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23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翻到三十六頁,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篇教育哲學,《禮記.學記》。上一次我們講到前三段,強調的是教育的目標,化民成俗的目標。而且教育的重要性,「人不學,不知道」,透過學習才知道怎麼做人處世。領導者有這個認知,他就非常重視教育,「教學為先」。他也能洞察到,假如不辦教育,人心會墮落的。第三段講到,必須要深入學習經典才知道經典的可貴,才會珍惜,而且也透過教學能夠相長。所以「學學半」,教跟學互相促進,利益別人一定利益自己。第四段講到古代的學制,「家有塾,黨有」,你們沒有反應,第二節課要背,「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所以這個國學,主要是十五、六歲,年齡比較大的這些貴族,以至於在這些塾、庠、序讀得比較優秀的,甚至於是通過考試,比方考上秀才了,可以到國家辦的學校讀書。

  接著講到的,國學它辦學的一些規矩。每一年招生,「比年入學,中年考校」,隔一年考試。接下來是在學習當中的目標,「一年視離經辨志」,所以從這裡我們了解到,一開始要深入經典,從經典當中他才能夠分辨是非邪正,才能分辨正確的志向。而學習首重也是立志,立的志向跟仁義相合了,這個是大志;假如立的志向是要去報仇,這個叫危志,很危險的志向;假如立的這個志是為了滿足自己很多的欲望,跟欲相合,這個叫卑志,很卑微,這人生沒有意義。真的很多人,「我立志就是賺大錢,好好花錢、好好享樂,這個就是我的志向」,那這樣的人生是很沒有價值的。所以學者自己要分辨自己志向正不正確,同時教學者也要分辨這個學習者的志向是否得當,是否跟他的特質很相應。

  「三年視敬業樂群」,非常恭敬他的學業。其實這個恭敬很重要,學問一定是從誠敬中去求來的,真誠恭敬的心,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而且談到誠敬,我們常說,俗話講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至誠感通」,這個通是時空都可以超越。孟子學孔子,孔子已經不在了,但是他非常誠敬的心讀孔子的教誨,孟子學得最好,孔子的學生都比不上他,孟子稱為亞聖。從這裡我們就感覺得到,學習當中志向很重要,恭敬心是學習非常重要的根基所在。那孩子對學問的恭敬受父母的影響,我們希望孩子好學,父母自己要好學。假如你們家有聖人的聖像,每一次你要讀書以前都恭恭敬敬給孔夫子三鞠躬,你的孩子從小看到大,他怎麼可能不恭敬?以至於今天每一次我們要讀經典,焚香,恭恭敬敬把經書請出來,孩子都是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而且你讀書的時候還讀得搖頭晃腦,非常法喜,都在影響家人,尤其影響下一代。

  現在印刷術發達,拿到經書容易了,以前要求一部經書求不到,還得到書院去抄,自己抄回來,一字一句抄,非常珍惜。那現在印刷術這麼發達,經書很多,有的還把書放在廁所裡面,到處亂放,那小孩看了,怎麼可能會尊重經典?這一些都是環境的教育,身教。所以長學生恭敬的態度。這個敬也是專心致志去學。

  「樂群」,跟人相處得很融洽。我們說,讀了一大堆書,結果不會跟人相處,那就書呆子了。孟子有講,「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結果他讀了幾十年的書,居然不會跟人相處,那都讀死書了。我們看到在大學裡面、國學裡面的學習目標,都不是看他能背幾本經,都是看他實際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他用出來多少。而我們儒家講,「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他胸懷國家天下,很遠大的目標。那要完成這麼遠大的目標,從哪裡下手是根本?就是從「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格物最重要的就是格斗自己的壞習性,對習性要趕盡殺絕,不可以妥協,不可以有壞習慣,說「明天再改」。那明天來了呢?又再明天再改。那「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所以一個人素質很好,卻不能成就他的道德學問,主要還是因循苟且。因循就是一天過一天,都不願意下真功夫,就糟蹋了他本來很好的素質。所以要從對治習氣下功夫。

  但是問題來了,人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問題?比方說,《弟子規》有一句叫「倘掩飾,增一辜」,那我們可能面對一些事情,掩飾、解釋、找藉口已經習慣,自己不知道。比方,我們跟人家約定、約會,結果遲到了,一進去,「你又不是不知道吉隆坡的交通,塞車了」,慣性,這個也是「倘掩飾」,就「增一辜」,錯了還得要找藉口。所以德行、學問要提升,首先要打破不自欺,不能自己欺騙自己,已經不在經典、不在《弟子規》當中,還要找藉口。而當我們很習慣找藉口,身邊的親朋好友一看我們找藉口,「算了算了」,就搖頭,人家也不想勸我們了。勇於認錯,反而值得人家尊重。所以其實要看自己的問題並不容易。孔老夫子教我們一個好方法,「見不賢而內自省」,「不善者而改之」。所有的人就好像演一出戲給我們看,看到忠臣,效法;看到奸臣,不可以跟他一樣,甚至是想一想,我有沒有跟他一樣的問題?別人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提供我們反省的機會,不然人要反省不容易。

  我們在跟同學、朋友,跟他人相處,這個就是群的意思,能夠很和睦、合群,那這個就代表我們內心的對立、傲慢、嫉妒、壞脾氣調得愈來愈少了,跟人就愈來愈融洽了。假如還是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高興,所以一個人的學問有沒有上升,有沒有提升,還有沒有看不順眼的人,還有沒有不能忍受的事情?都沒有看不順眼的人,都不跟人計較了,這個才有修養,才能合群。所以學問首先要先扎根,扎德行的根,「君子務本」,根本,「本立而道生」。扎根之後,怎麼看自己的根基牢不牢固,就看跟人相處有沒有壞習性現前。所以這個是樂群。學習者自己要觀照自己,教學者也要從這裡看到學生他的真實學問有沒有提升。

  「五年視博習親師」,這個博習主要的還是要求貫通。而博是深入經典,習是練習、是實踐。學問是從哪裡提升的?解行並進,解行相應,這個很重要。你說一個人的德行根基能不能扎穩,也跟解行相應有關。你說我把《弟子規》學十遍,我根基就扎好了,是不是?聽十遍是解,落實多少是行。所以《弟子規》說,「不力行,但學文」,他只有解,解到最後沒有落實在生活上,「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只是拼命去做,但沒有對照經典,可能就「任己見,昧理真」。而在這個博習的過程當中,還要親近他的老師。而這一分親近,最重要是效法,效法老師、效法古聖先賢。比方說親近孔老夫子,最重要的是以孔老夫子為榜樣,這就是親近孔老夫子。起心動念就想,夫子會怎麼想?言語造作,夫子面對這個事他應該會怎麼做?都以孔子為標准,那時時就生慚愧心、羞恥心,「差夫子的境界太多了,要趕緊用功」。

  所以親近老師最重要的不是每天跟在旁邊而已,那是形式的東西;是真正能依教奉行,這是親師的實質。假如每天都跟在旁邊,最後是陽奉陰違,那老師是最痛心的。比方我們跟在老師身邊,對老師很恭敬;離開老師,對其他人很傲慢。真正老師知道了,搖頭。老師前一個樣子,老師後一個樣子,愈學言行愈不一致。所以學習最重要的大根大本,真誠心。《中庸》談的就是這個誠,誠跟自己的性德相應。怎麼提升自己的誠?言行要一致,人前人後要一致,台上台下要一致,上班下班要一致,有人沒有人要一致。所以儒家很強調慎獨的功夫,道家講「不欺暗室」,沒人在的時候要坦蕩光明,這樣才對。

  「七年視論學取友」,能論學,對學問可以把它用在生活、工作、處世待人,可以分辨是非、善惡,甚至分辨流弊,「這麼做了,往後會產生什麼副作用?」他可以深謀遠慮,他可以防微杜漸,他學問學到這個能力了,可以見微知著。我記得有一次,剛好跟盧叔叔在一起的時候,看到一個打火機,結果這個打火機上面是女孩子的照片,比較暴露,盧叔叔就說,「從這一個打火機就看到社會風氣要亂」。以前的人都有這個能力,他到這個地方去聽,現在這個地方的人唱哪一首歌,就知道這個地方的風氣會怎麼樣。諸位學長,現在吉隆坡市區都唱哪一首歌?假如唱「跪羊圖」,那不得了。所以有學問的人確實是這樣。像春秋戰國時代季札,那有真學問,他到鄭國去,聽到那個國家的音樂說,這個國家要亡,後來沒多久確實如他所說。

  取友,這個就要有相當的判斷力。因為取友是找好的朋友,那要有智慧才能判斷。所以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首先自己要有自知之明,連自己都看不清自己,要看得清楚人就不容易了。而真正看得清楚自己,心地就清淨。因為清淨才能看得到自己的念頭、自己錯誤的思想在哪裡。進而心清淨了,照自己照得清楚,照別人也照得清楚。所以心浮氣躁要看清楚他人,看清楚自己尚且不可能,怎麼可能看清楚他人?

  孔子在《論語》當中有講到看人,「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這「人焉廋哉」重復兩次,重復也是有意義的。那就是只要能這麼去觀察,人怎麼可能隱藏得了?這個廋就是掩飾、隱藏,人不可能隱藏得了他自己的。我們從這三個地方去觀察,可以觀察一個人觀察清楚。「視其所以」,這個視就是直接看到的,比較是他當下、他眼前所做的、所發生的事,我們去判斷。「觀其所由」,這個觀字又比視更深入。由,我們說經過、經由,就是不只看他眼前的情況,還了解他的整個以前的家庭狀況,他以前整個工作狀況。因為這個時代人不是故意要應付,可是已經應付習慣了,我們這個時代確實是這樣。

  你比方說在學校教書,領導視察,老師跟學生忙成一團。然後趕緊把一些東西,那個printer唰唰唰,好幾個禮拜拼命把它印出來。然後早上二、三個小時,領導檢查完,下午走了,吃頓飯走了,吐一口氣,明天所有那些作品統統收起來。這應付。所以孩子他在無意識當中,在他的家庭、學校,他習慣應付。包含家庭,有客人要來了,媽媽趕緊把垃圾堆整理成皇宮,那小孩一看就知道,有人來的時候才整理。應付習慣了。所以我們都覺得,現在的孩子真鬼靈精,都察言觀色,誰教給他的?所以變成他應付習慣了。要看一個人的真實心態你還得花點時間,不能馬上下判斷。你不能說這個人給我的印象挺好的,那不一定看得准。你覺得印象挺好,那可能是跟他前世關系還不錯,不代表他這一世很有德行。

  大家看現在的男女關系就好了,一見鐘情的最後都是什麼?我看一半以上都是離婚。為什麼?一見鐘情就不是理智,都是沖動,沖動不是真心,容不容易變?變得可快了,早上結婚,下午就離婚,這現在在很多國家都有,所以大家不相信的話去調查一下。哪個國家講I love you講最多的,那個國家離婚率最高。都是沖動,都還沒有了解他就愛得死去活來,他到底在愛什麼我都搞不清楚。不了解一個人就愛得死去活來,就睡不著覺,那叫欲望。我怎麼講這來了?

  所以,人世間很重要的決策往往在用人、在取友、在擇偶,都是大關鍵。你用一個重要的合伙人、用一個重要的干部用錯了,可能幾十年的辛勞付諸東流水。所以孔子講,「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不了解人是很大的憂患。所以從觀其所由,他的整個家庭背景、他的整個社會工作背景,了解他就比較全面。人世間有很多重要決策,沒把握不要輕易下,不然最後都是「哎喲,錯了」,有一些錯了就不好處理了。

  有朋友結了婚,我跟他們交流找對象,講完,他一下來說,來不及了。告訴大家,這個時候不是來不及了,這個時候只要記住一句話,叫「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你不要把責任推到我身上,「就是因為蔡老師太晚給我講,是他害的。」只要有經典,有智慧,人世間所有的事都不是壞事,都是好事。大舜遇到對他這麼不好的父母,好事還是壞事?成就了他的德行,成就了他的智慧。讓你遇到好不好?你們沒聲音了。「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請問大家,這一段什麼時候用?寫作文,是吧?你要有志氣,我是要承擔為往聖繼絕學的,早點來考驗,我才能夠去真正有智慧處理事情,來,放馬過來,是吧?泰山崩於前不改於色,要鍛煉這樣的氣概才對。

  「察其所安」,這個是去審察、去細細的評估什麼?他做的這些事情,不管是他現在做的或者以前做的,他做完以後,他的心安不安?比方說他以前做錯事,然後現在非常忏悔,那這個人是有善根。假如他以前做錯事,還自以為有本事,那這個人鐵定是不能用的。假如他做了善事,他覺得心很安,我應該做的,人家稱贊他,他誠惶誠恐,「這算得了什麼」,那這個人就安在良知,安在善行,這個人修養就好。比方說他做善事了,結果他的心就怕別人不知道他做好事,見人就講他做了哪些好事。那他是安在名利當中,希望別人知道他有多好,那這樣的心境也是不妥當的,他是為了虛名才去做好事的。等沒有虛名了,他可能就不做了,或者沒有人贊歎,他可能就不高興了。那這樣的人也要考慮。所以夫子這一些讓我們知人,都是很重要的教誨。

  而夫子在《論語》當中又有提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我們上一次講的是益者三友,今天跟大家交流損者三友。講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可是我們學就是要學仁慈博愛,那這些沒有德行的人我們應該都去影響他,讓他變好。有沒有道理?有。你要幫助他,你要度他,你不要幫到最後被他給度走了。所以處世還有一個叫「量力而為」,你的功夫能轉變他,那沒問題;我們功夫還沒到,會被他影響,那就還不行。人家真的有道德學問的,他可以到舞廳裡面去給人家講經典;我們到舞廳裡面,眼花缭亂,心亂如麻,那怎麼幫忙?所以自己幾兩重要有自知之明,真的接觸這些人會受他影響,要敬而遠之,還是恭敬,對他沒有看法、沒有對立。你可不要跟他講,「我才不要跟你在一起,孔子說損者三友」,那就麻煩了,他可能就很不高興,就找你麻煩。所以對一切人都要恭敬,而且心裡面要相信一切的人都有「人之初,性本善」,那期許自己趕緊成就道德學問,可以做他好的緣分,增上緣。

  損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這個便辟就是很會應付,但內心並不真誠。比方說講話態度很好,當那個人一走,他的臉整個就是換另外一個樣子。這樣的朋友你要注意了,那就變虛偽,不是真誠。友善柔,就是很會虛情假意,他很有目的的,他要達到那個目的,對人很殷勤、很熱情,善於谄媚討好別人,這個是友善柔。友便佞,這個佞就是口才很好,很有辯才,但是沒有真實的學問,尤其要把死的講成活的,把黑的講成白的,用言語要把人家硬壓下去,友便佞,這個也不好。而且大家要了解,我們一聽都知道這樣不好,可是接觸這樣的人會不知不覺受他影響。你說谄媚好不好?不好。可是你看人要不谄媚容不容易?「勿谄富,勿驕貧」,那個谄媚的態度無形當中可能我們就受影響。看到有錢的,看到有地位的,看到漂亮的,看到有外在很好條件的,可能我們這個媚就會產生。所以學好終年不足,學壞一日有余。

  說實在的,一個人口才非常好,一般的人一接觸,生起什麼心態?「好羨慕,口才這麼好」,羨慕他,佩服他。孔子講,「巧言令色,鮮矣仁」。尤其我們馬來西亞的華人跟海峽兩岸的華人比起來,口才是比較差一點。這不是壞事,依孔子的標准是好事,「剛毅木讷,近仁」。你們可不要把好的丟掉,把壞的拿進來。您假如有機會到大陸、到台灣去,你注意去看,五歲的孩子,海峽兩岸的五歲跟馬來西亞的五歲不一樣。在大陸跟台灣的五歲,眼睛轉,鬼靈精怪;馬來西亞的五歲,憨憨的。請問大家,哪一個好?你不細細去思考這些問題,真的會被這個社會風氣給影響。很羨慕口才,很羨慕,「好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一輩子老實厚道那是最可貴的,老實學不來!

  所以我們看到孔夫子這些教誨,其實對我們都有很重要的提醒。一個人他假如很注重修養,他言語不敢講得太快,所以言語都能留三分的,這是比較有修養。言語都會講超過十分,還十二萬分的,那個都有問題。這不是我講的,我們之前講過言語這個專題,光是言行一致的態度,夫子在《論語》就不知道講了多少句。「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子貢口才最好,子貢問君子,夫子,怎麼修養自己的德行成為君子?這麼多君子的教誨,孔子為什麼要挑那一句給子貢?因為子貢口才最好。孔子告訴他,「先行其言」,你要說出來的話先去做,做到再說,「而後從之」。「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君子覺得最羞恥的事情是他自己言過其實。告訴大家,不要羨慕口才很好,要看說話很實在的,那才好。你比方說女孩子,就特別喜歡口才好的,講那些甜言蜜語會讓她三天睡不著覺的。所以有時候人為什麼這一生會遇到很多災難?就是判斷力不夠。有這個判斷力,災難就不會掉進去了。好,這個是講到有智慧找好的朋友。

  「謂之小成」,他學問能貫通,又有判斷力,有知人的智慧,那他等於是面對人事物都有智慧去分析、去拿捏,謂之小有成就。

  【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

  這個『知類通達』就是觸類旁通。這個「類」,就是他對於道理、義理非常的深入了解,然後又達到旁通的一種境界。而這個「知類通達」是解,他對道理的理解貫通。下面這一個『強立而不反』,那是他把理解的東西真正用在他的人生處世當中。用出來能「強立而不反」,這個才是真正的大成就。我們看到古代很多讀書人寫文章、講話特別厲害,引經據典,別人聽了都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可是他禁不起很多誘惑,那他只有解,他沒有行。就好像剛剛我們提到的口才好,假如不厚道,講話都會苛刻。那苛刻就跟孔老夫子的仁慈相違背了,那縱使他對學問很淵博,也是沒有成就的。

  有一位讀書人叫王用予,他有一個機會,剛好在夢中,見到有人跟他講,這一次科舉考試你不會考上,這一次考第一名的是周家的周吉。他就很驚訝,他說我們這個地方有兩個人學問特別好,一個還是孝子,怎麼他們沒考上,我也沒考上,反而是那個看起來比較老實的人考上?人家跟他講,周吉他曾祖父就開始行善,他的家庭往後要興旺三代。當然,假如他的下一代又繼續行善,那就是世世代代了,「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因為他的曾祖父勸印《忍經》,勸人一切都要忍。家庭要忍,才能和諧;人與人要忍,才不會沖突;國與國要忍,才不會戰爭。結果夢中人家就告訴他,那個孝子是看起來是孝子,事實上他內心裡面常常埋怨父母。雖然講話都很恭敬,內心對父母不耐煩,可是又怕人家看到,所以都裝著讓所有的人覺得他是孝子,但是心地不善,尤其是對父母不敬。他本來可以考上,現在已經被削掉這個功名了。

  另外一個是十六、七歲就考上秀才,那文章寫得無人能出其右,怎麼他也沒考上?結果就分析,另外這個人雖然學問真的很好,但是講話刻薄。已經統計出來,他講話傷害別人有二千四百七十多次。所以告訴大家,我們人間有警察在管,整個天地之間有天神、神明在管,那個系統比人間還嚴。你在家裡面干什麼壞事,警察管不了,但是「舉頭三尺有神明」,統統都記,起個歪念頭都記,所以這個慎獨重要。所以,本來他可以做到皇帝的老師,五十幾歲就當皇帝的老師,但是因為造的口過太多,已經考不上了。假如他再不改善,他的口業超過三千條,他的孩子跟孫子要被記在乞丐簿裡面,「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以諸位學長,講話最容易積福,也最容易折福。所以話到口邊留半句,想一想,這個是為後代謀福利了再講;講出去有傷仁厚,那就不要講了。

  所以這裡,知類通達,學問貫通。但是更要完全落實在他處世當中,強立而不反。這個強,非常堅強;立,屹立不搖,任何境界來都不能動搖他。所以他面對境界不迷惑,不被這些境界所誘惑。就像孟子說的,「富貴不能YIN,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那我們現在想一想這三句話,我們想像一下,我們現在是大富大貴的人,我們會不會受污染?觀察到那些高官,有一些國家元首,太太的鞋子真的超過一百雙,一百雙我看是少的了。我說他們真是富貴煩惱多。為什麼煩惱多?不要說別的,光穿鞋子就是煩惱。我們一雙、兩雙都不煩惱,就穿出去了。告訴大家,有錢,錢太多挺麻煩的,知足常樂,夠用就好了。所以富貴能夠不沾染這些貪著不容易。貧賤,還很有操守,不動搖,不做不道義的事,不做任何谄媚巴結,不做違背良心的事情。威武不能屈,縱使是面對生死存亡,絕不做違背道義的事情。

  上次跟大家舉過范氏的妻子,大家記不記得?她生病了,說要一百只麻雀,喂藥,喂到第幾天,最後要吃這一百只鳥的腦。她面對她的生死,她覺得我一條命居然要讓一百條命沒了,這個事我不干,趕緊叫她先生把鳥放掉。「上合天心」,上天有好生之德,她病就好了。南宋朱熹夫子,他有一個舊疾,好像是腳不舒服,很難受。結果有一個人就幫他治療,治好了,他非常高興,就寫了一首感謝他的詩送給他。結果這個醫生走了以後,過沒幾天他的病又犯了,然後他就很難過,他就趕緊,「把我追回來,我要把他那一封信拿回來。」結果人家就問他,你為什麼一定要這樣?他說我不是生那個人的氣,我是怕他拿著我寫的東西人家就信任他,他可能又沒有把人家醫好,或者醫錯了,那我就對不起那個病人了。所以不簡單,都是想著自己做的事會不會贻害到他人,結果這一念心都是念念為人著想,這一念心比針灸還厲害,他病沒多久就好了。

  所以老祖宗講得很有道理,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一個人健康長壽真正的真因是時時愛護生命,時時為人著想,讓人免於恐懼。所以諸位學長,無畏布施好不好做?每一個人每一天隨時隨地都能做,保持微笑,叫「面上無瞋」。你面上有殺氣,可能今天你這個朋友已經心情很不好,又看到你的這麼不好的臉色,他可能三天緩不過氣來。真的,我們曾經聽一個長輩講,他說兒子對他一個不好的臉色他要三天才緩得過來。你說為人子的怎麼能夠不柔順?老人家年紀大了,身體又比較不好,情緒比較容易波動,這正常的,這個時候為人子要時時「怡吾色,柔吾聲」才好。

  所以,這個強立而不反是真正落實了聖賢的教誨。而這個不反是任何情況都不違背經典、違背師長的教誨。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以《大學》來講就是明明德。

  【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

  這裡『化民易俗』,就是跟《大學》相應的,「止於至善」。『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就是「親民」,親近人民,然後教化、感化人民,變化風俗,變成善良的風俗了。我們看,他有了這樣的真實學問,這叫正己,正己自然可以化人。因為「人之初,性本善」,一接觸他,被他喚醒這一分善良。這個在歷史當中,很多成就道德學問的讀書人都有這樣的行誼。

  在《德育故事》裡面,有一個讀書人叫許衡,平衡的衡。他剛好遇到亂世,宋朝末年元朝初年之間,戰亂。結果他剛好經過河南,那時候天氣又熱,很多逃難的人在那裡停下來。剛好旁邊有梨樹,水梨,大家就蜂擁而上,摘梨子下來吃。結果許衡坐在那裡如如不動。然後這些吃的人看著他沒什麼動作就覺得怪怪的。其實這個感覺怪怪的就是人的良知,是吧?自己做的不是很妥的行為,看人家做對的,怪怪的,不好意思了。其中有一個人就去跟他講,你怎麼不吃水梨?都趕那麼多路了,渴死了,你趕緊去摘。結果許衡說,「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非其有,那不是我擁有的東西,那不是我的,去拿,不好。其實從許衡先生的話,很厚道,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不是很好。他沒有說「非其有而取之,盜也!錯也!」沒有這麼強烈。所以以前的人講話含蓄,因為人都有羞恥心,點到為止,不可也。

  結果這個人接著說了,現在兵荒馬亂,沒人的,沒有主人,這個樹沒有主人。許衡說,「梨無主」,這個梨樹沒有主人,「吾心亦無主乎?」樹可以沒主人,我的心可以沒有主人嗎?他有沒有說人家錯?沒有。他只是在這一個境界當中,他守好自己的心,這叫正心。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會影響身邊的人。所以他這樣的一個德行、行持,沒多久他待的那個地方就非常講廉恥,小朋友看到水果從樹上掉下來都不會去撿,連看都不看,都受到許衡的感化。所以教化一方。

  那以前讀書人連一方都能教化,能不能教化一家?所以我們今天學習傳統文化,連家裡的人都不認同,問題出在哪?你們怎麼沒有聲音了?我們剛剛才說要有自知之明,遇到這個情況那要檢討自己。所以《增廣賢文》裡面說到,「親戚不悅,無務外交」,連親戚跟我們都處不好,先不要急著結交一大堆朋友,因為我們連自己身邊的人都相處、照顧不好,那又去結交一大堆人,那都是虛榮心。「事無終始」,一件事都做不好,就要清楚自己的能力還差得很,就不要想著要做好幾樣事業,就要真實面對自己是五分鐘熱度,得要專注的把一件事情做好,從做這件事當中看到自己不足,趕緊改正,提升自己。

  古代在感化他人都不是用道理壓人家的,都是做出來的行為讓人家打從內心佩服。管寧先生,他也是教化一方。剛好他在的那個地方,人們一同到一個水井去打水,只有那個水井,都會發生在那裡爭吵,搶位子。管寧看到之後,他就去買了好幾個桶子,然後把水打好,放在旁邊。所以鄉親一來,本來要搶位子,一看到都幫他打好了,不好意思了。沒有去指責,給鄉親方便,就把人家的善心給喚醒。結果有一天,他發現一頭牛沒有管好,跑到人家田裡,把人家的莊稼踩亂了。他是當地的父母官,他自己把那頭牛牽到路旁,然後自己站在那裡等主人來。等那個主人到了,又看到管大人,真是很羞愧,不好意思。都沒有指責,都是協助、提醒他。然後自己家裡其實都已經快沒有糧食了,但是都是寧可自己沒得吃,都拿去給鄉親吃。見人子,用孝鼓勵他;見人弟,用悌鼓勵他;見人臣,提醒他要忠。所以這種風范在當地也形成很長遠的教化。

  「近者說服」,這個「近」跟「遠」,一來是指他治理的地方是近,不是他治理的地方是遠,這是一個說法;另外一個說法是離我們比較近的,接觸到我們的是近,沒接觸到我們的,但是聽到我們的這些行持、風范,他非常感動。所以這個「說服」是打從內心佩服,叫「心悅誠服」。真的,在這個時代,一個有真實德行的人,比方住在某一個社區,會有很多的人搬去跟他住。比方說你今天打聽到,像大舜一樣德行的人住在某某社區,你搬不搬家?你們沒什麼反應。閩南話說,「千金買田,萬金買好鄰居」。有大舜這樣的德行,那聚人可快了。「道之所在,天下歸之;德之所在,天下貴之」,稀有、珍貴,「仁之所在,天下愛之」。許哲女士當你鄰居好不好?「義之所在,天下畏之」,這個人非常有道義,接觸他的人對他非常的尊重、敬畏。

  「遠者懷之」,這個就時時念著他的風范,希望來歸附他,來跟他生活在一起。范仲淹的德行,是到連敵人最後都遷徙過來接受他的教化。范仲淹死的時候,那些敵軍哭聲傳得很遠。「遠人不服」,他們不服氣我們,「則修文德以來之」。范仲淹雖然是當將軍,但是他用仁慈心對待敵軍,用德行、用教化,幫他們安家。所以連敵人都能感化,哪有我們身邊親朋好友不能感化的道理?

  【此大學之道也。】

  整個國學裡面,國家辦的大學,要教的就是能達到這樣的目標,「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化民成俗」,「近者說服,遠者懷之」。這個目標,就跟《四書》的《大學》是完全相應的,「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記曰。】

  這個『記』指古書。

  【蛾子時術之。】

  這個字念「蟻」,跟螞蟻的蟻是相通的。這裡舉了一個例子,就是螞蟻的小孩,比較小的這些小螞蟻,『時』就是非常勤奮,時時,這個『術』就是它學習銜土的能力,它練習熟了,它就能夠做窩了,螞蟻做窩就是把土銜出來才能把窩做成,它就是學這個功夫。而這個「時」就代表它很勤奮不懈,也是呼應了剛剛講的,一個人學習九年的目標,而且是絕對不可以中斷,中斷可能就不進則退,可能就前功盡棄了。

  【其此之謂乎。】

  所以目標要堅持不懈的去努力。接下來這一段是指大學裡面施教的七個原理,就是給學生教育很重要的七個原理原則。

  【大學始教。】

  這個『始』也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提醒,今天學生來到大學,他剛進來,就給他最重要的教育、提醒,「慎於始」,他可能就一直保持下去。假如一開始沒有把他導正,等他養成錯誤的態度,再要教就不容易了。所以為什麼教育要趁小,那也是「慎於始」。所以整個我們民族的教育從胎教就開始了。上一次好像有跟大家談過「求子三要」,有沒有?你們最起碼要給幾個親朋好友講。這麼重要的道理,結婚還沒生孩子的一定要跟他講。不然到時候他已經有小孩了,你才跟他講,他會怪你,這個時間點要抓住。首先要培養德行,要積福,方以類聚,有德的就感好子孫。再來,「胎幼善教」,從胎中就要做好胎教。接下來整個三、五歲以前,父母給他的身教,扎他的德行的根基。

  所以有一句話叫「教兒嬰孩,教婦初來」,有沒有道理?這個都是「始」,一開始正確了,對方他就循著這個方向去做;一開始沒教他,他錯了,要再導正就很辛苦了。所以媳婦嫁過來是始,一個人剛到某一個單位也是始,是不是?你今天跟這個人剛認識、剛交往,也是始。你第一次見面,自己就吊兒郎當,很輕浮,人家以後都瞧不起你,你別怪別人。包含我們的孩子第一天去上課,這都是我們要抓住這個時間點去教育他,或者是他第一次拿到《弟子規》的課本,都是教育的好機會,讓他珍惜經書。所以,剛開始入學的時候,『始教』。

  【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大家看,這個恭敬的『敬』字已經出現幾次了?提醒我們學習者,恭敬是重中之重。『皮弁』是禮服,專門在祭祀至聖先師孔子的時候穿的。『祭菜』是指芹菜、蘋、藻這類的東西,蘋果的蘋,藻類的藻,芹藻這類的植物、菜,來祭祀孔老夫子。這是表示在開學的一開始非常恭敬聖人,恭敬聖人傳下來的學問,當然也是要恭敬教學的老師。『示敬道也』,尊師重道,從一開始重視。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他要一開始學習了,他學習的心態非常重要。這個『宵』通大小的小,是指《詩經》。《詩經》分「風、雅、頌」,它的整個題材分這三種。《詩經》的寫法是賦、比、興,文章的寫法是賦、比、興,文章的題材是風、雅、頌。《雅》又分《大雅》、《小雅》。《小雅》前面三篇詩是指「鹿鳴」、「四牡」、「皇皇者華」。大家有《詩經》的話可以翻一下,我們圖書館有《詩經》,大家來得比較早可以進去翻翻這些古書,然後坐在《四庫荟要》旁邊,沾一些書香之氣。「鹿鳴」是指天子宴請群臣的一首詩,敘述那些景象。「四牡」、「皇皇者華」,「四牡」的背景是指天子迎接出使的大臣回來,「皇皇者華」是天子送大臣出使,其實都是在敘述為國服務。所以等於是,他要進大學讀書,他的目標就是為國服務,這些詩就啟發他那愛國情操跟目標,要向這些古人學習,那這個等於也是重視一開始的立志。所以《論語》講的「學而優則仕」,學習學得好,出來為人民、為國家服務。所以『官其始也』,就是一開始就讓他立定要當個好官、要為國服務的這個目標。

  【入學鼓箧。】

  到學校去,『鼓』是敲鼓,大家看那個鼓聲,咚咚咚,很收攝人心。所以那個鼓就讓人雜念都沒有了,專注,今天開學典禮。然後在這些禮儀當中,人很專注要面對學習。敲鼓把學生集合起來,然後,『箧』是書包、書箱,打開來把書本拿出來。

  【孫其業也。】

  這個『孫』就是很恭敬的去面對學問,今天要求學了。這個「孫」其實都跟恭敬有關,我們在接受聖賢經典教誨,非常恭敬、謙退、謙卑,才能受教。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這個『夏』是指楸木,山楸,這樣的植物的樹枝。『楚』是指荊樹。『夏楚』,教鞭、棍子,掛在教室的某一個地方,上課不可以亂來,要有規矩,所以叫『收其威也』,這個「收」就是他收斂,不敢造次,要守規矩,然後建立起威儀出來。而且假如學生有大的錯誤,可以用教鞭處罰。現在好像不行了。其實為什麼不行都有原因的,一定是發生某些事才會有這些規定。發生什麼事?發生有老師打小孩,小孩不能接受,告到校長,告到哪裡去。好,這個話題比較敏感。

  其實,一個老師假如是真愛這個孩子,教育他,他會不會恨你?往往是我們處罰他的時候是情緒,他可能就不能接受了。所以我母親教書教了三十多年,她們那個時候比較幸運,從沒有說不可以體罰。結果我媽說,奇怪了,教了這麼多年,那個打得最凶的,在路上遠遠看到就,「老師好!老師好!」熱情得不得了。為什麼?他知道你是愛護他,在教他。我母親說,反而那個成績很好的,遠遠看到就躲起來了。她覺得這些孩子,成績不好的孩子反而比較有感情。那孩子知道你為他好,他怎麼可能去告你?所以處罰孩子不能動氣,而且處罰完孩子還要讓他微笑離開,因為他理解你是為他好,你是愛他的。然後處罰完,還要告訴他方法,怎麼改善,「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更好」,他又被鼓舞了,是帶著歡喜離開。他帶著怨恨離開,那鐵定會出狀況。但我們還是要體會到,在一個教學的地方,他還是要有威嚴在,不能讓學生隨便。所以一來,教學者的德行要有一種威儀;再來,整個班級都要講究秩序、規矩。現在很多風氣說,讓孩子活潑一點。活潑到根本就是亂成一團,那都是錯誤的。

  這一節課先跟大家談到這裡,我們待會再繼續,謝謝大家。

 

上一篇:淨空法師: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210集
下一篇:達真堪布:如果沒有放下分別,無法達到真正的淨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