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雖小果極大,受用雖多獲利少,
往昔布施今富足,今若未施來世窮。
“布施雖小果極大”:雖然上供下施的東西特別少,特別微渺,但是所得到的果報是極大的。
有很多這方面的公案。佛在世的時候,有兩個小孩子供養佛陀灰土。佛說,以這個善根,他們兩個人會分別做國王和大臣,最後都會成為阿羅漢。當時那兩個小孩子在堆土玩,這時佛過來了。他們看見佛,生起了歡喜心,說要做供養,但是除了土之外沒有別的,於是他們以清淨的歡喜心做了供養。雖然這個土也不能做什麼,但他們是以歡喜心供養的,所以果報極大,一個人做了國王,一個人做了大臣,再後來他們兩人都出家修行而成就阿羅漢果。
還有一個公案,一個乞丐在街上要飯的時候,佛走過來。他看到佛相貌特別莊嚴,頓然生起了歡喜心,想做供養。他什麼也沒有,只有七粒豌豆,於是就把七粒豌豆灑在佛的身上。以此善根,他獲得了七次轉輪王的果位。
可見,布施的東西雖然很小,但是所獲得的果報非常大。
“受用雖多獲利少”:我們拼命賺錢,拼命積累財富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快樂,但是真正有了財富,會不會快樂?一點也不快樂。受用雖多,但是從中得到的利益很少,
有個公案:有一對夫婦是做豆腐的,天天以賣豆腐為生,但是兩個人天天又笑又跳的,鄰居覺得這個家庭太幸福了。鄰居特別有錢,想不通,就問別人,“這是怎麼回事?我有這麼多財產,我這麼富有,但是我一點都不快樂,一點也不幸福。隔壁鄰居家什麼也沒有,靠賣豆腐過日子,為什麼天天又笑又跳,特別開心,特別幸福。”那個人給他出主意:“你真的想知道是什麼原因嗎?”那個富翁說:“特別想知道。”“好,那你准備三十兩銀子,我有辦法。”晚上那個人偷偷爬到隔壁,把三十兩銀子放到了鄰居家裡。第二天,兩夫婦發現家裡有銀子了,就開始考慮:怎麼藏起來,怎麼花,怎麼用來經營……夫婦兩個開始忙於這些,從此以後就沒有了笑聲。這個富翁明白了,為什麼自己不快樂?為什麼自己不幸福?因為自己的這些財產。所以說,受用雖多利益少!
現在有些人住別墅,但住別墅有什麼用啊?依然睡不著覺。我遇到好幾個這樣的人,他們住的別墅特別大,家具都是進口的,但是自己一點都不快樂,晚上睡不著覺。有些人開奔馳、寶馬,顯得很有錢,實際上一點都不快樂。有的人吃一頓飯可以花幾萬塊錢,桌子上的東西應有盡有,但是自己卻沒有胃口,吃不下去。
這都說明,有財富不一定有快樂。若是自己沒有智慧,沒有把這些真正放下,財產越多,煩惱、痛苦越大。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非要發財,非要積累財富。這就猶如自己非要跳火坑一樣,跳進了火坑才知道疼痛。別人告訴他不能跳,這是火坑,跳下去了肯定會被燒死,但是不聽。有錢了或成為富翁了,內心的痛苦、煩惱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嚴重。相比之下,獲得的利益特別少。
“往昔布施今富足,今若未施來世窮”:今生的財富是怎麼得來的?是前世布施的果。前世肯定做過布施,今生才有這些財富。若是今生不做供養或布施,來世就會變得貧窮。這是站在來世來報的角度講的。
也有很多做布施現世現報的情況。有些人最初就是一個窮光蛋,一無所有,但是他肯做布施、肯付出,下半輩子就會富足。做布施不是必須要拿錢,也可以出力,自己多付出。再如,有些富二代,將父母積累的財產占為己有,開始時財富富足,但如果不做上供下施,漸漸地就會變成窮人,這些財富很快都會離他而去。這些都是現世現報的。
如果自己今生有這個機緣和條件,哪怕有一點點財富,也應該多做布施(包括上供和下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