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十一 非器說法(說法不觀機)
《集頌》:“與淺智人說甚深,離諸戲論真空理。
驚疑怖畏大菩提,心生退沒樂小乘。”
“甚深”法、“離諸戲論”都是講的諸法的“真空”道“理”,對於“智慧”“淺”的人,或剛剛發心進入大乘而起修六度的人,因不是接受空性道理的化機,就不能給他們講甚深之法。否則他們沒有正確理解的話,認為大乘就是講空的、就是什麼也沒有的,既然什麼也空,行持六度干什麼?成佛是真的麼??這樣,有人可能會失去正念,貪執“什麼也不存在的頑空”,有人會對大乘(大菩提)心生“驚疑”或“恐怖”,放棄大乘的發心和行持而退墮小乘,這樣也同時犯了“障礙他人菩提”的罪過。
大乘《天台宗》把釋迦佛的一代時教,分為五時八教,即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藏教、通教、別教、圓教、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直說大法叫做頓教;先說小乘,由小而大叫漸教;唯獨當機明了,他人難知叫秘密教;或頓或漸,並無定數,叫不定教。
化法四教,是藏、通、別、圓。因為眾生的智慧有利鈍,煩惱有厚薄,所以佛陀以利他的妙智,善巧方便,於一佛乘,開為四教。可見佛陀悲心殷切,化機各別不同。
菩薩十八重戒之十二 勸退大乘(勸人捨大取小)
《集頌》:“汝今不能樂大乘,行六度行成種智。
速趣解脫盡生死,聞者驚疑怖菩提。
退沒聲、緣捨大心。”
《現觀莊嚴論》講:“種智”即“一切種智”,是佛的智慧,“成種智”即是成佛之意,成佛後得到的“一切種智”包括1、“如所有智”,親證一切法皆空的智慧。2、“盡所有智”,能映現萬法種種事相之差別的智慧。
“退沒聲、緣捨大心”即為退失大乘標志的菩提願和菩提行,而墮入小乘的“聲聞”、“緣覺”行。
《地道》上講:行人有決定種姓和不定種姓兩種。1、決定種姓者:比如小乘的行人從開始就只是發了“出離”的小乘心,一直到親證小乘的果位也沒再發起“度眾”的大乘心。從開始就發了“菩提心”的大乘行者,無論遇到何種違願也不曾退失直至成佛。2、不定種姓者:小乘行人在半途又轉發大乘心,行六度者,大乘行人遇違願退失“菩提心”轉修小乘乃至不再修持佛法者。
小乘的“聲聞”人,是以自度(自己了脫)為目的的行人,他們親在佛前聽聞經法,故稱“聲聞”,以四聖谛八正道為主要行持,最後會得“阿羅漢果”。“緣覺”也是小乘的一種,以自度為目的,因“願”和“緣”的關系,他們會生在無佛的時代,但由於過去世曾在佛處聽聞經法培植善根,此世會因目睹秋花、落葉等而感悟“十二緣起”法,最終親證“辟支佛果”。
如果勸人捨棄大乘的發心轉修小乘法,或以“你沒資格修大乘法,你不會修成的”之類的話,讓對方退失了菩提心的,就犯此戒。
佛陀成佛後的第一句話是:“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都具備能成佛的平等佛性,最後都能成佛,不關乎你的出身、財富、名聞等,而觀待行者對法、對師長的信心,持戒的清淨度,修行的精進度等。成佛的條件雖然很多,但成佛的權利是平等的!
菩薩十八重戒之十三 勸捨聲聞戒學(勸捨別解脫戒)
《集頌》:“汝今何用學小乘,別解脫戒聲聞律。
應當受持大乘典,發菩提心淨諸業。
不受當來惡果報,令捨波羅提木叉。”
此條戒主要指勸他人放棄(不持)小乘戒律。戒律也叫“毗奈耶”,也叫“波羅提木叉”,包含“止持”、“作持”雙重意義。這裡的“別解脫戒”和“聲聞律”同義。
大乘行人的“捨小向大”,“捨”的是小乘的“自度”的發心,並不是“捨”掉小乘的戒律。因小乘的戒律被大乘菩薩戒所含攝,是大乘戒律的基礎,小乘行法被大乘行法所含攝,是行持大乘的共道。
大乘菩薩戒包括:1、攝律儀戒(別解脫戒),2、攝善法戒,3、饒益有情戒。別解脫戒是指能使人了脫(解脫)生死的戒條,即持住一條戒,得一份解脫功德,別解脫戒全持住,定能解脫生死。如:八關齋戒、沙彌十戒、比丘250條具足戒、比丘尼的348條戒都是。
對於沒受過任何別解脫戒而進入大乘(般若密乘或密乘)的行人來說,定期受持八關齋戒和十善業道則是非常必要的。
《華嚴經》:“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出家人受的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就是由此而來。
《沙彌律儀》:“放非止惡曰戒,處斷輕重、開遮持犯曰律……”
經雲:“以戒生定、以定發慧”,又說:“無戒之定是邪定,無定之慧是狂慧……”
可見,戒在整個佛教行持過程的重要性,勸他人不持(小乘)戒,障礙、破壞(乃至誹謗)他人持戒,罪過極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