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為什麼有的人越學佛會越害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有一段時間看佛法開示,總會聽到一些讓自己全身毛骨悚然的內容,比如這個有情世間的可怕,比如有意無業造作的惡業果報,比如各種日常修行中沒有注意而產生的各種過失,以及,有的法門此處可用他處不可用,有的信了功德極大而不信則會下墮等等,這時總是覺得很迷茫、很無助也很害怕,有段時間甚至會起一個念頭——看吧,不知道佛法還能“正常”過日子,了解得越多越縮手縮腳,越不像“正常人”了。

  筆者也曾經就這些問題向一些大德、前輩師兄請教過,非常感恩他們作為修行仁者給予的各種解答。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有許多情況與疑問都得到了開解。今天,筆者以個人的淺見,描述一下學佛過程中讓自己感到恐懼的兩個原因,知見不正之處,煩請大德同修們批評指正。

  (一)有一些恐懼來自於不圓融的知見

  知見,簡單說是知識和見解,也代表真知灼見。(見《佛學常見辭匯》)由這個名詞解釋我們便知道,知識的不全面或見解的不正確,就容易出現問題。修行人常因為各種不同的說法,引起很大的煩惱心。

  比如把螞蟻踩死了,會不會造下地獄之因?(關於下地獄的許多說法都有人在不停爭議)

  比如人世無常皆苦,那證到果位的人是不是就要無情無義捨棄一切迅速入滅?

  比如經書不可以放床頭,洗手間不可念咒,佛像不能放在臥室?

  比如皈依三寶,是不是就一定要吃素,不可拜祖先,不能看電視娛樂節目?

  比如念一些經書,會有某些無形眾來聽,修某些法門,要找一些不干淨的東西來觀想?

  比如某些情況下,護法神會生氣?等等許多類似的問題。

  由於千人千見,現在的學佛環境也較前人方便許多,所以各種資訊匯集在一起,很多修行人的心、意、識很亂,遇到上述的情況,有的人會抓狂,有的人會自我安慰,有的人會趕緊“尋找依靠”,有的人甚至退失初心。

  如何破解這些問題呢?筆者認為可以參考以下幾種做法:

  1、基礎不亂。

  佛陀講法的順序是先講端正法,再說正法要。所以修行人千萬不要貪多喜大或求快求全,這很容易出現情況。修行是一步一步來的,無論有多少慧根福報,智慧功德,沒有人可以一步登天。

  所以,一些基礎的常識,最原始的佛法教義,佛陀的修行經歷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確認自己身心已經端正,能接受進一步的法了,再繼續往前走,心若不驚可往前行,心若驚走容易迷路;

  2、正見為准。

  不論是以三法印(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或一實相印為准則,還是三時教、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義不依語)為准則,都可以樹立正見。

  佛陀留下的這些准則是通宗通用的,沒有一個佛教的宗派會否認這些,如果修行人發現所知的內容與此有較大的出入而且沒有任何深度的解釋,建議可以暫停;

  3、常觀內心。

  聞思任何教義,作用都在自己的心上,修行人要時刻觀察自己的內心,開發自己的明覺力才有辦法讓智慧來作主,對外境的判斷才能客觀真實。

  所有的語言、文字、聲音、視頻,感受、思維都是六根在抓取作用,所以一旦有問題,要仔細觀察自己的內心,雖然暫時此心是妄,但也可以通過觀察對治,了解自己心的變化造作特點,有利於學法;

  常觀內心(資料圖)

  4、依善知識。

  實際上這一點應該放在第一位,但今人思緒較多,很多時候善知識在眼前也不一定理解、接受,所以筆者斗膽將其放在此處,也相信:如果上述三點都能做到位的話,在遇到善知識的時候,更容易猛勇精進地修行;

  5、方便究竟。

  這個是筆者觀察到的最多人不理解的地方,把這兩個搞錯的修行人很容易內外沖突。

  不同的眾生有不同的根基,有的以方便進入(大部分),有的求究竟進入,這是說法不同的原因之一。比如有些法師,為了讓修行者能夠有所自我約束,會將一些果報開示得明顯(有如《地藏菩薩本願經》將地獄果報講得清楚的原因);有的開示,是為了建立聽法者的信心、恭敬心和自淨其意的基礎;有的棒喝,是為了破修行者的執著。

  而對於不同的聽法眾來說,在時空因緣等方面也有一些相關的考慮(比如初學者,應以建立信心,明白基礎為主;在某些主題階段,可能也有一些法門的傾向等)。所以,如果沒有具備“如是我聞”的基礎,要懂得“謹供參考”的明了與取捨。

  (二)有一些恐懼來自於修行人的分別念頭

  很多修行人都知道人的煩惱從分別念而起,卻沒有如實觀察到分別其實也是一種智慧,也有必要性。如果過分強調不分別,其實也是法執,也很痛苦。

  舉個例子:有的同修常持念的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有的同修持念是“南無觀世音菩薩”,有的持念其他聖號各各不同,這種情況在佛弟子中很常見。

  有分別的煩惱就是在比較:到底念一個比較“厲害”?比較“好”?;要念“多少”遍比較“靈”?為什麼他念“這個”而他念“那個”?我如果不念某個,會不會有事啊?(姑且把這種反應叫“無明苦受”)

  強調不分別的意識就是:學佛的都一樣啦,不要太注重這些形式啦,這是外相啦,修行人不要有分別心啦。(姑且把這種反應叫“執明不苦不樂受”)

  那如如何“正確分別”呢?

  如實覺察:人家對你念一句阿彌陀佛問好,咱們也可以歡喜回應阿彌陀佛;專注隨喜:人家講持念的緣起與功德,咱們也可以隨喜贊歎;善分別論:若就持念而論法,對方智慧見解超過我們,則歡喜學習;若各有執持,保留觀點,可各自精進體悟後再論;若能確知我們見解較圓融,則慈悲歡喜告訴對方,等等。

  整個過程下來,內心沒有貪嗔癡慢在煩惱,也能隨順因緣而精進。(姑且把這些反應叫“持明正受”)

  由此可見:分別的主要功能應該趨向於“起妙用”而不是“起煩惱”,要真正做到智慧的“無分別”,免不了一個思維的“常分別”的過程。關於講與分別有關的智慧,在《楞嚴經》中這個詞總共出現51次(網查,待考細),同修們也可以去了解一下。

  終上所述,筆者以修行者自身的角度初步分析了兩個看法,談一點個人的愚見。事實上,可能給學佛者帶來恐懼感的還有很多因素,比如誤解布施就是要不停地掏錢,比如出家人頭上為什麼要燙九個孔,比如佛經裡講的燃指供佛等等之類的,限於篇幅原因,就不贅述了。

 

上一篇:30歲,邪YIN使我丟了工作
下一篇:本煥長老:修行的關鍵自己要自覺用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