在有一百萬、兩百萬、幾百萬,更重要的是拿去布施,這樣就是留德給他了,所謂「富不過三代」,所以重點不是留房子、財產給兒女,而是把這些拿去救濟貧困,甚至供奉三寶,所以,退休之後,正好為你的兒女累積功德財,這樣的話,他們現世福報能夠保持得住,沒有的福報,也會因此培植。這一點大家觀察社會的現況就知道,富過三代的往往不是留有形的恆產給兒孫,而是留無形的功德,這才是最實際的。所謂「道德」、「福德」,福德是果,道德就是因,有了「道」往往就有「福」這個果,而道德的實際展現就是對人恩慈體貼,犧牲自己,成全別人,不為非作歹……等等,這個才是最實在的。古人說:「修德獲報,作善降祥。要好兒孫,只要積德,不要積財。」最近在《人間福報》看到星雲大師引用的一句話:「人間道德無價寶,比山比岳萬倍高」,所以,我們留給子孫一定要留德,不要留金錢,留金錢是最愚癡的,留德才是有智慧的。金錢,只要留一些讓兒女夠成家立業就好,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其它的金錢,就用來做功德,這樣你好他也好,子子孫孫都好,所以,如果有兩棟房屋,就把一棟布施出去,自己有百萬家產,百分之八、九十要把它布施出去,這是最實際的,永遠都在我們身上,不會遺失、不會被偷。

  古人說:「不輕財,不能為善;不好義,不知積德」,又說「非積德,不能生聰慧之兒。」財之為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傳與子孫,無一不敗。故有智慧之人,當趁有權在手,有錢可施時,廣作利人利物功德,使個個金錢造成未來勝福。佛說:「世間之財,五家共有;水能漂沒之,火能燒毀之,盜賊能劫掠之,官吏能沒收之,不肖兒孫能消散之,故稱不堅之財。」唯用以濟世利人,才能增長福德,而庇蔭子子孫孫。

  我們生下這個孩子,是要讓他解脫?還是要讓他造罪、造業,繼續輪回、受苦受難?這點很重要。如果生下孩子沒辦法讓他解脫,那就不要生,因為人身難得,而要脫離六道輪回,如果不等到做人,完全沒有機會;好不容易得人身了,又不懂得解脫或沒辦法解脫,等於入寶山空手而回;好不容易,他很有福報出生在學佛的家庭,我們卻不能讓他學佛解脫,這樣是我們愧欠他,他不能解脫的話,孫子呢?曾孫呢?玄孫呢?子子孫孫呢?所以一定要想辦法引導他來跟我們同見同信同行同生極樂世界。最好是我們子子孫孫的生死輪回,就到我們孩子這一代就好了,不要再輪回下去了。所以,人一定要求解脫、求往生,我們最親愛的就是先生、太太、兒女,我們都想解脫了,如果沒有讓他了解這個觀念的話,那表示我們對他們的愛心不是真正的愛心。真正愛他就必須要給他最好的,就是淨土法門──念佛往生的解脫之道。

  第51問:我想請示上人,從小家裡就有養寵物,現在家也養了很多貓咪,出門看到受餓、捱凍的一些動物,或是看到出車禍的小動物,我都是盡自己的能力把牠們送到醫院。這些事情常常占據我不少時間,有時我不想在這些事上花這麼多時間,但內心又捨不得,所以有時候會苦。不知是否自己的觀念上有錯誤?

  答:這種存心是菩薩心腸,值得贊歎,很好!

  如果在外面看到死狗死貓,就把牠埋掉,幫牠皈依,為牠開示、念佛,希望牠有這個緣往生極樂世界,這也是牠們的福報。受傷,也是為牠念佛,讓牠忏悔業障、消除牠的罪業,帶牠去醫院治療,但是盡量不要自己養,可以送到專門收養的場所。如果捨不得,非養不可,就在家播放佛號,為牠講三皈依、講佛法。有機緣的話,也可以請牠們和你一起念佛,因為牠如果遇到別人就沒有解脫的緣,遇到你就有解脫的緣。遇到你,牠們沒解脫,等於不遇,就很可惜了。

  日本有一戶很貧困的人,他的祖先代代都是靠耍猴子的技藝謀生。他有幾只猴子,其中一只已經為他服務很多年了,老邁了,這只猴子也很有善根,他本身又是學佛念佛的人,他念佛的時候,這只老猴子會在旁邊跟著念佛,甚至會合掌禮佛或摘花草來供佛,有一天,這只猴子死去了,當夜他夢到這只猴子顯現很端正的男身來跟他答謝感恩,說由於念佛的關系,他已經往生極樂世界了。你身邊的貓或狗,就像那只猴子一樣,必須要謹慎引導使其能往生解脫。不過,這當然是量力而為。

  基本上,佛陀規定出家人是不可以養寵物的,因為,這個會占據修行的時間,同時也會障礙往生,為什麼?人都有執著,相處就一定有感情,有感情就會難分難捨,這樣就會障礙往生了。並不是我們學淨土法門,一天到晚都念這一句彌陀名號,心裡就完全沒有苦惱,不是這樣的。苦惱有分「根本苦惱」和「支末苦惱」,根本的苦惱就是生死輪回,如果生死輪回雖然解決了,但只要生命還在的話,支末的苦惱還是有的,比如感情不如意、事業失敗、兒女不孝、家庭不美滿……等等。不過,因為他的根本煩惱已解決,所以他的內心會有一種安心,因為他知道人生只不過是短短幾十年,幾十年之後這些苦惱就沒有了。基本上,我們學佛的人,能夠自由自在最好,不要增加一些無謂的牽掛,牽掛就不自在。

  第52問:我常掛念已往生的先生,念佛也都會先回向給他,在他往生的前一個月,我問他:「你要去哪裡?」他說:「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可是我不知道他有沒有往生?念佛回向給他,他是不是有所受益?

  答:妳在這裡念佛,回向給他,點點滴滴他都有得到。如果他生前真的有深切的願生心,是百分之百就在極樂世界了。如果他要往生的念頭,只是以前偶而浮起,但不是很深切,也不相續,往生是不定的。以我們來說,也都有牽掛,即使我們現在百分之百願生極樂,但生命存在的期間就有煩惱,有煩惱就有執著,有執著就有牽掛,但這不會障礙往生。因為我們知道我們還活著,只要還活著,就有該盡的責任,也就會有牽掛,因為煩惱凡夫嘛!可是到了最後的關頭,沒辦法再延長生命,他就會放下。

  第53問:在《觀經》有提到「觀想念佛」及「品位」的高低問題,《無量壽經》也有提到「胎生」或「化生」。在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的前提下,是不是在今生尚未往生之余,還有一些可以再努力的部份?

  答:對於我們這個法門如果沒有正確了解的話,就會有這樣的疑問。《無量壽經》有談到「三輩」以及「化生」、「胎生」,《觀經》有談到「三福」和「九品」,那為什麼我們不談呢?並非不談這些。為什麼?這有分「對內」和「對外」。

  「對內」來講,是因為教門不同。《大經》中所談的「三輩」不是指往生之後有「三輩」,這「三輩」的意思是指修行的根機可分為三種,雖然根機有三種,但往生的法只有一種,就是「本願稱名」。善導大師解釋「三輩」時說:「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這說明眾生根機各有不同,但要往生的話,一定要專念南無阿彌陀佛。譬如上輩中雖有提到出家、發菩提心等等,即使出家或發菩提心也是要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名,「一向專念」的意思是,盡管你能修戒定慧、行六度萬行,但往生還是靠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不是靠自己的那些修持,如果靠自修的那些回向求生,就是善導大師說的「要門」,不是「弘願門」了。中輩也好,下輩也好,根機雖有不同,但都強調要一向專念無量壽佛,所以說「三輩」的意思是要引導三輩眾生一向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進入彌陀報土,不然就會落入「胎生」,也就是疑惑佛智的現象。

  「化生」和「胎生」的差別在哪裡呢?「化生」是「明信佛智,乃至勝智,作諸功德,信心回向」,佛的智慧在這裡指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我們對這五智能了解嗎?當然不能,因為那是佛的境界,唯有佛與佛才能了解,二乘無份。這五智在哪裡?在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阿彌陀佛如果沒有成正覺哪有這五智?正覺的功德在「乃至十念,必定往生」,所以「明信佛智」就是明信:「一切善惡凡夫,只要一向專念彌陀名號,願生彌陀淨土,就必定往生。」這樣解說大家就能簡單容易的了解。若不是這樣,則沒有人能夠往生,因為佛的境界只有佛才能了解,菩薩也無法了解,那誰來明信呢?又誰來作諸功德呢?所以「明信佛智」就是「信受彌陀救度」;「作諸功德」是「專稱彌陀佛名」,諸功德在哪裡?在這一句萬德洪名的彌陀名號,《無量壽經》說:「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這一句名號具足無上功德,所以我們只要念這一句名號就是「作諸功德」;信「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就是「信心回向」。所以我們這個法門是不經過胎宮,不入胎生的,而是到淨土就能在七寶華中自然化生。如果不是這樣,就會落入胎生五百歲,胎生五百歲是指:「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所以,如果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懷疑,但還是相信有罪福、善惡報應而修種種的功德回向往生,這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要門」,這等同「九品」。

  《觀經》講三福九品、定善散善是為了引導修聖道門的人,因為八萬四千法門歸納起來不是「定」就是「散」,定善散善就是聖道門所有的行門,為引導這類人歸入淨土念佛,往生極樂世界而說三福九品、定善散善。所以釋迦牟尼佛最後不流通定善散善,而流通持佛名號,經言:「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已經不是「觀無量壽佛像」,而是「持無量壽佛名」了。善導大師解釋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雖說定散兩門的利益,可是以阿彌陀佛的本願來說,不在於回向定散,而在於專稱彌陀名號。可見定散不是本願,只有稱名才是本願。而本願稱名之「因」與定善散善的「因」是不一樣的,「因」不一樣所得到的「果」就不一樣。上品的因得到上品的果,中品的因得到中品的果,下品的因得到下品的果。可是本願稱名都不是那些因,所以就不是那個果。

  九品有念佛在下品的,這不是顯明念佛在下品,而是顯明這一句名號有大利無上功德,「無上」就是超越上品、中品……,「大利」就是超越初地、十地……等階位。所以本願稱名是超越品位階級,不在品位階級當中的。《無量壽經》說:「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截五惡趣,惡趣自然閉」。我們這個法門是橫截的,不但是橫截五惡趣,即使一地、一地也是橫截的。為什麼九品有「念佛在下品」呢?意思是說,念佛有這麼大的功德才能救五惡十逆的眾生,五惡十逆的眾生罪惡太重了,上品上生的功德是沒辦法救度的,只有佛號才能救度,所以以念佛來顯明功德的殊勝。善導大師說:「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可見在這裡的稱名是非定非散的稱名,是本願的稱名,不是定善散善的稱名,所以說「非定非散,非一非多(非一念非多念)」,總之就是稱名。我們這個法門的特色就在這裡。

  如果「九品」和「三輩」對比,「九品」和「三輩」的性質是一樣的,「九品」、「三輩」、「胎宮」對比,性質也是一樣的。我們個這法門是進入報土,不在胎宮裡面,雖有三輩的身份,不依三輩往生。如我的身份是出家,但我往生不是靠出家的身份,是靠這一句名號的功德。可是這種道理一般不了解,會認為念佛是下品生,其它是上品生,所以我們不能只是念佛,還要做其它的;甚至認為單這樣念佛不夠,還要把念佛的功夫提升到功夫成片,夢寐一如,甚至進入念佛三昧,以為這樣往生比較可靠,品位比較高超,這樣的解釋就是「要門」,不是「弘願門」了。即使我們能夠入定觀佛,可是我們往生不是依靠入定觀佛的功夫,這與六字名號相比太拙劣了,何況我們即使入定觀佛,出定之後仍是貪瞋癡的凡夫,不可能二十四小時要觀佛就觀佛,何況這對這個法門來講並沒有可貴之處,到極樂世界天天都在觀佛。進入三昧也是一樣,現在進入三昧,時空過了之後,凡夫心就又浮現了,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時、天天年年都在三昧的境界。往生極樂世界後,煩惱都斷了,何況只是三昧而已。所以我們能夠往生,而且進入報土,完全是靠彌陀的願力,不是靠我們凡夫的任何功夫,即使是上升到色界天(禅定)、無色界天(更深的禅定)都仍是凡夫,死了還是墮落下來。在《正法念處經》說:「從天生地獄,從地獄生天。」表示雖然是天人,但壽命一到就隨業力流轉,有的直墮地獄;有地獄眾生出地獄時,所感的是升天的業,就升上天了。以佛的眼光來看,天堂地獄其實都一樣。以我們的眼光來看,覺得某某人的禅定很高可以入三昧、到×禅×禅……,會很羨慕,覺得這樣往生應該更可靠、品位應該更高超,但以佛的眼光來看,都仍是貪瞋癡的凡夫。

  善導大師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善凡夫也是靠佛的願力,惡凡夫也是靠佛的願力,如果沒有佛的願力,善惡相差很大,但如果靠佛的願力,其實都一樣,沒有什麼高低的差別。比如石頭不管大顆或小顆,只要放在船上,同樣都到彼岸。如果沒有船可以靠,表面看有大顆、小顆,但因沒有船,一樣都沈入大海。

  第54問:如果靠佛願力,一生稱名和乃至十念稱名,有沒有不同?

  答:所謂一輩子的稱名和十念稱名,意思是上盡一形、一輩子,下至十聲、一聲,所以是「乃至」。你什麼時候遇到這個法門,就從此之後乃至一輩子稱名,是斷氣前十念才遇到的,就十念稱名。就是聞此法門後,從此不假方便,一向稱念彌陀名號,靠彌陀願力往生。所以學我們這個法門的人,如果認為我已往生決定現生不退,可以不念佛了,那就錯了。

  一個真正「平生業成」的人,他一定會「念念不捨」,一輩子念佛,因為體會到「機法兩種深信」的道理。一個被地獄之火燒到的人,在沒辦法自救的情況下被阿彌陀佛拉上來,他此後的人生會怎樣?一定是以念佛為他人生最重要的事。如果這個道理只停留在觀念上,沒有真正體會,就不可能「念念不捨」的念佛。因為有「機法兩種深信」,八萬四千法門就沒有一個法門學得來了,因為他一無所靠,後退無路,兩邊也無路,就像走在白道上。走在白道上就是機法兩種深信的現象,走在白道之上,八萬四千法門怎麼還有一個法門可以靠得上呢?他一定是正念直來,這種眾生已經在阿彌陀佛的攝受當中,不可能再墮入水火之難了,也不可能後退,將不再輪回於六道,這豈不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嗎?所以如果有正確的觀念,就不會認為我已平生業成,可以不用多念佛的錯誤見解了。

  第55問:可不可以這樣說:學這個法門不是、也不須要追求上品上生,或努力加倍的念佛直到一心不亂或三昧定,而只是信願行,一直念佛;也因為一直念佛,信願又輾轉加深。是不是這樣自然而然的運作下去就可以了?另外,努力追求入三昧,這樣是不是有自力的成份?

  答:是這樣沒有錯。也就是說,隨自己的根機能念佛到什麼地步就到什麼地步,即使念到某一個地步,也不要認為這樣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更有幫助、往生更可靠、品位更高超。即使沒有到任何地步,也不要自卑,認為自己往生不定或品位不高。若有這樣的觀念,就不是我們這個法門的行人了。

  我們說「信願行」,雖然都是願生,如果信的不是我們這個教理,就是信不同;信不同,行就會不同。

  「努力追求入三昧是不是有自力的成份?」這不一定。如果是他力心的人,一天念佛十萬聲,追求念佛三昧,一樣是他力;如果是自力心的人,一天念一聲兩聲,沒有修什麼行,那也是自力。同修中有的人規定自己一天念幾萬聲,是因為怕懈怠,希望精進念佛,因為平常不念佛還是妄想雜念。如果對這些有正確的了解,就不會產生其它不必要的掛礙。

  第56問:如果一個非常忙碌的人,一天加起來可能只有兩個小時的空閒時間,可是他忙時,心中自然浮現的是念佛;另外一個人,他可能一天都有時間,有二十三個小時都拼命念佛,但另外一小時就放掉不念了。以這兩個人為例,是念佛多遍較能有定的成就,還是一個對世間較捨離而心向淨土的人才真是我們這個法門的行者。

  答:是的,常念佛多念佛較能有定的成就;但,所謂「得生與否,但看信願之有無」。本宗是以「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為宗旨,一個信佛救度的信佛念佛人,一定是個行住坐臥、時處諸緣都念念不捨的人;當然這些念佛人的根機各不相同,念念不捨的相狀自亦不同,但基本上都會念念不捨的。第57問:如果只談念佛,是否太忽視人文、道德的部份了?

  答:如果真的相應我們這個法門,一定會相信自己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一個真正體會到罪惡生死凡夫的人,一定會謙卑柔軟,貢高我慢不起來,也傲慢計較不起來,這樣性情就會轉變。所以我們這個法門,即使是真谛也能體會俗谛,體會俗谛就能進入真谛,是相輔相成的。

  五戒十善是一個學佛的人最平常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就有分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在還沒有完成佛果之前,最起碼要完成下士道,也就是保持人身,這起碼要五戒清淨。當然這是自力法門,在娑婆世界這輩子沒有完成佛果就下輩子,下輩子沒有完成就下下輩子……,為了生生世世的修行,所以必須生生世世都保持人身遇到佛法,如果有一世墮落到三惡道就無法再繼續了。墮落三惡道要再得人身,就要看他過去世有沒有轉世為人身的緣成熟,所以是難行道。龍樹菩薩才會說:「難如登天」。

  淨宗法師有一段話談的很好,他說:「一個真正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的念佛人,他必定是一個恭敬謙卑的人,他看不到自己的善,他所看到的只是自己的惡;就像在太陽底下看不到蠟燭的光,如果還看到蠟燭的光,就表示還在黑暗的房子裡面。」對於一個信機信法的人,他只有自感慚愧,知道自己是一個罪惡生死的凡夫,他不會覺得自己能有任何修行。在阿彌陀佛的救度之下,即使能做什麼事,也會覺得沒有什麼了不起。所以我們這個法門是「既不能,也不必」,我們做不到,而且因為有阿彌陀佛,做不到也沒掛礙。「一切恐懼為作大安」,大安就在這裡,不然就不是大安心的法門了。 第58問:我們現在說吃素是指不吃動物,那細菌算不算?我現在也盡量吃素,可是飯裡有米蟲,菜也有菜蟲,走路時也會傷害一些眾生,這個界限對我會有一點困惑。

  答:有一首偈子:「佛觀一杯水,八萬四千蟲,若不持此咒,如食眾生肉」。「殺」有分故意和非故意,即使走路、呼吸都會,不過那是比較小的。殺生通常以殺人為基准,或是較大、較有靈性的動物,那種結怨比較深。以動物界來說,比如雞吃蟲同樣也有罪業,但比起以瞋恨心來殺對方,那是不一樣的,可是還是有你吃我、我吃你習慣性的流轉。要定界限是很難,身體生病吃藥也算殺生,但這在冤冤相報上是較輕的。通常說不殺生有幾種情形:他有佛性我們不可,他有痛苦我們不忍,他會報復我們不宜,他跟我們生生世世有六親眷屬的因緣我們不該,因有這些原因,所以強調不殺。所以基於慈悲心、是過去的眷屬、懼怕冤冤相報,所以不殺。至於細菌、微生物,就與這些沒有關系。當然徹底來說,細菌既然是生物也有佛性,既然是輪回,也有可能是父母兄弟,既是被殺都會有報復的心,只是這種可能性是比較少,因為這是凡生存在地球上都難以避免的,這和吃牠、害牠、一對一的針對性不一樣。不過,當然我們能避免就盡量避免。

  第59問:入報土是淄渑一味,可是報土中是不是仍有一些差異?舉例說,我們在場的人都是信佛智,一向專稱,這樣往生到極樂世界後,我和法師的果報會一樣嗎?

  答:你和善導大師的果報是一樣的,而且是馬上。昙鸾大師說:「願往生者,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亦如淄渑一味,焉可思議!」

  在娑婆來講有三三九品的差別,推而說之就是八十一品、無量品的差別,但是到極樂世界之後就沒有一二以及初地、二地、三地……的差別。以凡夫來說,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生死個人了,行善的人到善處,造惡的人到惡處,有種種高低品位的差別,怎麼會說都一樣呢。這是因為彌陀名號不可思議的力量,是無法以我們凡夫的智慧來臆測衡量的。善導大師於盛唐時期顯現的是一位高僧,慧淨本身於末法時期是一位庸劣的凡夫身,可是我們都依靠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本願力量,所以到極樂世界後,善導大師不增加,慧淨甚至其它人到了那裡也沒有減少。

  因為佛的境界唯有佛才了解,所謂「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二乘都沒辦法了解了,更何況我們博地凡夫。也因為這樣,所以佛經中常用許多譬喻。如龍樹菩薩在《易行品》首先說明,所有的佛法整個歸納起來可以分「易行道」和「難行道」,什麼是易行?什麼是難行?這不好說明,所以龍樹菩薩就用「乘船」和「步行」來做譬喻。到昙鸾大師又以「自力」和「他力」來說明,難行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凡夫的力量,易行道是靠彌陀不可思議的力量,也用乘船和步行,甚至種種的譬喻,所以《往生論注》一書的譬喻就有十幾種。到了道綽大師,幾乎完全承襲昙鸾大師的思想,在其《安樂集》中,大概就有三十種譬喻。日本源信大師,在其《往生要集》中,除了繼承這些譬喻之外,自己也增加一些譬喻,所以有所謂的「他力十喻」或「他力七喻」。最近我也在整理這些譬喻,因為有些譬喻能讓人很快了解何謂「他力」,否則單從教理有人不易理解。以整個佛教經典來說,譬喻是非常多的,像《觀經四帖疏》也有譬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二河白道喻」。總之,阿彌陀佛有不可思議的力量,既是不可思議的力量,就不是我們能想象、能說明、能形容完整的,如果凡夫有辦法理解,就不能說是不可思議了。

  第60問:二乘行人回小向大,求生極樂世界,是否也是入報土?

  答:應該這麼說,如果他是依靠本願的話,都是入報土。若論二乘,要回小向大比較困難,若回小向大,都是進入報土。我們說的疑惑佛智,是依凡夫所講的,因為唯有凡夫才有那些分別、計度……,阿羅漢以上,這些是比較少的,所以四十八願當中,所發願的對象都是指凡夫較多。尤其《莊嚴經》中所講的四十八願,幾乎都是指他方佛國所有眾生,像我們這裡所談的第二十二願是「他方國土諸菩薩眾」,我們一看時會覺得,哎呀!他是菩薩眾,是菩薩的果位往生才是那樣的。但若從《莊嚴經》來說就不是菩薩眾,而是凡夫眾生。也就是說,在這裡有菩薩、有眾生,但是到了極樂世界就都一樣了。

  經典上所說,尤其是昙鸾大師的《往生論注》,都有談到往生極樂世界後,我們的六根對那裡的六塵,當下就悟道。也就是說,眼根看到那裡的景象、耳根聽到那裡的聲音、鼻根聞到那裡的種種味道、身體觸到那裡的東西,當下都能讓我們大徹大悟。就好像釋迦牟尼佛在未坐菩提座之前是凡夫,可是一旦坐上菩提座,夜睹明星,當下大徹大悟,大悟徹底,三明六通、百千陀羅尼立即現前。以我們眾生來說,每個人都有佛性,佛性本就具足三明六通、具足百千陀羅尼;另外,任何善緣我們阿賴耶識的倉庫都有,所有的惡業我們也都做過,論善、論惡,我們的阿賴耶識中都有。在《念佛感應錄》第一集中,除了收錄有念佛感應的事跡之外,另有三則並非念佛感應的故事,我之所以將它們收錄進去,一方面是要與念佛感應做對比,一方面也是為了說明只要尚未脫出六道輪回,大家都一樣。其中一則故事是「曾為高僧,再度沉淪」,以前曾當過高僧、戒行僧,可是因為六道未出,貪瞋癡未除,所以逢善緣善境就行善積德,逢逆緣惡境就做惡多端,最後卻造下了殺人之罪,過去高僧的行誼,以及持戒的清白與堅定當下就不見了,從娑婆來講,當高僧時萬人景仰,但投胎轉世之後,萬人景仰的情景不再了,反而是萬夫所指,所以六道輪回的種種都不可靠。以佛的眼光來看,六道種種都不究竟,只有往生極樂世界才究竟,因此昙鸾大師在《往生論注》中說「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是故名不實功德。」

  第61問:(1)有人認為往生後有九品的差別,這樣算不算是疑佛智?(2)有人認為佛智很多,不認為只要信「稱念名號」就能往生,所以憶佛念佛就是憶念佛智不可思議的力量。對於這樣的說法,本宗的看法是如何?

  答:修習淨土法門、弘揚淨土法門的人,必須要把聖道門與淨土門的理論分開來。你談的那一種解釋是以聖道門的理論來解釋淨土門。我們這個法門完全是以淨土法門來解釋淨土法門,這一點很重要。

  所有淨土法門中,我們善導流是最純、最專的。很多人都是以聖道法門的理論來解釋淨土法門,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呢?因為自宋朝以來解釋淨土的以天台宗和禅宗為多,但是他們都沒有接觸到善導大師的著作,所以都不是以淨土來解釋淨土。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完全是以淨土解釋淨土,天台智者大師也有批注《觀經疏》,不過是以天台及禅的教理來解釋;北宋非常有名的知禮大師也寫了一部《觀經疏妙宗鈔》來解釋智者大師的《觀經疏》,也是以天台的教理來解釋淨土,所以就把淨土信仰解釋成天台的思想了。還有,宋朝永明延壽大師是禅宗的行人,他認為禅不夠究竟,最後還是要回歸淨土,但是那個年代學禅的氣氛很濃厚,為了引導學禅的人進入淨土,所以就提倡禅淨雙修,這樣當然是以禅的教理來解釋淨土。這有時代性、契機性的方便,可是如果站在淨土法門來看,那些就不純了。這也是為什麼一開始我們要強調「淨土門」與「聖道門」不同的原因,因為將它劃分開來才不會彼此模糊、混淆,甚至強調難行道、易行道,強調他力、自力,強調要門、弘願門,強調正行、雜行,就是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不混淆的、毫不妥協、苟且,讓我們能夠明辨什麼才是真正的淨土之道,什麼是混雜不純的,讓我們很容易的正確掌握行持,也了解往生是進入報土。

  另外,胎生和九品到底是有關系還是沒關系呢?從經文來看是有關系的。譬如《無量壽經》講,在胎宮的時間是五百歲,所謂「五百」並不是固定的五百歲,「五百」在印度當時是用來形容多的數目,如五百商人、五百童子、五百侍女……等。九品也有時間性,上品中生經宿則開,七日不退,上品下生一日夜蓮華乃開;中品中生、中品下生經過七天,下品上生又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花開見佛。九品有時間性,胎宮也有時間性,兩者都是在花苞裡經過一段時間才花開見佛,所以有品位階級就表示還在胎宮中。以《無量壽經》的經文和九品的經文來比較有雷同的地方,既然胎宮是疑惑佛智,與九品就相表裡。

  善導大師在整部《觀經疏》最後的結論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雖說的「雖」已下伏筆,表示說定與說散,但還有一個利益是不在這其中的,而且這利益反而是比定散的利益還大,所以「雖」是這一段文的字眼,然後才點出真正要講的是本願。從定善和散善的立場來看阿彌陀佛的本願,阿彌陀佛的本願意在哪裡?阿彌陀佛的本願意在於十方善惡凡夫統統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以這一段文雖然簡短,卻是千鈞萬力,铿锵有力,是整部《觀無量壽經》的指歸、心肝骨髓。自古以來研究講說《觀經》,如果沒有看到善導大師的《觀經疏》是體會不到這個內涵的;即使看善導大師的《觀經疏》,可是沒有人指導,他看到這一段也是一略而過,所以要了解善導大師的《觀經疏》可以先看我編的〈觀經疏編序〉,序文中我就有將《觀經疏》的眼目、重點引出來,只要掌握這幾個地方,就掌握整部《觀經疏》的重點了,沒有掌握這幾個地方,即使將《觀經疏》的文句、精華列出來,也沒有多大意義。必須將核心引出來一再的強調,特別的凸顯,一再的反復說明,因為他很重要。

  第62問:很多弘揚淨土宗的人也依「三經一論」在講述,甚至也有依照善導大師或《往生論注》來闡揚,但是解說和批注都不同,要如何選擇或判定呢?答:自唐宋朝以來才開始有解釋淨土法門的論述,尤以宋朝以後更興盛。他們所解釋的都沒有依據善導大師,因為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乃至昙鸾、道綽大師的論著,以及《起信論》都是直到清朝末年才由楊仁山居士請托日本南條文雄引渡過來中國。楊仁山居士和南條文雄都是留學英國的,南條文雄是屬日本淨土真宗東本願寺派的一位學者。

  如何認定所弘揚的是正確的、純粹的善導大師的思想,這必須靠每個人的智慧與經驗。有一句話說「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這是因為行家的背後有傳承指導,以及他多年累積的經驗,因此憑直覺很快就能知道哪一種是對,哪一種是錯的。所以能不能認定,就要看每個人的智慧與經驗。

  第63問:請問什麼是「念佛以無義為義」?

  答:這是從根本上、原則上來講的。意思是我們稱念這六字名號,只要盡管稱念就好,沒有什麼限定、規矩、要求,就如善導大師所講的:「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行住坐臥、時處諸緣都可以念佛,不是專心念就是散心念,不是大聲念就是小聲念、金剛念、默念,「以無義為義」就是指這個,沒有形式、規矩、條件,只要念佛就是了。不管心清不清淨,不管做什麼事情、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什麼方式、什麼身份都不管。可能有人會有疑問,這樣來講,我們每天在佛堂都是正身端坐閉目專心念佛,而且還強調「十念計數」,這豈不是「有義」嗎?(「有義」是指形象、規定)。我們剛才談的是從原則上來談的,正身端坐或十念計數是技巧性的,我們對自己有這樣的要求,但從阿彌陀佛來講是「以無義為義」,我們對自己有這樣的要求難道是以這個來回向往生嗎?不是的。是讓我們更貼切的專一的融入在這一句名號當中。

  (上人的意思是不是說,念佛沒有條件、不論方式,只是很單純的念佛,這樣就不會有類似以凡濫聖的流弊出現?)

  答:也不完全是這樣。原則上是以無義為義,因為第十八願只說「十方眾生,乃至十念」,我們自我要求的念佛方式,是讓我們的身心更融入在這一句名號當中。因為要念佛、共修,所以就選一個方式,本來是靜靜的念佛就好,不過人都有妄想雜念,阿彌陀佛沒有要求我們不能有妄想雜念,但是我們可以自我要求盡量減少妄想雜念來念佛;要如何減少妄想雜念而念佛呢,可以利用十念計數。不過要求得到或要求不到,對彌陀的救度、對往生淨土我們都不可以懷疑。所以原則要掌握好,細節技巧則是隨人的根機不同而應用。如果過份強調技巧性而忘了原則也會偏失,會因為念佛達不到自我要求而自我苦惱,甚至懷疑往生,這樣反而不好。因此,雖然我們有技巧上的設定要求,但更重要的是回歸到第十八願──稱名必生,不顧慮自己做得到、做不到,完全回歸到稱名必生,因為稱名的本身就是乘彌陀願力,已是當生成就、往生決定了。學習我們這個法門要清楚,只要稱名,現在就已經是往生決定的身份,是已經給阿彌陀佛救到的人了。我們現在念佛,是就我們這種根機、場合來做技術性的要求,不管做的好或做不好,要求得到或要求不到,對往生來講都不增不減。以這點來講,等於是回歸到「信」,可以這麼說,但信的背後是什麼呢?是這一句名號,是因為我們稱名靠彌陀願力,所以在這方面強調信,就不是自己想象的信或自己體驗的信了。自己體驗的信往往是無形的,而且最後都會改變。所以學習這個法門,如果不回歸到善導大師的解釋都會半途而廢,善導大師說「縱發清心,猶如畫水」,即使我們有某一種體會感受,都是不可靠的,往往是「遇緣即現,境過則遷」,因為心境會改變,不是永恆的。永恆不變的是這一句彌陀名號,永恆不變的是依靠這一句名號,只要以每個人目前的根機去稱名念佛就可以了,我們的信要回歸到這樣的信,信這樣的內容。所以說「信者信此,行者行此」。

  第64問:信心決定和決定信一樣嗎?

  答:有「機法兩種深信」就是信心決定,就是金剛信,不會再改變。會改變,不是對機沒有深信,就是對法沒有深信;對機沒有深信,對法一定也沒有深信,對法沒有深信,對機也一定沒有深信。這兩個深信是一體的,有機深信就有法深信,如果只是信機而不信法,那不算信機,只是一般的「罪惡觀」。「罪惡觀」淨土門有,聖道門也有,我們這個法門的機深信與一般的罪惡觀不同,我們是從信靠阿彌陀佛的本願來說他的罪惡觀是深信機。理解這兩個信內容,無非也是自覺憑自力無有出離之緣,八萬四千法門當中唯有彌陀本願這個法門才能使眾生有出離之緣,而且可以快速成佛。有這兩種信心就是有金剛信,不管是深、淺或心的感受如何,都算是深信。以我們凡夫來說,五戒都無法清淨,十善都無法圓滿了,更何況是脫離輪回的出世間法?這樣想來,我們根本不可能出離生死,這是令人非常悲痛的一件事,若能理解到這件事,他就會全心靈歸入彌陀的救度。上師有一句法語說「人生就像賭博,我把一切下注在佛的身上,就算輸了也無所謂。」我想上師的心就是這樣,因為,已經沒有可以賭的了。和五戒、十善賭打不贏他,而且贏了也沒有用;和五戒、十善賭都打不贏了,何況是四谛、十二因緣。這樣能夠打賭的就只有這個法門了,而和彌陀打賭,輸了也沒有怨言。

  第65問:本宗的目的是入「報土」,對於念佛盡量回復到最單純,不要高攀聖境,但《感應錄》上一些是對極樂淨土勝境的描述,那些境界是可信的嗎?

  答:那些只可做為啟信的參考,不能完全去崇拜甚至盼望那種境界。而且境界是各個人不同,一般來說,各人所看到的阿彌陀佛往往也是他所供奉的,可見每個人看到的阿彌陀佛各不一樣,所以每一個人當下看到的淨土也會不一樣。我們要了解淨土,應依據《無量壽經》以及昙鸾大師的《往生論注》,真的了解淨土,是必須到極樂世界之後,除此之外,一般所描述的都不能盡信,信要信聖言量。大家可能會覺得奇怪,既然不能盡信,為什麼我要寫,也編輯出書呢?那是為了在某一方面啟發我們,讓我們對有阿彌陀佛的救度,有極樂世界的歸宿,念佛必定往生,念佛能得現當二益有信心。不過,最後還是要回到信受彌陀的救度,那些內容只是某一種因緣性的而已。

  第66問:善惡業性本空,是虛假的、無常的,無關乎我們往生,念佛人是否不須特別重視行善止惡?

  答:我曾經提起在娑婆世界六道輪回中,講善講惡他本身是虛假的,這也必須進一步說明。也就是說,這樣的說法是從佛的境界來看是這樣,如果一個凡夫還沒有證悟到佛的境界,還有善念、惡念,還沒有破除見惑的話,對他來講,一切的善惡所結的果報苦樂,點點滴滴都是真實的。如果有人因為聽了我那樣說就以為善惡都是虛假的,就不須要去惡行善甚至可以無惡不作盡情享樂,那就是天大的誤解了。《永嘉證道歌》說「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所以就我們生死凡夫來講,必須要去惡行善,才不會接受痛苦的果報。我之前那樣講,從彌陀的救度來看,我們眾生生生世世曠劫以來所累積的惡業對彌陀的救度是沒有障礙的,因為就彌陀來講,我們的惡業都是虛假的,障礙不了他真實救度的功德。所以印光大師在《文鈔》的有些地方就談到「帶業往生」,有的地方就談到,所謂帶業是在這裡是帶業,到極樂世界就無業可帶。極樂世界是真實的境界,我們虛假的業到那裡就好像黑暗遇到了光明,黑暗當下就消除了。所以有人疑惑,我們生生世世累積的十惡五逆的罪業到哪裡去了?這些果報誰來償還?其實「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到了那裡,我們不了則了,當下佛性現前,證悟本具的空性,就是佛性、覺性、真如、一真法界。所以我們生生世世的業障是不成障礙的。

  第67問:在罪惡凡夫的心態中,並沒有真實心,「宗風-俗谛」有提到「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這樣的真實心應如何培養?

  答:我們這個法門都是忏悔慚愧自己的罪惡,知道自己卑微渺小、無能無力,一個人如果有「機法兩種深信」,他的心就會柔軟下來,如宗風所說「謙卑柔和」,同時領受彌陀的救度,就會「恩慈體貼」,因為彌陀就是恩慈體貼眾生的。我們學佛大悲心,體會彌陀的大悲心,知恩報德,就會流露出「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這並不表示百分之百的不可能的,是自然就有那種向往之心,而一點一滴去做,就好像昙鸾大師所說的「不斷煩惱,得涅槃分」。所以「俗谛」所講的,也都是從「機法兩種深信」開展出來的,雖然不是全部做得到,但就如同大海,大象所吸的水比較多,馬所吸的水就比較少,鹿所吸的就更少,如果一只蚊子所吸的就少之又少,是隨每個人的根機。

  第68問:「邊土」和「報土」的受用有什麼不一樣?

  答:「胎宮、邊地」是《無量壽經》所講的,名詞不一樣,意義是一樣的。也用「疑城」或「懈慢國」來說明,這是用其它經典的名相來作為我們這個法門的解釋。疑城是在華嚴經裡面所談的,化土,還沒有到究竟的地方,也叫「化城」。把疑心當作化城來講,所以也叫疑城。疑城和邊地、胎宮意義是一樣的。懈慢也是同樣的意思。

  我們這個法門講精進和和懈慢和聖道門不一樣,本願稱名就是精進,如果不是本願稱名,即使發菩提心修諸萬行、功德,從早到晚,從晚到早很精進的在修行也算懈怠,這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從早到晚,從晚到早,如救頭燃的急切,也算懈怠。所以我們這個法精進、懈怠衡量的方法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因為精進的目的是為了快速累積廣大的功德,廣大的功德都在這一句彌陀名號,當下接受,當下擁有,非常快速。所以《無量壽經』說:「謙敬聞奉行,踴躍大歡喜;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所以能夠「謙敬聞奉行」就是精進,如果對這個法懷疑不信再怎麼樣都是懈怠,為什麼?因為他有憍慢之心。以憍慢之心來修諸功德,跟這個法門來比較是懈怠不是精進。

  善導大師於《觀經四帖疏》〈定善義〉說:「帶惑疑生華未發,合掌籠籠喻處胎,內受法樂無微苦,障盡須臾華自開」。「帶惑」就是疑心,「喻處胎」是一種比喻。又說:「修因正念,不得雜疑。雖得往生,含華未出,或生邊界,或墮宮胎;或因大悲菩薩入開華三昧,疑障乃除,宮華開發,身相顯然,法侶攜於佛會。」這裡談到邊界,也就是邊地、胎宮,名詞不同,意義相同。

  第69問:我有親人中風多年,他們都很痛苦,我想向他們介紹淨土宗,並祈求阿彌陀佛早日接引他們到極樂世界,這樣可以嗎?

  答:可以,希望他們早日離苦。同時要向病者開示,請他們心中不要執著,看清世間的真實相。

  第70問:平常忙的時候無法念佛,大多只能在閒暇時多念,這樣往生會不會有問題?須要再祈求阿彌陀佛來接引嗎?

  答:沒有問題,不須要祈求。只管一直念佛,行勤一生專念。

  第71問:有時候會因為世俗的事煩心,念佛也會愈念愈煩,要如何?答:可以這樣想,祖師說我是個罪惡生死凡夫,為什麼我會這麼煩躁?難道我是聖人,事情都是我對而別人錯?難道一定要滿我的意嗎?自我反省後,會知道其實我也有錯,這是我所造的業,是我該承受的,這樣心情就會平復,自然就不會氣忿煩惱。如果一個人認為我是對的,都是別人錯,別人是故意害我的,同時不認為這是自己所造的業,這個人會一直不平、不滿、生氣、計較。

  學佛的人要了解,世上的苦樂禍福成敗得失都是我們過去所造的業而呈現的,如果我們沒有造業,今天我們就是皇帝,或是成仙、成佛了,不會在這凡間輪回。會在凡間輪回,都是過去世我們造了種種的業,只是我們忘記了,但是因果不昧,時間一到自然受報。所以佛陀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做者是」。善業多轉生為人,惡業多墮落地獄,念阿彌陀佛靠佛力則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學佛的人要有「機」、「法」的深信,自然就較不會煩惱、計較。

  對於苦境,我們不要純粹認為它是苦,苦是入道的緣,沒有苦,我們很難想要解脫;因為有苦,才使我們尋求解脫之道,所以我們反而要感謝這個苦的因緣。遇到人事物的逆境時,應該換個角度來看,因為有苦才使我們得以警惕,對厭離娑婆世界的苦與欣慕淨土的樂的心更深,所以應感謝苦。如果無法了解這一點,而是一味的埋怨苦,將會從這個苦進入另一個苦。

  第72問:我母親在家裡供奉地藏王菩薩,誦《地藏經》已多年,如果我想請她專念阿彌陀佛,應該怎麼做?

  答:首先為令慈說明學佛修行,應先以出離三界六道之生死輪回,再倒駕慈航廣度眾生為目標。因生死不了,危險太大,輪回未出,難免墮落,唯恐一失人身,萬劫難復。而欲當生了脫,一世成就,即是願生極樂,專稱彌陀之淨土法門。

  再次以事理證明比較佛與菩薩的功德、能力之大小,誦經與念佛的勝劣與難易。事則念佛感應之事跡,理則念佛必生極樂、功德超勝諸佛菩薩及諸經諸教之經證與祖傳,所謂「三藏十二部經,六字全收」等理。此之事理,《念佛感應錄》(一)稍有顯明,《念佛感應錄》(三)不但事證充分,後面更有一百多條問答。

  第73問:看到感應事跡故事時,如何確定它的可信度?

  答:凡是能夠判斷真偽都必須要有判斷力,判斷力來自於豐富的經驗跟知識,像我看到這一則就直接肯定,因為念佛有光是經典所講的,也是歷代以來的經驗。《念佛感應錄》第一集中有一章就是專敘述念佛放光事跡的,所以我一看就能判斷這是正確不是虛假的。但如果沒有這些常識的人,就沒有判斷的標准了,所以能夠判斷的人,這個人要有這類的常識,甚至親自有體驗。像念佛光明的事跡,經典上多有記載,歷代祖師也這麼說,而我也曾經看過啊!

  念佛的人不只身上有光明,頭上也都有阿彌陀佛。有幾位類似能夠感應的人都提起,某某人頭上有佛,身上有很莊嚴的菩薩,好幾位不約而同都這麼講,那就肯定念什麼就會顯現什麼。所以《念佛感應錄》第二集就有錄入一位台灣法師處理被附身的事例,來附身的都是鬼魂,鬼魂本來就能夠看得到,他們當下就說看人家念什麼就顯現什麼。

  第74問:如果一個人很少念佛,但卻自信絕對往生,這個自信會不會有問題?

  答:這就要問他自己,因為這不是從他的三業來判斷。也就是說,是不是絕對往生,不是憑口說我絕對往生、行為表現我絕對往生、心中想我絕對往生而定,而是要看他的內心。

  他的內心相信乃至臨終一念都能夠往生,何況平生念念不捨;我是一個念念不捨的人,所以我決定往生,是靠這樣來判斷。要真有那個「念念不捨」,如果這個意念只存在大腦中,內心沒有念念不捨,這樣就不算。所以這個要問自己啊!所謂「乃至一念」,是指乃至臨終一念,因為他沒有第二念了,因為第二念已經走了(斷氣了),我們還有二念、三念、百念、千念……,一定會是專稱這一句名號念念不捨。如果沒有這樣的話,是有問題的。

  第75問:請問習氣要如何才能轉變?

  答:習性的轉變,也要看他的原本慣性的強弱,強的話就比較慢,弱的話就很快,有的人天生就很溫和無诤的,有的人即使勸導他了也還是很剛強,所以要改變習性的話,第一,可從思惟「機法兩種深信」的道理下手;第二,一個人如果念佛體會到清淨心的話,那他的行事為人都以那個清淨心來展現,遇到順境、逆境都保持那個清淨心。再者,可以從閱讀修身養性的文章去自省,譬如孟子所講的,人心就有「四端」──「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從「仁、義、禮、智」去體會,也能夠培養。還有,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差別在哪裡?在於「存心」;君子跟小人的不同在哪裡?也在於存心。君子的存心是什麼?是「以仁存心、以敬存心」。像「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之語,還有《論語》中很多句子都很好,時常溫習那些聖人的語言,不知不覺都會轉化自己的習性。

  第76問:念佛如果能念到清淨心,這樣持續下去是不是可以不用等到往生,此世就可以斷思惑、見惑,個性脾氣也就改變了?

  答:沒辨法!我所謂的清淨心只是短時間的體會到,那還不是降伏見惑的,只是暫時的體會到而已。譬如我平時強調的「十念記數」法,能夠有幾次在十念記數當中沒有雜念就已經很好了,那只是幾十秒鐘或者是一、兩分鐘而已,離所謂降伏見惑或者是斷除思惑,還差天高地遠,要達到那個境界太難了,我們凡夫沒辨法,只要脾氣不發就很難得了。

  第77問:在沒有往生之前,是不是念佛也能達到「定」的境界?

  答:你說的就是進入所謂的「三昧」,那很少人達到。歷史上達到的並不多,善導大師年輕二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法然上人到近年老才達到,善導大師的弟子懷感大師也有達到,慧遠大師他是一直到年老的時候才有短暫的達到,印光大師也有達到,此外淨土宗的祖師達到的不多。要斷見惑那更不可能,民初有一位董子明居士,他曾經念佛念到穿越牆壁,房門尚未打開,而人已經前往大殿後面念佛。這種情形類似進入三昧,但那只是一時相應,等他回復過來的時候,還是回復到凡夫的意識,沒辦法永恆這樣,只是偶然的。所以我們這個法門不以入三昧為目標,也不以降伏見惑為目標,只是純然的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而已,這樣就可以了,不必高攀我們做不到的,因為我們畢竟是凡夫,既然是凡夫,那我們就以凡夫的身份來過凡夫念佛的生活,不要高攀那種會自苦自惱,最後還可能會出現問題的境界。所以我們還是安於平平凡凡的根機。

  我今天和台中同修談的,強調的就是平常、平凡、平淡,沒有什麼奇特的,然後很平實,就只是這樣而已。所以不要高攀聖境,要死下心來,知道我們不可能達到所謂的「降伏見惑」,或者是得到長時間的「清淨心」,不可能的!能夠得到清淨心也只是短時間而已。在念佛當中沒有比較粗的妄想雜念就很好了,即使有雜念,因為專稱這一句名號的緣故,所以都具足往生的身份,往生的身份是現在就確定下來了。就好像「太子墮地」,雖然他還不是國王,但肯定他一定會是國王,因為他的身份是太子。所以我們只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印光大師也說:「凡夫就以凡夫的身份來念佛,不要去學菩薩的行徑。」並不是菩薩的行徑不好,而是我們根本做不到,硬要學反而害了自己。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犬」,兩個都不像,所以我們就像法然上人所說的,所謂淨土法門就是「還愚癡」,然後靠彌陀的願力往生極樂世界。不管有入三昧、沒入三昧,有證果、沒證果,都還是求生極樂,一旦往生極樂,都平等平等、一樣一樣。這並不是說入三昧不好,菩薩的行為不好,而是要確認我們就是這種根機,深信自己現在就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長時流轉,而且以我們的力量根本沒辦法出離三界,所以只有老老實實、踏踏實實的以我們這種根機來專稱彌陀名號,靠著彌陀的願力就必定往生。

  第78問:聖道門有道次第,是不是念佛也有道次第?

  答:一般自力修行法門才會安立道次第。道次第就是有階梯、有階位,很明顯,我們這個法門是超越的,不須經過這些階梯;如果須要經過這一些階梯的話,那就不必學淨土了。淨土法門沒有階梯、沒有階位,是直接超越,現在就肯定能夠往生,而且已經超越小乘、中乘。講階位那是自力的、難行道的,屬於聖道門;他力的淨土法門屬易行道,是不講階位的。所以我們學淨土法門,首先要厘清什麼是「聖道」?什麼是「淨土」?不然的話會變成四不像,把聖道法門的理論用來解釋淨土門,那就不是淨土門的易行道了。聖道門有聖道門的體系理論,淨土門有淨土門的體系理論,是各不相同、各有范圍的,如果把他們摻雜在一起,那到底是聖道?還是淨土?這樣就混亂了。

  第79問:念佛一定要三心具足才能夠往生,可是我覺得那樣困難度很高。

  答:那是因為你對「三心具足」的義理還不夠了解。所謂「三就是一」,就像手握起來是一個,把它伸開來是五個(手指頭),所謂「三心」就是「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但其實是一個心而已。至誠心或是至心,是表示我們願生心的真,不是虛假的,譬如說你愛你的太太,「愛」是一個,「真的愛」就是兩個,真的跟愛其實可以說是相同的。我們很深切的要願生極樂世界,這個深切的心是真實的,那等於兩個了,這兩個是為了什麼,是為了願生,所以都不離開這個真實深切的願生之心,所以你說這是一個還是三個呢?是困難還是容易呢?願生極樂世界是容易的,為什麼?因為六道生死輪回非常的恐怖、痛苦,要脫離六道生死輪回,就只有往生極樂淨土這一個法門。只要願生,稱名念佛就能往生。

  人人都曉得有生必有死,人終有一死,死早晚都要來到,有生之年因為肉體還存在所以難免有煩惱,執著這執著那,但是內心深底,知道最後是要往生的,所以三心本身就是一心。因此善導大師解釋第十八願時,沒有談到什麼至心信樂,他只有說「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他把三心解釋為願生極樂,本來三心就是一個願生極樂世界的心。

  第80問:我會懷疑自己有沒有願生心,好像只是意識上願意往生,由於工作的關系,只能晚上到佛堂念佛一小段時間,念佛時意識上所浮現的大都是工作情形。

  答:每一個人空閒的時間都不一樣,如果真有願生心,這和來佛堂念佛的時間長短是沒有關系的。只要有願生心,他就會將念佛融入工作、融入他的生活當中。所以願生心是可以培養的,以前我以為我們出版的這一套淨土叢書大家都看得很熟,但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大部份的同修幾乎都沒有看(眾笑)。這一年多來,每一個月開示就是兩次而已,其實大家若有看這一套叢書的話,就能了解往生的重要性,也能夠掌握信受、念佛必定往生。也因為這樣,所以近期我又急忙出版了五本因果報應的書,就是希望讓大家深刻了解因果的確實存在,而且很可怕,血淋淋的擺在眼前,來警惕我們並激發必定往生的心。但並不是發起往生的心就要現在往生,壽命沒有到也不能往生,只要有往生的心,時間到了你就完全往生,現在是先錄取。到極樂世界不是留學,是在那裡接受佛果,這五本善惡因果報應的書,其中有幾本是文言文,譬如《冥報記》、《見聞錄》,《冥報記》是唐朝著作,年代較久;《見聞錄》《現果隨錄》是清朝的著作,應該較容易看;《地獄見聞錄》是白話文,同修看起來應該都沒有問題才對。我們因為是貪瞋癡的凡夫,還會有執著、五欲,但這沒關系,最怕的就是你沒有願生心,有願生心的話,這一些都不會障礙,所以願生心是比較重要的。「竹密不妨流水過,青山豈礙白雲飛。」如果有願生心他就會念佛,因為念佛很方便,時處諸緣都應念佛,也都無礙於念佛。

  第81問:學佛、念佛是否也須要一個好的環境?

  答:對!這就是宗風所寫的,「親近同門,切磋法義;若非同門,不親不近,防退失故」。一個好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增上緣。「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草一定倒的,它之所以不倒,是因為它生長在麻中;所以在大染缸裡面一定受染,我們團體就好像大冶洪爐,不管什麼破銅爛鐵進來都能成就。所以同修只要能依循、安心的在團體學習,都能夠成就。

  第82問:怎樣掌握善巧的念佛方式?

  答:如果有時間的話,盡量到書院來念佛;如果覺得在書院念佛不習慣,但是在家裡可以自己用功的話就在家裡。念佛是可以落實在士農工商中,隨時隨地的,沒有限定非怎麼樣不可,這是從念佛的處所來講。從心境上來講,打坐念佛不必持念珠,方式以十念記數,十念記數不會有什麼約束性,反而能讓我們的心寂靜,十念念完了就放掉,再從一開始,不要接下去二十、三十的數,這樣會比較累。在工作當中,我們就散心念,不用記數,也不可能記數。走路也能夠念,動動嘴巴,那個時候記數、不記數就看個人,所以並沒有什麼條件、約束或者非怎麼樣不可,只是就我們的根機來做運用而已,如果能體會這個道理,念佛本身是自由自在又活活潑潑的。不過這也因人而異,如果預計要經行半個鐘頭,不拿念珠也可以,可以十念記數,不管念佛數目,時間到了就去做該做的事;如果為了策勵自己,雖然時間有限,但怕會懈怠,那就固定數目,固定一天兩萬、一萬或幾千,就可以藉由念珠來數,等於這條念珠也能夠約束自己懈怠的心。

  第83問:如何掌握「十念記數」的方法?

  答:計數是為了讓自己更寂靜的一種方式,如果自己念佛寂靜的話可以不用記數,記數如果記不起來的話,可以用三三四的方式,三句、三句、四句,原則上是聽自己的聲音來記數。

  (就是記數又聽聲音?)

  答:對!感覺自己的聲音。雖然大家一起念,也會聽到別人的聲音,但主要的是聽自己的聲音,這個可以再體會。

  當然這都是一種方便性,在彌陀的救度裡面沒有這些條件。不過如果能夠念得更寂靜的話,就會有安詳、會有喜悅的心,之後,不但性情會改變,而且也會歡喜念佛,念佛歡喜。

  還是勉勵大家,不要高攀自己做不到的聖境,就是安份守己、安於平凡,我就是這樣子的凡夫,我只能這樣而已,就安於這樣的身份,這就是安「愚」念佛。

  第84問:請問上人,以淨土宗法門來講,鼓不鼓勵「大體捐贈」?在看到自己的肉體被割,會起瞋心嗎?當時的神識是不是已經離開了身體?會不會因為這樣而起瞋,而且因起瞋而墮入輪回?

  答:通常我們捐獻大體必須是還沒有完全斷氣之時,從醫學上來講,如果斷氣的話,器官好像就不能用了。這往往需要犧牲奉獻的,要有菩薩道的精神,一種很深的菩提心,必須能夠忍痛。如果因為痛而起反悔心,那就不好。所以,以淨土門來講,並不提倡這樣,我們所關心的是,使這個人往生極樂世界之後,這個世間上就少一個殺生吃肉、造罪造業、自私自利的人。宇宙當中就多一位大慈大悲、大願大力、救度眾生的佛,那樣的話,才是真正的大愛。所以如果對方忍力不夠、悲心不足的話,是不隨便這樣嘗試的。所以我們淨土法門不管哪一個流派都不這樣提倡。

  以這個行為意義來講,有二個層面:一種只是純粹世間上的行善而已,一種是真正在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所以不是淨土門,是修聖道門。聖道門的定義是,生生世世要在娑婆世界保持人身,遇到佛緣而學佛的,且生生世世當中都要廣修六度萬行,即使奉獻了頭目腦血的話,也應該甘之如饴,這個才是聖道門。所以修持聖道門要有聖人的根器,就像釋迦牟尼佛為了成就佛道,生生世世以來,曾經割肉喂鷹、捨身喂虎;為了求佛法得半偈,也從雪山跳下來,犧牲給羅剎。所以頭、目、腦、血,或是國王、家產、兒女的布施,都要能夠做得到的,如果沒有這種心,那聖道門是無份的,因為既然是要生生世世行六度萬行,六度當中第一就是「布施」,布施有外布施、內布施。外布施比如金錢布施,或是佛法布施,內布施就是身體布施。所以一個修聖道門行菩薩道的人,以菩提心來講,他最好還沒有命終的時候,就先把器官割掉給別人,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的話,談不上行菩薩道。

  我們淨土門就是已經覺悟到自己不是那一種根機、根器,所以只有老老實實地念這一句名號,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是我們這個淨土門的菩提心,我們的菩提心不講什麼,就是往生極樂世界,因為往生極樂世界則成佛也在裡面,廣度眾生也在裡面,將來要如何示現為眾生奉獻犧牲,行六度萬行,在往生極樂世界裡面都完全具足了。所以說,不怕不會說法度眾,只怕不能成佛;不怕不能成佛,只怕不能往生,所以我們只要一心求得往生。

  第85問:請問上人,「淨身」的意義是什麼?

  答:淨身是子孫們盡孝道的表現,在入殓、火化之前,把身體擦干淨,讓亡者沒有一點臭味,甚至穿戴得很莊嚴,並擦一些香料,讓他有香氣。這是後人盡孝道的一種方式。如果依往生來講,是跟身體的淨穢無關的,所以一般從醫院回來,如果護士已經淨身過了,家屬也不一定要淨身,但是不淨身或不穿得很莊嚴整齊,往往家屬覺得是過意不去。總之,只要把握一個原則,就是以恭敬心、孝心、樸實、莊重就可以了。

  第86問:念佛人平時念佛很好,臨終的時候佛菩薩來接引,那臨終的人的神識是馬上就跟著阿彌陀佛走了呢?還是慢慢才離體?

  答:此事要從她本人往生心之懇切與否來論。念佛人臨終時,彌陀必來迎接,冤不能障;所慮者若臨終人有所執著,則自生障礙,若無執著,則如啟戶外出,立即順利安然往生,毫無滯礙,回視以往,反覺脫然。所謂執著,即是愛戀或瞋恨某人,除此了無能礙。若因臨終動亂起瞋,然瞋過則生,亦不至滯留;或因兒孫啼哭而致奄留則未可知,人心難測。總之,念佛人臨終佛必來迎,此時得生與否,但看願生之有無。

  第87問:弟子在念佛之余,想為我的親屬放生,希望他們早點病愈,這樣可以嗎?

  答:念佛是往生「正定業」,念佛具足「現當二益」,故凡事皆可以念佛求之。若念佛之余,欲放生求親屬早日病愈,但不作為往生資助,亦無不可。

  第88問:《佛說觀無量壽經》有一段文說:「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這一段經文所談的五個「念」,意義有什麼不同嗎?

  答:這一段經文當中提到五個念:(1)為說妙法,教令「念」佛;(2)彼人苦逼,不遑「念」佛;(3)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4)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5)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前面三個念,指「心念」,後面兩個念,指「口稱」六字洪名。

  這一段經文主要在說明「口稱」勝於「心念」。

  比起口稱佛號,心念彌陀是更加困難的。下品下生之人,臨終時地獄之火現前,身心俱苦,毫無心力、時間再思惟觀想彌陀,就如一般人平常痛苦時會喊爹、呼娘一樣,此時若改用口稱,只管大聲地喊出「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容易多了。

  而其背後的道理是,名號本身即是彌陀、即是光明。只要口稱佛號,現前的地獄,立刻消失,而且又消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如是至心」──指至誠懇切之心,而不是用頭腦去思惟體會,也不是運心凝思。落入大海中的人,即使有一根木棒也想抓,何況生死關頭。

  「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這裡的「十念」有滿數之意,意謂只要一直口稱佛號,不管是念一聲就斷氣,或念七聲就斷氣都算,不一定要念到十聲。

  「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八十億劫之罪」就是「生死之罪」,「生死之罪」就是「八十億劫之罪」。口稱一聲就斷氣,也是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念七聲就斷氣,也是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六道輪回立刻斷除。

  因為這樣殊勝,所以「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只有這一段經文,才能顯示第十八願「乃至十念」之意,才能顯示彌陀真的是救度十方眾生,才能顯示彌陀第十八願救度眾生的徹底和容易。因此,解釋到第十八願一定會談到這段經文。

  此段經文含「三攝」:

  1.以惡攝善──惡人都能得度,何況善人。

  2.以少攝多──乃至十念,都可以往生,何況稱念一輩子。

  3.以臨終攝平生──臨終方才稱念佛號,也能往生,何況平生即知稱念,念念不捨。

  第89問:依我對法門的了解,本宗是「信在行中」。善導大師說「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對於初學這個法門的人應如何掌握理趣與行持?如果為了策勵自己而訂功課,會不會不自覺地落入自力念佛?

  答:初學者最重要是親近善知識,同時也要常與同門切磋法義,這樣就能由初學而逐漸正確地、徹底地掌握法義。初學者要如何掌握「正定業之文」的內容?阿彌陀佛所要救度的對象是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包含聖、凡、善、惡,根機銳利、拙劣以及精進、懈怠的,這當中當然包括比較有時間以及比較沒有時間的人,因此不可能用統一的標准來衡量或硬性規定。

  人的行為都離不開行、住、坐、臥,善導大師說「念念不捨」,是表示每一個人只要依個自的「根機」去念佛,不管行住坐臥多少時間,不問時節的久近,能夠念就盡量念。只要知道一向專稱、一心專念彌陀名號,他所有的行持就都會念佛,也都是念佛的心情;所有的時間,只要想到,就會念這一句名號。

  善導大師的「正定業之文」非常簡明扼要,可是如果沒有細細地、反復地思惟體會,往往只流於膚淺的接觸而不得其義。有一句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正定業」這一段文,法然上人也是讀了八遍才真正看出它的涵意。所以,另方面來說,「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如果沒有傳承的話,我們自己去看,或許也看不出來其真正的意涵,因為我們沒有智慧。

  譬如一個人將《大藏經》從頭到尾看完一遍,這是非常難得的,因為這個人一定是能安於孤獨、寂寞的,可是即使這樣,假如不能了解經的宗旨,看經的效果也不一定會好,而且久了就淡忘了。反過來說,如果能掌握一本經論,而且一輩子專一深入那本經論,則更有成就。

  我們所一門深入的就是佛法當中的「淨土門」、「他力門」,是當生成就、一世圓成,最簡易、最殊勝的法門。如果將這一段「正定業之文」和最後「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一段對照,就會更清楚。

  了解這樣的理趣之後,日常生活要如何行持呢?以出家人來說,本來就是捨棄紅塵、捨棄社會上的任何工作,專心為修行而來,所以念佛的時間就比較多,除了以這個法門自行化他之外,就是稱名念佛。稱名念佛有專心的念以及散心的念,念佛有四種形式: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默念。我們是以金剛念為原則,因為金剛念比較能綿綿密密細水長流,當然隨每個人不同的心境,要默念或出聲念都可以,但基本上金剛念較能持久。

  以同修或一般人來說,除非退休,不然都有各自的家庭、工作、事業,在這當中,如果工作內容可以不動腦筋的就散心念,停下工作或下班回來,所有空檔的時間就是他念佛的時間,這個時候就是專心念。當然我們都是凡夫而非聖人,會想看一下電視、聽聽音樂、看看報紙或其它的書,這也是人性之自然,可以劃分、分配。

  一個人如果願生心非常懇切,對世間漸漸看透而多少放下一些的話,他的嗜好就會漸漸轉變,他的觀念、生活,將會以念佛為最高的嗜好、享受、興趣。不過,即使不能轉變也沒關系,因為每個人的根機各不一樣,而阿彌陀佛都平等的救度,但總之是「念念不捨」這一句彌陀佛名。因為精進念佛的人再怎樣的精進也是依靠彌陀的力量,不是依靠他精進的力量;比較懈怠的人,他也知道念一句是靠彌陀力量,念十句也是靠彌陀的力量。所以今天念的多,對彌陀救度的力量沒有增加,今天念少了,彌陀救度的力量也沒有減少。因此他心中是毫無任何不安的,不因為念佛精進而覺得往生比較可靠,而有喜悅,也不會因為念佛懈怠了,就懷疑往生不可靠而有所煩惱。

  第90問:上人曾談到,如果願生心強、對第十八願有正確的了解,自然就會念念不捨。如果沒辦法念念不捨,是不是應在「機法兩種深信」方面加強?

  答:其實「念念不捨」是很自然的,一個人如果有「機法兩種深信」,就會毫不勉強、自自然然的流露,因為有嘴巴就能出聲,有心就會起心動念,只是將他轉為名號而已。

  學佛的基礎是建立在信仰「因果業報」,如果「因果業報」的觀念不深,就沒有學佛的基礎,因為他不會有出離三界六道輪回的觀念,如果對「因果業報」不肯定、不深信,那他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而我們這個法門是在深信因果業報的同時,更進一步深信自己是永遠在六道輪回的根機。當我們真的面對自己的貪瞋癡、起心動念、言語行為,一定會發現自己罪惡很深;之所以沒有發現身、口、意是惡多善少,是因為沒有時常自我反省,或者不知反省,也就是沒有常以「法鏡」來照自己。

  什麼是「法鏡」?譬如《無量壽經.下卷》的「三毒五惡」段,那就是法鏡。常以法鏡來照自己,我們罪惡的身心就會原形顯露,曉得自己大部分是惡多善少,而認清自己是下劣的根機。我們學佛是要修正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行為,而不是要求、指責別人。所以真正的修行人,他只管自己,不管別人,只是不斷發現自己的缺點,一直忏悔改進。

  《易經》有一段話是我們修身很好的法鏡:「诿罪掠功,小人之事;掩罪誇功,眾人之事;讓美歸功,君子之事;分怨共過,盛德之事。」一般人在發生事情的時候通常都會诿罪,甚至是掩罪,更不用說坦誠地將自己的過失發露出來。承認過失、反省改進是人應有的態度,更何況是修行人?修行人有過失,是應該在大眾之前表露忏悔的,這樣罪障才能消除,藉由在大眾之前忏悔的力量才能使自己以後不再犯。因為業力有根,必須將根挖出來攤在陽光下,如果不從根挖出來曬太陽,只是枝葉曬太陽,日後根還是會再生長。所以一個真正的修行人是重在忏悔自己的業障、發露自己的業障。

  可是就我所接觸的大部分人,都是掩蓋自己的過錯,指責對方的過失。都是在「诿罪掠功」,即使沒有「诿罪掠功」,也都是在「掩罪誇功」,把自己的過失盡量掩蓋,一點點成就就會誇大,有一、二分說成三、四分,有三、四分說成八、九分。雖然說「掩罪誇功,眾人之事」,我們都是學佛人,不可以只和眾人一樣,所以我們不應「掩罪誇功」,但是卻做不到。

  我們要「讓美歸功」,可是也做不到,好不容易經過辛勤的努力,有一點點的成果,卻要白白的將成就讓給別人,讓眾人所贊歎是別人而不是自己,這個也做不到,所以不是君子。

  至於「分怨共過,盛德之事」就更難了。如果我們能夠「分怨共過」,表示很有修養,而且我執很淡泊,不計較是非。本來一個修行人應該是「讓美歸功、分怨共過」,可是我們做不到,這就顯示我們的根機之低劣,罪業之深、之多。

  還有另一句話:「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這二段話我自己非常喜歡,也曾引用在《書信集》當中,這兩段話的內容是修行人應該效法的,但是也因為很喜歡,所以感到很慚愧,因為自己一點都做不到。

  在佛法中,對「道基」有非常明確具體的說明,就是「五戒」和「十善」。不管是聖道門或淨土門,持五戒、修十善都是必須的,這是所有學道的基本;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體會苦、集、滅、道,進而證悟苦、集、滅、道。如果連五戒、十善都做不到的話,這個人根本不可能脫離三界六道輪回。

  五戒,第一就是不殺生,最根本的做法就是不食肉,還要時刻反省自己有沒有打妄語?真不真誠?其它像邪YIN、偷盜,對我們來講也經常在犯,因為那不是指行為,而是心念,我們的念頭都常常在犯。

  五戒開展來就是十善,我們不但做不到十善,反而都是在犯十惡,因為反省到自己的根機根本做不到,所以淨土法門才完全依靠阿彌陀佛的救度。我們這個法門是建立在五戒十善、因果報應之上,知道自己都是在犯五戒、違十善,永無出離之緣,才全身心投靠阿彌陀佛的救度,在阿彌陀佛的救度當中,慚愧的、感恩的過念佛的生活。

  另一種「道基」的標准是《觀無量壽經》所講的「三福」──世間福、戒福、行福。「世間福」是指世間的善事,有了世間的善事才能獲得世間的福報。世間的善事,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戒福」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行福」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我們的三業都是貪瞋癡、自私自利,不要說三福,我們連一福都做不到,如果體會這一點,也會深信自己的根機是一個無有出離之緣的人。

  佛法不只是哲學、理論,而是實踐的法。一個真正想修行的人,必定是將佛法當作實踐之學,並援引於生活當中對照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行為,否則不可能了解自己的卑劣、渺小、罪惡之深。而如果沒有「因果業報」的觀念,即使學佛,也不會把佛法當作脫離生死輪回,甚至超凡入聖的重要方法,只是將佛法看作一種哲學思想而已。如果有「因果業報」的觀念,佛法的每一字、每一句,在他看來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心血、骨肉;每一字、每一句都流露出釋迦牟尼佛深切的悲憫之心;每一字、每一句都在提醒我們要脫出三界輪回,往解脫的境界前進。佛法的每一句在他看來都有血、有淚,而不只是一種哲學、學問而已。所以《淨土三經》文文句句都是釋迦牟尼佛的血淚,都是阿彌陀佛的骨肉。他不是白紙黑字,不是死的,是活靈靈、活潑潑,生命活躍的。

  第 91問:《觀經四帖疏》的〈序文〉有一個圖表,上面標明念佛有「顯」和「隱」,「顯」是萬行隨一,「隱」是非定非散真實的弘願。請問上人「萬行隨一」是什麼意思?另外,上人說念佛沒有品位階級,可是圖表也有標出下三品是念佛,《念佛感應錄》第三集的問答也有提到下品下生,請問這應如何統合?

  答:《觀經四帖疏》〈編者序〉的這兩種圖表,左邊一張有將《觀經》的內容劃分出來,《觀經》的內容有「定善」和「散善」,散善的下面又分「三福九品」與「真實弘願」。更明確的講,《觀經》在說什麼呢?在說三個法門,第一是「定善」,也就是十三種定觀的法門;第二是「散善」,也就是三福九品的法門;第三是「本願念佛」的法門。

  念佛有顯、有隱,「顯」是指「散善」或「定善」;「隱」是指「非定非散」。為什說「顯」是指「定善」跟「散善」呢?因為將這一句彌陀名號的功德當作是定善或散善的功德,與六度萬行的功德相同,這叫「萬行隨一」。

  從《觀經》的字面來看,念佛似乎和定善、散善是同等的,可是如果進一步從《觀經》最後的宗旨來看,《觀經》所講的念佛功德是超越定、散,也就是超越三福九品的功德,所以說「非定非散」。

  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開宗明義就說《觀經》有分「要門」和「弘願」。「要門」是息慮凝心以及廢惡修善,「息慮凝心」就是「定善」,「廢惡修善」就是「散善」,把這兩門的功德用來回向往生極樂,這稱為「要門」。另一種是「弘願」,「弘願」是《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所講的,意即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為念佛的增上緣。

  《無量壽經》.下卷所講的三輩,是強調雖然三輩根機各不相同,可是都要完全依靠彌陀名號的功德才能到極樂世界,並且平等的得到一生補處的果位。如果上輩依靠上輩的智慧根機,中輩、下輩也都各依靠他們的根機,不放下自己的執著而完完全全依靠彌陀名號功德的話,到了極樂世界當然就會有品位階級的不同。所以釋迦牟尼佛說三輩、說九品,目的是要顯示根機雖然有三輩九品,可是統統要依靠阿彌陀佛,統統要回歸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樣才能夠超越三輩九品,不然就會落入三輩九品的范疇裡面,也就是《無量壽經》所說的「胞胎」,五百歲不能花開見佛聞法。他們已經超凡入聖,離開三界六道輪回,只是因為因地的時候雜修雜行,對彌陀的救度有懷疑,所以到極樂世界,才被疑惑所蓋住。如果當下深自悔責,當下就能夠見佛聞法。經典上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們的心非常的微妙,也非常的有力量,起什麼樣的心念,就會有什麼樣的果報。

  這兩張圖表可以說後後勝於前前,怎麼說呢?後面說的隱──「非定非散」的真實弘願念佛,這個念佛的本身就已經包涵了十三種定觀以及三福九品的功德,不但是超越萬行,而且是圓滿具足萬行。所以這個法門是殊勝微妙、絕待圓融、超情離見。是超越性,沒有品位、階級、高低、上下的對待,是圓滿具足的,這樣的法門、境界是超越我們凡夫學佛者的智慧和想象的。

  我們如果將佛法當鏡子來反照自己,就知道自己幾乎沒有解脫的希望,而且地獄之火已經燃燒到腳底了。除非沒有善惡報應、六道輪回,否則以善惡報應、六道輪回的鏡子照自己,自己是地獄之業,將來一定墮落地獄。一個人再怎樣的有學問、名位、財產、權勢,到死的時候一點都用不上,那時只有孤獨、無伴、恐懼、黑暗、無助、無力,只有孤零零的去面對閻羅王的審判。所以在《念佛感應錄》第一集的〈序文〉有一句話說「鬼卒帶走之路,流淚獨行;閻王呵責之庭,屈膝孤悲」(出於《大藏經》第八十四冊《往生講式》)就形容的非常好。「流淚獨行」,流淚、悲傷、無奈的、不得不跟著鬼卒走,再怎麼恩愛的人也無法陪伴在身邊,再怎麼權威的人也不能讓自己依靠,到了閻羅王面前,不管以前如何的有權有勢,這個時候雙手空空的跪在面前無所抵賴。所以《無量壽經》說,一個人臨終的心境是「大命將終,悔懼交至」。人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呢?就是「悔懼交至」,最終命運也是「悔懼交至」。如果沒有這個法門是無法大安心,始終都是恐懼的。

  第92問:上人曾說,真正的願生就會終身都願生,如果沒辦法終身願生,就表示他至心信樂的心是不穩定的。可是法然上人也說,彌陀名號具足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不管信與不信,有沒有疑心,只要一直稱名就會具足信心。這樣似乎有矛盾,這兩點應該怎麼統合?

  答:不論信或不信,但稱必生,信就在裡面了。只要他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名號,就必定往生。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只要你照這個方法去做,就達到那樣的目的,因為方法正確,就必定到達目的。

  第十八願所講的是,你要真正的相信願生稱名就必定往生,你要真正的願生極樂,你要真正的專稱彌陀名號,所以才說要「至心信樂」,要「至心欲生我國」,要「至心乃至十念」,所以至心是出自於內心,真正從內心產生的。我打從內心真正的相信有彌陀,而且相信彌陀是要救度我的,我真正的相信有極樂,極樂是我的歸宿,而我也真的願生極樂,這種相信就是真正的相信,就不會半途而廢。除此之外,也是真正的專念彌陀名號,除了專念彌陀名號之外,完全沒有雜修雜行,即使有做其它的善事功德,也不會想以這個來作為往生的資助。

  因為第十八願是彌陀所發的願,所以必須要將信、願、行都完整的交待,而對我們凡夫的領解來說,則方法巧妙各有不同。譬如日本一遍上人說,不論淨穢、善惡、信疑,稱念就必定往生,就是他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但是同樣是在啟發我們的信心。所以祖師的闡釋、法語,目的都是要啟發我們對「稱念必生」的信心,只是角度不一樣而已。

  當我們無法掌握信的內涵,推想東推想西、做方方面面的考慮、甚至思惟高深玄妙的道理時,祖師們就說,不管你信不信,稱念都必定往生。這樣當下就能啟發信心而使人安心。

  彌陀要救度誰?是要救度願生稱名的人。當領受這個道理時,豈不是信就在裡面了?所以,信不是在信的本身,信也不是我們自己產生或去哪裡尋找,「稱名必生」本身就是信。所以善導大師「四十八字願成釋」最後兩句就是「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可說是杲日麗天,朗照宇宙。

  第十八願所說的「至心信樂」,意思是「真正的相信」,信什麼呢?信下面所講的:「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彌陀現在既然已取正覺,那凡是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的人都必定往生,這個道理是很明確的,我們要這樣的相信。

  第93問:一個初學的人,如果他沒有辦法聽的當下就百分之百的信,是不是先以信順的態度來稱念名號?

  答:對!就是先接受。

  雖然善知識所傳的教理我們還有疑惑,不能百分之百的肯定,可是如果能先接受,再一步一步的去理解,這樣也可以。因為每個人的根機不同,除非宿世熏習深厚,這輩子才能一聽就信受,否則總會有疑問的地方。那怎麼辦呢?就先接受,再逐步的去理解,這樣的話,真正理解到哪裡,信就到哪裡了。「理明信深」就是這個意思。

  法要入心,也是隨個人根機不同,但總離不開多聞熏習;經常多聞熏習自然就能漸漸深入阿賴耶識。

  佛教很強調「多聞熏習」,儒家也說:「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人家一次會的,我們就一百次,人家十次就會的,我們就一千次。一次再一次,多次的、不斷的、長久的去熏習,終有一天就會徹入、通達。

  我們出版的這一套書都有把這個法門最根本的經典、最有權威的祖師傳承、最重要的法語都清楚明白的列出來,只要大家用心閱讀,應該是可以讓人確信的;如果還不能百分之百的確信,就將這些佛說祖語背誦起來,多多吟詠思惟,這樣終會徹入的。

  第94問:《感應錄》有鹦鹉念佛往生的故事,牠是不是也有至心信樂之心呢?

  答:鹦鹉念佛往生是「事證」,證明「理」──「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之理。也證明我們這個法門是絕對他力、完全他力。這只鹦鹉有什麼智慧?有什麼修行功德?牠只會學人之語,而且慣性的稱念這一句彌陀名號,死了也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名號的力量,自自然然的引導牠往生極樂世界。所以眾生稱念名號就自然能夠往生,不須加以造作、勉強,不必假藉其它功能方法的。

  至於人,因為有種種的分別、計量、籌劃,所以第十八願才說你要相信、要願生我國。如果不這樣講,有的人不曉得要願生極樂,只想到念佛有很大的功德,下輩子要生而為人,或要如何、如何……,因為人有這些分別、選擇、好惡取捨,所以就要引導他願生極樂,告訴他稱念就必定往生。對畜牲來講,牠們沒有那些分別、取捨,牠如果能慣性的念這一句彌陀名號,就像《無量壽經》所講的:「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名號功能自然牽引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願力自然」。

  宇宙中有三種自然:第一是「業力自然」,我們眾生即使不勉強,也是隨著他的重業運作,臨終時就隨著重業而投胎轉世。譬如在生時殺了一個人,或者做了一件大善事,即使臨終時不再殺人、不再做善事,可是在他一生當中,如果那一個業(善業或惡業)最大,殺人的就墮落地獄,善業的就上生天堂或出生為人享受五福的福報,這就是業力的自然。第二是「虛空自然」,日出日落,春夏秋冬,都是很自然的,不會出錯,也不用勉強。第三是「願力自然」,願力自然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第十八願說「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現在既已成正覺,所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這就是第十八願自自然然的一種力量。

  自然,就是天性,不必勉強、造作的,所以我們念佛必定往生。對我們來講,本來就是願生極樂的,只是找不到方法,現在知道只要稱念就必定往生,帶給我們莫大的希望、莫大的安心、莫大的法喜!如果要持守五戒才能往生,或入定才能往生,或明心見性開發智慧才能夠往生,這樣我們永遠絕望。

  所以,對人來講,必須先勸勉、引導他厭穢欣淨;對畜牲來講,雖然牠沒有智慧,不過牠也沒貪瞋的取捨,所以只要能讓他慣性的念這一句彌陀名號,牠就會隨著彌陀名號的功能,以絕對的他力、完全的他力而往生極樂世界。

  除了鹦鹉的事證之外,另外還一個事證,古時候在斯裡蘭卡附近的一個小島,有很多人捕魚,只要他們念阿彌陀佛,捕的魚就愈多,魚肉就愈好吃,所以他們就慣性的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結果死後自然往生彌陀淨土。他們也不曉得有善惡報應、三世輪回,也沒有想將來要怎樣,也談不上信,也談不上願;只是貪捕魚多、味道美,但也因此就自然地隨這句彌陀名號的功能而往生淨土。就好像從南部開車上高速公路,只要方向正確的往這一條路前進,時間一到就會到台北。如果有所選擇,想在中部轉一下方向,一轉方向,有可能就會開到其它的道路上去了。因為不同的方向,就會到達不同的目的地。

  第95問:有人質疑:「雖然第十八願是本願,可是第十九願也有提到諸行往生,第十九願也是本願」。要如何解說呢?

  答:本願有兩種,一種是「因本之義」,一種是「根本之義」。

  就「因本」來講,四十八願每一願都是本願;現在我們講的是「根本之義」,四十八願當中,如果尋求哪一願是根本?只有「第十八願」。無論《無量壽經》或是祖師的傳承都可以確定是這樣。譬如龍樹菩薩《易行品》所談的本願內涵,或是天親菩薩《往生論》所講的本願,或是昙鸾大師《往生論注》所講的本願,或是善導大師《觀經疏》以及《四部五卷》所講的本願,都是指第十八願,而不是其它的願。因此,我們只要談本願,就是指第十八願。

  一般人之所以會誤解,是因為他們不是專研這個教理。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無量壽經》裡面有一段文:「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這裡就有談到「本願」兩個字。同時又說「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這一段的意思是在講四十八願中的哪一願呢?當然是指第十八願,而不是第十九願。「成就文」、「流通文」也都是在講第十八願。可是如果對方的理解還沒有到達一個程度就無法了解,當他到達那個程度時,只要善知識稍微一點撥,立刻就通了。

  第96問:(1)《觀經》有談到下品下生是往生到胞胎,除了下品下生之外,其它的品位往生是不是也在淨土?(2)《無量壽經》說往生淨土後是「鹹同一類」,可是如果往生到胎胞,境界應是不同的。這兩段文要如何理解統貫?

  答:極樂世界只有一土,就是報土。九品往生是在胞胎裡面,胞胎是在哪裡呢?也是在報土。胞胎是什麼情況呢?就是還不能花開見佛、聞法、供養諸佛,是這樣的差別。如果花開的話,他就能夠自由的見佛、聞法、供養諸佛。花開的時間要多久呢?《無量壽經》說「五百歲」,有一個數目;《觀經》說上品中生是一夜,上品下生是一日夜,中品中生是七天,中品下生也是七天,下品上生是七七天,總之,就是一層一層各有不同的時間。兩者雖然說法不同,不過意義是一樣的。可是這個時間性卻也不是固定的,只要他忏悔自己的不信佛智,蓮花立刻就開了。

  另外,雖然念佛在下品生說明是為了顯示念佛的功德,那五逆罪人念佛真的是在下品下生嗎?不是的,他是超越九品的。所以法然上人在〈十二問答〉(《法然上人全集》第576頁)說:「問:極樂有九品之差別,阿彌陀佛所立乎?答:極樂九品非彌陀本願,四十八願中所無;此是釋尊之巧言也。若言善人惡人同生一處,惡業之輩易起慢心,故顯示品位,而言善人升上品,惡人降下品。應速往生,以見其實。」這一篇大家也可以參考。了解這個道理之後,就應該常懷慚愧,仰謝佛恩的念佛,而不應該起驕慢之心。

  我們都以為自己不是一個下品下生的人,其實我們內心都有十惡五逆的種子在蠢蠢欲動,只是沒有那個環境而已,只要有那個環境,我們都會造五逆十惡的。所以善導大師要我們以「法」來照自己,才能原形畢露,看清自己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必須要老老實實的依靠彌陀的救度,專念彌陀的名號,才能獲得攝取不捨、往生決定、平生業成的身份。所以這一個法門,給我們大安心、大滿足,讓我們一生當中,像善導大師所講的,常懷慚愧而仰謝佛恩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第97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後是否還要再修行?是不是有一個修行的次第?

  答:到那裡是無修而修,修而無修,是自自然然證悟的境界,因為那裡是涅槃的境界,所以善導大師說「極樂無為涅槃界」。極樂報土沒有所謂修不修的次第問題。

  在娑婆世界,如果依自己的力量修行,必須要先降伏見惑,然後斷除思惑,之後再破除塵沙惑、斷除一品無明,一直到四十一品無明統統斷了,才能由等覺進入妙覺,可是極樂世界不需要這樣,所以昙鸾大師在《往生論注》中就用「速」來形容。在娑婆世界,「速」是指一寸一寸逐漸生長,可是有一種「速」是一天就生長百尺,昙鸾大師用這種來譬喻極樂世界。

  比如古代,如果你告訴別人搭一種器具(電梯)幾秒鐘就可以到一○一大樓的高度,人家一定不會相信,他們相信的方式就是用跑的,或是健步如飛的概念,可是在現代這樣的觀念大家就會相信,因為看得到。

  極樂世界不是像娑婆世界這樣的,大家都以在娑婆能想象的在想象極樂世界,這都是錯誤的。以凡夫的見解來想象極樂世界,就是以可思議的來想象不可思議的。經典上講的非常清楚,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是「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現在我們都是用可思議的去想象不可思議的,是完全錯誤的。

  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百千陀羅尼當下現前,當然釋迦牟尼佛是經過了六年苦行,而且在這之前是從兜率陀天下來,已經是經過了三大阿僧祇劫。相同的,在這之前,阿彌陀佛已經為我們五劫思惟,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雖然我們凡夫沒有積植任何的功德,可是阿彌陀佛有啊!所以才說「他力」。

  第98問:上人曾說九品互通,甚至是無量品,唯有本願法門是唯一的解脫之道。那為什麼釋迦尼佛或其它諸佛菩薩還要說八萬四千法門呢?

  答:說九品互通而有無量品,是就自力法門來講的。如果都依靠彌陀的救度,無量品就只有一品,無量機就只有一個根機──就是無有出離之緣的根機。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一開始不講這個法門?是因為觀機逗教,引導種種根機。如果一開始就講這個法門,恐怕大家難以接受,所以就先調熟種種的根機,等根機成熟了再講這個法門。就像《觀經》一樣,一開始不講這個法門,先講十三種定觀、三福九品,最後才講這個法門。

  純粹講這個法門的是《阿彌陀經》。就三經來講,《阿彌陀經》可以說是一部結論的經。《阿彌陀經》不講三福九品、不講十三定觀、不講三學六度萬行,只講執持名號,只講十八願的「三心」和「稱名」而已。

  第99問:修諸行回向往生就一定是是疑惑佛智嗎?

  答:這互有因果,由果可知因。如果不疑惑佛智怎麼會回向諸行呢?就因為他不信受、不了解彌陀本願的救度,以致修諸行來回向。《無量壽經》「胎化段」言:「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也就是說,對阿彌陀佛的佛智不信,但是他還是相信有因果報應而修種種的功德來回向往生的,這樣的話就在他的花苞當中。

 

上一篇:印光大師:子女與父母有四種因果
下一篇:自在往生,坐大法船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