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積累陰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行善為人所知是陽善,為善不為人知就是陰德。陰德就是無所求的成就好事;陰德就是面對他人的冷漠、奚落、歧視,心不罣礙;陰德就如《趙氏孤兒》裡捨身救趙武的公孫杵臼,以及犧牲親生兒子的程嬰,他們扶忠除奸不求回饋的陰德,令人稱揚。

  古人的“憐蛾不點燈,為鼠常留飯”是積陰德;分粥赈饑是積陰德;築橋鋪路、鑿井引水、點燈施茶、捐棺義葬、急難救助是積陰德;功成不居、不稱己善、不揚人過更是陰德;見人危急,勇於搭救;甚至隨手撿起地上垃圾,使人不致滑倒,也是陰德;乃至於給人喜悅的面容,令郁悶者一笑解千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心、用心,讓領導者安心、同事們歡心,都是積陰德。

  積陰德是“給人”,但不為人所知,是“為人”但不為人所明,也就是佛教所說的無相功德。如寺院裡,以“無名氏”作功德者,他們都希望成為無相的陰德;佛世時比丘的忍苦護鵝;隋朝智舜的割耳救雉;孫叔敖埋蛇去害;梁武帝頒令禁屠之诏;阿育王立碑明令保護動物;美國林肯總統解放黑奴;晉朝僧群的護鴨絕飲等,都是與樂拔苦的陰德。

  北宋《司馬溫公家訓》雲:“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間,為子孫長久之計。”陰德就如播種,只要播土下種,就不怕將來沒有收成的機會。

  《安士全書》記載:有一位年幼的沙彌,因救起將溺的蝼蟻,而獲長壽的果報;《缁門崇行錄》亦舉出智凱法師不嫌污穢,氈被野犬,不但感動了畜類,也為時人所敬崇;其它又如唐朝悟達國師,曾耐心的守護身患惡病的西域僧人,因而召感救愈人面瘡的果報;梁武帝因布施斗笠,而獲得貴為帝王的好報。

  “禍福無門,唯人自招”,一個人命運的好壞,與您平常自心的善惡與積德結緣有關。修善積德,就是為自己創造善因善緣、獲福滅罪的機會;禍稔惡盈,就是為自己造作惡因惡緣、輪回受苦的因緣。

  古訓言:“立榮名不如種隱德。”創造好的榮譽、高的地位,不如培植陰德。如袁了凡的改變命運,不就是由積陰德而來的嗎?所以要改變命運,就看你如何積陰德了。

  人為什麼要積陰德?俗話說:“人做善行,人做善事 ,天地良知,必有福報”。所謂的善行善事 ,指的就是積德。人積德越多,福報也就越大。 關於積德,德有陽德與陰德之分。如果你作事,有某種動機,或許想讓別人知道,即使你作的事在好,這也叫陽德。作陽德的事,容易作,但關健是人要多積陰德 積陽德別人知道了,善德不如陰德積得住和留得住。如果修心、修行不夠,或造點小惡,隨修隨報,到後來好的善果就沒有了。所以只有多積陰德,德才能積得住,也留得住。 《周易》有句:“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名言。其意思是說,積累善德的這個家族或人就會有享不盡的福,如果積善之人今世享受不到,本人來生必有正報。其意義告訴世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符合佛家“前世修福後世享”的思想。 ,子孫未必能守。積書遺於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此萬世傳家之寶訓也”。 許多聖賢先人告訴人們,如果人積陰德、積善果,那永遠都是你的,別人是偷不去、搶不走的。你陰德積得久,積得多了,後面的福報也大,甚至還會福澤你的子孫。所以我們做些好事,最好不要宣揚自已,故意讓別人知道自已的道理就在這裡。 如按前面講的,如果把積陽德與積陰德的事搞清楚了,就等於大家到廟裡來燒香拜佛了,這好比是到銀行多存款,也是一本萬利呀! 對於普天下的父母,應把金錢財富少留給自已的子女,應更多地把精神財富留給自己的子女。願以此文,獻給普天下的為人父母者!

 

上一篇:讀懂《六悔銘》,收獲其中智慧!
下一篇:誦念各種佛號的功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