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當前時代,越來越多的人抱怨現在的社會越來越現實,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然而在越來越現實的大背景下,是普世宣傳的情感釋放。比如奮不顧身愛一回,愛情就要轟轟烈烈、無論對方是誰,愛了就要大聲喊出來等等。在探討這些觀點究竟是對是錯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看看這個現象發生的大體背景及時間軸。
首先,這些觀點肯定不符合中國千年來的傳統文化思想。就近距離來說,六零後和七零後所處的時代,無論是受環境、經濟和教育的影響,這些觀點都是沒有或及其罕見的。到了八零後一代,整個社會環境、國家政策變化加劇,人們開始越來越追求個性解放,西方思想大量湧入更催化了這一現象的發展。到了九零後一代,個性化發展已經成了常態。
我們再來看看社會現象:六零後和七零後當時的年代社會並沒有現在這麼現實到殘酷,也沒有這麼多標新立異的思想,但是相比八零和九零這一代,無論是婚姻狀況、情感狀況還是家庭狀況相對來講,都更穩定。那個年代不講感情講責任,但各方面穩定系數都較高。到了八零和九零後的年代,社會各行各業競爭壓力不斷加大,為了一己之私,不斷突破道德底線來奪人眼球的現象已經見怪不怪,人們的生活充斥在各種各樣光怪陸離的言論、思想及表象中。
那麼這個現象就很有意思:在殘酷現實背景下,為了使人們生活質量越來越好,普世的宣傳應該理性且適合長遠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殘酷的現實條件下最大化地維護自身利益。但現實並非如此,在如此現實的生活中,影視媒體不斷宣傳著感性言論,最常見的就是將“愛情”這一主題無限放大,滿大街的情歌、各色情感小說、電影。“三思而後行”的思想逐漸被“想做就做、想走就走、將任性進行到底”取代。
如此對比,再細心觀察,在這些思想、言論、影視媒體作品滿天飛的時候,何人受益最大呢?恐怕就是這些思想、言論、影視媒體的創造和傳播者。他們不僅不會像他們自己所謂的思想、言論、作品中所說的那樣隨心所欲,反而比平常人更加冷靜、理性。因為他們需要分析時下人群的喜好、他們的傳播途徑以及如何奪人眼球等等。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利益最大化,最常見的比如網絡炒作、時下所謂的“標題黨”等等。他們永遠能最准確地抓住大眾最敏感的神經,及最蠢蠢欲動的欲望,比如愛欲、物欲、獵奇欲等等。當整個社會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這些人為所創造出的光怪陸離、恩恩怨怨、愛恨別離的假象中時,人們慢慢開始分不開真假,與理智越走越遠,越來越感情用事。但是當一個人無論處理任何事情都情緒化時,是很難走向成功的。
很多人認為看看聽聽這些言論、作品沒什麼,等到辦事的時候不感情用事就可以了。但其實這就是一個人長期養成的思維習慣。孔子在千年前就說過——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可見每個人平時所接觸的東西,對自身的思想、行為習慣都是有潛移默化影響的。就像在大霧的清晨,當你剛走出去,並未感覺身上的衣物濕了,但當你在霧中行走了一段時間後,自然會發現水汽已經明顯浸入了衣物。
打個比方:打開各大門戶網站,為情所困、為情所殺、為情尋短見的新聞屢見不鮮,大眾對此類消息幾乎到了麻木的程度。除了各大新聞網頁外,此類事件在尋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見。但是倒退三十年,此類現象並未如此常見且集中爆發。這難道能歸結為三十年前的人沒有情感嗎?顯然不是。是否有人去探究這一現象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呢?這恐怕就與人們成天耳濡目染普世所宣傳的任性而為不無關系了。
我們不妨再來看看百年前康熙皇帝教育皇子們的方式。康熙皇帝不准許皇子們在二十歲之前讀文學,因為文學裡有感情,怕他們感情用事,所以在二十歲之前讀經,讀史,詩詞歌賦都是在二十歲之後開始涉獵。培養未來的國主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講是天大的事,可見理智處事的重要性,同時也說明了一個人的理性思維是在平時培養出來,由此可見,理智之可貴。
那麼,文殊菩薩慧劍斬情絲是多麼智慧、多麼自在!菩薩不會感情用事,但用心卻真誠。菩薩用真心,但不會有煩惱,沒有煩惱,哪來的痛苦?沉浸在情感漩渦的人,與其被情緒折磨,不如像菩薩一樣,用理智而解脫、真誠而自在的心去愛,像菩薩一樣慧劍斬情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