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從哪裡來的?
那我們現在沒有感覺!你沒有感覺,我相信感覺的人很多,每一天在電視機面前、在網絡面前,跟我們一起修學的,只要你打開屏幕,阿彌陀佛的光就照你,你還不知道嗎?讀經、念佛、聽經,心裡面有悟處,那就是阿彌陀佛的光明起作用了,明顯的感觸到是清淨心。
平常我們的心很亂,妄想多、雜念多,你沒有明顯的感觸;你是冷靜想想,你就會想到,就有感觸。如果我們的心清淨,妄念少、雜念少,心專一,這個感觸就非常明顯,聽到念佛的聲音,見到阿彌陀佛的佛像,就能提起觀照的功夫,這是佛光起作用。
佛光,光是表智慧,佛光從哪裡來的?從智慧來的,智慧是我們自性裡頭本有的,不是從外頭來的。但是我們迷失自性很久了,我們的智慧被障礙住了,現前起作用的是變質的智慧。變質是什麼?變質就是煩惱。我相信許多同學都聽到經上有一句話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盤」,很多人聽過,煩惱跟菩提是一體,菩提就是智慧、就是光明。
光明還是起作用,變質了,變成煩惱。所以煩惱不能斷,煩惱斷掉了菩提就沒有了,智慧也斷掉了。這東西斷不了的,斷不了怎麼辦?就轉,把煩惱再轉變成菩提。我們現在是菩提轉變成煩惱,自性裡菩提轉變成煩惱,這是迷;覺悟了之後又還原了,煩惱變成菩提,生死變成涅盤,所以沒有生死,生死就是涅盤。
迷了的時候,以為有生死,對生死很恐怖,悟了的時候,原來是大般涅盤。般涅盤是什麼?不生不滅,沒有生死。那同樣的一個道理,沒有迷悟,迷悟是一不是二,迷的時候是煩惱、是業障,覺悟的時候是智慧、是光明。這些都是世尊給我們說出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要好好的學習。
人的根性有上中下三等,下根,這是下根人,緣不好,遇的緣不殊勝,他對於佛的光明完全不知道。比喻說覆盆,一個盆把他蓋起來,太陽照不到了。不是太陽不照你,是你自己拿個盆子蓋起來,讓太陽照不到你。所以,「日光雖遍,但人覆盆於頂」。我們現在,打傘,常常打傘,夏天出門太陽很烈,就打把傘,遮住太陽,不讓它照,就好比是這個意思。「則不見光明,故有能遇與不遇者」,沒有障礙的就遇到了,有障礙的就遇不到。沒有障礙的,心是定的、心是清淨的,不但心定、心清淨,心裡頭具足誠敬,真誠恭敬,這種人常常遇到,很容易遇到。就是他見色,睜開眼睛看到外面物質現象,豎起耳朵聽聲音,他有領悟、有覺悟,這個覺悟就是佛光。
外面種種音聲色相,啟發你自性的般若智慧,你有感悟,一觸他就懂了。如果自己心很亂,妄念很多、雜念多,染污嚴重,別人給你講你都不會覺悟,你不會有感觸。這個就是什麼?根下緣劣,是這麼一種情形。「若有機緣,遇斯光者,則必獲如下之光益」。如果真是個有緣的人,有緣的人就是具備條件,心地清淨、真誠恭敬,這就是有緣的人。
他遇到佛光,這個佛光就是遇到了佛法,大家更容易懂一點,見到佛像、見到經典,看見學佛人,無論在家出家,聽人講經。佛的道場,寺院庵堂,那是藝術館,裡面所陳列的都是幫助眾生,讓你見色聞聲開智慧,斷煩惱、開智慧,全都是教學,不需要講的,以心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