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如何在家庭生活與修行之間做出取捨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如何在家庭生活與修行之間做出取捨。打個比喻:有人曾經問我,佛陀若無最終成就,是否會背負對父不孝、對妻不愛、對子不仁的罪惡感?我告訴他,這是一種人生的選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軌跡,釋迦牟尼佛對親人和世界最大的貢獻都是他自己的選擇,沒有對錯。因為選擇不同,取捨就不同。

  好多人感到苦惱的原因,在於他們並不確定自己這輩子是做什麼來的。比如他們想修行,想追求一種靈魂的安寧,但這並不足以構成他們人生的意義。他們的人生當中,還包括了其它的很多東西,比如對家庭的責任等等。當然,除了責任之外,其中還有一種情感上的牽絆。因此,他們無法放下好多東西,做到心無旁骛地修行。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問題是,當我們選擇了一種東西,卻又不願意接受這種選擇所造成的結果時,我們的心裡就必然會產生一種痛苦。古人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有取就必然有捨,想什麼都不失去,什麼都擁有,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當你有了這種期待的時候,就必然會承受失望、失落。

  但這並不是說,每個人要想修行,都必須放棄家人,放棄世俗生活中的一切。不是這樣的。我常說的“放下,破執”,更多的是一種心靈上的東西,真正的出離,也是心的出離。身在其中,但心不受其約束與桎梏,這就是真正的出離;相反,身不在其中,心卻仍然流連忘返,那麼他就沒有做到真正的出離。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學佛之後還有那麼的煩惱和不安的真正原因吧!

 

上一篇:嘎瑪仁波切:看不見的不代表不存在
下一篇:佛前供養一朵花的功德,你知道有多大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