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素食護生 :健康

 

早吃姜,勝參湯,午吃姜疾病傷,生姜怎麼吃你知道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孔子說“不撤姜食”,至理名言。居家過日子,是不可一日無姜的。家裡不論老小,誰要是著涼受風,馬上一碗姜湯伺候。出點汗,散掉表寒就沒事了。胃寒,胃口不開,喝兩天生姜紅棗茶,暖暖胃就好了。早吃姜勝參湯

  如果是日常保健吃姜,一定要在早飯時吃,所謂“早吃姜,勝參湯”是也。

  早上吃姜,保健養生的效果最好。

原因是姜最擅宣發陽明經的陽氣。早晨正是氣血流注陽明胃經之時,此時吃姜,正好生發胃氣,促進消化。而且姜性辛溫,能加快血液流動,有提神的功效。

  怎麼吃法呢?最好是早飯的時候准備一碟子泡姜,就著米粥吃。泡過的子姜口感脆嫩,入口有一絲絲的酸、辣、甜,加上粥的清香,微妙地調和在一起,簡單,清爽,細細地品來,卻是世間至味。也可以切幾片姜加入適當的紅糖,煮成紅糖姜水飲用。這是最養人的飲食,功效遠遠勝過參湯。

  午吃姜疾病傷

  過午不食姜,否則容易傷肺。

  中國人養生,特別講究順應天時。大自然的陽氣在中午到達頂峰。盛極必衰,午後陰氣開始升起,陽氣開始收斂。生姜是生發陽氣的,午後自然不宜再吃了。

  正午時分,心經的氣血最盛。此時吃姜,對於本身心火旺的人來說無異於是火上澆油。心火會燒得更旺。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咱們的肺就是這個池魚。心火過旺,肺就會遭殃了,會引起咳喘痰熱各種症狀。

  午吃姜,疾病來。陰虛火旺體質的人切記。

  晚吃姜見閻王

  為什麼晚上不能吃姜?姜是宣發陽氣的,夜晚人體應該養陰,收斂陽氣,吃姜是適得其反,違背天時。此時吃姜,有幾大害:

  第一、 使人興奮,無法安睡。

  第二、 刺激神經,影響心髒功能。

  第三、 郁積內火,耗肺陰,傷腎水。

  僅僅如此,還不足以說明晚吃姜的危害堪比砒霜之毒。最關鍵的原因是:人們一般都在晚上喝酒,這時如果以姜菜下酒,大害!

  姜酒同食,百日爛心。姜酒都是大熱之物,姜借酒力入經絡,酒借姜性入髒腑。晚上用姜菜下酒,等於吃慢性毒藥。民間流傳的公案中,就有用姜酒百日爛肺來謀害人命的故事。其實,姜酒同食,何止傷肺。日積月累,五髒六腑都會受傷。說到底,還是酒害人。與其聞姜生畏,不如戒酒養生。

  去皮乎?看情況

  現在的食譜中,凡是用到姜的,打頭必然是千篇一律的三個字:“姜去皮”。從什麼時候開始,姜皮如此不招人待見,必欲剝之而後快?

  其實,姜皮絕非可有可無之物。它本身就是一味中藥。去皮吃還是帶皮吃,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的。

  怎麼定呢?非常簡單。只要記住一點就可以了:植物的皮和肉是一對陰陽。姜肉性熱,所以姜皮性涼。姜肉發汗,所以姜皮止汗。受了風寒,喝姜湯發汗,自然是去皮為好。平時喝生姜紅棗茶驅寒,則不去皮。一般做菜用姜,那肯定是帶皮吃了,以免偏性。

  夏吃姜寒氣殇

  夏天正是吃姜最好的季節呢。一年四季中,其他三季你不吃姜都沒關系。但是到夏天最好要吃一點。夏天天熱,人體的毛孔都張開了……有的可能當時發病,有的則潛伏下來,到秋冬再發作。這時候吃點姜,可以保護你安然度夏,還不給秋冬留下病根。

  夏天天熱,細菌病毒大量繁殖,很容易病從口入。姜是天然的抗菌劑。吃了不潔食物拉肚子、嘔吐,嚼塊生姜就管用。拌涼菜的時候,多放點姜末,消毒殺菌,又開胃,最好。

  姜還是解暑的良藥。這話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想想夏天吃麻辣火鍋的感覺就明白了。天氣悶熱潮濕的時候,辣辣的吃下去,熱得滿頭汗,還連呼痛快。為什麼呀?因為一出汗,把暑熱都給消掉了。古代治療中暑暈倒的人,就有一個方法是給他灌點姜汁。

  對現代人來說,夏天不僅是防暑的問題,更要防寒。因此夏天吃姜就更加重要了。

  這個寒,從兩個方面來:

  一是風寒。夜裡開空調睡覺,寒氣侵入毛孔了。早晨要趕快喝點姜茶補救一下。

  二是內傷寒。現在有冰箱,夏天好多人大量喝冰凍飲料。可是夏天人體的陽氣都浮在表面,內裡是一座空城。冰凍的東西吃下去,五髒六腑都會受害。常吃點姜,暖暖胃,不讓寒氣積累起來害人,是非常必要的。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這是古人經驗的總結,是順應天時的養生之道。夏天妙用姜,的確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呢。

 

上一篇:長期免費結緣海濤法師大陸弘法佩戴的大隨求陀羅尼心咒
下一篇:素食生活,五種不同顏色的食物的營養價值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