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入菩薩行論》講記(91)[智慧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入菩薩行論》。

  丁五(智慧)分三:一、連接文教誡生起智慧;二、生智慧之方法;三、以智慧所得之事。

  戊二(生智慧之方法)分三:一、認識智慧之自性;二、深入對境無我;三、破除所斷實執。

  己一(認識智慧之自性)分二:一、抉擇對境二谛;二、修行有境正道。

  庚一(抉擇對境二谛)分二:一、安立二谛之自性;二、遣除爭論。

  辛二(遣除诤論)分二:一、遣除世俗之诤論;二、遣除勝義之诤論。

  壬一(遣除世俗之诤論)分五:一、除於不入道之诤辯;二、除於不入境之诤辯;三、與量相違之诤辯;四、與教相違;五、遣除太過。

  中觀派抉擇大空性的過程中,對方會產生很多疑惑,遣除這些疑惑的同時,詳細地抉擇了空性這樣一個真理。

  可以說是對方的觀點,也可以說會存在的疑惑。其實不一定真實有一個“對方”,若真要證悟空性,可以自己跟自己辯論。不是對面必須有一個人,跟他面對面唇槍舌劍地辯論。當自己還沒有明白的時候,可以跟自己辯論;真正明白了以後,有緣眾生來了,為了讓他明白,再跟他辯論。

  癸五(遣除太過)分四:一、破除不得福德之诤;二、破除不能結生之诤;三、破除無有善惡之诤;四、破除奉行無義之诤。

  子一、破除不得福德之诤:

  供幻化生德,如供實有佛。

  供養佛會積累不可思議的功德,但在萬法抉擇為大空性的時候,輪涅一切法都是無實有,都是如幻如夢的。《般若二萬頌》中雲:“一切法如夢如幻,涅槃亦如夢如幻。較涅槃有勝法者,此亦如夢如幻。”涅槃也是如幻如夢,比涅槃還殊勝的法是不會有的,即使有也是如幻如夢的。

  對方說(或者會存在的疑惑):既然都是如幻如夢的,都是虛妄的,供養佛也不會有福德,因為佛不是實有的,做供養的人也不是實有的,這樣肯定不能積累福德。

  中觀反駁:其實對方所說的過失是不會有的。為什麼?因為雖然是如幻如夢的,但也可以積累福德。如幻如夢的人,供養如幻如夢的佛,就能獲得如幻如夢的福德。正如你們有實宗認為,實有的人,給實有的佛,做實有的供養,就能獲得實有的福德。一個是如幻的,一個是實有的,二者就這樣的差別。

  可見,即使你真正見性或成就了,也要積累福德。

  有的人認為自己見性了,一聽說“無修無得”,就不做善事,不積累福德了,既傲慢又懈怠。這說明你還是沒有見性,沒有明白無修無證的道理。我們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蓮花生大士也講“見解比虛空高,取捨因果比面粉還要細”。真正見性的人、成就的人,會更嚴格、更細致地取捨因果,哪怕再小的惡業也不會去做,哪怕再小的善業也不會放過。

  有的人覺得自己已經在接大法了,不需要去磕頭、做布施了。毋庸置疑,這種想法完全是錯誤的。

  還有的人認為:“我該修大圓滿正行了,我該靜修了。”我們要好好地觀察一下自己的相續,你怎麼知道自己可以修正行了?你憑什麼說自己可以靜修了,在那可以坐著呢?其實,就是不願意上課,不願意做這些事情,想偷懶! 如果相續中已經產生出離心、菩提心、證悟空性的智慧了,你可以說:“是啊,我就應該。”是,那時你才可以修正行,可以靜修了。但是,什麼叫靜修啊?什麼是靜啊?動中取靜,鬧中取靜,那才是靜!那個時候,你一樣會上課,會做這些善事,如同剛才所講的,一切機會都不會錯過!再微不足道的善業,也會盡心盡力地去做!

  也許有些人會有疑惑:“修正行的時候還要做功課,還要做這些?”是啊!你看,現在有的人覺得“這也太難了……”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因為你發心不到位,還沒有真正地生起信心。若對法真正生起信心了,自己的發心到位了,還會覺得累,覺得麻煩嗎?一說要修五加行,要做十萬遍曼茶供,磕十萬個大頭,就發愁:“那怎麼辦,怎麼能完成啊?”這是害怕,對法有恐懼啊!這就說明自己沒有信心,沒有正見。若是有信心,之前講過,無論是做課還是做善事,都是一種無比的享受!沒感覺到是吧?

  還有人說:“不是,我要輕松,我要自在!”你什麼也不做,在那傻呆著,這叫輕松,叫自在啊?不是啊!若是真輕松、真自在的時候,無論在何種環境下,無論做什麼,都是輕松的,都是自在的。

  比如,早上早起做早課,輕松、自在啊!什麼叫輕松自在?當你不執著三輪,三輪都能放下了,這叫輕松,這叫自在。做課的時候,修法者自己,所修的法和這個過程,都不執著,這叫放下!放下了就輕松了,放下了就自在了;放不下不會有輕松,不會有自在。

  多睡一會兒,多出去轉幾圈……那叫輕松啊?那不叫輕松!去唱歌,去喝酒……還覺得:“這是大自在啊。”這叫大自在啊?那偉大的佛陀當時為什麼不進酒吧呢?為什麼不唱歌呢?難道他不是大自在的人?他一生當中,每天與眾比丘一樣,該修法時修法,該打坐時打坐,該化緣時化緣,該幫助眾生時去幫助眾生。沒有特殊啊!沒有說:“我是佛,我怎麼都行!”所以大家不要顛倒啊,那是通過佛法造業!不但沒有修行,還造業!這種造業都是很嚴重的啊!

  有偏見、有邪見是嚴重的問題。如果說殺生、偷盜了,這是行為偏、行為邪,雖然也是問題,但相對來說,不是很嚴重的問題。但是,若思想偏了,或起邪見了,這才是嚴重的問題。邪見比邪行還嚴重。為什麼?因為邪見會徹底斷除慧命,而邪行不會斷除慧根。所以,在所有的錯誤中,若是對空性的理解錯了,這是不可挽救的。現在很多人都有這個問題。

  有的人說:“修大圓滿正行就不用修加行了,就是無修無證,不用取捨善惡。”這就是對空性的理解錯了!怎麼能不用修加行呢?加行也是為了證悟大圓滿,大圓滿也是為了圓滿加行。加行什麼時候才會圓滿?在你證悟了大圓滿時,才會圓滿。就像昨天講的,布施等這些法門也是為了產生智慧,智慧也是為了這些方便法門。比如,布施要達到究竟圓滿,必須要有智慧的攝持;若要產生智慧,必須得有精進、布施等。這些都是一個道理。

  大圓滿是究竟的智慧,你證悟空性了,尤其是證悟大圓滿了,加行中的金剛薩埵除障法、供曼茶羅、上師瑜伽等才能達到究竟,達到圓滿。可以說最後都是互補相成,也可以說是一體的。就像以前也講過,戒定慧三學也是如此,剛開始有次第,最後沒有次第;剛開始是多體的,最後是一體的。所以不要總問:“什麼時候才能學完加行,才能修完加行啊?”那就等證悟空性,證悟大圓滿吧!暫時我就先這樣說吧。其實若真正證悟空性、證悟大圓滿了,就不用勸,也不用引導了,那時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之所以說“先修加行,然後修正行就可以圓滿”,這是為了有個奔頭,有個目標而這樣講。所以大家不要著急。

  我看過一些禅宗大德的傳記。以前禅宗大德們見面的時候,要說的話就幾個字——明白沒?這些對我的觸動太大了。就是啊,明白沒?若是沒有明白,一切都是徒勞,沒有用;如果明白了,就ok了,一切都行了,怎麼都行了。我們前面講的也是這個意思。

  如果真正明白了,加行也是正行;沒有明白的時候,正行也是加行。什麼時候放下了,什麼時候才結束。什麼叫結束?就是放下了。不是什麼也沒有,而是一切放下了,這就可以了。放下了就圓滿了,沒有放下就沒有圓滿。這是什麼意思?就是再也不會有問題。

  如果沒有放下,總會有問題。現在有些人很苦惱,沒有別的辦法,唯一的辦法就是學會放下。放下了就沒有事了,就沒有問題了;沒有放下的時候,一定會有事,不是這個事就是那個事;沒有放下的時候,總有問題,沒有這個問題就有那個問題,一個接一個。所以,大家作為修行人,能不能學會兒點兒放下!也許一下子都放下有點難,但能不能學會點兒放下!

  我們現在講觀想,要觀想主尊及其眷屬等,有的人就覺得麻煩。現在我們還沒有講那些復雜的儀軌呢,如果講復雜的儀軌,觀想非常多。有的人說:“怎麼要觀這麼多呢。”這說明你沒有明白,沒有生起真正的信心。有的人還說“觀想是著相”,觀想不是著相,著相就不叫觀想了。觀想不能著相,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是要雙運的。

  我們觀本尊、壇城等,都不能著相,否則就不是真正的生起次第了。觀本尊、觀壇城等都屬於生起次第的內容。生起次第不能離開圓滿次第。圓滿次第這裡主要指證悟空性的見解。你認為觀想是著相,說這種話的人根本沒有明白什麼叫著相。觀想不能著相。

  為什麼覺得“觀想壇城挺復雜,觀本尊很難”?沒有放下啊!如果沒有放下,很難觀出來;若是放下了,立刻就顯現了。到那時,所謂“觀”,僅是這樣說而已,本尊與上師的面貌不用觀想而自然顯現!

  為什麼借這個機會給大家講這些呢?大家要明白問題出在哪裡,要明白究竟怎麼回事!學佛修行這麼長時間,為什麼得不到如是的功德利益呢?這個問題很重要啊!找到了問題,才有解決的方法,然後去解決問題。有的人根本沒有感覺到有問題,還自認為很有修行;有的知道自己還不行,有問題,但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是不是這個法脈不清淨?是不是這個上師不清淨?是不是這個道場不清淨?是不是這些道友不清淨……”都不是!就是自己沒有放下,自己的內心不清淨。為什麼你有這麼多的問題呢?就是沒有放下。為什麼你覺得不清淨?是自己的心不清淨。

  子二、破除不能結生之诤:

  有情若如幻,死已雲何生?

  眾緣聚合已,雖幻亦當生,

  雲何因久住,有情成實有?

  “有情若如幻,死已雲何生”:對方反問:眾生死後會轉生,但如果都是如幻如夢的,都是虛妄的,怎麼轉生啊?如果不能有轉生,輪回就不存在了。但佛說有輪回,眾生在輪回。這不是違背教言了嗎?

  “眾緣聚合已,雖幻亦當生”:這是回答。若因緣聚合,即使是幻相,也會出現的。

  什麼時候因緣結束了、斷絕了,什麼時候就不出現了;若因緣沒有斷絕,有因緣的和合,即使是幻相也會出現的。如幻術師幻化的馬、牛,只要因緣和合,都會出現;當因緣斷絕時,才不出現。同樣,若眾生輪回的因緣沒有斷絕,一定會出現輪回;當因緣斷絕了,才不會輪回。

  是否能顯現,這與實有或非實有沒有關系。難道不是實有的就不出現了嗎?幻相不是實有,不是也出現了嘛。所以,有因緣就會出現,沒有因緣就不會出現。

  “雲何因久住,有情成實有”:這也是一個辯論。

  對方又認為:雖然都是通過自己的因緣出現的。但是,幻相時間短,僅幾年、幾十年,但眾生無始劫來一直輪回,過程很漫長啊!所以幻相是虛妄的,但眾生是實有的,因為時間長久。

  中觀回答:你們這個理由一點都不可靠。你們僅僅根據時間的長短來判斷實有與否,若時間短就不是實有的,若時間長就是實有的。若是這樣,有的幻相幾天就結束了,有的幾十年才結束。按你們的理由,前者是虛妄的,後者就是實有的。同樣,相對於幾分鐘就結束的幻相,在一天內出現又結束的幻相時間較長,所以應該是實有的。如果依時間長短來判斷的話,那幻相也可以有的實有,有的不是實有。這些都是不合理的。不能因為時間長而為實有,一切都是虛妄的。

  在世俗谛上,輪回可以無欺地存在,這是因為因緣和合。這樣是不會有這些過失的。

  子三、破除無有善惡之诤:

  幻人行殺施,無心無罪福,

  於有幻心者,則生幻罪福。

  對方提出:你說眾生都是如幻如夢,跟幻相一樣。這樣,殺人也沒有罪業,布施等也沒有福德。因為殺害幻化人沒有殺業罪,同樣,你殺害李四等眾生,也沒有殺業罪。你對幻人進行布施沒有福德,同樣,你對人等眾生進行布施,也沒有福德。因為二者都是虛妄的。既沒有福德,也沒有罪業,也就沒有善惡。

  這種觀點認為,因為對境是虛妄的,所以不產生福德和罪業;對境是實有的,所以產生。一個不是實有的,一個是實有的,所以有這樣的差別。有實宗都是這樣認為的。

  中觀認為:勝義谛上沒有善惡,但世俗谛上有。是否存在罪業,在於有心和無心。幻術師幻化出的眾生沒有心識,所以殺害他沒有殺生的罪業,同樣,對他進行布施也沒有如是的福德。而眾生有心,殺害他,他會感到痛苦;對他進行布施,他會感到幸福快樂,有這樣的差別。以前者作為對境進行布施,不會積累如是的福德;以後者作為對境進行布施,會積累福德。以前者作為對境進行殺害,對方沒有痛苦的感覺,就沒有殺生罪;以後者作為對境進行殺害,對方會有痛苦的感覺,殺害他就有殺業罪。

  所以,有罪無罪,是否帶業,主要是對境有心和無心的差別。有心就有感覺,沒有心就沒有感覺。盡管都是虛妄的,但是幻人沒有心,世人有心,所以有差別。

  咒等無功德,不生如幻心,

  種種因緣生,種種如幻物,

  一緣生一切,畢竟此非有。

  對方又問:既然都是虛妄的,都是幻化,為何有的有心,有的沒有心?你們前面也講了,都是因緣和合而出現的。既然如此,為什麼幻人就沒有心,世人(世間的這些人)就有心?

  下面是中觀的回答。

  “咒等無功德,不生如幻心”:即使幻術師、幻咒及其他緣都聚合了,也都沒有產生心識的功能,沒有這個能力。幻術師再厲害,再努力,也無法產生心,因為他沒有這個能力。世人不一樣,雖然他也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但他的因緣和合上面有產生心的功能,有這個能力。這就是二者的差別。

  “種種因緣生,種種如幻物”:二者肯定不一樣啊,因為種種因緣生種種萬物。盡管都是因緣聚合,但是有的有產生心的能力,有的沒有這個能力。就像幻相也是如此,因緣不同,所以顯現的幻相也不一樣。

  “一緣生一切,畢竟此非有”:不可能有一緣產生一切法的情況,通過種種因緣出現種種顯現,通過種種因緣產生種種幻物。

  很多外道都認為有造物主,由造物主創造快樂與痛苦,好人與壞人等。若是這樣,那為什麼還造壞人呢?只造好人多好啊!這都是不究竟的說法。一些哲學家、科學家一輩子做研究、動腦子,結論看起來都是笑話,真是可憐!

  通過看一些哲學、科學的文章後,我對佛更能生起信心。我沒有把佛當神,而是當一種究竟的智慧,所以一心一意地信佛。一心不能二用,人只有一個心,一個心裡應該只有一個位置。現在有些人心裡裝的很多,這種人很難成就啊!為什麼說“一師一法一本尊”呢?就是一個!這不是三個嗎?實際都是一體的。

  子四、破除奉行無義之诤:

  勝義若涅槃,世俗悉輪回,

  則佛亦輪回,菩提行何用。

  我們經常說,“此岸即是彼岸,彼岸即是此岸,涅槃即是輪回,輪回即是涅槃。”這就是空性真理。

  對方質疑:你們說勝義中一切有情自性即是涅槃,世俗中一切法在顯現上也是輪回。若是這樣,在世俗上,佛也屬於輪回的嘛;在勝義谛上,眾生也屬於涅槃的嘛。所以,修道就沒有意義了,因為即使成佛了,還在輪回;而眾生太容易了,不修道就成佛了。你看,你們中觀的過失多大啊!

  諸緣若未絕,縱幻亦不滅,

  諸緣若斷絕,俗中亦不生。

  中觀回答:

  “諸緣若未絕,縱幻亦不滅”:若是因緣沒有斷絕,即使是幻相,也仍然不會消失。

  “諸緣若斷絕,俗中亦不生”:若因緣斷絕了,世俗中也不會有這樣的顯現,即不會有輪回的顯現了。

  善天論師(印度的一位成就者)對此回答說:如果眾緣沒有斷絕,那麼即使是幻相也不會消失,同樣,眾生流轉的因緣沒有斷絕,那就是輪回,由於佛陀流轉的諸緣已經滅絕,因此輪回的自性在世俗中也不會產生。

  也可以這樣回答:對佛而言,佛是以願力而出現的,他不住輪回。佛為什麼不會在世俗中輪回?因為輪回的因緣都斷絕了。

  若因緣斷了,幻象的顯現就結束了。同樣,輪回的因斷了,就不會出現輪回。善天論師講,佛示現出世是以願力而顯現的,並不是因為流轉輪回之緣未斷而顯現的。所以沒有你們所說的過失,佛的顯現不屬於輪回。

  普明尊者(印度的一位大德)說:佛陀的幻象觀待眾生的福德因緣而存在,眾生有福德之緣,佛陀才出現;假設不具備眾生的福德因緣,那麼世俗中佛陀也不會現世。這是眾生的福德,有福德之緣才會出現佛的這種顯現;若是沒有眾生的福德之緣,就不可能出現,因為那就是不清淨的,就不是佛了。

  我們經常說“千江有水千江月”,如果你這個江裡沒有水,就照不出月亮;你這個江裡有水,才能照出月亮的影子。同樣,眾生有福德,就會有佛的顯現;眾生沒有福德,就不會有佛的顯現。一般的顯現都屬於輪回,但這樣清淨的顯現是超越的,不屬於輪回。

  此處,我們要明白:佛不在別處,若你自己的福德圓滿了,佛就出現在你面前;你的福德沒有圓滿之前,不可能出現佛。即使把你送到西方極樂世界,送到阿彌陀佛面前,你也見不到,也不可能出現佛的形象。所以,大家不要往外找,應該往內找;不要往外求,往外是求不到的。

  現在有些人像就無頭的蒼蠅,真是可憐啊。你是要尋找佛嗎?跑到印度,跑到藏地去找,那沒有用啊!若是你自己福德圓滿了,哪裡都會出現佛;若是自己福德沒有圓滿,沒有用,到印度也沒有用,到藏地也沒有用。所以大家應該具有這個正知正見,畢竟學佛這麼多年了,現在應該穩定了吧,應該放下了吧!

  現在很多人挑選法門、挑選上師,就像到市場挑商品一樣。很多人到市場上購物,哪家廣告做得好、哪個名氣大就買那個,不管安全不安全,不管綠色不綠色。你們也是,選法門、選上師,哪個有名氣,哪家廣告做得好,就跟著哪個跑。真的可憐!

  如果真想見阿彌陀佛,就要多種點善根,多積點福德。通過權力,通過錢財,通過儀器,都見不到啊。

  這些多殊勝啊,這叫做空性啊!

  今天就講到這裡。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上一篇:達真堪布:人要有穩重,即不退失自道。
下一篇:傳喜法師:放生正是踐行佛陀之大慈悲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