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做了不好的夢該怎麼辦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丹真絨布仁波切:如果夢境不好,醒後可以馬上念誦金剛薩垛心咒。另外,不管吉祥夢還是不好的夢,醒後或者早上念誦緣起咒3遍,這樣做就功德殊勝,效果非常好。

  索達吉堪布:夢到自己的親友,不一定就是亡人托夢【當然也有例外,是自己的親人托夢,不過這種現象特別罕見。】。這個人已死好多年了,之所以會在夢中出現,上師如意寶說,一般是奪命鬼所變的,因為對其他形象你不一定執著,但以親友的形象,你跟他之間有感情,天天夢到就會有些害怕,你越是害怕,鬼神就越高興。但如果安住在空性中,或者根本不在乎,那鬼神也無機可乘。所以,我們平時做噩夢時,應當念一些緣起咒【緣起咒:“嗡,耶達瑪,黑德抓巴瓦,黑頓得,堪達塔噶多,哈亞挖得,得堪雜喲,尼若達,诶望巴德,瑪哈夏瑪呢耶索哈”】,以空性來攝持。假如不奏效,晚上還夢到那種景象,則可請僧眾念經,或者自己念《金剛經》、觀音心咒,這樣以後,分別念中的鬼神會自然消失。

  兩位大德提到了緣起咒,可見這個咒非同一般。我們很多法本上有這個咒,比如放生的法本,還有大圓滿前行儀軌的法本。那麼,這個咒到底有什麼功德呢?

  緣起咒功德(全知麥彭仁波切著的《淨除業障百咒功德》中宣說):

  緣起咒是一切善逝的法身,誰見緣起即見善逝。哪怕是將它放在油柑子大的小塔當中,今生中也能生起梵天福德。

  持誦一遍緣起咒能清淨一切罪業,平息、遣除一切違緣,如果觀想任何事物而誦,相當於造佛像或佛塔。

  若觀想任何供品而誦,則等於供養遍滿世間界的供品。如果恆時念誦,則圓滿一切心願,任何損害也不能侵害,完整受持一切正法。

  如果誦十萬遍,那麼將如願實現一切所求之事。在它的各種事業儀軌中也有宣說。大圓滿系解脫咒中說這也是能獲得化生安住相續解脫的心咒。

  總之,一切如來得手印,猶如諸法的生命一般,功德不可思議。這是全知麥彭仁波切著的《淨除業障百咒功德》中宣說的。

  緣起偈(咒):又叫法身偈,不譯句意,直讀音即稱緣起咒。

  這首偈的巴利文:

  Ye Dhammā Hetuppabhavā, Tesam Hetum Tathāgato āha。 Tesam Ca Yonirodho,Evamvadi Mahāsamano。

  這首偈被稱為法身捨利偈,這也是說明緣起教義在佛法中的重要地位。

  意思是: 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亦有譯作: 諸法從因起,如來說其因,大沙門如實,亦說彼還滅。

  亦有譯作: 若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是生滅因緣,佛大沙門說。

  亦有譯作: 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等等譯文.

  緣起咒是起連接因緣作用的。這個緣起咒很重要,不管跟佛、佛法連接因緣也好,跟任何一個善因緣的連接,都是依靠緣起咒。釋迦牟尼佛所宣講的八萬四千法門都可包括在緣起咒的內容中,也可包括在名言的緣起和勝義的緣起當中。因此緣起性空是佛陀教言中最主要的竅訣,是無死的甘露,是能摧毀黑暗的一盞明燈,是斷除分別念和邪宗的銳利寶劍,是醫治煩惱痛苦的妙藥。

  緣起偈(咒)非常有名,當年,釋迦佛座下的第一雙弟子——捨利弗、目建連——由聞此偈而證初果。現在我們每天念誦,也希望能得到此智慧的熏染。

  在北傳和南傳佛教的文獻中,都有捨利弗、目犍連聞偈悟道,皈依佛陀,成為佛陀的上首二大弟子——“如來雙勝”的記載。如南傳律藏犍度《大品》(Mahavagga)對此事的記述大致如下:

  當僧伽已擴大到千人以上時,佛陀率領大比丘眾來到了摩揭陀國首都王捨城,與頻毗沙羅王會面,並接受了國王供養的竹林精捨。當時在王捨城有散惹夷(Sasjaya)及其二百五十弟子,捨利弗和目犍連也在其門下並且是會眾之首。他們二人約定,無論誰先得到“不死”,即解脫或涅盤,就應立即告訴另一個人。

  一天,捨利弗遇到佛陀的大弟子、最初五比丘之一的馬勝(Assaji)尊者,被尊者行乞時安祥、莊嚴的神態所吸引,趨前請問。當得知尊者是大沙門喬答摩的弟子時,他十分渴切地想要了解佛陀的教法,因此請求尊者無論如何也要告訴他一些佛陀教義的心要。於是馬勝尊者便對捨利弗說了一個偈頌,這個偈頌就是後來佛教經典經常引用的“緣起偈”,又叫“法身偈”(流行的漢譯先後有幾種,譯句出入略有不同,以下是對照梵文和巴利文之後的重譯):

  “諸法從因起,如來說其因;

  大沙門如實,亦說彼還滅。”

  捨利弗聽了這一偈頌後,當即證得清淨無垢法眼——“一切觀待因緣而生者,亦必觀待因緣而滅。”並對馬勝尊者說:“如果這就是(佛陀所說的)法,那麼你一定已經證得了往昔多無數劫所未曾見的一切苦的寂滅!”

  捨利弗回去將此偈頌轉告了目犍連,目犍連也同樣當即證得了清淨無垢法眼。他們二人勸說其他二百五十弟子離開了散惹夷,一同去皈依佛陀,而散惹夷本人則拒絕接受勸告。當他們遠遠地向著竹林精捨走來時,佛陀預先告訴眾比丘說:“這兩個正在到來的人將成為我最殊勝的弟子。”

  這則故事,在諸多有關佛陀和弟子的傳記中,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因為從這裡體現出佛陀時代,人們在知見抉擇上的嚴肅不苟。這種抉擇是一種自我認知的過程,而決非僅靠某種權威或對權威的仰信。在知見上抉擇的過程,本身也是覺悟的過程,而覺悟不僅是知性上的,同時也是實踐意義上的解脫。

  佛陀教義的核心即緣起,見緣起即見如來,見緣起即見解脫。“諸法從因起”,這裡的法指的是生死等煩惱法,這些之所以會發生,就是因為有導致它們產生的原因。“如來說其因”,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煩惱或擾亂的心態,如無明、貪著和嗔恨等;一是由煩惱或在擾亂的心態下引發的有害行為。“大沙門如實,亦說彼還滅”,大沙門指佛陀,我們現在所經驗的種種無法令人滿意的問題,是由無始以來的煩惱和有害的行為所導致的。因為我們現在仍然產生新的煩惱和造作新的業行,所以今後還要繼續經驗由此而生的種種苦惱。但這並不是說我們不能改變這種命運,相反,佛陀如實地告訴我們:當導致苦惱的因息滅時,這種因所導致的苦惱也將隨之息滅,就如同當我們停止向燈盞裡注油的時候,這盞燈必將熄滅一樣。

  因此雖然我們從無始以來經歷煩惱業力的生死輪回,但我們卻完全有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改變自身的命運,那就是對治生死苦惱的因——心的擾亂狀態和由之而來的有害的行為。這樣,由此緣起偈所揭示的佛陀教法的心要就為我們指出了一條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解脫之道。緣起偈總攝佛說四谛法。其初二句“諸法從因起,如來說其因”攝四谛的初二谛:法=苦谛、因=集谛。後二句“大沙門如實,亦說彼還滅”攝四谛後二谛:還滅=滅谛、如實說彼還滅=道谛。因此總攝無我、十二因緣和中道等教法。

  此偈實際還開示了四聖谛(至少在南傳佛教裡是有這樣解釋的):

  “諸法因緣生”——苦聖谛;

  “如來說其因”——苦集聖谛;

  “ 彼法因緣滅”——苦滅聖谛;

  “(此寂滅的因)是大沙門說”——苦滅道聖谛。

 

上一篇:學誠法師:為什麼見到佛像要跪拜呢?
下一篇:淨慧法師:初學打坐禅定要過的三關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