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沒有境界中的境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有人問我禅的境界,我說:「禅沒有境界。」有人問我:「禅的樣貌?」我說:「禅沒有任何樣貌。」也有人問我:「學禅要看那一本書?」我說:「禅沒有任何文字可循。」更有人問我:「學禅是不是有更究竟的解脫之道?」我說:「禅沒有所謂究竟,更沒有所謂解脫。」

  我們看靈山會上,某一天,釋迦牟尼佛本要說法,突然間大梵天的天王手上捧了一朵金色邬波羅花要供養佛。這時,佛陀手上接了花以後,一時停頓什麼話都不說,這和平常佛陀的風格不太一樣,一時之間,百萬人天與會大眾全部目目相視,一時怔然,鴉雀無語。突然間,有金色頭陀似乎有相應一般的展顏微笑,佛這個時候才開始講話,祂的內容是:「我有正法眼藏解脫的心法,說它有相其實是無相,這個甚深微妙的口訣沒有任何的文字可以表達,它是屬於教外別傳,從現在開始我就傳授給迦葉。」這個便是禅宗的濫觞和源流的開始。後來,佛陀圓寂以後,禅宗的門風就由迦葉尊者成為第一代祖師,接著由阿難尊者接捧,從此以後第第相傳,一直傳到印度的達摩,後人稱為二十八祖。達摩後來來到東土,傳給二祖慧可,這個是中國開始有禅宗的起源。後人之所以不立文字的意思,是怕誤導執著於道理而產生更多的妄念,但並不是排斥文字,否則達摩就不會已經印證了慧可見性的同時,還要舉《愣伽經》作為印證,便是一個說明。慧能為了要與般若相應還是輔以《金剛經》 ,後代的永明壽禅師更流傳有《宗鏡錄》,主要目的是要說明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的妙理。

  禅宗最要者是祖師禅,向來是師徒之間以心印心,只有意會,外人全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又稱教外宗下。所以,如果有看過《指月錄》者,便能了解千條以上的公案就像篇篇文字游戲一般,令人摸不著邊,無法深入堂奧。所以都說禅是上上根器之學,因為它超越一切學佛的次第,直指人心,氣派非常,所以又稱為頓修。後來達摩以下從慧可傳至第六代祖師慧能以後,又一花散 五葉,就是後人所傳承下來的臨濟、曹洞、沩仰、法眼、雲門五個宗派,目前流傳於中國、日本、韓國、和台灣。

  禅宗流傳於後由於根器愈來愈鈍,所以漸漸地就有方便方法融入其中,像天台宗的二十五種方便,但祖師禅就一派自然,天然無阻,不必離群閉室,不必捨棄世法,不用避諱靜或喧鬧場所,所有一切用功智慧全部融入在吃飯、睡覺、走路、與人應對進退、說話或靜默之中,所以世間法也是出世間法,煩惱也是智慧,從張開眼睛到閉上眼睛,眼耳鼻舌全部是開放,無絲毫避諱,不會因為見聞覺知而影響到見聞覺知,也就是所謂的「任他境界萬千,只覺胸懷一片」,不會有所罣礙與拘束,沒有開眼閉眼的分別,沒有白天黑夜的差距,五濁惡世是修練的道場,人我是非、成敗盛衰是加持的來源,全身上下所有毛細孔無一不是壇城,唯一需要守護的是心王所在之處,正所謂「是處有芳草,滿城無故人」,如此的境界才是自在解脫祖師禅最佳的說明。如果平時隨境所轉,有時動中有把握,有時靜中可以安住,但這仍是危險關頭必須要修持到達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狀態,才有辦法做自己的主人翁。最重要者,要時時刻刻注意到從早到晚我們所有的一切動作、下意識和想法,絕對不能進入分別妄想之中,久久行之便可以看到自己的真心,也可以打破根本無明。

  現代學佛參禅者多依外相而修,參禅者不能執著於相,十方一切法界遍虛空都是佛的淨土。但所謂的佛,是屬於應化佛,既是應化便是非真,緣起緣滅,何來真佛?真佛只有一處淨土只有一方,皆是自心不用懷疑,就如同黃檗祖師所說:「如果可以當下承擔自心本來就是佛,沒有任何法可修,沒有任何行可行,到達如此境界,如此境界便是見佛,這才是真正的真如法身佛。」所以,如果可以確認自心是佛,接下去就很好用功。

  平常若能用心去覺知體會,自問自答「心從何而起?過程多久?最後如何消失?」對於最後的消失是很關鍵的地方,到無消失之處可尋,那便是初步功夫。後來漸漸可以了解到所有一切所聽到、所看到的也都是有其最後的消逝處,莫須執著,常常在此處用功便會體會到一切法空的道理,但不能墮入不正確的空性之中。平常用功的時候,初學者最重要是不要讓自性迷失,可以把自他分成兩個部分,外面一切的色聲香味屬於外境,就如同狗或寵物游戲奔馳在外,你的心便是這個寵物的主人和牽引的繩子,知道寵物在何處和做些什麼動作技倆,你內心的自我清清楚楚,這便是主宰自心的初步。接著,經常練習到熟識以後,碰到外境便立即返聞自性,這個又是另外的一個境界,就是要守護好你的心,不要被外境所轉,進入對境練心的階段,這個功夫一直到往生以前無論樂時、悲時、順境時、或顛沛流離的時候,始終不要忘失,不要離開,如果可以像守護自己的眼睛、心髒一般護持好自己的念頭,自然而然一切妄念就如同在大火之中加入冰塊一樣,了無妄念。

  參禅最重首要進入無心狀態,因為無心才是真理,也是一切定的基礎,也是一切三眛的基礎,所以要用功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放下一切,放下一切同時連放下也放下,讓自心永遠處於無事狀態,最後連修心也了不可得,最後真心就會產生。在用功的過程中會有種種的生滅意識起伏,所以不要墮入被其引誘的魔窟之中,遭逢任何一切障礙或魔境,只需用上「我若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的功夫,看好自心不即不離,見怪不怪,奇怪自敗,魔境自除,對於一切外境都要看成如幻如夢,不被迷惑,不會執著,最後將會進入六祖所說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到了這個時候才稍微可以看見實相的境界。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和一群對禅宗極有熱誠的學子,因不遠千裡而來,故敝人不揣淺陋野人獻曝,略說一二,若有差處十方大德諒宥。

 

上一篇:忏悔邪YIN的罪業
下一篇:傳喜法師:不以做好人而自滿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