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濟群法師:依師,更要依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現代教育強調獨立思考,很多人會把這一習慣帶入學佛中,根據個人好惡對法進行選擇,對善知識進行取捨。稍不如意,就覺得這個法和自己不相應,或是這個善知識和自己沒有法緣。

  有時表面依止了,內心依然還有很多保留。

  我們要看到,這些選擇和取捨是建立在我們現有的認識經驗上,其基礎就是無明,是不可靠的。若不放下成見,就會不斷在現有思維誤區中徘徊,不斷地走彎路。

  真正的善知識應該是和法統一的,或者說,就是法的化身。那麼,怎樣才是具格善知識呢?《道次第》提出了十個標准,分別是具足戒、具足定、具足慧、德行圓滿、精進、通達教理、通達真實、說法善巧、具足悲憫、斷除疲厭。

  但很多時候,我們未必能遇到具足所有條件的善知識,那該怎麼辦呢?是不是永遠尋找下去?如果那樣,可能一生都沒機會開始修學。所以只能放低標准,但有三點是必須的:一是具備正見,二是戒行過關,三是具有悲心。其中尤以第一條最為重要,否則的話,不僅沒有收獲,還會形成邪知邪見,斷送法身慧命。

  總之,學佛需要依止善知識,並對其生起絕對的依賴。但前提是,你所依止的確是善知識。如果不加選擇地隨意依止,盲目生信,很容易出現問題。此外,佛陀在強調依止善知識的同時,也特別強調法的標准,告訴我們要“依法不依人”。

  因為依止是為了更好地學法,而不是和善知識建立什麼個人關系。法——才是最終的檢驗標准。

 

上一篇:用孝順心來感恩父母
下一篇:大安法師:為何有些乞丐死活也念不出“阿彌陀佛”四個字?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