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親友書》講解(二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親友書》,講裡面的無常。我們的生命非常脆弱,猶如水上的水泡轉瞬即逝。佛在《佛說四十二章經》中講:人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間。龍樹菩薩講:晚上我們進入了睡眠,經過幾個小時,早上能從中醒來,這是個奇跡。意思是我們隨時隨地都會死亡,都會離開這個世界。待死亡來臨的時候,只有佛法能救護我們,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一種東西能讓我們依靠,所以大家要分秒必爭,精進的學修佛法,讓自己對死亡的真相有一些覺悟,這是很重要的。

  今天主要講身體是無常的。身體是一個污穢不堪的東西,也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我們通過思維這些道理,要斷除對身體的貪著。人對自己身體的貪著特別強烈,為此不擇手段,受盡了折磨,受盡了痛苦。身體是骨肉組成的,是因緣和合的,是沒有實質性的、虛假的東西,根本沒有什麼值得貪愛的。明白這些道理之後,就要放下對身體的貪著、貪愛,以及分別、執著。

  身際成灰干腐爛,終究不淨無實質,

  當知一切皆壞滅,各自分散之自性。

  從出生開始身體就不斷的變化著,直到徹底衰老,最後無法支撐,靈魂就離開了,這叫死亡。死亡之後,處理肉體的方式有很多,有水葬、土葬、火葬、天葬等。但現在用的最多的方式是天葬和火葬。在漢地主要是火葬,大家都去過火葬場,在那裡幾分鐘一個人就變成了灰燼。在藏地都做天葬,幾分鐘的功夫,整個人就被鳥吃光了,只剩下一灘血跡而已。

  第一,身體是一個因緣和合的東西,所以是無常的。這種無常也是沒有實質性的:我——身體,只是個標簽而已,若通過觀察量觀察,根本找不到一個“我”,也根本找不到一個“身體”。在前面已經講過,“我”是五蘊的綜合體,除了五蘊沒有“我”。身體也是一樣,只是五支的組合體,除了五支之外,把頭、腳等分開,就沒有身體了。所以,我、身體只是一個標簽,一個名稱,或只是自己分別心的一種假立,實際上是沒有的。

  在前面講過,身體是由三十六種不淨物組成的,所以裡裡外外沒有一處是清淨的、可愛的。我、身體,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我們為了這個身體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用得好等,都是為了滿足身體的欲望,有時候不擇手段,受盡了各種痛苦,造下了無盡的惡業,將來還要墮落惡趣,要遭受難忍的痛苦。

  我們是很顛倒的,若是以智慧觀察,以覺悟的心態對待,身體哪有值得貪愛或戀戀不捨的。但我們不僅貪愛自己的身體,還要執著他人的身體,這都是無明、顛倒的。我們應該以正確的觀點和心態,對待事物,尤其是對待自己的身體,就不會做這些無知的事情了。

  接下來講身體既是無常的又是虛假的,但我們可以利用它承辦解脫,承辦自他究竟的利益。

  大地山王與海洋,終為七烈日所焚,

  有情無余化為塵,弱小人身豈堪言?

  此處用世間比較長久、堅固的東西來說明壽命是無常的。相對來說,山河大地等外器世界比較長久、堅固,但最後都要毀滅,都離不開無常的本性。佛法裡講,最後出現七個太陽時,整個外器世界都會被燒盡,然後出現水災,被水沖盡;最後出現風災,被風吹盡,於是整個世界化為烏有。龍欽巴大士在《大圓滿心性休息》裡講,也不是出現七個太陽,主要是太陽的熱量翻倍增長,增長到七倍的時候,山河大地等外器世界就會燒盡。

  現在科學家也講,最後太陽會變成一個紅巨星,也不一定是太陽變大,而是它的熱量翻倍地增長,最後吞沒離自己最近的水星、火星,地球也變得越來越熱,以至於投入太陽的懷抱,最後也被燒盡。不但科學家這樣講,佛法裡也這樣講,最後世界因為火而被毀滅。科學家也有其他的說法,地球和別的星球碰撞,以這種方式毀滅;還有太空中出現彩色火輪,螺旋爆炸等很多說法。歸根結底,講地球最終要毀滅,“弱小人身豈堪言?”弱不經風的身體就更不用說了,也要毀滅。

  生命無常講了很多,《大圓滿前行引導文》裡講的比較詳細,通過思維外器世界,思維內情眾生,思維世間君主,思維各種喻意等修無常。這樣,我們才能對無常生起定解。否則,若只在嘴裡說無常,想在相續中真正生起無常正見是很困難的。

  還有內情眾生,無論是何人,都離不開無常的本性。以前在這個世界上,也出現過偉大的人物,但最後也是一個人孤單地離開這個世界;擁有財富的人一分錢也拿不走,也是一個人孤單地離開這個世界;世間君主、大臣,連一個人也帶不走,也是一個人離開這個世界;還有偉大的佛陀,無數具德的上師,有很多弟子,最後一個人也無法帶走,也是自己孤單地離開這個世界。以前很多人想盡一切辦法求長生不老,但最後也沒有擺脫死亡,都離開了這個世界。還有各種死亡的因緣也很多,通過思維這些內容修無常。

  《寶鬘論》裡講:“死緣極其多,生緣極其少,彼亦成死緣。”死緣有很多,生緣極其少,有時候生緣也變成了死緣,生命時刻處在危機中。但我們都執迷不悟,整天吃喝玩樂,忙碌奔波,有一天災難突然來臨,驟然面臨死亡的時候,就會驚慌失措,害怕、孤獨,然而誰也沒有辦法躲避。學佛修行就是為死亡做准備,死亡真正來臨時,才不會心慌意亂,不會有絲毫畏懼。能以平靜的心態面對死亡,以覺悟的心態離開這個世界,才是真正的成就。所以大家應該多修無常。對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來說,這是至關重要的,龍樹菩薩在此處主要給樂行王講無常。最後是總結。

  如是無常與無我,無依無怙無存處,

  輪回無實如芭蕉,人君汝心當厭離。

  前面講過,裡裡外外,林林總總的萬事萬物,都離不開無常、無我的本性,若是去尋找“我”,就會發現,它根本不存在。我們講無常有相續無常和剎那無常,相續無常主要是因為剎那無常,剎那無常實際指空性,它也是無有自性的。所以一切都是虛假的、無常的。我們現在感覺到的無常是相續無常,這是粗大的無常,真正的無常是剎那無常,這個無常跟空性是一個道理。同樣,“我”也是如此,好壞,愛恨等,都是自己的概念而已。

  實際在外境上有沒有這些?沒有。若是有真正的愛,真正的好,在外境上誰看都是愛,誰看都是好。你看是可愛的,覺得是好人,我看是可憎的,是壞人,這些只是自己的分別念、概念而已,實際上這些在外境上不存在,這是舉例說明。

  依此類堆,都是一樣的。然後是無存處,在這樣虛幻的世界裡,哪有存處?之前講過,我們沒有找到生命的真相,沒有找到心靈的歸宿,在六道中輪回沒有一處能讓我們安住、依存。在六道中輪回,就是在六道中漂泊,沒有生存的處所,等我們真正找到了心靈的歸宿時,才有真正生存的住所,那才是真正的歸宿,自己的家。之前,我們沒有找到真正的歸宿,沒有找到真正的家。現在,我們將這裡為家,那裡為家;將這裡為歸宿,那裡為歸宿,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家,不是真正的歸宿,所以我們是煩惱、痛苦的,我們在六道輪回中,沒有什麼作為我們的皈依處,我們的依怙。我們拼命的賺錢,錯把錢當作了皈依處,當做自己竭力寄托的怙主,但這都不是皈依處,也不是怙主。它沒辦法讓我們解脫煩惱和痛苦,沒辦法解決我們的問題。為了權力我們不擇手段,把爭名奪利當作皈依處,唯一的怙主,但這都不是真正的皈依處,真正的怙主。權力解決不了問題,我們煩惱依舊,痛苦依舊。權力也是無常的,隨時有失去的可能。

  “輪回無實如芭蕉”:輪回也好,世間也好,好比空虛無實的芭蕉樹一般。龍樹菩薩對樂行王說:“人中至尊,賢明的大王你應該心生厭離,不要貪著這些。首先一定要對世間法、對輪回生起厭離之心,如果沒有這個基礎,不可能有真正的佛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修行。”如果你覺得輪回很好,世間的名聞利養都很好,你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佛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修行,所以首先要生起真正的厭離之心。

  我們為什麼得不到解脫,因為貪著於世間的名聞利養,被自己束縛住了。我們還特別喜歡輪回,處處搞輪回。成家立業等都是在搞輪回。我們把輪回當作一種樂趣或快樂,但是輪回就像火坑,就像羅剎洲。羅剎洲裡都是羅剎,是吃人肉,喝人血的,你流落到那個地區必死無疑,而且會死得很慘。這是以比喻說明輪回裡只有苦沒有樂。輪回是火坑,火坑裡不會有清涼感覺,不會有快樂。

  對世間八法也一樣,那好比是毒蛇,不能接近,接近了就會有危險,不能接近指不貪著,貪著就會失去解脫之命,所以要生起厭離之心。

  前面都是在講無常,接下來講暇滿難得。

  生命是非常無常,非常脆弱的。人死了離開這個世界之後,要想“再繼續做人,再繼續學修……”是不可能的事。我們經常講:“一失人身,千劫難復。”人身是非常難得的。龍樹菩薩通過比喻說明這個道理:

  大海漂浮木轭孔,與龜相遇極難得,

  旁生轉人較此難,故王修法具實義。

  這裡講人身難得,尤其暇滿的人身非常難得。暇滿的人身具足八種閒暇,十種圓滿,具有這樣功德的人身是極其罕見的。

  遠離八種無閒暇處,叫八種閒暇。這個閒暇是指有學修佛法的機緣和條件。十種圓滿指有學修佛法的機緣和條件,具備這樣的人身非常難得。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叫暇滿人身,要思維和觀察自己有沒有遠離八種無閒暇處,有沒有具足五種自圓滿和五種他圓滿,這些都要一個個思維觀察。如果具足了,你的人身叫暇滿人身。例如八種無閒暇處中的邊鄙地指沒有佛法的地方,如果自己生於邊鄙地,就不具備條件。但我們不是這種人,我們沒有生於邊鄙地,我們遇到了佛法,而且無論漢地還是藏地佛法都很興盛。

  “難得”是通過比喻說明的,這個比喻是佛在經裡講的,龍樹菩薩在此處也用了這個比喻。假設整個世界變成了一片汪洋大海,在海面上有一個帶孔的木扼飄浮不定,海底有一只盲龜,每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木扼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不動,而是會隨海浪飄浮不定。木扼沒有心識,不能找盲龜;烏龜沒有眼睛,不能找木扼。也許會有烏龜的頭鑽進木扼孔裡的情況,但是這種幾率非常小。這是比喻,以此比喻說明再一次獲得人身是如此之難。

  在三惡道裡旁生道的眾生轉生為人相對比較容易,但是也有難度,而地獄、餓鬼道的眾生要轉生為人會難上加難。通過這個比喻說明人身難得,這是佛親口說的。所以說人身非常難得。

  佛還打了一個比喻:在一面光滑的牆上撒一把豆子,想要有一顆豆子停留在牆上,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這種幾率也非常小,可以說沒有。佛也是以此比喻來說明人身難得,暇滿人身更是難得。

  今天我們得到了人身,而且得到了暇滿人身,這是宿世修來的福報,是我們累生累劫中積累了很多的福德,現在成熟了,而且還聽聞到了佛法。以上是講暇滿的人身非常難得,接下來講珍惜。

  “故王修法具實義”:指人身具有實義。人身多難得啊!暇滿的人身多難得啊!我們既然得到了,一定要珍惜它,讓它具有實義。怎樣讓它具有實義,吃喝玩樂,一輩子不操勞,晝夜不停地玩,玩三十年、六十年、八十年、一輩子……這是不是具有實義?不是。這是虛度光陰,這樣就浪費了難得的人身。這樣享受、虛度光陰的同時會不會得到快樂呢?不可能的。人的欲望是無止盡的,越有越要。有了這個樂趣,玩一段時間就覺得沒意思了,又找一個新的樂趣玩,又覺得沒意思了,再找一個新的玩法……現在,有的人所有的都玩過了,沒有可玩的了,就用自己的生命玩——吸毒、賭博等。晝夜不停地吃喝玩樂,想干嘛干嘛,要什麼有什麼,這是不是具有實義?不是。我們沒有享受過這種待遇,覺得這樣也很好啊,應該具有實義吧?其實不是。真正玩過的人應該知道,這是沒有任何意義,沒有任何價值的。會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不會。其實,我們吃喝玩樂的時候已經染污了自己的相續,糟蹋了自己的生命,造下了無窮無盡的惡業,將來苦不堪言,要遭受痛苦,要下地獄,所以這不叫具有實義。

  具有實義是學修佛法,讓自己解脫、成佛。最好是讓自己成佛,使自己的智慧、福德圓滿。最起碼也要讓自己解脫。解脫是讓自己的心靈真正得到安寧、超脫。解脫、成佛才是真正的具有實義。解脫、成佛要靠學佛修行,不學佛、不如法修行是不可能解脫,不可能成佛的。

  怎樣才不會浪費珍貴的人身?就是讓自己解脫煩惱、解脫痛苦;讓自己成佛——智慧、福德達到圓滿。福德、智慧真正圓滿了,既不會讓自己煩惱痛苦,也不會讓眾生煩惱痛苦,還可以幫助眾生解脫煩惱、痛苦。要解脫、要成佛必須要如理如法的學修。不如法修行,佛法也會變成惡趣因。

  雖然我們也在學修佛法,但很多時候都是不如法的,如果繼續下去,真的很危險,最後佛法可能給我們帶來的是痛苦,結果是下地獄,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在這裡講:讓自己已經得到的人身具有實義。主要講人身難得,暇滿的人身更難得。第一,要思維自己是不是暇滿人身;第二,暇滿的人身非常難得,通過這些比喻去了知這個道理;第三,讓自己暇滿的人身具有實義。

  怎樣才算具有實義?怎樣才能做到不浪費珍貴的人身?如果用人身,尤其是用暇滿的人身去承辦世間的利益,這是非常愚蠢的做法。

  誰以寶飾之金器,清除骯髒嘔吐物,

  轉生為人造罪業,與之相比更愚蠢。

  這個也是用比喻來說明的。“金器”指金子做的容器,上面鑲有珊瑚、綠松石等各種珠寶,應該用這個容器裝一些美食或比較珍貴的東西,或者用來做裝飾,但是有的人沒有這樣做,而是用這個容器做垃圾桶、做馬桶,這是愚蠢的做法,世間人都會說這個人很愚蠢,因為沒有把寶貴的容器用在該用的地方,沒有真正利用它的價值。以此比喻說明用暇滿的人身承辦世間的利益,也是愚蠢的做法。

  好比現在有些人一樣,得到了人身,聞到了佛法,但是不懂珍惜,卻用佛法承辦一些世間的利益,做一些暫時的事情,這是最愚蠢的。暇滿的人身不應該被浪費,一定要好好珍惜,應該利用它的價值,發揮它的作用,然後去承辦解脫、成佛這樣究竟的利益。現在開始精進學修佛法,才不會浪費人身,才不會虛度光陰。

  在這裡龍樹菩薩也講戒、定、慧三學,先講基礎,然後再講其他的修法,所以這些基礎的修法很重要。

  這些基礎的佛理都很重要,所以龍樹菩薩在這裡講智慧,講修行的時候講了壽命無常、人身難得這些道理。後面還要講輪回過患,因果不虛的道理,這都是四外加行的內容。你們都是參加百日共修的人,這些內容都聽過,自己有何種變化,或有何種感觸,自己應該知道,看看自己有沒有真正的領悟,有沒有產生定解,這都是很重要的。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 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 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從不退意樂之加持 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 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上一篇:達真堪布:根本就不用爭,不用求,原本就有
下一篇:聖嚴法師:揭秘超度亡靈的終極真相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