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嘎瑪仁波切:奮斗無望的間隙就是希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奮斗的本身,並沒有任何的積極與消極之分。但是對於奮斗的踐行者來說,就蘊含著強大的期望與回饋之意。常識告訴我們,奮斗的的潛台詞從來都與野心掛鉤,所以,平常心與奮斗之間就顯得稍有違和感。

  我們奮斗的結果就是希望成為什麼!這絕對是毋庸置疑的。想要成為什麼,是一種企求互動和外界給予肯定的結果。因為成為什麼人物,或是過成了什麼生活品質核心的擁有者……等等這些,絕對是基於外界給予肯定評價和自我滿足感的相得益彰。奮斗對於我們,在潛意識裡的區分就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但是,生活就是這麼多姿多彩。世間法中有個特點是,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四面來襲。這就難免給我們的奮斗之路一點顏色看看。因為,我們太希望得到承認、得到肯定、得到認可、得到一切我們認為好的評價。起初對於奮斗之路的自我勉勵也是如此。我們希望世間只有四法(利、譽、稱、樂),不要有八法。這種偏執很可笑,就像我們期望只有白天沒有黑夜一樣的可笑。所以,奮斗對於我們來說,一開始就建立在強烈的目的性和企求心上,而且如此強烈的希望得到認可,這樣的結果,我們可能會獲得奮斗努力的良性回饋,但是我們一路走來也會有更多的心生不滿。這就不單單指求不得苦。心生不滿就會驅使我們不停取著。而不停貪取和執著,就是一個大寫的苦字。這也是輪回的本質,心生不滿而不停取著。

  這樣說來,也不是完全的否定奮斗的意義。對於生活,我們仍然是需要努力的。只是如此的“開門見山“,是為了消減一些我們奮斗過程中的偏執心理,給我們的野心降降溫。輪回之心,本身就是一個盲目的同義詞。我們習慣心生一切能使我們“唯我獨尊”的幻想。這種幻想堅實而不可摧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總是希望與外境的一切而產生互動,企求得到滿足自我的反饋。就是因為這種足夠堅實的對立幻想,而促使我們看不透幻想的虛無。所以,我們即便說過多少因緣生,因緣滅的道理,但是,外境對於我們仍然是密不透風的堅實。因此,我們會有非常多的心生不滿,這是奮斗偏執心理的副作用。也是輪回之心的寫照。心,能生不滿,它也能兜圈子。心兜得不亦樂乎,念想就連續不斷,妄念也就如此,思前想後的奮斗著,煩惱也就危機四伏著。

  我們討論一個問題的利與弊,不是給予完全的否定也不是偏向於絕對的肯定。這是在培養我們如實的看待問題。如實知見的好處就是能寬慰我們因偏執之見而引發的無窮煩惱。這也是一種加持力。我們之所以會有很多的煩惱,就是因為有很多想要成為什麼而又不能如願的無望挫敗感。因為,世間法運行的法則本來就是這樣的無常,但我們期望奮斗的結果往往又貪著一種有常。我們不識幻像,不識心的作用,無視輪回運轉的規則。那麼我們一切的奮斗,很多時候都會是無望的結果。

  談過世間法的努力,出世間法亦是如此。如果我們加入出世間法認知的隊伍中,很多原因都是因為,我們在世間法奮斗無望之後嘗到心生不滿的種種挫敗感,因而在出世間法中來平衡內心和尋找引起煩惱的原因,和能解決不生煩惱的辦法。那麼,我們也就對平常心這一說不陌生了。平常心,不單單指一種心態。能有平常心,它是一種伴有覺知而生心的寫照。這種心理,是需要經過訓練之後,才能保持的一種修心結果。當然,在出世間法的認知及修行過程中,我們同樣是需要努力的。但是,也不是一種奮斗之後能成為什麼,或急於見證什麼的誤區寫照。出世間法中的努力修行,對於我們在世間法中奮斗之後的患得患失來說,基本就是一個以慢攻快的法則。慢下來,停下來,穩下來,定下來。

  在出世間法中,我們也不是完全的放下,我們也有需要拿起的。但是這有別於世間法中。在修行修心的過程中,我們更多需要拿起的是有正見的覺知。這種覺知會讓我們體驗當下的每一念。這種感知當下的覺知訓練,就是為了攻破我們在世間法中,因奮斗而心生企圖的貪著,以及奮斗無望之後的煩惱重重。覺知當下的每一念,這種平常心的訓練,就是我們因心生不滿,而努力奮斗思前想後擔憂現在,因無望而沮喪的,當下的希望。

 

上一篇:一個人福報是有定數的
下一篇:六道輪回裡人人都在進行這種比賽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