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妙祥法師:不打妄想即念佛(4)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妙祥法師:像這種說法,表面挺受歡迎,從文字上聽沒有錯,實際在真正的佛法上是講不通的。什麼叫明明了了啊?我們什麼時候見過明明了了?我們沒見過。我們什麼時候知道自己起心動念了?如果我們能知道起心動念,那得是開悟人,我們根本就不知道。而且我們每句佛號的究竟歸向,歸向到哪兒,還不知道,所以我們現在屬於糊塗人。

  所以說修行呢,這些問題都得解決,才能算是修行。真正的修行,必須得見性以後才能起修。沒有開悟見性之前都不能算是修行,只是盲修瞎練。就算盲修瞎練那我們也得盲修瞎練哪,是不是?也得這樣。但是按照法門來講,你得把整個原則給掌握住了。

  念佛是為了什麼?念佛就是個拐棍。這個拐棍你得怎麼使喚?你得隨時念,隨時把拐棍給丟掉。不斷地念佛的目的,不是要這個拐棍,而是要究竟丟掉這個拐棍,借用這個拐棍丟拐棍。

  這個你要弄清楚了。那怎麼去丟啊?是不是?丟的目的,怎麼去丟?這你弄不清楚,本身就走了一個大彎子,念佛追求佛,這本身就是弊病。

  念佛的目的是把一切都放下。那怎麼去放下?放下什麼?什麼都得放下,沒有什麼不可以放下的。說我保留哪一念,或是保留哪一句佛號,這都不行。一切都得放下,沒有一樣不可以不放下的。

  你想一想,你這個問題就難了,是不是?這才是往修行的道路上走,這才能往前走。說我不知道,光知道念佛、念佛,追求佛,最後也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呢,還是妄想套妄想,妄想追求妄想,最後結果呢,要慢。但是也避免不了。主要還是自己多體悟什麼呢?《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關鍵的問題。怎麼去生其心?那心究竟怎麼去生?這個問題是很重要的。

  比丘尼:……(錄音聽不清)

  妙祥法師:表面上你說的是每天也不講那個,誦經就誦經,但我們那個妄想控制不了啊。你想說是“我想要誦經的時候就誦經,什麼妄想也不打”,它控制不了。另外這種說法呢,只是離開世間法的說法,說這世間哪,它不存在其他的因緣。

  比如說,你誦經的時候在虛空裡誦,它能達到這種程度。因為你生活在世間裡,很多的事情,那面響一下子,那面喊你一句;或者你早晨吃飯沒吃飯、中午要做什麼……這個妄想隨著你誦經它都會生起來的。因為我們很多妄想它永遠不斷地生滅,不斷地起心動念,它怎麼能控制得了?控制不了的事情。

  所以說你在這個問題上,那個只是一個大框,只是說說而已,但是做不到。關鍵是在我們應該怎麼去做的問題,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是關鍵地方。修行不在這上下功夫,就很難。說是“我該做的做了”,一會兒做了,一會兒就不是了。

  這個應無所住,就是說妄想不怕有,就怕覺斥(指發覺後進而排斥)。怎麼去覺?就是妄想來了千萬不要去排斥它。妄想來了,你正好誦經呢,那邊人告訴你說的,“師父,那個如何如何……”你呢,“啊,好。”這面還繼續誦你的經,就是說不管誰打擾,不去排斥它。

  你不能說:“哎呀,這個妄想起來以後,我硬擱腦袋憋著,不去想、不去想,硬不去想。”不是這個意思,但也不能隨著它去想,隨著它也不對。隨著它想,我們就被它轉了;你要硬排斥它,本身它又成了一個新的妄想。所以說兩個,就是說“魔來魔斬,佛來佛斬。”好的我也不住,壞的我也不住。這樣的話呢,也不排斥,你心裡只盯住誦經,這樣就可以了,慢慢地這個心就能老實了。

 

上一篇:慧淨法師:念佛之殊勝利益
下一篇:妙祥法師:不打妄想即念佛(3)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