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教孩子做個有涵養的人,只需這十點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對一個人的行為,最好的褒揚是“有教養”;對一個人的內心,最好的褒揚是“有涵養”。

  涵養是一種發之於內、顯之於外的修養,體驗在人的言談舉止之中。那麼怎樣才叫有涵養呢?下面這10點,是起碼的。

  守時

  守時,往大了說其實是一種誠信,“人無信不立”,所以不要小看了這件看似的小事,而當如《資治通鑒》裡所說: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

  而且守時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一個不尊重他人的人,連教養都欠缺,何況是涵養呢?

  關懷別人

  關懷別人,是一種善良。不僅要關懷家人、親朋,還要關懷周圍的人。

  一個有涵養的人,當別人需要時總是能提供最大的方便、給予最大的照顧。尤其是對弱者的態度,比如老人、兒童、弱勢群體等,幫助和關懷他們,是對善良最好的注腳。

  談吐有節

  談吐怎樣才算有節呢?最基本的就是認真傾聽,不要隨便打斷別人說話,聽別人講完後再發表自己的意見。不可心不在焉,更不能搶著說話。最好在傾聽和發表自己的意見時,面帶微笑,看著別人的眼睛。

  態度和氣

  態度是一個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好的態度是什麼呢?就是一身和氣。和氣的背後,是心裡裝著別人,並與人為善。《讀書錄》裡說:與人言,宜和氣從容;氣忿則不平,色厲則取怨。只有一個深富涵養的人,才能時時處處、舉手投足間都散發出一種和氣來。

  語氣中肯

  語氣中肯,反映的是與人交談時心有誠意,北宋大儒程頤說: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一腔誠意地交談,才能稱得上是種交流,這是一種交朋友的態度。具體說來,就是心平氣和、以理服人,避免聲調太高或者帶有情緒。

  注意交談技巧

  很多人都覺得在中國不能說真話,既沒人聽又容易得罪人。其實,真不能說真話或說了也沒用的時候很少,大部分時候其實是我們不懂得說話技巧。要是能把真話有技巧、注重方式地說出來,不僅能對別人有益,還能收獲別人的尊敬。

  什麼技巧呢?——即使不同意別人的意見,有理有據、心平氣和地說出來,不要嗆聲,更不要讓人覺得你對人不尊重。別人做錯了,平和地提出來,對事不對人、下不為例就好了,不要過分指責。有些涉及隱私的話,則不要當面說。

  不傲慢

  王陽明說: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曾國藩也說: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一個人傲,耽誤的不僅是自己,在別人面前也會表現自己的優越感,或者取笑別人的缺陷、踐踏別人的尊嚴,而惹人厭惡。一個有涵養的人,絕不會如此。

  信守承諾

  這也是個誠信問題,但是更大、更重。有多大多重呢?荀子說: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不信守承諾,就是小人。

  俗語說“君子一言,驷馬難追”,答應了別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答應。明明做不到卻誇誇其談,耽誤別人的事,對於自己這是輕浮,對於別人這是辜負。不誇張地說,這是人品問題。除非有特殊原因,那也要真誠地說明和道歉。

  大度

  大度,就是博大、寬容,對於自己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對於別人是“宰相肚裡能撐船”“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是一種氣量,也是一種雅量,唯有心胸開闊的君子方能為之,何止涵養二字所能囊括。工作和生活中往往有很多的矛盾和不如意,大度容之,一笑置之,還有比這更有魅力的涵養嗎?

  富有同情心

  同情心的實質是什麼?是恻隱之心,是仁者愛人,是慈悲。

  韓愈《原道》中說: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一個富於同情心的人,就是仁人,就是義士。他們做的也不是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而只是對於別人的困難和不幸,能夠盡其所能地給予幫助和支持。而這,就是最大的涵養。

 

上一篇:淨空法師:這八個字是吉凶禍福根源之處
下一篇:慧淨法師:向著淨土前進的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