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是第十二屆萬盞法會的第一天。今天給大家講一些與皈依相關的內容,因為昨天皈依的人很多,其中大部分人是剛接觸佛法,新入門的。
皈依是一切道之基礎,所以皈依是很重要的。還有與皈依相關的一些內容,如皈依的基礎——信心;皈依的分類——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皈依;皈依的本體——佛為導師,法為道路,僧為道友,上師為三寶的總集。在此不一一細講。
今天主要講皈依的學處——皈依後要做什麼。如果皈依後不明白皈依的學處,不如理如法地取捨,皈依的意義就不大了。
昨天皈依時,大家已經下了決心,也可以說在你們的相續中已經有了皈依戒的戒體。僅僅皈依了——剛走進佛門,也可以稱之為居士——皈依居士。戒體是決心,這樣就有戒體了。
如果不如理如法地取捨皈依的學處,皈依不僅沒有功德,還會有一些罪過。佛在《教比丘經》中講過:“有之戒律為安樂,有之戒律乃痛苦,具有戒律乃安樂,破壞戒律之痛苦。”對有些人來說,守戒是一種快樂或快樂之因;但是對有些人來說,是一種痛苦或痛苦之因。誰如法地受持戒律,今生來世就會快樂。誰破壞戒律,今生來世就會痛苦。
我們要了解,要取捨,皈依的戒律就是皈依的學處,皈依的學處就是皈依的戒律,這兩點是一個意思。
第一,三種所斷。三種所斷就是不應該有的行為,也可以說是不應該做的事情。
一、皈依佛後,不皈依天魔外道。我們已經皈依佛了,心裡已經下了決心——佛為究竟的導師。佛陀是我們的導師,不能再把外道、梵天王、帝釋王、地神、樹神等鬼神,做為究竟的依怙——不能皈依他們。
因為雖然他們有一些神通、能力,也許能給人一些暫時的利益,但是不能給人指出解脫之道、菩提之道——解脫的方法,菩提果指佛果。他們沒有辦法教給我們方法,因為他們自己還在六道中輪回,他們自己還沒有擺脫痛苦,擺脫煩惱。雖然他們也想擺脫痛苦,也想擺脫煩惱,但是沒有方法,他們采取的方法都是錯誤的。那麼能不能通過神通、苦修等,永遠的解脫煩惱,擺脫痛苦?不能!因為他們沒有方法,也無法傳授我們方法,更沒有辦法指導我們。
以前我們也講過,比如禮拜、供養他們是可以的。佛在世時,也經常拜地神,供地神等。
有些人可能沒有明白這些道理,皈依佛門之後,就不供不拜家裡供的仙或神了,其實這樣的行為是不如法的。可以頂禮、供養他們,但是不能皈依他們。因為他們不能做為我們究竟的導師,我們要解脫,要成佛,不能靠他們,他們沒有辦法讓我們解脫、成佛。
我們還要明白,皈依佛門,走進佛門,主要是為了解脫,為了成佛。大家問問自己,皈依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解脫,還是為了成佛?如果不是,發心就不正確,也可以說皈依不如法了。
所以皈依佛門,應該為了解脫、成佛。佛已經解脫,已經成佛了,已經永遠地擺脫煩惱,擺脫痛苦了。他的功德、智慧和福德都已經圓滿了,佛可以教給我們圓滿成佛的方法。
佛成佛之後,為了有緣眾生轉了三次法輪,把用過的方法教給了我們,按佛的要求,如理如法的修持佛法,我們也能解脫,也能成佛。天魔外道沒有這個能力,所以不能皈依他們,不能視他們為究竟的導師。
二、皈依法後,不能惱害眾生。佛法是不惱害眾生的,如果皈依佛門後再去惱害眾生,就違背了佛法,這是錯誤的,也叫犯戒。最究竟的佛法是智慧,但是這個智慧是不離慈悲的。慈悲不能離開智慧,智慧也不能離開慈悲。
現在有的人有一些慈悲但是沒有智慧,有的人有一些智慧但是沒有慈悲,慈悲與智慧脫節了。
有的人發心很好,做了一些善事,卻沒有好報,遇到了很多障礙,很多不如意之事,原因就是缺乏智慧。你做善事、好事沒有錯,心懷慈悲也沒有錯,但如果缺乏智慧,依然會煩惱、痛苦。
有的人有一點聰明,有一點智慧,但是沒有慈悲。遠離了慈悲,就不是究竟的智慧。所以智慧不能離開慈悲,慈悲也不能離開智慧。智悲雙運才是究竟的境界。
害身邊的人也是惱害眾生,也是違背佛法的。
“不惱害身邊的眾生,我做不到啊!他們阻礙我念佛,阻礙我做功德……如果我老老實實聽他的話,就無法修行了,也不能解脫了。”這就是缺乏智慧。我們剛才講了以方便為門,如果有智慧,就有善巧方便。有了善巧方便,就有了智慧。他就不會阻礙你了。
什麼叫智慧?什麼叫善巧方便?就是讓他老老實實的聽你的,跟你一起學佛,你這就是有智慧了,就有善巧方便了。如自己有智慧,有善巧方便,至少能讓他不阻礙你,不讓他給自己帶來障礙。如果給自己帶來了障礙,阻礙了自己做功德,說明你還是沒有善巧方便。如果有善巧方便,不可能給自己帶來障礙!如果給自己帶來了障礙,說明你沒有智慧。
智慧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智慧就可以解決問題,有智慧就不會有障礙。有障礙說明還不夠善巧方便,還是沒有智慧。
最基本的要求。大乘是在小乘的基礎上,不但不惱害眾生,還能饒益眾生。我們已經皈依了佛,皈依了正法,再也不能惱害眾生。
接觸會受影響。大乘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的,如果有一定的定力、修行了,才可以影響他人。但最初時,還是要遠離。因為如果你不能影響他,就會受他影響。我們有一句諺語說:跟誰像誰。
如果經常跟抽煙的人在一起,慢慢的也會抽煙了;經常跟一個喝酒的人在一起,慢慢的也會喝酒了。在佛法裡也一樣,比如在寺院,本來是一個比較精進的人,跟一個不精進的人在一起時間長了,慢慢的也不精進了。尤其是剛出家的人,本來很清淨,跟一個不太清淨的人在一起,時間長了,也變得不清淨了。這都是因為受身邊人的影響,所以要遠離。
外道有他們自己的主見,有很多要做的,如果經常與他們交往、在一起,也會受影響的。尤其是最初的時候,要遠離學外道及邪思邪見重的人。皈依僧後要這樣做。
這三種不能做的叫所斷。三種所修是皈依佛後,經常憶念佛的功德,頂禮佛。
憶念佛的功德,就是頂禮。頂禮可以磕大頭或磕小頭,主要是一種表示,心裡有恭敬心,所以在外在上要有這樣的表現與行為。如果內在沒有恭敬心,只是在外表上、行為上有,是不如法的,不是佛法裡講的頂禮。佛法裡講的頂禮有身語意三種頂禮。
若只是在表面上,在行為上頂禮,是不如法的,不是佛法裡講的頂禮。佛法裡講的身、語、意三種頂禮,先是意頂禮,這是根,然後是語頂禮,最後是身頂禮,
身頂禮是磕頭,語頂禮是念佛菩薩的佛號或贊頌佛菩薩的偈頌。意頂禮指恭敬心。什麼叫恭敬心呢?就是知道佛有什麼功德。雖然很多人信佛,但卻不知道什麼叫佛,也不了解佛。首先要了解佛,知道佛有哪些功德。佛有很多無漏、圓滿的功德,我們對這種功德生起了歡喜心,按世人的說法是心裡很崇拜,同時發現跟佛比,自己很差,有很多過患,有一種慚愧之心,這就是恭敬心,以恭敬心念佛、念誦贊頌佛菩薩的偈頌,這才是真正的意頂禮。以這樣的心磕大頭,磕小頭,才是真正有功德的。
什麼叫“表裡如一”?就是因恭敬心而做。表裡如一很重要,很多人信佛、學佛很多年了,卻未受益,沒有什麼改變,原因是表裡不一,其實我們在表面上做了很多,念過佛,念過經,也做過很多功德。但是因為表裡不一,沒有生起真正的恭敬心,沒有生起真正的慈悲心,沒有生起正知正見,所以我們可以說是在裝——裝修行人,裝學佛人,人家怎麼做,自己也跟著做,像猴子一樣跟別人學。不是真正生起恭敬之心而做禮拜,憶念佛的功德。
第二,皈依法,就是憶念法的功德,法是不變,真正的法是我們的自性。頂禮也是這樣的,認識到了自性,在自性中安住,這是一種最好的頂禮。
第三,皈依僧。就是憶念僧的功德,僧的功德就是僧寶的功德。真正的僧寶是在菩提道路上,在解脫道路上已經不退轉。我們憶念他們的功德,就是頂禮。這三種所行,是我們要做的。
還有三種同行,就是皈依佛。佛已經圓寂了,佛圓寂的時候,阿難等眾弟子都特別難過地哭泣,佛告訴阿難不要哭泣,將來自己會以善知識的形象來度化眾生。所以,具德的上師都是佛的化現。蓮花生大師也講過,所有具德的上師,善知識都是他的化現,也可以理解是佛的化現。
現在是末法時期,具德的上師善知識替佛弘法,把佛的智慧傳承下去,要把上師,善知識看成是真正的佛寶。皈依法之後,上師所講的法就是真正的法寶。佛講了很多法門。但是佛法廣大,佛理深奧,如果不依善知識的竅訣,自己要了知是很難的,所以要靠上師善知識的竅訣。
不用說佛法,即使學一門世間的技術,也要靠老師的很多訣竅,依靠一個好老師能學到真正的東西。佛法更是這樣,如果不依靠一個具德的上師善知識,只靠自己很難了解佛法,很難精通佛理,所以一定要依靠具德的上師善知識。
一說“具德”,大家會覺得很難把握,很難分辨。我給大家提個建議,大家看我們的上師如意寶,他用一生的精力弘揚正法,給有緣眾生講經說法。有些人只是偶爾講一講,然後就消失了。不能找這種所謂的“上師”。要找長期不斷給你講經說法、弘揚正法的真正上師。給你多講,不停的開導,你一定會受益,因為解脫不是靠人,而是靠法,佛講得很清楚,“依法不依人”,真正要解脫成佛是靠法不是靠人。具德的上師能給你講經說法,能用一生弘揚佛法就可以了。如果是戒律不清淨等,雖有過患,但問題說大也大,說不大也不大。
佛經裡有這樣一個公案:有一個人殺害了自己的母親,犯了無間罪。在小乘佛法裡,這是定罪,即使忏悔也無法清淨。他在原來的地方住不下去了,但是哪個僧團也不收留他,於是就到了另外一個地方,當地的人不知道他犯了這麼嚴重的罪過,但是因為他講經說法的能力很強,他將余生都用來講經說法,於是收了很多弟子,
這些弟子中有很多阿羅漢。他死後,他的弟子裡有位年紀最大的長老,也是個阿羅漢,認為他們的上師肯定在一個清淨剎土裡。他通過神通觀察,發現上師不在清淨剎土,他很奇怪,就在餓鬼道、地獄道裡一個一個觀察,發現他們的上師在地獄裡。觀察因緣發現上師殺過自己的親生母親。阿羅漢知道這件事情後,把上師所有的弟子都召集起來,給上師做超度,一超度上師立即脫離了地獄。他培養了那麼多的阿羅漢,並且用一生的時間傳法,這個功德、福德是不會浪費的。由此說明,如果自己有信心,上師能給你講經說法就可以了,應該依止這樣的上師善知識。
皈依僧後,把同修道友看作是真正的僧寶。同修道友生生世世都在一起,若跟同修道友鬧矛盾或搞不好關系,生生世世都會出現這種障礙。同修道友之間一定要和睦相處,這樣自己生生世世修行都會很順利,這是很重要的。以上是三種同行。
還有五種共同。皈依上師三寶之後要做的事情有五種,這些在《大圓滿前行引導文》裡面講過,今天講的五種是《三戒論》裡講的。
第一,皈依上師三寶之後,即使為了生命、江山、國政也不能捨棄上師三寶。皈依上師三寶之後,相續中就有了戒體。因為自己下決心了,這個決心就是立下的誓言,所以一定要守護誓言。不守護誓言的人就像喪失了靈魂的屍體一樣,世間的天尊也不會保護這種人,這是麥彭仁波切在《二規教言論》裡講的,所以守護誓言很重要。
在前面講過,我們要解脫、要成佛,只能靠上師三寶,上師三寶才有這個能力,所以皈依上師三寶很重要。即使為了世間的名聞利養,也不能捨棄上師三寶;即使當國家總統,也不能捨棄上師三寶;如果不捨棄上師三寶,會失去生命,即使這樣也不能捨棄上師三寶。不能捨棄自己的決心,要守護自己的誓言。
這裡講的是上師三寶的重要性。除非你不想解脫,不想成佛,否則,只有靠上師三寶才能解脫成佛。上師三寶比自己的生命都重要,比世間的所有利益都重要,若沒有這樣的認識,沒有這樣的心,要麼就不是真正求解脫、求成佛的人,要麼就是沒有明白解脫成佛的重要性。
解脫是再也不煩惱,再也不痛苦;成佛是福德圓滿、智慧圓滿。普通人很難做到,只有修行人才能做到,只有通過佛法才能做到。所以,即使縱遇命難,為了世間任何利益都不能捨棄上師三寶,這個決心要堅定。
真正皈依上師三寶了,世間的福報、名聞利養自然而然都會有。為了上師三寶是不是要捨棄生命?不可能的。真正皈依上師三寶了,真正如法修行了,不可能為了上師三寶失去生命。也許有人擔心:好害怕!不用擔心,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這裡主要強調的是決心要堅定,要懂得皈依上師三寶的重要性。
有人會想:雖然皈依上師三寶了,但有些事情上師三寶肯定無法解決,還是自己想想辦法吧。像有些人生病了,參加法會不舒服了,參加百日共修不舒服了,然後會想:上師三寶肯定無法救護我,我還是趕緊下山,找一個名醫吧。這也是犯戒犯錯的。那身體不舒服、生病是不是不能去看?不是這樣的。看病的時候,無論是醫生還是藥物,都是佛菩薩的化現,都是佛菩薩的事業。佛法裡專門有個藥師法門,這些醫生、藥物,包括機械,都是藥師佛的化現,都是藥師佛的事業。這裡講的也是這個道理,這個時候也不能忘記上師三寶,這樣心裡就不矛盾了。這樣可以去找醫生,也可以服藥,也可以體檢等。要明白一個道理:這都是佛菩薩的化現,都是藥師佛的事業。這樣還是依靠上師三寶的。
佛在經中講過,比如我們在夏天特別熱的時候,刮來了一陣涼風,感到了一絲清涼,這都是上師三寶的化現,這都是佛的一種顯現和加持。佛無處不在,佛的事業也無處不在,要明白這個道理。比如我們在工作上遇到了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肯定想不到上師三寶,還是想應該給領導送點禮,這樣才能解決問題。找領導可以,找關系也行,怎麼都可以。
但要想到這一切方便都是上師三寶的賜予和加持,而不能想“上師三寶肯定無法幫我解決,我要找另外一種方法……”這是錯誤的。
恆時憶念上師三寶的功德,不間斷供養。自己吃飯、穿衣服以及外出時都憶念上師三寶的功德並做供養。吃飯本身是一種供養,吃飯時先供養上師三寶,心裡想“這是上師三寶賜予我的甘露。”這樣供養會培養自己內心的恭敬,然後當加持品吃,當悉地用。這裡面有加持,有能量——自己的信念。若是端起飯只“呼呼”地吃,因為信念沒有到位,所以沒有能量。那是不是吃飯都有能量,都是有加持?不是,但是你的信念到了,信念本身就是能量,這都是修行。
同樣,穿衣服時供養後再穿。要觀想:這件衣服已經供養上師三寶了,這是上師三寶賜予的。供養上師三寶是培養恭敬心、感恩心,這叫修行。這樣,不用別的護身符,供養後的衣服是佛菩薩、上師三寶賜予的,是加持品,這裡面有能量,衣服本身就是護身符。
修行要靠意念,看自己的心。比如開一輛新車也可以先供養上師三寶,心裡想:這是佛菩薩、上師賜予的,是為了讓自己出行方便。這樣就有了加持、能量,不需要在車裡掛這個,拴那個。有些人為了辟邪,車上拴紅布,掛佛像,雖然也沒什麼錯,但是不需要,你的車本身就有加持、能量。若是自己的信念不到位,即使掛一百尊佛像也沒有加持,沒有能量;若是自己的信念到位了,什麼都不用掛,車本身就有能量,就有加持。以此為例,其他的都可以以此類推。
第五,無論去何方,都要頂禮那個方向的佛陀。比如今天你要去一個地方旅游或辦事,首先頂禮那個方向的佛。東西南北方都有佛菩薩,自己先頂禮,等於跟佛通了電話一樣,他就會保佑你,攝受你,這樣行程會順利,若是去辦事肯定會很圓滿。因為已經跟佛通電話了,有了佛的保護,自己的心會很踏實,很歡喜。你有一個好的心態,路途肯定會順利,一切事情都會圓滿。是不是有佛的加持才會順利?也是也不是,主要看自己的心,若是懷疑,信心不足,不一定有加持。
有些人說:“我出差時也祈禱了,但是沒有那麼順利啊……”一定是信心不足,信念不堅定。問題還是出在自己的身上,若是自己信念堅定,深信不移,“佛保護著我,我肯定會很順利……”這樣一定能順利,能圓滿。
皈依上師三寶後要受持的戒律共有五種,這些都是皈依之後要明白、要做的。
接下來簡單講皈依的功德,皈依佛門的功德非常大,非常不可思議。佛在《無垢經》中講:“皈依之福德,若其具色相,遍滿虛空界,彼將勝虛空。”皈依的功德若是有形狀,整個虛空也無法容納。虛空是無邊無際的,皈依的功德更是無窮無盡。
第一,能真正入門。從心裡皈依佛門,皈依上師三寶,才能真正進入佛門,這點很重要。也許很多人會想:“我早就皈依了,早就進入佛門了。”盡管你皈依佛門十年、二十年了,甚至出家了,但若是沒有真正從內心裡皈依上師三寶,還是沒有進入佛門。入佛門也是一種很大的福報,一般人很難入佛門。有些人說:“我是修淨土宗的,我是修禅宗的,我是修密宗的……”說這些話的人,大部分還沒有入門。如果還在門外,就沒有資格談這些,因為根本不知道這些道路。
第二,皈依上師三寶,時時不離上師三寶的光明。若是自己能深信,白天不離三寶的光明,一切違緣障礙自然會消失,一切自然會順利圓滿;晚上也不離三寶的光明,就不會恐懼,不會做噩夢。若時時刻刻都不離三寶的光明,就不用怕一切鬼神、惡魔,是最安全,最殊勝的。若是真正皈依了上師三寶,有這種決心、戒體,它是一股能量,任何鬼神、惡魔都無法侵入你的體內,無法傷害你,所以不要怕一切惡魔。但若是沒有信心,就不一定能得到這些功德和利益。
第三,皈依上師三寶之後,即使沒有精進地學修佛法,也不會墮落惡趣。佛在《日藏經》裡講:“有情誰人皈依佛,俱魔眾不傷害。”指所有的鬼神、惡魔都不能傷害。“縱破戒律心散亂。”雖然破戒了,內心也不太清淨,很散亂,但若是真正皈依了上師三寶,並且不退失決心,暫時不會墮落惡趣。一般破戒之人都會墮落惡趣的,但是這種人不會墮落。可能這一生無法成佛,無法獲得涅槃,但來世一定可以。因為解脫的種子已經播下了,已經跟上師三寶結上了甚深的善緣。
昨天我們用了幾分鐘的時間做了皈依。大家若能真正從內心裡皈依上師三寶,得到的功德利益會不可思議。然後,讓自己歡喜,讓自己高興:我千裡迢迢來到朗措瑪寺,真正皈依了上師三寶,真正走進了佛門,多幸運啊,多好啊,我沒有白跑一趟!應該這樣想。
我們學佛修行就是為了讓自己歡喜,讓自己高興,不要總是愁眉苦臉,垂頭喪氣的。現在的人也許是生活壓力太大了,或是科技發達了,物質發達了,應有盡有了,就麻木了。好像沒什麼感覺,提不起興趣。其實能皈依是很幸運的一件事,是宿世修來的福報,應該高興,應該歡喜,這都是很重要的。
因為時間關系,只講了皈依的學處,也就是皈依之後要受持的戒律,其他的可以查資料。我講百日共修的時候,只皈依就講了十天,講得比較詳細,大家可以參考。
今天為什麼要講皈依的學處?因為好多人都是剛接觸佛法,新皈依的,有必要了解這些。若是只傳授皈依戒,卻不講皈依的學處,也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我不願意犯這種錯誤,所以首先給大家講皈依的學處。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 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 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從不退意樂之加持 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 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