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工作中遇到不喜歡或是虛偽的人應該如何對待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們都知道在人生八苦裡邊有一個怨憎會,就是說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不管是我們修行、不修行,在人生中自然提到了有這樣的八苦,哪八苦呢?就是有一個怨憎會。

  我們在任何工作單位和工作崗位上邊都有這樣的和那樣的不如自己心意的事情的存在,因為這都是我們一些因緣的感召,也就是我們人生八苦中的八苦,那就是苦中的苦。我們避免不了這苦,因為我們苦,所以我們才修行。我們不苦,那我們就不必要去修行了,因為我們想逃離八苦,就得永恆去修。

  在社會上,你在工作單位遇見虛偽的人了,又為什麼覺得他虛偽呢?是因為你感覺到他虛偽了,因為他不真實,也許我們也有我們不真實的一面,因為我們有這樣不真實的一面,才與他不真實和虛偽的這一方面相應了。

  我們讓別人適應於我們,還不如讓我們適應於別人,我們每個人都知道,每個人都想叫別人聽自己的,都想叫別人適應於自己,其實你努力地去改變自己,去適應這個環境,去適應一切,當你適應到一切的時候,你就發現你所有的一切都隨心滿願。如果你讓別人都來適應你,讓一切都來適應你,你發現你的煩惱重重,各式各樣的煩惱都來了,為什麼會來呢?因為你以“我”為中心,小我太重,那就是說有小我的存在,你永遠修不出一個境界。我們都知道在任何時時刻刻的場面之中,我們都會遇到許許多多不順心的事,為什麼會不順自己的心呢?是因為沒有達到我們這個心的滿足,我們這個心滿足了以後,你不是就開心了嗎?就是因為沒有滿足我們這個心,那你就不會滿足,不會滿足你就會有糾結,有了糾結以後,你的怨恨惱怒煩都會出來,尤其你的煩惱在加倍地增長。

  我們為什麼在人世間之中不學會調整自己,總是想學會調整別人呢?因為你沒有開悟之前,那麼你整天想到是小我,你沒有這個善舉,你也沒有這個正知正見,那你的眼光去看待一些問題,那麼你看待的問題也許你的眼光就會欺騙了你,也許你的思維就會真正地把你給欺騙了。因為你還在世間之中,雖然佛法不離世間覺,但是我們在世間中有小我的纏繞,小我的這種纏繞你永遠逃脫不了小我,那麼你在工作當中會遇見種種的違緣,我以前講過,惡緣善緣都是緣,都是必定要了的緣,我們為什麼不去了這個緣?有這個緣就得去了,不管怎麼樣你都得去了緣,我們到世間來就是為了了緣而來,了塵緣了塵緣嘛。我們把塵緣未了,你怎麼得永恆呢?所以世間的人著重於世相,著重於世間的一切,就是因為不明白這個道理,就因為塵緣未了這個道理他從來沒有理解清楚。如果我們真正地理解清楚塵緣未了,我們到世間來的最主要任務是什麼?

  那就是了塵緣來了,了卻塵緣塵不染,這樣你才無塵是一個淨白之體,你就得到了永恆了。因為你不知道怎麼樣去了塵緣,你就會招來無限的惡業和無限的知障在攻擊著你,你這樣繼續下去,將會把自己置於一種什麼呢?輪回的一種根本。

  那我們在人世間總是有人攻擊和諷刺,他為什麼要攻擊你呢?為什麼諷刺你?其實我以前講過,人在世間走,一切都是接受,一切你要學會接受,只要你學會接受,你才懂得什麼叫做付出。你只要學會接受,你知道付出的同時,你就知道什麼叫做面對。我們不知道接受,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付出,那麼你不知道接受的同時,你也不知道什麼叫做面對現實。

  因為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那我們要真正地走到如意之中,如何走到如意之中呢?就是我們看到別人都如意了,其實你也就如意了,你老看到自己不如意,你永遠記住,不如意的事和不如意的人比你想像的要多得多。當你考慮到這個鞋子不好看的時候,你發現還有人沒有腳的問題。

  我們懂得要自己滿足,我們要懂得自己來滿足自己,知足者常樂。如果我們一個人不懂得滿足,不懂得知足,不懂得感恩,那麼你在修行的過程中,無形中就會造成了一種怨恨,一種煩惱。你認為你付出了多少,再去斤斤計較,那麼你這一系列的違緣就會迎著你而來,什麼叫做違緣呢?就是不順你的心叫做違緣,為什麼他們要攻擊你呢?是因為你在工作當中或者是在事物當中,你傷害了他的利益的同時,他就會攻擊你,他為什麼要諷刺你呢?你首先要站在另外一個角度去想,他為什麼能諷刺你呢?因為你比他超前了許多,他才諷刺你,因為他跟不上你,他才諷刺你。當然我們每一個人一定要做到“滿招損,謙受益”,我們要謙虛,要謹慎,我們不能傲慢。當我們傲慢心一來的時候,我們將所有的一切一切的東西、一切一切的功德都會付之東流。

  我們有許多的同修與弟子根本不知道如何去付出,整天自己在掂量自己,我修到如何境界,我修到怎樣怎樣了,我達到什麼級別了,有這個必要嗎?其實你到了哪個級別自己都可以衡定的,怎麼去衡定呢?你可以去衡定一下你還有沒有糾結,你還有沒有怨恨惱怒煩,你還有沒有看到別人不順眼的地方,你還有沒有懶惰不用你干事情、只是享受的地方,你還有沒有看到別人比你強、你有嫉妒的地方。有這些東西,你完全可以自己來判定你自己修出什麼境界來。

  我並不希望我們這些修行的人整天稀裡糊塗地在修,得人身不容易,我們一定要記住我們的人身來之不易,那我們要珍惜這個人身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篇:如何讓您的孩子遠離危險
下一篇:寂靜法師:為什麼有些人拜佛就是不靈?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