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知道卻做不到,是因為分心的事情太多,總是徘徊在憶念過去與籌劃未來的虛幻中;亦或是被外境所轉,喪失反觀自心的自控能力。作為修行人,必須要有嚴格的“斷捨離”紀律,隨時說放下一切,就能立刻放下一切,安住在修行的境界中,保持正知正念的覺性。
如果把每個人比喻為一個水杯,上面所說的就是立刻變為空杯的能力,或是保持空杯的境界,所謂的“不著一物”,是一種強大的出離心、一種強大的禅定力。只有這樣安住在空性大基之上,才能夠生起一切修法的功德,否則會有摻雜世間法、被世間法染污的過患。
這種能力是瞬間的,也是一種狀態。如果做不到,我們應該祈請上師加持,把上師觀想在頭頂,猛烈祈請上師恆時加持我們,讓我們保持清醒,保持空杯的出離心,擁有暇滿人身,擁有時間聞思修佛法,利益眾生。一定要這樣做,祈請上師、恆時安住在暇滿、出離、空性的境界中。
(二)
知道卻做不到,是因為沒有方向、場景、心境,不知道該如何去做。我們要在“三殊勝、五圓滿”的攝持下,全心全意、專一地投入當下。簡單地說,在每一個當下,都是為了利益眾生而成佛的,這是目的;在每一個當下,都是在蓮師淨土、上師加持下,這是淨觀的場景;在每一個當下,都要屏蔽掉外內密一切無關的噪音,這是專一的前提。
在每一個當下,都要保持不松不緊的狀態。不松是保持著覺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緊是松坦安住,任運自在,不執為實有。像是一場莊嚴的游戲,莊嚴就是不松,游戲就是不緊。
以上四個要點,都是要做的,菩提心、清淨觀、禅定力、不松不緊。如果做不到,還是要猛烈祈請上師加持,相信自己,不為自己,只為利益眾生。我們必須要熟悉這一套狀態,做到在一念間總攝以上要點,無論做任何事,哪怕是做夢,都要安住在這樣的狀態中。
(三)
知道卻做不到,是因為所做太過復雜,從而產生畏難心理。真正的竅訣,都是非常簡要的,因為如果不夠簡單扼要,就不具備實戰的可操作性,就不能夠用在往生的剎那,勝敗往往只在一念之間。所以,將我們的心變得簡單,將萬法總攝於一,是我們必須要做的。
我們必須得到法脈持有者的傳承,就好像手中的寶劍、心中的劍法和內功心髓,都是至高無上的,以此才能與死神作戰啊!這就是對傳承上師、佛法、本尊、咒語、竅訣的無上信心和虔誠心,我們的歷代傳承上師都是虹光身成就者,我們也將以虹光身追隨上師們的足跡。
上師是十方諸佛菩薩的總集,上師是佛、上師是法、上師是僧;上師是上師、上師是本尊、上師是空行;上師是法身、上師是報身、上師是化身。我們要猛烈地向上師祈請、憶念上師、分秒不離上師。如果做不到,就要培養對上師的信心、虔誠心,時時刻刻祈請上師加持自己,能夠對上師生起真實無偽、永不退轉的大信心。
(四)
知道卻做不到,是因為沒有進步,沒有成就感,沒有正面的反饋,做完了,卻好像什麼都沒有做。畢竟修法不像吃飯,吃一口是一口,吃完了就飽了。我們看不見、摸不著,每天投入了時間、投入了精力,到底修成了什麼呢?
我曾多次撰文,強調修行的階梯、定解和確斷。上等的修行人一天比一天進步;中等的修行人一月比一月進步;下等的修行人也要一年比一年進步啊!我們一定要時時反觀自心,觀察自己的出離心有沒有增長?信心和虔誠心有沒有增長?慈悲心、菩提心有沒有增長?清淨見有沒有增長?觀察夢境的顯現,有沒有清淨?
修行的過程就是將法融於心相續的過程,當心法相融、無二無別的時候,就是修行成就的時刻。通過聞思修、戒定慧,將法融於心。如果做不到,一定要祈請上師加持,發願讓自己的出離心、菩提心、信心、清淨見,越來越往上增長,永不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