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李越:《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一一0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們在座的朋友,每個周六都是放下手中非常繁忙的工作,趕來參加我們的《群書治要360》的課程。可能我們每一次來,最熟悉的一個影像,就是蔡老師邁著非常穩健的步伐,謙恭的走到台上來,和大家開始這一個下午《群書治要》的分享。可是今天卻上來一個李某某,我一走進來,我看到大家的眼神,大家就在想:莫非蔡老師又出差了?只要一出差,不是放錄像,就是有個李某某或者王某某上來了。蔡老師沒有出差。我們在座的朋友又想:沒有出差,干嘛蔡老師不講課?你們是不是有這個疑問,有沒有?有。你們都在點頭:沒有出差,干嘛不講課?是不是生病,你們會不會擔心?沒有,所以大家也不要擔心。既沒有出差,也沒有生病,干嘛不來講課?大家等著揭這個謎底。

  這個就說來話長,因為在九年多前,我跟蔡老師剛剛認識,認識的時候蔡老師就說:你叫什麼名字?我說:我叫李越。你這個名字很好,有禮又有樂。有禮又有樂什麼意思?我當時反應不過來。你們反應過來沒有?你們全都知道,都比我聰明。後來我就知道這個禮是禮貌的禮,樂是音樂的樂,我的名字跟中國古代的禮樂教化這兩個字是諧音。那天再走出門的時候,就感覺自己和往常不一樣,走起路來有點雄糾糾氣昂昂,自己感覺生命中好像注入了新的內涵。可是那個時候,我剛好在經營一個藝術學校,剛好是教孩子、成人學古筝。古筝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樂器,很美妙。剛好同時我又常常對我的員工進行什麼?進行禮儀的訓練。有禮有樂,所以我和這個禮樂非常有緣。可是那個時候,對於禮和樂真是連一點皮毛都不懂,認知都是非常非常的膚淺,因為還沒有真正接觸聖賢的教育。

  可是從認識蔡老師開始,跟蔡老師學習《弟子規》,當時我們學《弟子規》也沒有很多的參考資料,也沒有什麼可以解釋、翻譯的參考書籍,都是比較簡單的一些參考內容。在學的過程當中,突然體悟到原來《弟子規》就是禮,你們發現了沒有。結果愈學愈歡喜,可以從中學到這麼多做人的道理、做人的規矩,所以自己對這個禮和樂就愈來愈喜歡。後來慢慢才了解,在中國的古代就是禮樂文化。禮樂的教化,在中國的古代幾千年當中,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我們都知道,孔老夫子教他的學生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你看禮樂排在前兩位。所以在中國古代禮樂是教化人民重要的內容,也是重要的一種手段。所以中國幾千年來,從周朝周公就制禮作樂,就有這樣一個禮樂的制度。正是由於那個時候自己對禮樂也非常的喜愛,覺得這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終其一生都應該去深入學習。當然到目前幾年過去了,也沒有更多的時間靜下心來,很好的深入。有一些學習的心得和體悟,剛好也是藉由我們《360》今天的課程,就學到了什麼部分?就到了禮樂的部分。所以蔡老師就說:到了禮樂的部分,這個該交給你了,你來和大家分享。我說:老師,不可以,因為最近我們中心有個一年的共學班,我還是要跟共學班的學長們一起學習,老師我真的沒有時間來准備。他說:你們共學班不是剛好現在在力行《弟子規》的「父母呼,應勿緩」嗎?我說:是、是、是。他說:都是講給別人聽的。我這樣一聽,「老師呼,應勿緩」,所以就有了今天和大家共同來學習的這樣一個因緣。自己的學習也是非常的淺薄,在此我們共同來學習,有不足的地方,還望我們在座的朋友給予多多的指教。

  我們今天的主題,叫「不學禮無以立,《禮記治要》的和諧生活」。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標題,不學禮無以立。這裡就告訴我們,不學禮我們在社會上是很難立足。這句話是出自哪裡?是出自《論語.季氏》當中的一段經文。這段經文是陳亢問於伯魚。陳亢,這個字念剛。陳亢是孔老夫子的一個弟子、學生,伯魚是孔老夫子的兒子。這段話我沒有完全把它寫下來,因為很長,這是一個故事。就問伯魚說,「子亦有異聞乎?」意思就是說,伯魚您的父親有沒有在家裡給你開小灶?私下裡給您教一點額外的什麼道理?因為他很好奇。伯魚想了一下,對!他就在想,好像沒有,「未也」,沒有想起來有什麼額外教給他的東西。後來伯魚就說:如果有的話,就是有一次我的父親在廳堂,在那裡的時候,我匆匆忙忙從他身邊走過,「鯉趨而過庭」,古時候晚輩見到長輩都要快速的走過。這個時候孔老夫子就說:你學詩了嗎?伯魚說:沒有學詩。孔老夫子就說:「不學詩,無以言。」伯魚一聽,就趕快回去學詩。

  各位朋友,這個詩不是指我們今天學的律詩、自由詩、散文詩等等等等的詩。這個詩指的是什麼?我們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是我們夫子刪詩書、定禮樂,所編定的三百零五首的《詩經》。在我們《論語》當中,有一句話就講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經》的內容有三百首,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沒有這些邪惡的思想和念頭。所以《詩經》裡面的內容都是表達人民真摯的情感,反應的都是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內容。所以伯魚就去學詩了。學詩之後,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我們在《禮記》當中也講到「溫柔敦厚,詩教也」,也就是一個人溫柔敦厚的性情是透過學詩而培養的。學詩一個人內心就會柔軟,不會尖刻,講起話來對人都會很厚道。同時學詩又能了解鳥獸草木的常識,這樣一來,講起話來可以用很多的譬喻,所以就有說話的藝術。這是我們學詩的好處。

  有一次孔老夫子又在廳堂站著,伯魚又從他身邊快步走過,這個時候孔老夫子又講了一句話說:你學禮了嗎?伯魚說:沒有學禮。夫子就說:「不學禮,無以立」。所以伯魚又趕快回去學禮。我們當聽到又要學詩,又要學禮,到底詩、禮,包括還有樂,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一種教化的力量和幫助?我們要詳細的來看一下。比方說在我們中國古代的一些書香人家的大門上,我們常常會看到四個大字,叫「詩禮傳家」。這裡有一幅圖片,這個圖片我們看到,這個好像不太清楚,我鼠標點的這個位置,寫的是詩禮庭。也就是在過去一個家庭,他要經營家道,他要使自己的家道家風能夠綿延,他一定要教子女詩禮,就是以詩禮來傳家。這樣就能夠把我們祖先的聖賢教育和文化代代的綿延下去。可是我們今天看到大多數人的大門上,尤其是到逢年過節春節的時候,我們也會貼四個大字,會貼什麼?恭喜發財;還有什麼?招財進寶。我們看到今人和古人對於家道的承傳,這種價值觀念一不一樣?完全不一樣,可以說是大相迳庭。我們中國的古代是以道義傳家,今天我們看到是以發財、是以利益來興家、來傳家。往往我們看到是富不過三代,不要說三代,可能現在富不過兩代,甚至富不過一代,家就敗了。因為德土不厚,所以這個家業也怎麼樣?保不住,你看家就滅了。

  諸位朋友,我們想想看,我們家的家道家風,真正的聖賢教育在我們家庭不能綿延的時候,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還會有希望嗎?不會有,是嗎?所以孔老夫子在《禮記.仲尼燕居》的當中,常常他的學生都圍著他請教禮樂的問題。有一天大家也是圍著老師在問這個問題,老師就講:「禮者何也?即事之治也。」禮到底是什麼?我們用一句簡單的話來翻譯,禮就是辦事的方法。我們做事情的方法、辦法、規則,「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接下來,孔老夫子又講到,假如今天治國沒有禮,就如同一個盲人失去了扶伴,這個盲人失去了扶伴,茫茫然然他不知往哪裡走,往何處去走?又如同我們在黑暗的房間裡去尋找東西,如果這個房間裡既沒燈光、也沒有燭火,我們要找東西能不能找到?找不到。所以他就講,如果沒有禮,可能我們的眼睛耳朵不知道看哪、不知道聽哪?我們的手腳也不知道要放到哪?我們前進後退、作揖禮讓,都失去應有的分寸和尺度。好像我們來聽課沒有禮,這個教室就坐得稀稀疏疏,是不是?看上去就不夠有秩序,大家修學坐在這裡,好像就很缺乏一種秩序和精神。沒有禮,人們居住在一起,就會失去尊卑、上下的這種等級。你看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老的不像老的,少的不像少的,失去這種上下、尊卑、長幼的秩序,這個家族就會產生混亂。再來,我們到朝庭、到政府,假如沒有禮的話,這個朝庭的官職爵位,也會失去它應有的秩序。包括我們宮室裡建築的房屋,也就失去了高矮大小的標准,這些標准也會失掉。軍隊的攻和守,也會失去了控制。我們一切的所為可能都變得沒有了標准,那就會天下大亂。所以孔老夫子在教育學生當中,從小的教育就是要教禮、要教詩,還要教樂。

  在《論語》當中我們看到有這樣一句話,「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這個興就是起。我們一個人內在有美好的情感要抒發出來,就要藉詩歌來把它抒發出來。興於詩,這個詩的最高境界就是什麼?就是志於道,志於人倫之道,志於率性之道。詩往往都談的是什麼?孝悌仁愛的內容。所以學詩就是在學倫理道德,過去古時候。可是學詩一定要學禮,學詩是修身,學禮是立身,所以立於禮。我們看一下詩禮樂它的關系,又是什麼樣的一個關系?我們都知道古時候有大型的一些祭祀活動、禮儀活動,我們都會發現有詩、有禮、有樂。也就是說詩是樂的詞,樂是詩的譜,禮是天然的秩序、人事的規則,而詩和樂它要表現出來,一定要用禮才能把它表現出來,所以三者它不可分割。所以在古時候,禮樂它是一體,講禮一定有樂,樂中又包含有什麼?有舞。我們在一些詩歌當中,我們看到的內容,就是我們要表達一種情感的時候,我們就會說「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詠歌之」,就是我們言語還沒有辦法表達,我們就詠歌之,可能就用歌聲。唱歌還不能表達我們內在美好的情感,就會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就會翩翩起舞。但是翩翩起舞也要依禮而立,而音樂它又是來自什麼?來自我們天地祥合之氣,它又合乎天地自然的秩序,它最重要的是可以滋養我們內在的性情。所以叫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這樣一來,我們一個人就會有內在樂的薰陶,外在禮的規范,又有音樂滋養我們的性德。我們一個人就可以藉由詩禮樂的薰習和學習,而達到修身養性的這樣一個境界。所以詩禮樂是孔老夫子弟子們共同修學的科目,也是聖賢人修學最基本的這些內容。可是現在我們從小的孩子,都沒有這樣一個機會來學習詩禮樂的這些內容。當我們了解之後,我們就知道詩禮樂對我們一個人人生的成長,幫助是非常之大。

  剛才我們就不學禮無以立,給大家做了這樣一個介紹。之後陳亢聽完伯魚給他這樣一個介紹,特別的高興。陳亢就說:我問了一件事,但是得到了三個收獲,一是知道學詩重要,二知道學禮重要,三知道聖賢人對待自己的兒女和對待眾人沒有厚此薄彼這樣的心態。所以聖賢視天下人為子女,視子女也為眾人,他是完全一顆平等的心來對待。接下來,我們看《群書治要.禮記》的這部分內容。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有十三經,十三經當中有三本禮學的經典,就是《周禮》、《儀禮》還有《禮記》。我們現在學習的是《禮記》的內容,《禮記》也是最後的成書,它專門對《儀禮》做解釋和說明的。這個《禮記》含蓋的內容,大約有四十九篇。這裡頭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我們非常熟悉的「大學」、「中庸」還有「禮運」都包含在其中。而這四十九篇大約都是孔老夫子七十二賢弟子他們來編寫的。所以這個《禮記》當中它都談論什麼內容?談論的是,或者是談論我們人生的哲理,或者談論的是政治的制度,或者講述禮樂、講述器物、講述我們人生的這些儀則,所以它的內容非常廣博。而《禮記治要》,從當中選出了二十二篇的章節,編在了《群書治要》當中,成為獨立的《禮記》內容。可以說這二十多篇都是在對我們為人領導者,引導我們如何去修身、用人、為政,這些治國的大道理都會在其中闡述。所以我們今天學《禮記治要》的內容,的確它是真正可以引導我們每一個人,不僅僅是我們為官的,包括我們百姓,都讓我們從中學習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這些道理。

  在《群書治要》當中,我們看到現在的《360》,我們把它翻到,我看我們的書是不是一樣?我們把它翻到是一百零二頁,二百二十五條。我們從《禮記》,包括還有《晏子》當中,我們選出大約十三條有關禮和樂的內容。我們翻到了嗎?二百二十五條,我們看到這是《群書治要360》的內容。而魏徵當時編《禮記》的時候,他是非常重視,甚至用《禮記.曲禮》當中的一段話,「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這四句話來警戒唐太宗,萬萬不可走桀纣這些自取滅亡的道路。這是我們了解當時魏徵大人,為何這麼重視《禮記》的原因。接下來,首先看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個內容。我們看二百二十五頁,我們一起把這句話來念一下:

  【夫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

  我們看到這句話,告訴我們的是我們人之所以比禽獸尊貴,是因為我們人有禮義,最重要的是我們人有禮義。這句話是出自《群書治要.晏子》當中的一句話,而且它有一個公案,在《晏子》當中就講到,當時齊景公非常喜歡喝酒,連續喝了幾天之後,喝得很盡興。我們都說酒喝多了會亂性,結果這個齊景公喝多之後就開始摘帽脫衣,甚至開始擊瓦盆作樂。接下來他就問他身邊的近臣,他說仁德之人是不是也像我這樣來作樂?結果他身邊的一個近臣叫梁丘據就講:仁德之人的眼睛耳朵和平常人一樣,可是他們恰巧就是不喜歡這樣作樂。齊景公當時一聽,覺得這個回答不是他想要的。他說:趕快駕車把晏子給我接來。結果就派手下的人把晏子接來,結果晏子一來之後,穿著是朝服,很莊嚴肅穆的走進來。結果齊景公說:我正在飲酒,趕快來陪我一起飲酒作樂。之後,齊景公又說:免了這些君臣之禮。接下來,晏子就說:君王,假如我們這些群臣,如果是免去做臣子之禮,恐怕君王也不高興、也不會滿意。他說:你看今天我們齊國的一些孩童,他們的身材長到中等個頭,他們的力氣全都超過我和你,可是他們為什麼不敢作亂?在座的朋友,他們為什麼不敢作亂?結果晏子就講:就是因為他們有接受禮義的教化,禮義對他們有一種畏攝力,所以才不敢犯上作亂。所以他說:君王,假如你不講禮義的話,你就沒有辦法發號施令指使你的屬下;假如我們做臣子的失去了禮義,我們也沒有辦法侍奉君王,這樣一來天下就會亂掉。這個時候就講到了這句話,我們人之所以比禽獸尊貴就是我們人有禮義。君王失掉了禮,沒有辦法治理天下;大夫失掉了禮,底下的人就對上失掉了恭敬心;父子之間假如失掉了禮,這個家庭可能就有了危亡。

  這個時候晏子就引用《詩經》裡的一段話講到,「人而無禮,胡不遄死」。這句完整的話是講到,「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這個相是看。我們看到這個老鼠,這麼小的一個老鼠,你看那個老鼠很柔軟,但是它的生命用什麼來支撐?用它的四肢來支撐。我們人以什麼為支撐,以禮為體,人要是沒有禮,胡不遄死。這個遄就是迅速的意思,還不如迅速趕快死掉算了。所以往往我們看到一些年輕人很無禮的時候,對父母很不恭敬的時候,我們常常就聽到,簡直不成體統。所以我們就了解,人是以禮為體。講完這翻話之後,齊景公也覺得講得很有道理,齊景公就說:我這個人不算是很聰明,可是我身邊這些臣子又是迷惑顛倒,他們引誘我,以至於讓我走到這樣的一個地步,所以趕快把我身邊這些近臣給我全殺掉。該不該殺?你們這麼有智慧,不該殺。你看當我們一個人有過失的時候,第一念想的是什麼?都怪你,讓我犯了這個錯誤。有沒有反求諸己?沒有,他全部怪到他臣子的身上,說是他們誘惑他,讓他飲酒作樂,失掉了這些禮。這時候晏子很鎮靜,晏子就講:君王,這些臣子是無罪的,假如君王是一個講禮義的人,自然身邊就會感召講禮義的人來到身邊,那些不講禮義的人就會悄然離開;假如君王是個不講禮義的人,自然而然身邊講禮義的臣子就會離你遠去,不講禮義的這些人群也會紛紛來到你的面前。

  這麼講完之後,齊景公覺得應該是有一點道理,所以立即下令怎樣?立即下令趕快更換坐位,開始更換衣服,令下人把庭院打掃干淨,重新禮請晏子入宮。這個時候晏子又穿著朝服進宮,行君臣之禮,三讓而上台階,最後又行三獻禮。三獻禮也是非常高的一個禮節,也是古時候在祭祀的時候,擺好祭品之後,要行三次的獻禮。這個三獻禮叫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來獻禮。這個獻禮之後,又行拜別之禮,齊景公也以君王的身分,跟他行拜別之禮。等把晏子送走之後,立即又把這些音樂停了,酒席撤掉,撤了之後齊景公就對身邊的人講,我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是要表示我願意接受晏子給我的勸谏和教誨。我們看到齊景公也是非常的難得。我們說「福在受谏」,一個人有沒有福報,最關鍵的在於他肯不肯接受別人給予他的勸谏,因為他接受了勸谏,代表他願意修正自己的過失和不足。我們怕就怕做人有了缺點,不願意聽人勸谏,不願意聽人勸谏,勸谏我們的直諒士就會離我們愈來愈遠,我們可能每天就在墮落。不能接受勸谏的人,可以說福報就會天天削減。所以我們覺得齊景公也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君王,他能夠納谏。這句話就是出於晏子和齊景公的這段故事。

  而我們中國早在四千五百年前,其實就有了教育制度。在古書有這麼一段記載,「後稷教民稼穑,樹藝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我讀了這一大段,大家可能沒有搞清楚到底我在講什麼?我要翻譯解釋給大家聽,古時有個叫後稷的人,他是我們的祖先。「後稷教民稼穑」,這個後稷,當時是堯帝時期,派他來教導人民種植農業,後稷是一個農師,相當於現在的農業部長。教導人民懂得種植谷物之後,「五谷熟而民人育」,這些五谷熟人民得到了養育,生命可以延續,我們說吃得飽、穿得暖。「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當我們吃飽穿暖沒有接受聖人的教化、倫理道德的教育的時候,我們的欲望不斷的膨漲,我們這些自私自利、貪圖享受的念頭都生起來,人性就開始墮落,缺乏教化就要接近禽獸了。這個時候,「聖人有憂之」,堯帝就開始擔憂,這不得了!「使契為司徒」,這個契是當時的教育部長,司徒就是教育部長,相當我們現在的教育部長。使契為司徒,派他做教育部長教導人民什麼?教導人民,「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倫關系。所以我們就了解到中國四千五百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建立了教育的制度,就已經開始教導我們人民這些倫常的道理,還有這些禮儀,從那個時候就開始了。

  所以我們了解古聖先賢教化眾人,在整個歷史發展的長河當中,它有五個次第。這五個次第是從道開始,以道治天下,道失而後有德,德失而後有仁,仁失而後有義,義失而後有禮,禮失掉天下就亂了。三皇時期是以道治天下,到了五帝是以德治天下。到了三王,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三王那個時候道德都已經在滑坡,所以就以仁治理天下。再來到了春秋時期,我們都知道春秋時期是亂世,孔老夫子說禮崩樂壞。所以夫子周游列國,其目的就是希望恢復周禮,那個時候仁也沒有了,還講義。可是到了秦朝義禮都不講,秦始皇用的是霸道,所以十五年就亡國。後來我們都了解劉邦代秦平定了天下,統一了國家。後來我們都了解,當時的漢朝就采納了董仲舒的建議,獨尊儒術。從那個時候建立了禮制,一直到滿清亡國。中華民族幾千年來都有禮樂的制度、禮樂的教化,藉由這樣一個禮的教化,來讓整個國家和社會得到和諧,人民的生活得到安樂。我們對整個中國歷史上,我們了解整個道德仁義禮的教化發展過程,我們知道如果沒有禮,禮是我們做人最低的底線,禮一旦失掉,就麻煩了。

  所以今天我們要學聖賢教育,要從哪裡去做?我們從道開始去做,道太高了。我們要從哪去做?我們要從禮開始去做,從禮開始去學。那禮當中最重要的要去學什麼?在座的朋友,禮當中最重要的,我們要去學什麼?大家都這麼茫然的看著我,你們不是聽課好幾年了嗎?真了不起!禮當中最寶貴的東西就是恭敬心,是不是?就是恭敬心。什麼是恭敬心?恭敬心就是對人尊重,對事盡心盡責,對物懂得珍惜愛護。你看,我們見人鞠躬、微笑、打招呼,這是對人的尊重。我們做事一絲不苟,我們對這些桌椅板凳,我們恭敬的話,要不要見了桌椅板凳給它鞠躬?不要鞠躬,你要給桌椅板凳鞠個躬,旁邊的人就會說:這個人神經不正常。我們就把這個桌椅板凳要擦得干干淨淨,擺得整整齊齊,這就是對物的恭敬。

  因為我們今天這個整個社會、整個人心,最嚴重的問題在哪裡?就是失掉了恭敬心。你看人與人之間相處,輕慢、隨便、放縱,表現出來都是無禮傲慢的行為,這是整個社會最嚴重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王鳳儀老先生,他怎麼樣來評價這個恭敬心?他說像穿針引線,穿針引線是不是要很專注、很用心。我們來看這個敬字,這邊是個反文旁,它念的時候念撲,攵是什麼意思?攵是去掉、拿掉的意思,也就是要把我們苟且的心、苟且的態度要把它拿掉。這邊是苟且的苟,把它拿掉。所以我們古德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的誠敬得十分的利益,百分的誠敬得百分的利益,沒有誠敬,一分利益都得不到。假如我們沒有誠敬心,孔老夫子來教我們能不能受益?釋迦牟尼佛來教我們能不能受益?都不能受益。為什麼?我們失掉了恭敬心,我們心中就有對人對事那種抵觸抗拒的心理,我們內心有了障礙,我們不接受,所以聖人來教我們,我們也得不到利益。

  所以我們今天學禮,就是要從恭敬心開始學起。講到這個恭敬心,和大家來分享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也許大家都有聽過。「伯禽趨跪」,我們來把它念一下好嗎?「周魯伯禽,觀於橋梓,入門而趨,登堂而跪。」這個故事是指在周朝的時候,周公的兒子他叫伯禽,伯禽趨跪。他去見他的父親,他是跟周公的弟弟康叔去見他的父親,去見周公每去一次都被打了,連著被打了三次。在座的朋友,如果我們在座有做父母的,您的孩子連著被打三次,還會理你嗎?可是古時候你看不一樣,伯禽被打了三次,他有沒有怨恨父親?沒有。他不但沒有怨恨,他找原因。父親為什麼打我?一定是有原因,一定是我哪裡做得不對,他就很納悶,他去找一個舊臣,叫商子的一個臣子。他就去請教他說,我的父親為什麼每次見我都打我?這個商子也很智慧,他說你就到南山的陽面去看橋木,再到北山的陰面去看梓木,你就明白了。在座的朋友,我們現在來坐著時光的穿梭機,我們一起跟伯禽去看橋木和梓木可以嗎?大家坐好,准備出發了。好,我們現在一起去看,我們一起到了南山,看到南山陽面的橋木,橋木又高又茁壯又大,仰著的;再到北山的陰面去看梓木,梓木又矮又小,還是俯著的。這一看完,伯禽馬上就開悟,就明白父親打他的原因。我們現在也一起看完了,已經回到現場,我們開悟了沒有?開悟了,不簡單!你們悟到了什麼?可以告訴我嗎?那個車票很貴去一趟不能白去,悟到了什麼?面對爸爸身體不可以抬得很高。很好,我就接著您的話題往下說,後來他返回來又找到了商子,告訴他看橋木梓木的心得。他說我明白了,原來橋木又高又大仰著的,代表父道;梓木又矮又小俯著的,代表的子道,表父子之道。結果伯禽接下來又立即去見周公、見父親,再去見的時候,就是這上面寫的「入門而趨,登堂而跪」。他見到父親之後,立即就給父親跪了下來。在座的朋友,這個時候周公有沒有再打他?沒有打了。他已經懂得了做為兒子,應該在父親面前所要行的禮節。

  所以我們的恭敬心,首先要回歸到根本,回歸到孝道,最重要的是我們對父母今天有沒有恭敬心。我們今天對父母沒有恭敬心,對別人的恭敬心是真的是假的?今天我們要了解一個現象,一個人他在社會上,無論是他成立了家庭,或者說是他在單位工作,或者在社會上與人交往,凡是他產生人際關系的問題,與人相處不能和睦,或者對人的態度不正確,都是來自於對父母的態度產生問題而衍生出來的。我們慢慢去體會、去體察,這些問題都要到根上去尋找。講到這裡,還有一個非常好聽的故事,是老子去看他的老師,叫常枞。老師病得很厲害,老子也是聖人,他去看他的老師,看到老師病得很厲害之後就說:老師,您一定應該有一些什麼教誨要傳給我們學生。結果老師就說:哪怕是你們不問,我也要張口講了。他說:第一,一個人路過故鄉的時候,一定要下車,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老子就講了。老子講的什麼,我們先不講,我要問大家,為什麼路過故鄉的時候要下車?你們也要動動腦筋想一想,為什麼要下車?你們只是對我笑。結果老子就講:路過故鄉要下車是不忘舊故,就是不忘老朋友。

  在座的朋友,尤其是我們馬來西亞的華人朋友,你看這兩天就要清明都會回老家,是不是?回自己的故鄉。往往自己的祖父、祖母他們來到馬來西亞,創建一翻事業最初都是在鄉下,從那個時候起家比較多。我們今天回到了故鄉,我們有沒有車到故鄉的時候,有沒有早早的就先下來一下?還是那個車就開過去了。我們想想看,我們從小的時候在故鄉成長,這一方的土地土壤滋養我們,水土滋養我們,有這麼多的長輩可能抱過我們,有從小玩耍的朋友一起長大,甚至父母親去忙工的時候,把我們可能放在鄰居家裡又吃又喝又睡,有沒有?可是我們今天來到了吉隆坡,我們發達了,我們有錢了,我們還能不能想起這些老朋友,還能不忘自己的故鄉。這個就是什麼?慎終追遠,這個就是心中時時懷著這分情義和恩義。有一首歌我唱過,你們也有聽過,「忘不了故鄉,年年梨花放,染白了山崗我的小村莊,媽媽坐在梨樹下紡車嗡嗡響,我爬上梨樹枝,聞那梨花香」,聽過沒有?「搖搖潔白的樹枝,花雨滿天飛揚,落在媽媽頭上,飄在紡車上,給我血肉的故鄉,永生難忘,永生永世我不能忘。」有聽過吧!再接下來的第二段很悲哀,我就不要唱了。

  你看我們就不忘舊故。當我們如果開著轎車到了家鄉,這麼停都不停,車速也沒有減就開過去,結果塵土就揚起來,是不是?揚起來之後,旁邊的路人都在那裡搧灰搧土,都在那裡遮掩。人家就說:老王他大兒子回來了,有錢了很威風,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有兩個臭錢嗎?我們看到有些人有錢之後,你看這些行為就很失禮,就很傲慢,這個都是不祥之兆,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你沒有回到家鄉的時候,家裡父母有個什麼病,有個什麼事需要幫忙,你看鄰裡怎麼樣?你兒子不是很能嗎?很威風嗎?你看,還壞了父母的人際關系,「德有傷,贻親羞」。所以我們要不忘老朋友,要時時保持這分恩義、情義。

  接下來,老子的老師說:不錯,回答得很好。接下來又說第二個,當你看到橋木的時候,你要快步的經過,你說說看這是為什麼?剛才我們聽伯禽趨跪,我們已經都了解到了。我們要見到高大的橋木,要快步從那裡經過是什麼意思?老師在問,為什麼要這麼做?這個時候老子就講:路過橋木要快快經過,是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尊敬老人。你看那個恭敬心是時時刻刻都要提起來。所以我們中國古代的教育非常了不起,你看都用這些植物來譬喻,是不是?比方說我們看到橋木,我們就會想到長輩、想到老人,因為老人是非常值得我們尊重的。如果我們看到蘆花,我們就會想到誰?想到闵子骞的孝道,是不是?你看,處處都用這些方式來提醒人心,不要墮落。

  我記得早年在海南島,跟著老師剛開始學《弟子規》,那個《弟子規》還沒有搞清楚,跟老師一起走,要上電梯,走到辦公的大樓,進我的那個學校。結果老師突然就停下了腳步,一進門他把那個門開著停下腳步,我也就停下來。他就讓一個長輩,大概六十多歲的一個長輩走在我們前面,他再跟在後面走。那個時候根本不知道,「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的道理,我就很納悶。上電梯,他也請他們先上。可能老師看出我的表情,帶著這種疑問、疑惑。上了電梯之後,出了電梯,他就告訴我,他說這些長輩、這些老人,對國家、對社會的貢獻都很大,因為他們一生養育子女,為社會培養人才,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所以我們時時處處都要懂得去尊重、禮敬他們。我說原來是這樣的道理。

  所以孟子就講到,「道在迩而求諸遠也,事在易而求諸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你看只要人人親愛自己的父母,尊敬所有的長輩,這個天下就太平了,就這麼簡單。所以以後我們看到高大的樹木,這個樹木就在提醒我們,時時都要尊重長輩、老人。接下來,老子的老師又把嘴張開說:你看我的牙齒還在嗎?老子說:不在了。我的舌頭還在嗎?在。這個時候老師就說:這是為什麼?在座的朋友,這是為什麼?人老了,牙齒不在了,舌頭還在,它又帶給我們什麼樣的一個人生哲理?後來老子又回答說:因為牙齒硬,舌頭軟,所以牙齒就不見、就沒有了。這個時候老師就說:回答得也很好。要講的我都講完了,再也沒有什麼可講的了。

  各位朋友,您看聖人的老師,所要講的無非就是對人真誠恭敬的心。不過我看大家還是有點非常迷茫的看著我,為什麼牙齒掉了,舌頭還在?這個裡頭到底寓意什麼道理,沒告訴我們?其實我們慢慢去體會就明白了,這裡就告訴我們柔軟勝過剛強,告訴我們做人心地要柔軟、要厚道,不可剛毅,是不是?每見鋼刀口易傷。比方說媽媽很剛、很強的時候,兒女就會顯得非常的懦弱。他整個人生的成長過程,人格就會被曲扭,到了社會上跟人相處都怯生生的,他就不健康。如果做母親的很柔軟,給孩子幾句教誨,那種對孩子的那分慈愛生起,掉幾滴眼淚,孩子就會生起慚愧之心。是不是柔軟勝剛強?我們看到人剛出生的時候,是不是很柔嫩,身體很軟;可是人死了之後,身體是不是變成僵硬?而草木生長的時候,是不是很柔軟?可是草木死了之後,變得干枯的時候,是不是很硬?所以這就代表柔軟是生的象徵,剛硬是死亡的象徵。這裡給我們的教化,就是我們做人心地要特別的柔軟、寬厚、寬恕、包容。這個故事聽完之後,的確給我們帶來這麼多的體悟。

  接下來,我們要了解,這個禮到底是什麼?漢朝的大儒鄭玄就講到,「禮者,履也」。我們把它讀一遍,「禮者,體也,履也,統之於心曰體,踐而行之曰履。」這裡講禮者體也,禮者履也,禮有體。履是表實踐,心為體,實踐為履。也就是我們對人對事對物的恭敬,是源自於我們的內心,而表現於外的一種行為,內心有這個態度,外在就會表現出來,所以履是實踐。我們內心對人恭敬,你說我很恭敬,但是我這個人不善於表達,我見人還是頭揚得很高,也不願跟他打招呼,也不跟他微笑,但我內心是恭敬的。在座的朋友,可能嗎?可不可能?我如果上來都是很傲慢的樣子,我是對你們很恭敬,像嗎?不像。所以「誠於中,形於外」,就是講的這個道理。所以它的體是心。所以禮之宗旨,我們可以從「大學」裡的這段話去了解,它的體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實踐是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也就是說禮的體,從我們的內心首先要格除物欲,而這些物欲是我們本身沒有的,是我們後天染著的。這些對財色名食睡的享受,貪瞋癡慢疑,名聞利養,自私自利,恨怨惱怒煩,這些染著,我們要不斷的把它格除,要把我們的性德不斷的彰顯。當我們不斷去除我們心上這些不好的東西和物欲,致知,我們的良知就會顯現,良知顯現智慧增長,我們說煩惱輕,智慧長,這個時候自然我們會誠意、正心。所以這個體也,是內聖之學;我們有這樣的存心,和內在的態度,自然我們的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這是形之於外的行為,這是外王之學,內聖外王之學。我們藉由這樣一個格物、致知、修身、齊家的次第,而達到我們聖賢教育學習的一個圓滿。

  這裡也讓我想到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有一個犯人他從監獄越獄逃跑,這個犯人他覺得他被判刑很冤枉,他覺得是有七個人誣陷、陷害了他。所以他內心很不平,他要出來報仇,他越獄成功。逃出來之後,他就坐火車趕回自己居住的那個城市,在火車兩個車廂相接的地方,他就在那裡琢磨。琢磨什麼?琢磨我怎麼樣把這七個人一個一個的給他干掉,怎麼樣來謀害?怎麼樣來報仇?正在這個什麼時候,有一個女性走了過來,這個女性走過來,她要上洗手間,結果這個洗手間的門栓關不嚴。她就轉過頭來說:這位大哥,我要上一下洗手間(態度非常的溫和有禮),您可以幫我看一下門嗎?他愣了一下,可以。他就覺得,我這個人活在這個世上,對別人還是有價值的,他就這麼琢磨。過了一會,這個女性上完洗手間一出來,對這位服刑人員(越獄的人)深深的鞠了一躬說:謝謝大哥,您幫我看門,大哥再見,就走了。估計這位女士學過《弟子規》。這個越獄的犯人,被人尊重的感覺真好,我活了這麼大的年歲,真的還沒有接受過這樣的一個禮遇,內心突然覺得非常的溫暖,人活著還是滿有意義的、還是滿幸福。所以突然讓他對生命生起了一種希望,一種向往,他一想,不行,我不能就這樣白白糟蹋了自己,他要殺七個人,他也會怎麼樣?被槍斃。我還是應該好好活下去,人生還是滿有意義的。

  結果這個火車停下來,到了這一站的時候,他就下去給監獄打電話。監獄長都急得上火,一個犯人逃出去,他急得不得了,到處在找。你想一個犯罪的人逃出去之後,不知道他會做出什麼行為?好像一只老虎從籠子裡放出去一樣。突然接到這個電話,警官們很高興,他說:你們不要擔心,我會以最快的速度再返回監獄的。結果他就回到了監獄,回去之後,他就下決心,好好的認罪、改過、悔罪。結果他原來是判的無期徒刑,無期徒刑還有什麼希望?因為他態度端正,勇於悔罪、認罪,所以一直給他刑減,減、減、減、減到只在監獄十年,服刑十年就出獄了。出獄之後他就跟這些親朋好友講起來,他說是這位女士給了我第二次的生命,這位女士是我生命中的貴人,我第一個願望就是希望能夠找到這位女士。在座的朋友能找到嗎?沒有姓名、沒有地址,所以找不到。他就講了,他說假如當時我在那裡站著,她要上洗手間,這個女士過來說:真討厭,哪裡不能站,偏站到這兒,你能不能過去一下,我要在這上廁所。他說:我第一個要殺的人就是這個女的。

  在座的朋友,您看「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可是恰巧,這個女性是以這麼有禮恭敬的態度跟他講話,卻改變了他的人生命運。各位朋友,一個小小有禮的舉動,一個小小的行為重不重要?重要。請問:她這樣對人恭敬有禮的態度行為,挽救了幾條命運?七條命運。你們的數學很好。八條,真的是數學比我好,我數學很差,我只算到了七條,你們可以算到八條,真厲害。又增加了,九條,不簡單。真的只有九條嗎?再算算看,真的是不止九條,是不是?因為他要出來殺人,如果他的動機,或者他的行為被人發現了之後,那個時候就會濫殺無辜,不知道多少人可能死在他的手裡,無辜的生命死在他手裡。在座的朋友,這個女性朋友,她的修身功夫好不好?我們說「統之於心曰體,踐而行之曰履」,因為她內心有這分對人真誠恭敬的態度,表現在外,呈現出來,這個就是展現了她修身的功夫。請問她這個修身的功夫到了,她有沒有齊家、有沒有治國、有沒有平天下,有沒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她有沒有幫助我們的國家社會來安定秩序?因為她一個善行,免去了多少人遭殃,是不是?所以她有沒有在為國家社會做出貢獻?有。

  所以我們今天學習聖賢教育,我們所學的道理都要在哪裡去落實?在我們自身去落實,在我們的家庭去落實。當我們身修、家齊,旁邊的鄰居看到我們,原來經常聽到這個房間裡叮叮當當,碗、杯子扎到地下,甚至一個電視機還從窗戶丟出去;突然發現這個家庭,每個星期六下午他們都來聽課,星期一也聽,星期三也聽,現在再也沒有聽到,聽到都是禮樂的聲音,朗讀《弟子規》的聲音,放著古琴的聲音,一家幾口人出來和和睦睦、歡歡喜喜,他們就要打聽一下,你們家怎麼這麼大的變化。我們的朋友要鼓掌了。這麼大的變化為什麼?我們在學《弟子規》,我們在學聖賢教育,我們在學禮,我們知道做人的道理規范。我們的夫妻愈來愈和睦,子女的教育也愈來愈到位,孩子懂孝,孝順父母,對人有禮貌恭敬。別人向不向往?你們在哪學的?你要去嗎?跟我來。今天是不是就有跟著來的,有沒有?所以當我們自己能夠去做好修身齊家的時候,我們就在做著治國平天下工作,是不是?是。所以我們不去要求別人,我們要求自己。這個是我們了解到,恭敬心它會發揮這麼大的一個力量,所以我們不可以忽略。

  再接下來我們看,《群書治要》卷七,《禮記.曲禮》的一個部分。接下來,我看是哪一條?是二百二十七條,我們一起把這一段來念一下: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莅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

  我看到大家在讀誦這一段,大家都非常熟悉了,都沒有讀錯字音。這一段是告訴我們,『道德仁義,非禮不成』。「道德仁義」是蘊含在人心的,我們看不見也摸不著,是不是?所以沒有禮把它彰顯出來,這個道德仁義就不能夠體現出來,它是很抽象的概念。所以一定要藉由禮,將它呈現、體現出來。比方我們剛才講到這麼多的故事,是不是?伯禽趨跪,包括剛才這位女士表現出來的恭敬友好的態度,您看都是道德仁義的一分存心,而體現在外。所以沒有禮的話,我們道德仁義的學習也會學偏,不能夠達到中和的境界。怎麼來說?我們會發現,比方說我們人有一個優點,可是這個優點被人稱贊之後,甚至我們愈做愈喜歡之後,可能做、做、做也許就會產生了執著,那就會產生了偏頗,這個就是什麼?我們沒有學禮的原因造成的。比方在《論語》當中有這麼一段話,我們也把它念一下,感受一下,「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念喜,葸是畏懼的意思。我為什麼要打出這段話?我們看到恭、慎、勇、直,是不是我們人的美德?恭而無禮的恭字,謹慎,一個做事謹慎也是好的德行,勇敢也是美好的德行,直率也是美好的德行。可是恭而無禮就會勞,這個勞是什麼?就是徒勞無益,就會辛苦、勞苦,而且勞而無功。比方說你給長輩行禮,長輩說一禮,就是行一個禮。結果我們覺得我們的恭敬還不到位,一定要行三個禮。行了三個禮反而變成什麼?失禮,就失禮了。是因為我們對恭敬的分寸尺度沒有拿捏好,就變得失禮,所以叫「恭而無禮則勞」。長輩讓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你非要執著行三個禮,就是代表你的心上已經有了偏頗、有了執著,一執著就過,過了就失禮。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人學聖賢教育,學了很多年,為什麼待人處事接物常常給別人壓力?覺得跟他相處不舒服,那就學到了什麼?執著。那就是怎樣?就是變得比較過分。所以你行的這個三禮,你看很辛勞,但是沒有功勞。再來是「慎而無禮則葸」,一個人很謹慎,但是他說話總是吞吞吐吐,想說又不敢說,要進房門想進又不敢進,唯唯諾諾,前前退退的在那裡,這個謹慎過分了,也是失禮的一個表現。「勇而無禮則亂」,這個人很勇敢,但是很勇敢之後,他就不遵守一些規矩,不遵守一些規定,結果就亂了上下左右,或者亂了一個團體的秩序。我們講到這,時間已經到了,我們下節課再繼續把這一段和大家來分享。我們先休息一下,謝謝大家。


 

上一篇:千萬不要迷信神通,其實地藏經上早有說明
下一篇:蔡禮旭:夫妻這樣做,比離婚更可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