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言诠類門,分四:1、自性般若波羅蜜多。指空性。2、經教般若波羅蜜多。指廣、中、略三般若經。3、道般若波羅蜜多。指菩薩心續之智。4、果般若波羅蜜多。指相智”。
除了果般若波羅蜜多外,其余三者都是“安立的”。
如此區分的理由:因為“自性般若波羅蜜多”是空性的名稱。經教般若波羅蜜多是闡釋空性者之語。道般若波羅蜜多是菩薩智。果般若波羅蜜多是相智(智慧法身)。
為了成辦果般若波羅蜜多,首先應聞思經教般若波羅蜜多,了解經教般若波羅蜜多的內容——自性般若波羅蜜多,之後,緣此自性般若波羅蜜多者,在心續中生起道般若波羅蜜多,依次第而修,唯有如此,才能成就果般若波羅蜜多,上述次第若不具足,終不能成佛。
僅修奢摩他為例,須先修前行(奢摩他的因)——九住心、五過失的對治法八斷行,才有可能成就奢摩他。
般若波羅蜜多的定義,安立為“以三特點而殊勝之究竟智”,而安立果般若波羅蜜多的定義為“以四特點而殊勝的究竟智”,兩者實則一樣。1、所依殊勝,唯佛聖者心續中有。2、體性殊勝,是智。3、行相殊勝,是無二。4、離所破殊勝:谛實空,如幻化。
界限:“自性般若波羅蜜多的界限:在一切法上有。”
自性般若波羅密多是指空性,任何法的本身無谛實成立,空性在一切法上皆有。所以,自性般若波羅蜜多在一切法上有。
“經教般若波羅蜜多的界限:從未入道至佛地之間有”。
經教般若波羅蜜多是闡釋空性的經典,界限是下從為入道上至佛地有。佛親口宣說空性,故經教般若波羅蜜多在佛地也有,而一位未入道的補特伽羅被佛加持後,會不由自主地說出空性之言辭。故未入道的補特伽羅心續中也有經教般若波羅蜜多。
“道般若波羅蜜多的界限:從大乘資糧道至續流最後際之間有”
道般若波羅蜜多與菩薩智同義。下從資糧道,上至十地智之間,全部都攝於道般若波羅蜜多中。有情心續續流的最後際,再往前跨一步的話,道般若波羅蜜多就結束了,此時進入果般若波羅蜜多。而道般若波羅蜜多的結束和證得果般若波羅蜜多同時。
“果般若波羅蜜多的界限:唯佛地有”
果般若波羅蜜多指相智,唯佛地有,前面也提到“所依殊勝,唯佛聖者心續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