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通俗地說,就是我們平常念佛、誦經、禅修、放生、供齋、助印等這些善事,都有功德,回向就是說我們要將這些做善事的功德,用在什麼地方。回向其實是佛教中很獨特、很殊勝的修行法門之一,是我們將我們所修的功德善根,回轉給他人,雖說是將功德轉施他人,而我們自己所得的功德不會因轉施而減少,反而會增大,也就是說我們回向越多,不但自己本身功德不會減少,而且還會利益更多的人,所以我們所做的功德將更加殊勝,所以大家想想回向是不是一種布施呢?
一般功德轉施的對象包括法界一切眾生,也包括我們的冤親債主。我們做任何功德後,都可以回向給任何他人(裡面包括法界眾生以及冤親債主),願他們皆證佛果,皆入佛道。我們也可以專門回向給我們或親朋好友的冤親債主,願他們早日蒙佛得度,早生極樂,回向怨親債主,可以幫助我們化解惡緣為善緣、化阻力為助力,如生病、事業受阻、生活受阻時,我們都可以這樣回向。雖然我們現在不認識法界一切眾生,雖然我們冤親債主,我們都看不到,但我們善事功德回向給他們,所以我們這樣回向是不是佛教提倡的自利利他精神呢?是不是一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呢?我們平等看等一切眾生,將功德回向給他們,是不是一種佛教提倡的“冤親平等”的精神呢?所以說,我們做回向,還是在修行。
而且我們做了任何功德善事,都要馬上進行回向,哪怕只念了一小段經文,如我們念佛誦經被中斷,中斷後都要馬上進行回向,無論我們剛剛念了多少,即使只用心念了一句佛號;如我們捐錢做任何功德善事,雖然事情還沒有開始做,但一捐錢,甚至在發心要去做的時候就要馬上回向,不能有片刻的耽誤。打個比方說,如果我們捐了錢,後來仔細想想心理變得捨不得那些錢了,或者被別人一說,後悔了,再去回向,就打折扣了,因為功德大小,是與我們發心有關的。
下面是一些常見的回向文:
回向偈一: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回向偈二: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回向偈三: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一般做完任何功德善事,使用上面任何一段回向偈做回向即可。如果自己還有什麼願望,可以在念完回向偈後添加:
如家人生病可以加上:願XX的冤親債主,早日蒙佛得度,早生極樂。或加上:求菩薩加持,願XXX身體早日恢復健康!等;
如希望懷孕可以加上:願菩薩加持弟子結善緣,早日生得相貌端莊,聰明伶俐的小孩;
如希望戒YIN可以加上:願菩薩加持弟子早日斷除YIN欲,身體早日恢復健康,工作順利;
如墮胎的可以加上:願佛菩薩加持弟子墮胎的胎兒,能早日蒙佛得度,早生極樂;
回向也要正確,如果回向財色名食睡等,你命中沒有,佛菩薩也給不到。還有可以回向給任何眾生,哪怕受傷或死亡的小動物。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