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合十禮敬諸佛菩薩摩诃薩,合十禮敬十方大眾,願所有眾生悉發菩提心,從迷信學佛走出,正信佛教正法佛陀世尊教理教法。
願籍此共修力量普皆回向給三界六道一切法界苦難眾生離苦得樂究竟解脫;同時希望諸位有緣參加共修的同修每日如法正修,正信佛教佛法,實修實行,業障消除,福慧增長,法喜充滿,六時吉祥,共修促進正信正見學佛覺悟提高。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白話注釋(17)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時臨末法,眾生福薄。
明師難遇,正法難求。
我等末世行人,當遵佛遺教,以戒為師,實行實做,自覺覺他,荷佛家業,住持正法。
佛法為慈舟,正見為導航。正知正見,乃修學佛法之前提,藉此因緣我等發心每日匯集大德開示、佛陀經典淺釋,願與見聞者共同學習進步,樹立正知正見,趣入佛法正道,如法修學,早證菩提,同歸淨土。南無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共修經文講義資料:
【佛陀正法】《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白話注釋(17)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燃燈佛①所,於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莊嚴佛土②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生清淨心③,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④。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譯文]
佛對須菩提說道:“在你看來怎麼樣?如來以前在然燈佛那裡,得到了什麼法嗎?”
“世尊!如來在然燈佛那裡,並沒有得到什麼法。”
“菩薩不莊嚴佛土,世尊!為什麼呢?因為所謂的莊嚴佛土,並非有莊嚴之相,只是叫做莊嚴而已。”
“所以,須菩提,一切菩薩包括大菩薩們,都應當像這樣生起清淨之心。此心不應住在色上,也不應住在聲、香 、味、觸、法上,應該沒有任何住處而生起清淨心。須菩提,譬如有人的身體如須彌山王一樣,在你看來,這樣的身體是不是很大呢?”
須菩提答道:“很大,世尊!(但此身再大也不可得)為什麼呢?因為佛說無相之身,才是大身。”
[注釋]
①然燈佛:又作燃燈佛、普光佛、錠光佛,是在過去世為釋迦菩薩授記之佛。
據《修行本起經》,釋迦牟尼佛當時為一梵志儒童,名為無垢光。當時國王迎請錠光佛供養,儒童菩薩也想供養,但是當時所有的花、香等一切物品,都已被國王禁止買賣,原因是國王想在這七日內獨自供養錠光佛。就在這時,來了一個王家女,用瓶子裝著七枝青蓮花。於是菩薩用五百錢向王家女買了五朵,再加上王家女托菩薩供佛的兩枝,共有七枝青蓮花供養錠光佛。
當時在場的國王臣民、長者居士等有千萬人之多,他們都散各種名花供養佛,但這些花都落在了地上。菩薩想上前散花,可人多又不得通過。佛知道了菩薩的誠意,於是將大地化成了泥水,因此眾人才分開,菩薩得以上前散花供養。
菩薩供養的七枝花中,五朵止在了空中,並變成了花蓋,另外兩朵則像生了根似的落在了佛的肩上。菩薩見此很是歡喜,又見地很泥濘,於是便將自己的頭發鋪在地上,讓佛踩著過去。於是燃燈佛為儒童菩薩授記說:“你在一百劫後,當得作佛,名釋迦文,劫名波陀(漢譯為賢),世界名沙桴(即娑婆),父名白淨,母名摩耶,妻名裘夷,子名羅雲,侍者名阿難,右面弟子,名捨利弗,左邊弟子,名摩诃目犍連,教化五濁世人,度脫十方。
②莊嚴佛土:諸佛所居的剎土,如東方的琉璃世界,西方的極樂世界等,都非常殊妙莊嚴。這莊嚴的佛土,都是諸佛在修菩薩行時,以大願力和無量的功德所修成。所以莊嚴佛土可理解為菩薩為了將來成佛時,是剎土美妙莊嚴而修的一切功德之行。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娑婆世界,也一樣殊妙莊嚴,只是凡夫不見。在很多經中,都記載有佛現神通而令在會的大眾見到娑婆世界無比妙好之事。
③清淨心:清為不濁,淨為不染。心地純清不染,不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染,名清淨心。
④須彌山王:須彌為梵語,漢語譯為妙高、妙光。須彌山入於水下八萬由旬,出於水上高八萬由旬,縱廣各八萬由旬,為世界的中心,有七山七海圍繞在其四周。須彌山周圍三十二萬由旬,由四寶所成,北面為黃金、東面為白銀、南面為琉璃、西面為頗梨。在七金山與須彌山間的七海(即內海)之中,充滿著八功德水,七金山外隔著鹹海(外海)有鐵圍山,在鹹海中有東勝神州、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四大洲,即所謂的“須彌四洲”。日、月在須彌山的半山腰處。
由於須彌山非常高廣,又是世界的中心,所以稱為“須彌山王”。
[解說]
上面講二乘,下面說菩薩。
釋迦牟尼佛遙遠劫前為菩薩時,遇到燃燈佛,燃燈佛為他授記將來成佛,號釋迦牟尼等。是不是燃燈佛告訴了菩薩一個什麼樣的秘密口訣,然後菩薩才成佛的呢?也就是說,菩薩當時是不是得了什麼法呢?為了消除眾生心中的疑問,於是佛問須菩提道:“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須菩提尊者回答:“如來於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也就是說釋迦佛為菩薩時,雖然得到燃燈佛授記,但沒有在燃燈佛那裡得到什麼法。
我們說佛證無上正等正覺,不見一法為實有,又怎麼會有什麼實法教菩薩呢?菩薩深入般若,當然明白一切法無得的道理,即便從佛聞法也不會起實執之心,因此無論於佛於菩薩,均不見法為實有,所以須菩提尊者才回答說佛在燃燈佛那裡,並沒有得到什麼法。前文中說過,佛證的是無為法,無為法無所得,所以不能以有所得之心去求證無為法。
另外佛不見有佛土可莊嚴,菩薩也不見有佛土可莊嚴,因此莊嚴佛土,是對還沒有悟的人而說的,什麼是菩薩莊嚴佛土?可以說菩薩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等六度萬行,所作的一切善法,都是莊嚴。佛土不可取,如果有人取佛國土形相,則佛國土便成了有為法。而有為法最終會壞滅,如果佛國土也會壞滅,那成佛也就成了有為法了。然而並非如此。
又莊嚴有兩種,一是以形相莊嚴,二是以第一義相莊嚴。形相莊嚴是順世間而說的,真實義中無有形相可得,所以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不見莊嚴之相的莊嚴才是第一莊嚴,是以一切功德成就莊嚴,而無莊嚴之心。如果菩薩住於色境等而生起能莊嚴佛土之心,這是染污,不是莊嚴。所以佛接著告訴須菩提尊者:“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住於六塵之心,便不是清淨心,不住一切法之心,才是清淨心。若心清淨,就可以見到莊嚴的佛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