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林夕:從佛中參悟愛情的無常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寫詞,在時裝學角度而言,即是好多條line,我現在主力鑽研的叫‘佛line’,1998年我為了王菲寫了《守望麥田》、《百年孤寂》與《開到荼靡》,都是嘗試用佛家精神,solve戀愛的問題,很難流行,希望日後糖衣再放多一點。”林夕在2004年接受訪問時如是說。這條佛line,漸漸成為林夕詞作的一股主流,無論是直接說理的《難念的經》、《觀世音》,還是借以談情的《人來人往》、《愛情轉移》,佛學的意味均十分濃厚。

  林夕引佛入詞是近十年左右的事。他在一次訪問提及,以佛學來填詞源於1998年自己經歷的一場大失戀,湊巧他要為之填詞的王菲也經歷婚姻問題,於是林夕開始以新的手法書寫:“我想了很久,一個人可以怎樣保護自己,想了很多道理,後來又寫了《給自己的情書》。之後開始看佛經,發現它和我之前想的道理類近,佛的主旨是如何解脫痛苦。”起初林夕的詞只是碰巧與佛理相通,經過十一年時間洗禮,林夕這條“佛line”日趨圓融。到底林夕如何以佛理書寫愛情,做到佛學與愛情兩不相礙?

  佛學:如實觀的哲學

  林夕說到佛的主旨是如何解脫痛苦,這是對的。根據學者霍韬晦的說法,佛學是一套“如實觀的哲學”:“佛教首先假定人生的困擾來自無明,然後假定困擾的解決依賴如實觀。”所謂“無明”,即是沒有光明,在這個狀態下的人苦惱癡迷;若要去除無明,有賴培育“如實觀”──觀照實相的智慧。然則“無明”的具體內容為何?“如實觀”中的實相又是甚麼?  

林夕:從佛中參悟出“愛情不停站”

  佛line漸成為林夕詞作的一股主流

  《雜阿含經》有段文字可以回答這些問題:“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

  佛陀從人的肉身(色)開始剖析,指出人的肉身是無常的,隨著各種緣起條件而遷變不居。如果認為肉身可以恆常不變,執於青春時的肉身則成老苦,執於健康時的肉身則有病苦,執於生存時的肉身則為死苦。肉身如此,心理活動(受、想、行、識)也是如此,會隨著事物而遷變不居。用佛學的用語,這就叫做“無常”。人陷於無明而不能自拔,正在於他們不明白世事無常的真相,誤以為自己可以決定一切,而對事物生起貪戀。一旦有所貪戀,執於定常,就會生出各種苦果。

  設想一個情況:你拿著舊情人合照,照片中的你們笑得相當甜蜜。你看到後,竟然覺得哀痛。你哭了。為甚麼會這樣?

  佛學認為,世界的實相是流動的事件,而不是靜止的物件。以照相機把本來流動不居的事件拍攝下來,變成某個鏡頭的定格,就是化流動為靜止。如果把鏡頭所攝執為定常,就會產生苦果。一段關系的生滅常斷,本來是一連串的事件,由不同的緣起條件所組成。截取某個歡愉片刻以為永恆,那是迷執;執於歡愉片刻,現在失去了,當然哀痛。

  破執的方法在於養成“如實觀”。所謂“如實觀”,即是洞識世事無常的目光。佛學認為現象的構成有賴各種因緣,“因”是主要原因,“緣”是輔助條件,一件事情得以成就,需要各種不同的條件來配合造就。這些條件的構成純屬偶然,背後並無上帝主宰操控。事物就是如此,依於因緣而生滅。洞明因緣,即能如實觀照。

  因此事物無所謂“有”(being),以為事物是“有”即以為事物具備各樣恆常不易的性質,那是執於定常,未能把握實相;同時事物無所謂“無”(nothingness),以為事物是“無”即以為事物終必歸於虛無,花開了會丟謝,潮起終究潮落,這也是執於定常,以為事物有一個從有到無的發展歷程。一般人誤解佛學,以為佛學悲觀,觀察到的是世事的消逝與滅亡。

  其實這只是無見、斷滅見,跟有見、增益見是同一銀幣的兩面,同樣以為世事有某種恆常不變的定律。佛學卻認為事物是“空”的,即是說事物在不變的流動變化之中(becoming),故此無所謂“有”亦無所謂“無”,變好變壞是生是滅實在無人知曉。如果說有見是樂觀,無見是悲觀,則“如實觀”這種觀空的智慧可謂“達觀”——通達觀照到世事變遷而不陷於有無之見。

  愛情:一場轉移,人來人往

  根據一般流俗見解,佛學與愛情理應不能兼融。和尚不是清心寡欲的嗎?情有所鐘不是執著嗎?答曰:這是流俗見解,不是佛之本懷。佛的主旨在於脫苦,而不是脫離塵世。用佛學的術語,這樣叫做“去病不去法”──斷絕的是執念,而非事物本身。佛陀覺悟之後,依舊穿衣吃飯,日常生活作息不會因此而有所更易。所更易者,是以往執於定常的目光。同樣道理,洞明“愛情”落於緣起法之中,只是讓人明白一段關系自有其生滅常斷的條件,愛情的來去並不可以由個人自覺主宰,但佛學並不因此勸人不再戀愛。

  林夕當然明白這種佛學愛情觀。他述及自己的愛情觀時,就說:“關於愛情,因安樂而快樂,就是做到‘不錯過任何挑逗,也不為任何人守候’,‘不給我的我不要,不是我的我不愛’。”換一個簡單的說法,即是愛情要來,不會抗拒;愛情要走,不會糾纏。所以林夕十分強調愛情不能“擁有”:“情歌,總喜歡用失去了他來表示分手。我寫過,罪過罪過。一個人是如何以為憑愛情或婚姻而有能力擁有另一個人?”所謂擁有一段愛情,即是將愛情當成物件,以為可以用手執著把玩。這就是忘記了愛情關系是一連串事件所構成,愛情不斷流轉,以為藉著愛情可以擁有一個人,那是迷執。  

林夕:從佛中參悟出“愛情不停站”

  愛情不停站

  在“如實觀”的智慧下,林夕的愛情觀就是一場人來人往的轉移。愛情是緣起的,因藉某些條件來而又去,既由不得我自作主宰(自性),也不是上帝或月老穿針引線(他性)。2007年寫成的《愛情轉移》最能透達這個意思。這一首歌,從一個相當宏觀的角度來書寫“愛情”。愛情是一場轉移,愛上一個人,樂過痛過恨過之後,又愛上另一個。這個歷程是無限的,因此才有“愛情不停站”的說法。

  林夕自己解釋:“其實所謂的愛情路,對我來講是沒有終站也沒有停站的,人生很無常,特別是感情方面,你無法控制它,你愛一個人是不受控的,如果受控的話就不是愛情。所以我就用‘愛情不停站’的感覺來寫”。事實上,2002年寫成的《人來人往》,林夕藉著歌者第一身的經歷,也說出同樣的意思:所謂愛情,就是有些人來了,有些人走了,擋不住也留不下。人來人往,正是此意。

  講到最後,剝去各種概念名相,擺脫各式理論光環,說的不過是愛情總在流變之中。林夕以其神來之筆曲盡這個意思,既是功力,亦是造化,我們應當心存感謝。

  ——文節選自《林夕·佛學·愛情》

 

上一篇:智敏上師:死後投生的決定因素是你最重的那個煩惱
下一篇:太橋旦曾堪布:別讓“共成就”的貪執引你入惡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