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常寂」,這是什麼境界?還是法身菩薩。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無明至少破一品,他那個「三昧」就可以加上「常寂」,永遠離生滅相,永遠離煩惱相。離生滅叫常,離煩惱叫寂,也就是佛家常講的不生不滅,這叫「常寂」。這是從「常寂」兩個字看到,他是甚深的禅定。甚深大定,諸位不能夠誤會,不要認為一講到「禅定」,你就會想到盤腿面壁了。盤腿面壁的定有什麼用處?這樣學佛學到最後,不就學成木頭人、石頭人?盤腿在那兒不動,那有什麼意思!人是活人,那一種修行法就變成死人了。所以要曉得,真正的禅定不是盤腿面壁,真正禅定是活活潑潑的生活,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叫禅定。
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這些專門修禅定的人,他在哪裡修?經文上說他在市廛。什麼叫「市廛」?就是現在講的商場,現在大家講的購物中心,最熱鬧的地方,人最多的地方,他天天到那裡去逛,去看、去玩,那叫修禅定。為什麼?普通人去看到,他起心動念,看到這個東西不錯,那個也想要,他的心都在動;他在那裡穿來穿去的時候,他心如如不動,這是大定,看得清清楚楚是智慧,他是定慧等運。《華嚴經》裡面修禅定是這個修法,不是盤腿面壁。所以要曉得,盤腿面壁那是幼稚園的課程。你學成之後,你要應用在生活上,你要把定慧應用在生活上,這個就活了,才有意義。
所以戒定慧三學在哪裡修?在起心動念處修,在言語造作的時候修,在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當中修,這是菩薩,真管用。能夠這樣用心,你就會跟惠能大師一樣。能大師見五祖的時候,他講:「弟子心中常生智慧。」為什麼常生智慧?因為他「觀法如化,三昧常寂」。怎麼知道他觀法如化?他在《壇經》上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觀法如化。常生智慧,三昧常寂,甚深禅定起作用就是智慧。
我們跟他對比一下,我們心中常生煩惱不生智慧。為什麼常生煩惱?一點定功都沒有。你要不相信試試看,罵你幾句馬上就生氣了,定功完全沒有。小的定功,小定出不了三界,最淺最淺的定功,這個定功加上十善業道能幫助你生夜摩天,比忉利天高一點點。要怎樣?佛經裡面常講「八風吹不動」,這沒有什麼了不起。所謂「八風吹不動」,贊歎你不生歡喜,毀謗你沒有怨恨,順逆境界裡面都很淡然,保持你心地的清淨平等,不會受外面境界動搖,這是最起碼的小定。
如果連這一點功夫都沒有,尤其是看別人有好處,自己起嫉妒心,自己有一點點比別人高一點的時候,就起傲慢心,這是一點定都沒有。我們自己常常檢點,自己這個定功到底有多少?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之處,常常反省檢點自己。定功有進步,就是我道行有進步;如果毫無定功,永遠在原地踏步,一步都沒有跨出去。你修的是什麼道?你會有什麼成就?如果自己不常常檢點自己,常常檢點發現自己的過失,我講經也常講,那就叫開悟,我覺悟了。把自己過失改過來叫修行。
說老實話,諸佛菩薩教人,道道地地、確確實實重實質不重形式。你們如果在經典裡面仔細去觀察,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什麼儀規都沒有。我們今天學佛還要做早晚兩堂功課,釋迦牟尼佛在世沒有聽說做早晚兩堂功課的。佛只是為大家上課,解答大家的疑問,修行在個人。怎麼修法?不外乎一個是檢點自己的過失,改正自己的過失,就這兩個原則。知道自己過失,這個人覺悟了;不知道自己的過失,迷惑。修行是修正錯誤的思想行為,你對於自己錯誤的思想行為完全不知道,你從哪裡修正?你永遠不可能修行。所以千萬不要誤會,每天我念幾卷經叫修行,我念幾聲佛號叫修行,打坐參禅叫修行,全屬於形式,沒有實質,這個道理要懂。
這些形式,當初祖師大德想出這些方法,那個時候有效。祖師看到學佛的四眾同修只在經典上去研究,沒有認真去做,所以才制定許多儀規,提倡共修。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候沒有共修的,各人修各人的;只有在一起聽經,在一起研究討論,修行確實各人干各人的。時間久了,光流於經教的學習,不肯修行了,懈怠懶散,所以祖師才想出這個方法。想出什麼?大家在一起共修,所謂「依眾靠眾」,看到別人精進,自己就不敢懈怠。
可是這又傳了一千多年,這個法又不靈了。就在你面前我懈怠我的,你們精進我懈怠,所以說愈來愈麻木了,這個辦法不行、行不通了,所以現在就太難太難了。現在你怎麼給他講,怎麼勸他,甚至於理都不理你。這在佛經裡面是「闡提根性」,現在這種情形多,到處我們都看到。看到之後怎麼辦?千萬不要生氣,一生氣什麼?自己吃虧,自己又落到心意識裡去了,馬上就退轉了、就墮落了。見如不見,不放在心上,學諸佛菩薩只見眾生的性德,不要見眾生的造作,這樣永遠保持自己真誠清淨平等覺。所以我們一定要曉得,度不了別人,一定要度自己,度自己跟度別人是同時的,這是大乘不是小乘;小乘是先度自己,再幫助別人;大乘法是自他同時,同時,度不了別人度自己。度別人是自己做別人的榜樣,把宇宙人生真相講清楚、講明白。他聽懂了肯做,這個人得度了。他聽不懂不能做,沒有關系,聽懂了不肯做也沒有關系,「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我們的心盡到了,圓圓滿滿的盡到,一絲毫的煩惱都不生。不要看到這個人精進,好歡喜,那個人不精進,好悲哀,你是凡夫一個!你還是心被境轉,錯在自己,外面境界沒有錯,要懂這個道理。所以外面境界要清楚、要明了。如果不清楚、不明了,我們是墮在無明裡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起分別、起執著,我們墮在煩惱裡面;都錯了。要清楚、要明了,又不分別,又不執著,這才如法。
...沾上一絲毫都是麻煩,名聞利養沾不得,五欲六塵沾不得,你的心才會常生智慧。沾惹這些東西,就決定常生煩惱。所以你們一天到晚生煩惱,常生煩惱,不知道為什麼會常生煩惱。就是沒有把這些東西放下,應當要放下的你放不下。為什麼說應當要放下?全是假的。夢幻泡影,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你為什麼不放下?真正聰明人,真正明白人,他放下了。
諸佛菩薩示現在世間,我們要問:他有沒有放下?他也真的放下了。《普門品》裡面我們讀到三十二應,《五十三參》裡面我們讀到諸佛如來做種種示現,示現男女老幼、各行各業。我們要問:他們放下沒有?他們放下了。他們事上有,理上沒有;相上有,性上沒有。所以他還是自在,還是快樂,他什麼障礙都沒有了,他沒有得失的念頭。為什麼做種種示現?無非是教化眾生,做種種示現他不是為自己。做生意,菩薩示現商主,賺不賺錢?賺錢,一樣也賺錢,賺的錢不是自己受用,賺的錢去救苦救難。他開的這個店,做的這個事業,不是為自己,是為社會大眾服務,這個心、觀念不一樣。
菩薩做生意賺錢很快樂,賠本也快樂,絕對不會有兩個心的。永恆不變的,那是菩薩。你看看做生意的人,賺錢就歡喜,賠本就愁眉苦臉,他是凡夫他不是菩薩。總而言之,菩薩念念為眾生,沒有自己得失,他快樂,他生智慧;凡夫念念沒有忘掉自己,所以一切造作裡頭他有利害得失,他有煩惱、他有憂慮,他迷惑、他沒有智慧,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我們要學菩薩,這四句話就非常重要。
大乘無量壽經 (第一0五集) 2000/11/4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