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本在談論如何斷捨離方法的書,這個作者是因為他住在高野山的期間,他看到寺廟裡面的和尚,對於寺中大大小小的空間整理的一塵不染,以及他個人在道場上所學習到的,如何藉由修行要把自身慾望斷除的方式,作者結合現代人也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去處置垃圾廢棄物,以及把家中所有的物品從不要的物品、壞掉的物品、不喜歡的物品,從丟棄中學習到心靈淨化的方針,作者把「斷」連結成斷棄不要的東西,「捨」他認為把多出來的廢物拋棄,「斷」他認為是離開對物品的執著,我稍微翻閱了這一本書,覺得挺有意思的,也頗驚訝居然可以成為暢銷幾十萬本的書,可見很對的上時下一般人的心理狀態,也表示很多人內心是有很多煩惱的,只是找不到適當的方法罷了。
人類從小時候懂得吸引享用母親的奶水開始,便有了往後一輩子因為害怕失去,以及沒有安全感所產生的貪愛和執著。在漫長的一生中,由於貪心、忌妒、瞋恨和種種對生命意義不解而產生的錯亂,隨著年紀的增長,煩惱的堆積,就如同家中所囤放和塵封以及舊損的物品一般,越放越多,多到自己都會產生煩惱心,卻又不知如何面對和處裡。要處裡心中的垃圾,如果沒有受過空性的訓練,是無法到達解脫的階段,心沒有解脫,煩惱便無法轉化,煩惱是多生多劫,從迷妄的習慣所累積起來,絕對無法用一朝一夕,如同度假一般的短暫休息時間可以獲得轉化。而空性的產生也必須從「有」和「執著」去認識,關於有人們對於自身的執著是最直接的,所以為何所有成就的修行人,可以做到對人世間的一切就如同凡夫看到吐在地上的一口痰一般,無論如何也不會把它再拾起來,所以重要的是要先了解獲得這個生命與身體是很難能可貴的,同時也要懂得利用這個身體好好去體會無常的來到。
偉大的龍樹菩薩就曾經講過:「如果早晨能夠醒過來這便是一件令人吃驚而又驚奇的事件。」我們都應該去思考我們有沒有好好的善待此身,以及把握每一個當下。人類對於執著就如同被鏈子夾住的小鳥一般,他是如何想飛都飛不起來的,空性每個人都會在嘴巴上說,很多人也都聽聞過無數次,可是真正我們要往內在的心去尋找卻很難找到,除非你的程度已經沒有所謂「取」和「捨」的分別,那便已經到達「一就是萬,萬就是一」的境界,到了這個境界你已經不會去管它手中握的到底是玻璃還是鑽戒,因為在你的覺受上痛苦和喜悅早就結合在一起。
我偉大的傳承上師中,果倉巴當他認識到外面世界的所有顯現都是一場沒有實質存在的游戲,如同魔術師一般的狡詐,當認識到幻化的本質以後,所有內心所顯現以及外在幻有存在的假象,就會變得如無垠的水晶一般,既開闊又通透,當果倉巴證悟到這個境界後,他將他的身體輕輕的靠在他禅修的山洞,堅硬的牆壁上,很輕鬆便留下了整個身軀,就如同一個印章落在泥土上面一般。密勒日巴大師之所以能夠很自在地飛翔在虛空中,身體能夠穿越整座堅硬的山洞,蓮花生大師曾多次被無知的眾生施以酷刑,再大的火焰也無法傷害他半根毛髮,為什麽呢?因為他們早就體驗到空性,也超越了空性。
心雖然是有本質,但究竟也是空無一物,如果有一天可以了解到「有」和「空」雙融,就如同木頭和火焰,雪花和海水是一樣的道理,進一步所有的存在與消失在你的意識中他有絕對的自由與開放,當我們狀態到達如此一般的境界,放下與執著其實也都是一樣的,但千萬要注意如果我們的身體還有痛、酸、癢、麻、冷、熱等等的感受,我們的心如果還有執著、貪心、慾望、痛苦和高興種種的內在覺受,那表示我們還是徹徹底底的凡夫,那就建議就如同這本書的作者所講的從整理家務,觀察雜物的過程中,同時也去觀察自心諸多的煩惱,和許許多多的妄念開始去練習吧。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無意間翻閱一本翻譯書所得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