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心素如簡,你願意這樣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每顆心靈,都可以象孩子一樣,簡單,純潔,天真,如果你願意選擇這樣做!你注意過沒有?小嬰孩凝視玩具和食物的眼神很真,很純,就是想要,沒有附加的價值評判自語,沒有其他的利益虛榮作祟,沒有別人的觀念意見左右,沒有歷史的經驗教訓干擾,那雙清澈的眼睛裡什麼都沒有,就是“想要”而已。得到了,很愉快;沒得到,一會就忘掉,似乎一切都不曾發生。

  但我們是成人,已經走過歲月的滄桑,已經留下烙印和痕跡,已經富有經驗和價值觀念,已經沉淪紅塵日久。單純的快樂,簡單的願望,猶如隔海望鄉,似乎很難回去。其實,你可以回歸從前的簡單!

   

圖片

 

  人生的開始,我們總是在做“加法”,學知識,學觀念,學經驗,學歷史,學文化...... 心靈在不斷裝載、積累、固化;而加法做到一定時候,一定要來學學如何做:減法,否則你的人生汗牛充棟,必然不堪重負。減法,可以讓心靈素淡如簡。

  簡單,來自於不刻意去做價值判斷。我們心底不斷喃喃自語的那些思想糾纏,往往來自矛盾的價值觀。要知道,你頭腦中最原始的價值判斷好與壞、善與惡、得與失......這些概念都是相對而生的,換句話說,是因為兩者相對的比較,才得出的價值觀念。

   

圖片

 

  正如老子所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倘若我們主觀上不去刻意比較,也就不會得出這些判斷的結論。

  不要用外在的標准衡量自己!要用你內心的標准不斷去檢查和調整自己的方向。要對自己的生命和心靈負起責任來。既然是自己的真實決定,那麼,不管什麼樣,無論好壞,都要接受,不抱怨,不懊悔,坦然,淡然也就自然。這也就是經上所說的沒有“分別心”。

  簡單,來自於不用感情去代替本性的選擇。喜歡不喜歡,高興不高興,願意不願意,愛與恨,諸如此類的感情判斷,也是讓事情復雜的原因。將這些種種復雜的感性反映,化繁為簡,一個簡單的辦法,是向自己提一個問題,你要自問:我應該,還是不應該?倘若是應該的,即使“不喜歡”,行動上也要做好;倘若是不應該的,即使喜歡,行為上也要放棄,不去多想。

  其實,你的本性是無所不知的,問問自己:是應該?還是不應該?你的心自然而然會給你最正確的答案。其實,清涼的理性所能帶給我們心靈的,遠遠比熱鬧的感情、感覺所能給與的,要富裕得多得多。太上之所以能做到“忘情”,是因為他有切實的理性“心尺”。

  簡單,來自於專心把當前、手邊應做好的事,努力做到圓滿。孩子玩耍時候總是全神貫注,盡心嬉玩,除了眼前正發生、正進行的快樂之外,他們什麼都不掛心。既不惦記從前,悔恨以往;也不牽掛未來,擔憂以後。

  實際上,每個昨天,都是今天走過去的,今天不做好,就會給昨天留下遺憾;每個今天,都是明天走過來的,與其眼巴巴盼望明天如何如何,不如安心將今天應該做好的一切都完美了結。

  昨日無悔,明日無求,今日無憂。沒有遺憾,也沒有記掛,沒有期望,也沒有失望,心裡很快就可以釋然,心的擔子越來越少,越來越輕,越活越簡單。圓滿的每一個今天,共同組成的,就是圓滿的一生。這,也就是“活在當下”的最確切做法。

  簡單,還來自每一刻都盡心盡力。讓自己的心滿意,你心靈的標准,就是你最高的標准。面前的每一件事,你都用自己最高的標准來衡量,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堅持下來,就是成功的人生。以入世的心,做事;以出世的心,做人;人生其實很簡單。

  心靈之所以越來越復雜,是因為觀念積累的越來越多;心靈之所以越來越沉重,是因為遺憾、悔恨、期望裝得太多;做好了,你就可以放開;安心了,你就可以放下;完美了,你就可以放手;要想讓心靈自由放飛,包袱不能背得太大。

  本來我們就都是孩子,都曾純真、簡單、快樂過。要讓心靈回到從前,還我本真,要懂得捨,懂得放,懂得如何讓自己安心、如何放心,如何化繁為簡、做好減法。心素如簡,自然明了、單純。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關於感冒的真相
下一篇:印光大師:此心應終日隨緣,終日不變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