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台山,有一位80多歲的老喇嘛,他從小出家,戒律清淨,精研佛理,一心想見到五大金剛,但沒有如願。
他想,我雖然沒有成就,但我的清淨法脈不能斷呀!於是他就想收一個徒弟。經過多方尋覓、多次考驗,終於收到了一位如意的小徒弟。
小徒弟才8歲,非常聰明,對師父教過的經文,能過目成誦,出口就是辨語,使老喇嘛心生歡喜。
有一次老喇嘛要出門辦事,把徒弟叫到面前吩咐道:“孩子,師父要出門半個月,你在家裡好好看門修法,我這裡有五大金剛的經文還沒傳你。你每天把這部經放到大殿的佛台高處,祈禱五大金剛加持吧。但千萬不能打開經文,記住了嗎?”
小喇嘛聽從師父的吩咐,每天都恭恭敬敬地把經文放到大殿的高處,然後下來磕三個頭。
有一天,他剛磕完頭。突然看到五大金剛現身面前,給他講法,做加持授灌頂。自此之後,每天都是這樣。
老喇嘛回來了,小喇嘛如實地告訴了師父所發生的事。老喇嘛聽後,就訓導:“胡說八道,我修了七、八十年也沒見到五大金剛,你連經還沒學就見到五大金剛了,再亂說,為師要懲罰你。”
但小喇嘛執意堅持自己沒亂說,最後,老喇嘛說:“好吧,明天我同你一起去大殿看看就知道了。”
第二天,小喇嘛象往常一樣把經文放到高處,下來磕頭,當他一磕頭時,五大金剛馬上現身,給他加持、講法,老喇嘛趴著門縫看的清清楚楚,淚流滿面,他迅速掩門進殿頂禮五大金剛,並埋怨道:
“佛菩薩也有私心呀,我修了一輩子,你們也不現身,而我的小徒弟不會念經,你們就現身給他灌頂、講法,太不公平了。”
“佛菩薩是公平的,因為你才修了七十多年,但你的小徒弟,雖然沒出家,不會念經,但他已經修了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七世了。所以他能親見我們。”
老喇嘛無言以對。
修行深淺不在年齡大小。佛教有四小不可輕之說,小沙彌,年齡雖小,但善根深,有大願。
四小不可輕:
佛陀入滅百年後,阿育王統一印度,護持佛教。
有一次,阿育王發心供養出家眾,有位小沙彌也來應供,阿育王為了要不要頂禮小沙彌而左右為難。後經小沙彌顯現神通度化,從此阿育王對一切出家眾,不管老少賢愚,都一律恭敬而不起慢心了。
佛住世時,佛陀也經常苦口婆心勸導弟子,不可輕視後學;甚至有一次還親自對波斯 匿王宣說四小不可輕之理。佛陀說,世間上有四種看似很小的東西,卻是不可輕視的:
1、小小火苗不可輕視:因為“星星之火,足以燎原。”看似小小的火花,卻有可能釀成一發不可收拾的慘禍,所以小小火苗不可輕視。
2、幼小之龍下可輕視:因為小龍會長大成為足以翻江倒海、興風作浪的大龍,所以不可輕視。
3、年少王子不可輕視:因為王子長大會成為國王,屆時統領天下,造福萬民由他;一言喪邦,遺禍百姓也由他,因此不可輕視。
4、年幼沙彌不可輕視:因為沙彌年紀雖小,只要虔心學道,假以時日,必定會脫胎換骨,成為教化眾生的人天師范,這是世間上最不可輕忽的力量。
《法句經》雲:“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小正代表著無窮的希望。在我們的生活周遭,有許多“小”而不起眼的人、事、物,未來卻能發揮極大的功能,例如:種子雖小,卻能長成大樹,庇蔭人群:一個小小的善念,可能發展出一番福國利民的偉大事業;一個小小的洞隙也可能使堤防決堤,造成大害;乃至一分小小的布施,能濟人燃眉之急;一個小小的微笑可以給人信心無限;每日一件小小的善行,足以廣結善緣。這都說明“小不可輕”的道理,尤其沙彌雖小,而有未來性,因此在家信眾對於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固然要敬重,但對於初入佛門的小小沙彌也不可以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